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冶金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详细财务表2011年).doc_第1页
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冶金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详细财务表2011年).doc_第2页
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冶金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详细财务表2011年).doc_第3页
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冶金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详细财务表2011年).doc_第4页
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冶金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详细财务表2011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 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名单姓 名职 称专 业教授级高工环境工程工 程 师给排水工程工 程 师环境工程工 程 师造价工程助理工程师环境科学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前 言11 总 论31.1 项目概况31.2 编制依据及原则5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2 项目区自然条件及社会概况82.1 自然条件82.2 社会经济概况123 企业污染现状153.1 公司生产工艺简介153.2 公司污染物排放现状183.3 公司现有污染处理工艺简介224 项目建设必要性244.1 是保护人群健康的需要244.2 是保护饮用水源的需要244.3 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需要254.4 是控制酸雨的需要254.5 是保护区域环境安全的需要265 选址及建设条件275.1 项目选址275.2 建设条件276 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296.1 废气处理系统296.2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296.3 废水处理回用工程296.4 初期雨水收集回用工程307 工程设计317.1 废气处理系统改造317.2 增设烟气在线监测仪337.3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347.4 循环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437.5 厂区雨水收集系统设计497.6 主要工程量统计518 环境影响分析578.1 项目环境现状578.2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578.3 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608.4 环境影响结论619 节能减排629.1 节能629.2 减排6210 劳动安全及卫生6310.1 劳动安全设计依据6310.2 劳动安全及卫生6310.3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6310.4 防范措施6411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511.1 组织机构6511.2 劳动定员6612 项目实施进度6712.1 项目实施6712.2 建设工期6812.3 项目实施进度6813 工程投资估算及成本估算7013.1 投资估算7013.2 资金筹措8113.3 成本估算8414 工程效益8714.1 经济效益8714.2 社会效益8714.3 环境效益8715 结论与建议8815.1 结论8815.2 建议8980xx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前 言铅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有色重金属,同时又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是短时间内不可替代的特殊金属。在社会的消费结构中,铅酸蓄电池用铅比例占到70%以上。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较大的再生铅和铅合金冶炼企业,主要从事铅及铅合金系列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与销售。公司最早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原名重庆彭鑫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于二零零九年二月引进合作投资人并更名为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再生铅的熔炼生产。拥有各类生产设备近200台套,有水处理暨循环水系统4套,烟尘收集暨处理系统3套,目前公司具有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6万吨,生产再生粗铅4.2万吨、电解铅2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下辖四个控股子公司:重庆光鑫金属回收有限公司、重庆中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鹏远蓄电池有限公司和重庆昊腾园林有限公司。其中重庆光鑫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具有废旧物资回收资质,其回收的废旧物料直接供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原料。公司目前具有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以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及废气处理设施,经过多年的连续改造,基本上实现了工艺污水零排放与废气的达标排放。2008年,公司实施了14630m3/h熔炼废气处理与1万t/a废渣回收技术改造,提高了废气、废渣的处理效率,公司环保处理水平大幅提升。但是由于过去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力度不够等历史原因,环保设备落后,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与输送系统跑、冒、滴、漏严重,而厂区缺乏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势必导致对厂区清净下水的污染,不符合国家对生产企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要求;同时在实施技术改造后,烟气量的增加加重了熔炼废气处理系统负荷水平,对于严格达标排放,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2010年,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严格实现污水“零排放”,公司决定对排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尽量实现废水的封闭循环,杜绝跑冒滴漏,降低消耗,提升工艺废水的内部循环使用率;为降低废气so2、烟尘排放量,公司决定对火法车间精炼废气输送管道进行改线,增设备用烟道,并入现有废气处理系统(布袋除尘+碱水喷淋),于排放总口安装在线监测仪,力争将本公司生产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我院受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其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及废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接受任务后,我院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勘察,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编制了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废气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巴南区环境保护局、巴南区环境监测站、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在此一并致谢。1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项目名称: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废烟气处理项目。项目业主: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可研编制单位:xx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建设地点: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大垭口村。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投资:666.61万元。1.1.2 项目背景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再生铅的熔炼生产,拥有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6万t/a、生产再生铅4.2万t/a、精制电解铅2万t/a的能力。从宏观的角度看,公司的生产有利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减少了含铅矿石的开采,减小了铅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在铅的重复利用过程中,由于过去对环境保护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相关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使得本公司在铅的回收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目前公司具有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6万吨,生产再生粗铅4.2万吨、电解铅2万吨的生产能力;拥有各类生产设备近200台套,有水处理暨循环水系统4套,烟尘收集暨处理系统3套。由于公司环保设备落后,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处理与排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加之厂区缺乏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导致对厂区清净下水的污染,不符合国家对生产企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要求;同时在实施熔炼工艺煤气化技术改造后,烟气量的增加加重了熔炼废气处理系统负荷水平,对于严格达标排放,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2010年,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严格实现污水“零排放”,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实现废水的封闭循环,杜绝跑冒滴漏,降低消耗,提升工艺废水的内部循环使用率,公司决定对排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降低废气so2、铅尘排放量,公司决定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扩建,增加一条备用烟道,并结合进行废气排放总口在线监测仪的安装,力争将本公司生产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1.1.3 企业简介公司名称: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海棠路888号。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彭金鑫。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较大的再生铅和铅合金冶炼企业,主要从事铅及铅合金系列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与销售。公司最早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原名重庆彭鑫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于二零零九年二月引进合作投资人并更名为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信奉“以敬业之人为本,以保护环境为先,以科技创新立业,以质量保证取胜,以高效率服务于用户”的企业经营理念。 公司现有总资产16860万元,净资产11051万元,固定资产近1亿元,占地面积67956平方米,厂房、库房等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生产设备近200台套,有水处理暨循环水系统4套,烟尘收集暨处理系统3套,目前公司具有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6万吨,生产再生粗铅4.2万吨、电解铅2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现有职工302人,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体系,设立了包括行政人事部、环保安全部、设备能源部、生产管理部、质管技术部、供销经营部、财务部在内的七个部门和包括拆电瓶车间、火法车间、还原车间、电解车间、转化车间在内的五个主要生产车间,建立了各个部门和车间分工负责、协调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公司下辖控股子公司重庆光鑫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具有废旧物资回收资质,其回收的废旧物料直接供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原料。公司战略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环境和谐。公司经营理念:以敬业之人为本,以保护环境为先,以科技创新立业,以质量保证取胜,以高效率服务于用户。公司指导思想: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循环利用、持续经营。公司发展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营模式。1.2 编制依据及原则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4)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5.5.27)1.2.2 采用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及法规性文件(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1.2.3 技术文件建设方提供的相关。1.2.4 设计原则(1)废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管网布设均于厂区内完成,设计尽量利用厂区原有设施,符合处理过程对水源、交通、电力等要求。(2)废气处理利用原有处理设施,烟气统一处理排放。(3)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次环保整治项目总投资为666.6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537.9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76.76万元,基本预备费为49.17万元,流动资金2.75万元。工程资金来源主要为申请国家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及企业自筹资金。按照项目总投资计算,申请国家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6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为406.61万元。建设期为8个月。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1。表1.3-1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处理规模废气治理万m3/h2其中0.5万m3/h为增加量废水处理m3/d5502主要原料、能源消耗2.1电万kwh/a28.83项目占地面积万m20.83.1建筑面积万m20.73.2工作制度天3004定员总计人35总投资万元666.612 项目区自然条件及社会概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南部,地跨东经10625531063817,北纬290806294633,区境东西纵横幅度46km,南北纵横幅度70km,幅员面积1827km2。巴南区东接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南与綦江县、江津区毗邻,西与九龙坡区、大渡口区隔江相望,北接南岸区。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大垭口村,距离海棠村6.5km,距离界石镇9km,距离界石镇高速公路收费站9.5km。(2)地形地貌巴南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台区的中台拗川东南褶皱带,具有地叶升降幅度小、沉积建造厚度小等地台构造的一般特征,由西向东分别为鱼油向斜、南温泉背斜、樵坪向斜、姜家场背斜等典型的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的隔档式褶皱构造。区内浅丘平坝、倒置低山、岗状丘陵、一山一岭、一山两岭一槽等多种地貌形态并存,海拔多在300500米之间,地形走向东南高,西北低。 巴南区在地质内外引力的作用下,总体地貌属于平行岭谷,主要位于川东平行岭谷的南缘,地表起伏明显,岭谷相间,南北走向,南起北伏。北部边缘长江岸边海拔154米,为全区侵蚀基准点;南部方斗山海拔1132.6米,为巴南区的最高点。巴南区境内除少数山头外,海拔均在1000m以下,以低山为主。丘陵在巴南区占有很大面积,海拔在200500m之间,可分为低、中、高三种丘陵形态。丘陵一般辟为农田,形成道道坝子与层层梯田相结合的巴南区农田风光。巴南地形地貌总体特征是:地貌类型繁多,山、丘、坝、阶地、河谷等地貌皆有发育;整体上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峦连绵起伏,沟壑交错纵横,低山、丘陵和河谷相间排列;东南部较高,山峦起伏,西北部稍低较平坦,以河谷地带为主。(3)地质状况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尚未发现泥石流、地裂和坍塌等不良地质灾害。2.1.2 气候与气象条件(1)气候条件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根据1998年2002年气候资料,年均气温为18.50,2002年平均为18.60。年均最高气温为39.54,2001年最高,为41.50,仅偏低于历年最高气温0.20,2002年最高气温为39.40。最低气温是2001年,为-0.10,2002年最低气温为1.50。盛夏高温炎热,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雾日一般从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期间出现,年均为37.40天,2002年为36d。无霜期年均为351d,2002年无霜期为365d。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88h,2002年为1315h。风速年均数为1.10m/s,2002年为1.32m/s,夏季雷雨时常出现短时大于17m/s的阵性大风。相对湿度年均为81%,2002年为81%。5年降水总量5935.30mm,年均降水量1187mm,1998年为降水量最多年,年降水量1615.80mm,2001年为降水偏少年,年降水量813.90mm,2002年降水量1236.80mm。(2)气象条件风场特征: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nne,风频8.4%,常年次主导风向为ne,风频6.7%,平均风俗0.9m/s。大气稳定度:该地区大气稳定度各季均以中性天气为主,出现频率平均为59%,下边界层内冬季小凤和静风频率大,中风频率小,平均风速小。对上述气象因素分析可知,该地区平均风速小,静风和小风频率高,大气稳定度以中性为主。因此,该地区大气扩散能力较差,冬季尤为突出。2.1.3 水文条件巴南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有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区内流域面积1702.24km2,占区幅员面积的93.30%,干支河道总长604.77km。其中以五布河为最长流域,由干流和芦沟、鸦溪河、二圣河3条支流组成,流经接龙、姜家、东泉、木洞等镇,在木洞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774.03km2,总长337.65km。长江巴南区段流经鱼洞、李家沱、花溪、木洞、双河口、麻柳嘴6街镇,河床平均宽800米m左右,最宽处为木洞镇距苏家浩2000m。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鱼洞客渡码头的观测点对长江汛期最高洪水位的观测,19982002年,年均最高洪水位为186.07m,以1998年最高,为188.70m,2000年最低,为185.30m。境内地下水甚丰,分为碳酸岩裂隙溶洞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4类,分别分布于鱼洞、接龙、姜家、丰盛等街镇向、背斜的丘陵、低山地带、长江沿岸、中小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湿地,总流量为307.09l/s,面积1297.85km2。境内还蕴藏热矿水储热含水岩,多埋藏于向斜之中,呈温泉群出露,有南泉、东泉、桥口坝、丰盛4处,水温一般为2543,流量为0.2028l/s,含有钙、硫、钾、硅、铝、氡、氟、锶、锂等元素。2.1.4 土壤类型全区土地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平地极少,分别占总幅员面积的62.27%、32.99%和4.64%。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紫色土、荧壤土、潮土等。人均土地面积0.213公顷。耕地面积8.56公顷,占幅员面积的46.92%,人均0.10公顷。尚有未充分利用的田土坎、荒草地、裸露石砾地等2.68万公顷可续开发利用。本工程区域附近为坡地。2.1.5 动植物资源(1)植物资源全区有植物资源近4000种。除粮、油、蔬菜和大量经济作物品种外,经济果木有柚、柑橘、梨、枣、桃、李、杏、板栗和茶、桑、桐等。木洞镇已建成榨菜之乡,五布柚、木洞蜜枣、巴南名茶等遐迩闻名。自然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等。国家保护植物50余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杉、红豆杉等,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木荷等;区内还有大量的花卉品种和药材品种。本工程附近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2)动物资源区境内有动物资源数百种。除大量的畜、禽、鱼等养殖品种外,常见的野生兽类动物有狐狸、林麝、獐子、松鼠、兔子、穿山甲、野猪等;鸟类动物有鸬鹚、苍鹭、白鹭、绿翅鸭、长尾雉、猫头鹰、金鸡、斑鸠、化眉、喜鹊、乌鸦、麻雀等;还有大量的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属国家保护的二级动物有白鹭、猫头鹰、穿山甲等。三级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獐子、金鸡等。工程区域附近少有野生动物出没,目前没有发现珍稀野生动物活动。2.1.6 水资源全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0.56亿m3,地下水补给量1.05亿m3、长江过境水流1.70亿m3,另有流经境内的五布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全境流域总面积1700多km2。区内各种水利设施5075处,总蓄水量12040万m3,常年灌溉面积33.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87万亩,农业丰收有较可靠的保证。2.2 社会经济概况2.2.1 社会经济现状2007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71941人,同比增长0.7%。总人口中的男性为451184人,女性为42075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2:100。非农业人口280411人,同比增长3.6%,占总人口的32.2%,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农业人口为591530人,同比下降0.6%,占总人口的67.8%。全区出生人口8432人、人口出生率为7.31,死亡人口4513人,死亡率为6.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全区2007年抽样调查常住人口8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3万人,农村人口28.78万人。2007年巴南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40亿元,达到142.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0%,增速达历史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30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31亿元,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95亿元,同比增长16.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549元,同比增加2739元,按现行汇率(1:7.23)折算为2289美元。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6年的16.0:53.8:30.2调整为2007年的14.9:55.6:29.5。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71.8%和26.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3、12.9和4.8个百分点。就业情况:2007年全区从业人员为49.46万人,比2006年48.53万人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29万人,比2006年17.03万人下降4.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02万人,比2006年19.19万人增长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15万人,比2006年12.31万人增长6.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2.2.2 交通能力概况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南部,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9个镇、2个街道,总人口86万,其中农村人口59.5万。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巴南区区位优势明显。距重庆市中心7公里,区政府距市政府驻地21公里。长江横贯区境,李家沱和马桑溪两座长江大桥沟通南北,重庆“二环八射”中有“二环二射”(内环、绕城,渝黔、渝湘)贯穿区境,其中,渝黔、渝湘两大出海通道与内环、绕城快速通道在境内交汇;渝利铁路巴南段,渝黔铁路复线綦江段经一品、界石支线,以及全市规划的9条轻轨线中有3条线(2号线、3号线、8号线)均进入境内。2.2.3 矿产资源概况区内有矿资源数十种。曾先后开发利用的有原煤、铁矿、石油、天然气、页岩、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钾土、砂金、地热水等。全区现有多家页岩砖厂,对页岩的开发利用数量较大;地热水的出水点较多,已有东泉、南泉、桥口坝等地多处开发利用;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和钾土、砂金等资源的开采,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门路之一。工程占地不涉及上述矿产。3 企业污染现状3.1 公司生产工艺简介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铅熔炼工艺采用火法冶炼工艺,即将氧化铅与铅膏中的其它组分硫酸铅、氧化铅等一同在熔炼炉中还原冶炼成金属铅。其具体工艺介绍如下:3.1.1 拆电瓶车间拆电瓶车间主要进行原料的炼前处理,即物理解体过程。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金属(铅锑合金以及活性铅粉或者铅板、铅膏)、化合物(硫酸铅、过氧化铅、氧化铅、硫酸)、有机物(橡胶和塑料)。解体过程即是在将电池破碎解体之后,以水为介质,采用浮选重力法将铅板铅膏从中分离出来,形成再生铅产品,以作为下一步熔炼工序的原料。拆电瓶车间工艺流程图见图3.1-1。 图3.1-1 拆电瓶车间工艺流程简图3.1.2 还原车间还原车间主要完成再生铅的的还原熔炼过程,其原料为来自拆电瓶车间的再生铅。通常采用高达10001200的熔炼温度,使金属铅熔化。在再生铅的熔炼过程中添加焦炭和铁粉对铅的化合物进行还原,同时从炉的下部鼓入空气或预热空气(250450)或富氧空气,使焦炭燃烧。含有co的高温烟气在炉内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使炉料中的氧化铅还原成铅,反应完成后就形成液态铅。金属铅的比重较大,超过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比重,因此熔化后的金属铅位于液体的最底部,液体铅通过出料口和其他物质进行分离。还原车间工艺流程图见图3.1-2。图3.1-2 还原车间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式如下:pbo2 + c pb + co22pbo + c 2pb + co2pbso4 + 2c pbs + 2co2pbso4 + 2c 2pb + 2so2pbs + fe pb + fes3.1.3 火法车间火法车间主要完成粗铅火法精炼过程,分为初步火法精炼与最终火法精炼。初步火法精炼是采用熔析法除铜和除锡等重金属物质并制造阳极板;最终火法精炼是将电解车间的电解铅进行精炼并生产精铅销售。其主要工艺流程见图3.1-3。图3.1-3(a) 火法车间阳极板制作工艺流程图3.1-3(b)阴极片与精铅制作工艺流程图3.1.4 电解车间电解车间主要完成粗铅的电解精炼,电解液各组分在溶液中离解为pb2+、so42-、h+、oh-,利用火法车间生产的含杂质铅板作为阳极。其主要电解反应如下:阳极:pb(杂质)-2e=pb2+阴极:pb2+2e=pb(纯)其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3.1-4。图3.1-4 电解车间工艺流程图3.2 公司污染物排放现状3.2.1 废水排放现状公司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拆解电瓶车间在电瓶外壳机械破碎与水洗分选工艺所产生的含酸废水、烟气循环冷却水、电解车间电极板冲洗水等,根据对生产工艺的详细分析,对其主要废水产生水质统计见表3.2-1。表3.2-1 主要废水产生水质统计表 单位:m3/d类别车间名称流程排放量水质(mg/l)sspbph油类污水拆电瓶车间破碎、浮选12040012315拆电瓶车间电池废硫酸107752/拆电瓶车间塑料清洗1302801.2410污水合计2602985.893.810.26循环水还原车间烟气冷却120425.34.8/还原车间炉膛间冷90404.85.5/火法车间水 封10400.305.5/循环水合计220414.875.1/3.2.2 公司雨污分流系统现状(1)公司现状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分为生活区、生产厂区两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生产厂区无独立的雨水排放管网,降雨时厂区雨水漫流,混入生产废水排放管沟,同时初期雨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界外,厂区地面冲刷废水中含有pb等重金属物质,对外界带来环境风险。(2) 降雨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初期雨水产生量按照下式计算:q=q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暴雨量(l/s.ha);径流系数,此处选取=0.5;f汇水面积(公顷,ha),根据实际情况,为8ha。根据重庆连续14年降雨资料统计,重庆暴雨强度采用下式计算:qt=t1+mt2式中:q暴雨量(l/s.ha);p重现期,此处取为5a;t汇水时间(min);t1地面集水时间,取为10min;m折减系数,取2.0;t2管道内流动时间(min),取2.5min;经计算,重庆暴雨强度为q=291l/(s.ha),雨水设计流量q=1164l/s,收集15min的初期雨水,厂区初期雨水量为1047.6m3。3.2.3 废气排放现状公司现有废气主要来自于还原车间熔炼废气。2009年,公司针对火法、还原车间进行了煤气化改造,利用水煤气作为冶炼过程中的清洁燃料,代替原有焦炭燃烧。根据公司历史环境监测数据,来自还原车间废气排放现状见表2.2-3。 表3.2-3 还原车间生产废气污染物现有排放浓度污染源污染物名称实际浓度(mg/m3)排放标准(mg/m3)工业废气烟尘38100so2363850pb0.110烟气黑度112010年,为整合公司设备资源,实现废气统一处理,公司决定将火法车间精炼炉废气管道改向,接入现有废气处理系统(主烟道+布袋除尘器+碱水喷淋)进行除尘与脱硫处理。火法车间精炼炉排放原烟气污染物浓度见表3.2-4。表3.2-4 火法车间原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源污染物名称实际浓度(mg/m3)排放标准(mg/m3)火法精炼炉烟气烟尘255100so21200850烟气黑度11从上述分析可知,公司现有废气排放除烟尘外,其余指标处于达标排放现状,其面临主要问题主要为:精炼炉废气未能得到监控,需要整改。3.3 公司现有污染处理工艺简介3.3.1 废水处理工艺公司现有生产废水自拆解电池车间排出后,经简单沉淀处理后即排放。其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见图3.3-1。生产废水未能得到良好处理与利用。公司循环冷却水未进行回用处理,直接排放。生产废水沉淀池排放图3.3-1 公司现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3.3.2 废气处理工艺公司现有1.46万m3/h废气处理工艺比较完善,采用水冷烟道、重力沉降室、布袋除尘器、碱水喷淋等措施对其中的含铅烟尘、二氧化硫进行处理。排放浓度达标状态。但是原有火法车间0.49万m3/h精炼炉废气处于直排状态,未经过废气处理系统,烟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硫、烟尘(不含铅)等污染物质。同时烟气排放口无在线监测仪,无法实现排放浓度监控,不符合国家规定。废气处理工艺见图3.3-2。还原车间废气烟气换热重力沉降室布袋除尘器碱水喷淋排放图3.3-2 公司现有废气处理工艺3.3.3 雨污分流处理公司目前尚无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初期雨水直排厂界外。4 项目建设必要性4.1 是保护人群健康的需要铅进入人体后,除极少部分可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形成富集,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小孩铅中毒则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学生,还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这是因为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特别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铅比成年人更敏感,进入体内的铅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故对铅的吸收量比成年人高好几倍,受害尤为严重。铅摄入孕妇体内则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畸形等。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双室反射炉对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中含铅部件进行熔炼,生产再生铅。在再生铅的熔炼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铅尘,如得不到有效处理,将进入到大气环境,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废气的处理与严格达标排放,减少重金属物质的排放量,使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降到最小。4.2 是保护饮用水源的需要公司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拆解电瓶车间在电瓶外壳机械破碎与水洗分选工艺所产生的含酸废水、烟气循环冷却水、电解车间电极板冲洗水等,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公司基本上实现了生产废水(主要是循环冷却水)的达标排放,但是由于过去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不够,厂区内环保设施落后、老化现象严重,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公司现有生产厂区是利用原有煤矿生产厂区,依山而建,下水管网布置不合理,小股山水混入厂区排水管沟;2009年,公司对各主要生产车间进行了封闭处理,遏制了铅尘等污染物质的四处扩散与沉降,对渣场地面进行了硬化并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渣场渗水污染地下水体。但是尚无对初期雨水的收集措施,降水造成厂区地面冲刷污水混入下水管网,经厂界溪沟排入外界。公司现状造成在生产过程中,对周边地表水体、地下水体产生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水体经过5km后进入花溪河,对饮用水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厂区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管网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厂区雨污分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4.3 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需要2009年,公司对火法工艺进行煤气化改造,采用清洁燃料,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但是改造后烟气量增大0.49万m3,增大后续处理系统负荷。因此扩大烟道输送能力,增加备用烟道,对于避免在烟道检修过程中影响正常生产和烟气的正常处理,防止大气污染具有良好作用。4.4 是控制酸雨的需要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我国覆盖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酸雨区面积扩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重庆市属于酸雨多发地区,巴南区更是属于酸雨控制区。而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so2的排放。公司煤炭使用量约1.5万t/a,煤炭燃烧每年要产生大量的so2,如果不能对该部分so2进行治理,将对工程区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不利于重庆市酸雨防治工作的进行。4.5 是保护区域环境安全的需要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是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废物回收利用企业,从事废旧酸蓄电池处理已有7年,对重庆市含铅废物处理作出巨大贡献。但建设时间较早,受技术、资金制约,未建设可靠的熔炼废气处理系统以及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以至对厂区周围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人群健康以及下游饮用水源造成影响,直接威胁区域环境安全,因此,对公司熔炼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熔炼废渣进行处理是保护区域环境安全的需要,项目建设势在必行。5 选址及建设条件5.1 项目选址5.1.1 选址原则项目工程的建设选址应满足以下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布局、场地建设条件的原则。(2)尽量利用原有处理设施,在此基础之上优化处理工艺与方案,减小工程建设量的原则。(3)布局紧凑、方便检修维护的原则。(4)污水处理尽量利用地形条件,减少排水人工提升。(5)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满足生产厂区雨污分流的原则。5.1.2 选址合理性分析由于重庆xx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厂区较大,有足够的场地作为本次环保整治项目的建设用地,项目位于原有厂区内,因此无拆迁;在供水、供电、场地条件等方面均能利用厂区现有设施,基本不需要运输,大大降低运行成本;项目管理简单、方便,可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从环境保护、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5.2 建设条件5.2.1 公用设施条件项目供电、供水、通讯全部依托重庆xx(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现有设施,不新建公用设施。5.2.2 施工条件项目位于重庆xx(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交通方便,由于厂区占地面积较大,建筑材料堆放较容易,在做好施工组织的前提下,可顺利施工。项目施工用电、用水均依托重庆xx(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设施。6 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6.1 废气处理系统6.1.1 火法车间废气烟道改线将火法车间原有0.49万m3/h精炼炉废气由直排方式改为接入公司现有废气处理系统,经总排放烟囱排放。改线长度97m。6.1.2 增设备用烟道公司现有尾气烟道主要针对收集还原车间熔炼废气,总共只有一条烟道。为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烟道需要定期清灰(清灰时间需要一个月)及检修,因此需要增设400m备用烟道,两条烟道一用一备,促进稳定生产与达标排放。6.2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目前,公司废气排放总口尚未安装烟气在线监测仪,根据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重点污染企业要求装设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仪的要求,公司决定利用此次烟道改造的同时对废气排放总口装设烟气在线监测仪,主要监测so2、烟尘排放浓度。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站房、在线监测仪、数据传输系统。6.3 废水处理回用工程6.3.1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0m3/d,折合13m3/h,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电瓶拆解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包括: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清水池及附属设施。6.3.2 循环水处理回用系统循环水处理回用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250m3/d,折合11m3/h,循环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还原车间烟气冷却系统。循环水处理回用系统工程包括: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清水池及附属设施。6.4 初期雨水收集回用工程收集前15min初期雨水,设计收集能力为1100m3。 初期雨水收集回用工程包括:收集管沟、雨水切换系统、雨水收集池及附属设施。7 工程设计7.1 废气处理系统改造7.1.1 公司现有废气处理系统简介(1)布袋除尘器公司现有15000m3/h废气经fzb型布袋除尘器处理烟尘,除尘器共2台,布袋共1500条,材质为250无纺布袋。布袋设计处理能力为22000m3/h,除尘效率达99.9,热态阻力小于1500pa,滤袋允许温度不高于250。(2)清灰系统布袋除尘器配套高压风机反吹清灰系统。(3)碱水喷淋熔炼尾气脱硫采用湿式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塔采用玻璃缸制造,脱硫剂选用氢氧化钠,从塔顶往下喷淋,烟气从塔底进入,使气液逆向交叉,接触反应充分,塔体尺寸为410m,液气体积比约0.02,空塔气速为2m/s,设计处理风量为22000m3/h。少量脱硫渣作为熔炼原料进入反射炉,脱硫剂补充烧碱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烟气脱硫效率在90%以上。7.1.2 工程设计将火法车间精炼炉废气烟道改线,改线长度97m,采用碳钢材质管道并进行防腐处理。接入还原车间现有熔炼废气输送烟道,利用现有布袋除尘器、碱水喷淋进行处理。烟气量由原来的15000m3/h增加至20000m3/h,增加5000m3/h,烟气主要成分为:so2、烟尘。目前公司烟气输送仅一条烟道,不利于烟道临时检修等异常情况下的烟气排放,因此增加400m备用烟道一条,走向与原有烟道一致,接入废气处理系统。两条烟道一备一用。数 量:1座。结构形式:砖混结构,砂浆耐腐蚀强度不低于m5。长 度:400m断面尺寸:1.5m1.5m壁 厚:370mm500mm7.1.3 改造后原有处理系统的适应性分析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公司现有烟气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22000m3/h,精炼废气接入后,废气处理量由原有的15000 m3/h增加至20000m3/h,烟气量在处理能力之内。新接入的精炼炉废气与现有的还原车间熔炼废气相比,烟气污染物含量较小,接入后烟气污染物浓度不会超过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烟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表7.1-1。 表7.1-1 改线后烟气污染物综合浓度变化情况污染物名称原浓度(mg/m3)接入后综合浓度变化趋势烟尘38002913.75降低so215001425降低pb0.17.5降低烟气黑度11降低精炼炉烟气接入以后,实现公司烟气统一排放,根据前述分析,废气总量及污染物浓度均在处理设施能力之内,现有废气处理设施可以实现对其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7.2 增设烟气在线监测仪目前公司排放烟囱未安装在线监测仪,排放浓度得不到实时监控,不符合国家关于重点污染企业烟气排放浓度监管要求,因此,借此次技改之际,在总烟囱安装烟气在线监测仪,适时监测烟气中so2、烟尘排放浓度。数量:1套,采样点位设置于烟囱出口处。监测对象:烟气流量、so2、o2、粉尘、温度、压力。技术特性:核心仪表采用进口产品,可自动、人工切换。配套设备:取样装置一套,分析显示装置一套,监测主机站房、gprs数据采集仪一套。在线监测仪要求如下:(1)监测仪表、仪器应具有系统故障自我诊断能力,能在试样或试剂不能导入分析系统时,通过屏幕显示故障内容。同时停止运行直至系统被重新启动,断电自我保护,来电自动恢复。(2)监测仪表仪器可本机和遥控设定上下线,有超限报警功能。可以输入:开始测量、停止测量、开始校准、停止校准、报警复位能;设备状态输出:准备、在线、测量等。(3)监测仪器仪表各部件不因水的浸湿、结露等而影响正常自动运行分析的能力。(4)监测仪器仪表工作环境温度适应范围:0200。(5)监测仪器仪表工作环境湿度适应范围:相对湿度小于90%。(6)监测仪表仪器工作环境电压适应范围:190v260vac,5070hz。(7)监测仪表仪器工作介质酸碱度适应范围:ph014。(8)监测仪表仪器工作介质温度适应范围:0200。(9)监测仪表仪器信号输出:420ma,通讯为rs232或rs485中任一接口,接口应具备扩展功能;信号输出标准符合modbus通讯协议,数据传输符合tcp/ip协议。(10)监测仪器仪表测量方法: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产品具备国家环保产业协会颁发的环境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经中国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11)使用及操作要求:无需专家维护,无需添加试剂。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满足多次测定样品间无交叉干扰,具有自我检测、自动零点校正,可自动存储历史测试数据。监测站房,用于放置主机。位 置:公司厂区配电房旁。数 量:1间尺 寸:332.5m结构形式:砖混结构7.3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7.3.1 设计进、出水水质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及对其生产排放废水环节的调查分析,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进水水质见表7.3-1。污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回用,满足生产工艺水质的要求,各项指标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一级标准执行,设计出水水质具体见表7.3-1。表7.3-1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项目sspbph油类进水水质298mg/l5.89 mg/l3.810.26 mg/l出水水质70mg/l1.0mg/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