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三十七)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业时间:月日1下图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947年和1970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由此可见()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经济逐渐兴起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答案:B解析:由1947年和1970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的变化并不能推断出整个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概况,故A项错误;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幅增长受制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论及的是关于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工业比重变化与发展中国家无关,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缺乏论据,故D项错误。2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1950年的2 304.8万下降到了1960年的1 563.5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由材料“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体现农业人口减少,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明显衰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失业人口增加,也有可能是就业人口的转移,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工业、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于是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反映出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故D项错误。3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比例时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53年4.5%47.2%48.3%19631967年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对峙格局促使产业结构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表格体现的是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并不能体现出经济增长的快慢,故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的,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对外贸易问题,故排除C项;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革命而非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4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许多多的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方能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掌控在一个人手里,不管这是在名义上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B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C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D捍卫民主政治并反对极权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独立行动”等字眼足以证明哈耶克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这种经济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了重视,故C项正确;哈耶克的主张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并不一致,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哈耶克不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5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发达国家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增长乏力给其福利制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考验。对“经济增长乏力”的正确理解是()A国家干预过多,主动性不足B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繁荣C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降低D增长模式变化,新经济出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预过多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主要存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乏力”,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欧洲发达国家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降低,故“经济增长乏力”,C项正确;“新经济”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61960年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 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一措施旨在()A清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B实践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促进经济繁荣争霸全球D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材料反映了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的结果,故C项正确;贫富差距不可能被消除,只能一定程度上缩小,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国家干预政策的表现,B项不是目的,错误;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7下图是1970年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A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阻碍美国经济发展B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呈负相关C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喜忧参半D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经济长期低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这制约了美国当时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8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已到退休年龄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战后法国经济的发展。发放“离农终身补贴”不是保障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和“鼓励已到退休年龄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可知这有利于增加人均土地面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故B项正确;题干未反映城乡一体化,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才出现“滞胀”,与题干时间相左,故D项错误。9195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联邦德国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其国家收入的20.8%。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德国()A用财政收入调节实现社会公平B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C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D推行中央统制经济的模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后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战后德国公共支出比重大是为推动社会公平,建设福利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财政支出,未提及货币政策,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内容与社会经济竞争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政府在部分公共支出方面所占的比重,无法得出其推行的经济模式,故排除D项。10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下列论证比较严谨的是()史实结论A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B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C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得出英国“福利国家”的结论D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资料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D11.下图为19741985年英国国家补贴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金额示意图。该图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英国实行企业国有化成效显著B英国国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C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D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健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后半期英国经济的发展。材料反映了英国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越来越多,这说明了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有化的弊端而非成效,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越来越多而非国有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故D项错误。12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答案:D解析:“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故A项错误;“政府干预,全面调控”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削减开支”与“增加福利”本身是矛盾的,故C项错误;克林顿认为“干预主义”和“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都不是灵丹妙药,为此他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推行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故D项正确。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经济学界与伦理学界一直存在这一论题: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孙中山的思想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他认为只有进行政治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才能够保证人民参与经济的平等权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孙中山强调实行“平均地权”能够有效地防止贫富悬殊的扩大,使民生得到改善。孙中山认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患贫穷,不是患不均,他主张振兴实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此来获得经济快速发展。孙中山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实现分配公平的,“节制资本”可以预防资本的垄断,促进分配正义。孙中山强调公平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维护社会公平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方法之一。孙中山借鉴这一西方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两者兼得的关键。材料二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是当代“福利国家”面临的最重要课题。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后,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遵循“最低原则”“普遍原则”和“责任原则”,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政府给公民的津贴与补助,名目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从摇篮至坟墓”所需的所有福利项目。1960年,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到1983年,这一比重达到13.1%。但以“福利国家”模式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难以持续。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保守党政府开始调整政策,由社会保障制度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不再承诺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负责解决少数人的特殊困难。撒切尔政府把减轻税收作为重振英国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政府还将一些国有企业私有化,积极鼓励私人开办新企业。在这些措施下,社会成员在收入与财产上的差距拉大了,但经济显著增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主要主张,并予以评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方面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答案:(1)主张:人民自由平等的经济权利是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前提;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与发展实业,效率与公平两者可以兼得;效率与公平的兼得需要制度创新。评析:这一思想把西方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反映了时代要求,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但是这一主张目标过于理想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难以实现。(2)变化:从重公平、轻效率到保基本、重效率。原因:国家财政负担沉重;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失灵。认识: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改善民生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效率与公平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效率与公平进行历史评价。(任答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角度: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