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1)必要性: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一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2)不良后果: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1)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余伟民、郑寅达等世界通史(第三编)史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合理性?(2)根据史料二,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1)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是指其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2)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国家控制经济命脉“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因此违背经济规律。但它为极端困难条件下战胜敌人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因此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2)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素养3历史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不同点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相同点(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素养4唯物史观新经济政策的实质1从阶级关系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2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3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讲: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4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生产合作社A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2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 ()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B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开展垦荒运动B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正确;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故C项错误;开展垦荒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3(2018江西上饶二模)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以巩固。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粮食税的全面推行B允许工农自由贸易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D提高了农民的地位A由材料中“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推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非自由贸易的作用,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在1927年后,与1925年不符,故C项错误;农民的地位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就得到提高,故D项错误。4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B由表格信息可知,在19211924年间,苏俄(联)农民的年平均税款呈逐年下降趋势,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可知是粮食税的实行,B项正确;1921年余粮收集制已被废除,故排除A项;实物配给制的废除与农民年平均税款的下降无必然联系,C项不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考点2 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3)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2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3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过程:1927年开始实施;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4评价(1)积极作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2)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措施结果赫鲁晓夫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3)调整所有制结构(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探索史料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摘编自吕卉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根据史料,概括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的经济体制及影响。该史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状况。信息点明了时间、事件: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由信息可以看出农业集体化的特征。由信息可以得出农业集体化的直接目的:保障工业化。信息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后果。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苏联的农业产品的产量严重下降。探究2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史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史料二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时间(年)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195619608.7%10.4%196119656.1%8.5%196619707.7%8.4%197119755.7%7.4%197619803.7%4.5%198119853.2%3.7%198619901.3%2.5%据苏联兴亡史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有关资料编制(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2)根据史料二,归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变化的根源。(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处画线部分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处画线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2)史料二是一个表格,体现出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的变化。由“时间”一栏,可判断正处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由“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的纵向比较来分析,其增长率基本上处于连年下降趋势。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没有明显成效。(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2)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根源是斯大林经济模式失去活力,日益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素养3历史解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形成原因(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素养4唯物史观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1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2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集体农庄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91932年,工业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C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俄(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在政府的推动下,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且于1928年实施五年计划,使苏联工业生产经历了由恢复到增长的变化,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这一时期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减少,C项错误。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加入集体农庄的一批苏联农民驾驶着新拖拉机,进行农作的场景。这说明了集体农庄在当时()A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客观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C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D扩大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B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农民在集体农庄农作的场景,从图片中看不出其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图片中农民使用拖拉机农作,说明苏联当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体现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故B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开展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农业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自主经营的内容,D项错误。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C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4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A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地方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B强化部门管理体制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故A项错误;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刺激生产,故B项正确;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5有人称勃列日涅夫时期是“停滞”的盛世。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当时()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B冲击了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特别是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D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未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未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C项。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从考情统计来看,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和赫鲁晓夫改革上,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其结论有时是教材所不具备的,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体现了高考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能力的考查。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引领、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更应该加以重视。真题研练感悟考法1考查点:苏联新经济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2014全国卷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D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2考查点:美国人眼中的苏联工业化(2016全国卷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3考查点:苏联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2015全国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粮食供不应求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4考查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2013全国卷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B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结合“1931年”分析,当时已经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故C、D两项错误。当时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很多,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先进国家显然超越了苏联国情,故A项错误。5考查点:赫鲁晓夫时期的工业化方针(2018全国卷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A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项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项正确。6考查点:赫鲁晓夫在农业领域的改革尝试(2017全国卷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A根据材料中“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并非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与消除城乡差别无关,C项错误。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推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7考查点:史学理论史料的鉴别与应用(2017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C项错误。模拟精选直击考法1考查点:苏俄的对外租借的经济政策(2018石家庄模拟)19201922年,瞿秋白出访苏俄,他记录道:“俄国与国外通商是政府的专利。现在国外的关系已经很好,英国已经正式签约,德国就在这几天内,其余边境各小国及意大利、捷克斯拉夫,都已结通商关系现在俄国还正努力协理各种租借地,借外国资本来发展俄国工业。”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主导B苏俄和英德等西方国家建交C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极大D苏俄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现实需要D“19201922年”“俄国与国外通商是政府的专利”“借外国资本来发展俄国工业”,说明材料论述的是新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此时只有苏俄是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2考查点:苏联政策转变对民营企业的影响(2018南昌二模)数千名新经济人遭囚禁,或被赶出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