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ppt_第1页
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ppt_第2页
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ppt_第3页
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ppt_第4页
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1. 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 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 氧化钠 (1)物理性质:氧化钠是一种_的固体。 (2)化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与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 过氧化钠 (1)物理性质:过氧化钠是一种_色粉末。 (2)化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在管口_,试管外壁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_。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_的来源。,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 溶解性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_NaHCO3,Na2CO3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_过程,NaHCO3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_过程。 2. 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稳定不分解。NaHCO3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3. 与稀盐酸的反应 二者均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1)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查自评,1. 酸性氧化物 我们知道,碱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例如: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CO2=Na2CO3H2O Ca(OH)2SO3=CaSO4H2O,上述反应表明,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跟酸的性质相似。因此,人们把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这样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我们熟悉的非金属氧化物中,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2. 碱性氧化物 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3. 两性氧化物 同时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故称之为两性。如:Al2O3、ZnO、 BeO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4. 不成盐氧化物 不能跟酸起反应,又不能跟碱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例如H2O、NO、CO、N2O、NO2、N2O4、TeO、ClO2、MnO2 等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5. 其他复杂氧化物 如Na2O2 ,KO2等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如金属钝化形成的氧化膜,不与酸和碱反应。呈现特殊的晶体结构。,例1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 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D. 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解析 某些变价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Mn2O7、CrO3是酸性氧化物,选项A论述不正确。在非金属氧化物中NO、C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论述同样不正确。在金属氧化物中,有碱性氧化物(CaO)、两性氧化物(Al2O3)、酸性氧化物(Mn2O7)、过氧化物(Na2O2)等,所以,选项D论述不正确。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的论述则是正确的。 答案 C,1. 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 操作 (1)蘸:用稀盐酸蘸洗铂丝。目的是使铂丝上的高沸点杂质转化为沸点相对较低的氯化物。要注意用纯净的盐酸把铂丝洗得干干净净。,(2)烧:将用盐酸洗过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除去铂丝上的杂质。要注意所用的火焰应是无色或浅色,而且一直烧到火焰恢复到原来的无色或浅色为止。 (3)再蘸:用灼烧合格的铂丝蘸取被灼烧的物质。 (4)再烧:将沾在铂丝上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要注意: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其主要原因是因钾及钾的化合物中可能混有钠元素,而钠的火焰能掩盖钾的紫色火焰,而蓝色的钴玻璃能滤去黄色的光,这样可以避免钾或钾的化合物中混有钠元素所造成的干扰。,例2 焰色反应的实质是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被激发后又回到原来状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而显色的过程。有关焰色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 B.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C. 焰色反应既可以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 D. 焰色反应能够鉴别所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解析 题中信息表明,电子只是在它原来所在的原子或离子中反复发生能量状态的改变,故是物理变化,A错,B正确。C、D可举例证明,如钠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同时发出黄色火焰;高压钠灯导电发光是物理变化,同时发出黄色光。Mg、Al等金属在灼烧时都发出白光,无法用焰色反应鉴别。 答案 BC,1. (2010上海,11)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 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象,可知选C。,易错警示 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HClNa2CO3=NaHCO3NaCl;进行完全后,再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1. 下列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SO2反应生成Na2SO3与O2 B. Na2O2投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C. 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D. 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 BD 解析 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发生的反应为Na2O2SO2=Na2SO4,能氧化品红使之褪色,所以A错误B正确;Na2O2与酸发生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以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2与水反应时,电子转移都发生在Na2O2中氧元素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其中一个氧原子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另一个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降到2价,所以在这个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 (2011安庆市示范高中三校联考高一期末)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 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 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 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答案 D,3. 在一定温度下,把Na2O和Na2O2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 ( ) A. n(Na2O)n(Na2O2) B. n(Na2O)n(Na2O2) C. n(Na2O)n(Na2O2) D无法确定 答案 C,解析 据反应方程式: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可知式等物质的量的Na2O、Na2O2耗H2O一样多,产生溶质NaOH一样多。,4. 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 B. 都是白色固体 C. 都是碱性氧化物 D. 二者不具有转化关系 答案 A,解析 Na2O为白色固体,Na2O2为浅黄色粉末,与水反应都生成强碱NaOH,Na2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与水反应只生成碱的氧化物。Na2O与O2反应可以转化为Na2O2。,5. 如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气体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D的化学式是:A_,B_, D_; (2)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_; (3)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已标明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