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论文.doc_第1页
环境污染论文.doc_第2页
环境污染论文.doc_第3页
环境污染论文.doc_第4页
环境污染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学生姓名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名称生 物 科 学班 级2008级 2 班学 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年5月10日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学生:xxx 指导教师:黄春萍摘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由于重金属对人体独特的危害性,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在环境中不会降解、消失,且能蓄积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全面分析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几种主要来源途径,如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含重金属的矿业、工业废弃物的堆积,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等。同时,本文综合论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对策,如工程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生物修复对策、农业治理措施以及一些新技术等,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应采用不同的修复对策,以达到控制或缓解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关键词:重金属 污染源 修复对策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student: yang xueqin tutor: huang chunping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causing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due to its unique hazards to human beings. heavy metals apparent biological toxicity cant be degraded or disappear, instead it can store up in organisms and do much harm to human body through food chain. the article analyzes som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such as heavy metal sedimentation, irrational use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 irrigation by waste water, accumulation of waste heavy metal from mineral or industrial source, and acid waste water from metal mines. meanwhi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of counting measures to heavy metal pollution, such as engineering, chemical, biological, agricultural treatment and some latest technology, different measures should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polluting sources in order to control or reduce metal pollution. key words: heavy metals; sources of pollution; rehabilitation countermeasures目 录1 重金属的定义及其污染特征11.1 重金属的定义11.2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2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2.1 hg的危害32.2 cd的危害32.3 pb的危害32.4 as的危害43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44 重金属污染源分析54.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64.2 污水灌溉74.3 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74.4 污泥施肥84.5 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堆积94.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95 重金属污染修复对策105.1 工程治理方法105.2 化学治理方法105.3 生物修复对策115.4 农业治理措施125.5 土壤中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物新方法126 结论127 展望13参考文献15致谢17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水、空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污水灌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等因素,使得重金属在环境中大量的累积,这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已频繁爆发重金属污染事件,例如19551977年发生在日本的由镉污染引起的“痛痛病”事件导致207人死亡1,2009年开始我国各地相继爆发的大规模的血铅事件等,无一不带给我们血的教训,这不仅为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其背后的诱因更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和深思。针对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我国通过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把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确定为我国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重点内容2。与此同时,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的分析,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对比科学研究成果,相信一定能找到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式,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1 重金属的定义及其污染特征1.1 重金属的定义重金属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提法,但一般是指密度在4.0mg/m3以上的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mg/m3以上的约45种元素。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以及类金属as、se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还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zn、cu、co、ni、sn等元素3。重金属是一种有色金属,是构成地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遍布于土壤、大气、水体和各种生物中。重金属大多属于过渡性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价态和毒性效应,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沉淀物,也可以与无机、有机配位体反应,生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与其他污染物相比,重金属在环境中不会降解、消失,它不但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反而能够通过迁移、转化富集于农作物或其他植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1.2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所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这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3。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例如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进行净化,使其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或者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5。微量浓度的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克/升,hg、cd为0.010.001毫克/升),并且某些重金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5。另外,重金属化合物的毒性差异较大,与其化合物形态、价态等有关,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属无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可通过饮水、食物、生产生活等活动接触和摄入重金属元素。进入人体的重金属元素有些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hg、cd、pb、as等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明确的毒害作用,cu、zn、cr等重金属元素过量摄入也会对机体产生危害。2.1 hg的危害hg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以低分子烷基汞的代表甲基汞为例,它属于高神经毒性物,具有很强的毒性。甲基汞既可直接进入血液,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随血液分布于人体各组织部位;也可透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严重损害小脑和大脑两半球。甲基汞易在大脑的感觉区和运动区蓄积,致使患者产生视觉、听觉障碍;另外,它还可引起肝、肾损害和致畸效应3。2.2 cd的危害金属cd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一般不具有毒性,其化合物毒性与其种类有关。cd可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cd主要是积蓄在肾脏,可以引起人体泌尿系统的肾功能发生变化;二是,cd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干扰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与正常的排列结构;三是,cd能使红细胞脆性增加,大量破坏红细胞而引起贫血;四是,cd还能导致机体钙代谢失调与骨软化症,如日本发生的痛痛病3。2.3 pb的危害pb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蓄积,其化合物的毒性差异较大。pb主要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与体内多种器官产生亲和反应,主要毒性效应是损害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引发贫血、神经机能失调、肾损伤等症状,此外,慢性pb中毒还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无机铅和有机铅均有致畸作用,可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儿肢体畸形3。2.4 as的危害as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基本无毒,但as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毒性,毒性大小取决于as在体内蓄积的程度和化合物形态。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as就会在人体的各组织部位蓄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慢性as中毒。as还有致癌作用,长期摄入无机砷可引起肺癌和皮肤癌。此外,无机砷化物不仅可以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和染色体畸变,还可以抑制酶和dna修复3。3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得以飞速发展。重金属资源的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大量的重金属资源开发活动势必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乡镇、个体矿山的开发,由于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环保意识缺乏等原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重金属矿产开采和使用的整个过程及其所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水)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首先,在矿石的开采、冶炼、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其次,重金属矿产的开发可通过不同途径对土壤造成污染,例如矿渣和尾矿的堆放、大气沉降、农田灌溉等。最后,由于大多数矿区所处的地区生态环境较好,矿体和矿渣中的有害重金属,在洗矿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水源的污染。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在自然过程(大气沉降、地表径流等)和人为作用(农田灌溉等) 下,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不断进行着迁移转化,从而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6。近年来,我国重金属矿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大量的重金属被排入环境中,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各种事故而引发的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这些通过人为、自然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发生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2010年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等多起血铅事件。同时,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造成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另外,据调查显示,化工、冶炼、皮革、it等行业较为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其重金属污染现状也是触目惊心的4。2011年2月,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通过,成为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规划列出了14个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省份、138个重点防治区域和4452家重点防控企业,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即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问题2。实际上,由于重金属污染治理耗资巨大,其监管和资金投入将成为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虽然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设立了相关的试点,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也没有足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检测员分布到全国各地进行检测,所以即使有了资金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现状的困局,还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整治,以期能用较短的时间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7。4 重金属污染源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有多种来源途径,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且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其次,人类频繁的工农业生产活动,也能造成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最主要的几种来源途径是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含重金属的矿业、工业废弃物的堆积,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等8。4.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的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所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除hg以外,大多数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然后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8。据相关报道,煤含cr、pb、hg、ti等重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大多数会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hg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又如瑞典中部某市区的铅污染,它主要来自于市区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风的输送,这些细微颗粒的铅,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4.4倍;俄罗斯的一个硫酸生产厂也是由工厂烟囱排放造成s、v、as的污染9。汽车运输可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它们主要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等。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例如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的pb、cr、co污染带,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逐渐减弱10。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并且它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由城市郊区农村,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此外,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11。此外,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吸附或固定,富集于土壤表层,或被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成土壤汞的浓度升高8。4.2 污水灌溉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技术,一般是指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用于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等。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8。近年来,污水灌溉已成为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6%左右,其余在西北和青藏。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人下水道,并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致使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u、zn、as等含量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12。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其中,约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污水中的cd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其含量随着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cd形成的污染范围较小。as多以3价或5价状态存在,进入土壤后既可被铁、铝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粘土矿物吸附,也可以和铁、铝、钙、镁等生成复杂的难溶性砷化合物。pb的迁移性弱,很容易被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污灌区pb的累积分布特点是离污染源越近,pb含量越高;离污染源越远,pb含量就越低。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能被土壤快速的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需要先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然后才能被吸附固定,因此,污灌区土壤的cr含量会逐年累积6。污水灌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比较典型的事例一是淮阳污灌区自污灌以来,金属hg、cd、cr、pb、as等就逐渐增高,19951997年已超过警戒级。二是太原污灌区的重金属pb、cd、cr含量已远远超过其当地背景值,且积累量逐年增高12。4.3 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不合理地施用含有pb、hg、cd、as等的农药和化肥、塑料薄膜等产品,也可以导致环境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13。绝大多数的农药为有机化合物,少数为有机无机化合物或纯矿物质,个别农药在其组成中含有hg、as、cu、zn等重金属14。在农业地区,由于经常施用含as农药,土壤中as的残留量明显增加。杀真菌农药被大量地用于果树和温室作物,因其常含有cu和zn,所以常常会造成土壤中cu、zn的累积,甚至达到有毒的浓度15。如在莫尔达维亚,葡萄生长季节要喷512次波尔多液或类似的制剂,每年约有60008000吨的铜施入土壤。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hg、cd、as、zn、pb,磷肥次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pb含量较高,其中as和cd污染严重。cd是土壤环境中重要的污染元素,随磷肥进入土壤的cd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随着磷肥及复合肥的大量施用,土壤有效cd的含量不断增加,作物吸收cd量也相应增加,如此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cd量也随着增加,对人体健康也就造成更大的危害16。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应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重金属元素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4.4 污泥施肥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城镇环境建设的加快,污水处理正在不断加强。我国现今在各地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故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因此土壤成为污泥处理的主要场所。但同时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着大量的市政污泥进入农田,使农田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在不断增高。一般来说,污泥中cr、pb、cu、zn、as含量极易超过控制标准。许多研究指出,污泥的施用可使土壤中重金属cd、hg、cr、cu、zn、ni、p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加的幅度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污泥的施用量及土壤管理有关,且污泥施用越多,污染就越严重。其中,cd、cu、zn可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cd、hg可引起小麦、玉米的污染;污泥增加,青菜中的cd、cu、zn、ni、pb也随之增加13。4.5 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如铬渣堆存区的cd、hg、pb为重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cr、cu为轻度污染6。其中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最为严重,这类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等因素,致使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以废弃堆为中心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有一些固体废弃物被直接或通过加工作为肥料施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如随着我国畜牧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家畜粪便及动物加工产生的废弃物,这类农业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植物所需的n、p、k和有机质,同时由于饲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重金属盐类,因此作为肥料施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zn、m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又如化肥工业废物之一的磷石膏,由于它含有一定量的正磷酸以及不同形态的含磷化合物,并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从而被大量施入土壤,造成了土壤中cr、 pb、mn、as含量增加6。4.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金属矿山的开采和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都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天然降雨进入水环境或直接进入土壤,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21。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的范围一般在矿山的周围或河流的下游,在河流中不同河段的重金属污染往往受污染源(矿山)控制,河流同一污染源的下段自上游到下游,由于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减弱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适度恢复,金属化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流域重金属污染随季节变化而异,枯水期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河流流速减缓可以导致该流段重金属含量增加。同一区域的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途径的。总的来说,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污染越严重,市区高于远郊和农村,地表高于地下,污染区污染时间越长重金属积累就越多。5 重金属污染修复对策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长,很难被植物或微生物降解,且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位过量累积后容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面对当今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如何消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成为国际性难题,目前,被广泛采用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及一些新技术17。5.1 工程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是指运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且工程量又比较大的一类方法。适合重金属污染的工程修复方法主要有淋洗法、洗土法、客土深翻法、电解法、热处理技术等5。客土是指在污染的土壤表面加入未污染的新土;将已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叫做换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将污染的表土移去则称为去表土。例如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cd的稻米而引发的,专家通过研究,利用去表土、客土技术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效果甚佳。此外,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如hg)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淋洗法是指用淋洗液来淋洗污染的土壤;电解法是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在电解、电渗和电泳等作用下在阳极或阴极被移走。这些方法适用于治理面积小、污染较轻的土壤,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而对于污染面积较大、污染严重的土壤,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容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和二次污染5。5.2 化学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是指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抑制剂等,调节土壤酸碱度与化学组分,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控制反应条件,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使重金属能以生物有效性较低、毒害程度较弱的形态存在的方法5。适合重金属污染的化学修复方法主要有有机质法、沉淀法、吸附法、氧化还原电位法、化学试剂法等1。例如在某些污染土壤中加入石灰性物质,能提高土壤酸碱度,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施用有机物等促还原物质,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状态,使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沉淀法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在介质发生改变时能形成金属沉淀物,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如向钢渣在土壤中易被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对cd、ni、zn的离子有吸附和共沉淀作用,从而使金属固定。吸附法是指重金属离子能被膨润土、沸石、粘土矿物等吸附固定,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有机质法是指有机质中的腐殖酸能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络合物,从而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这些方法治理效果和费用适中,适用于中度污染区的改良,但如若处理不当,容易再度活化,会造成二次污染。5.3 生物修复对策生物修复措施,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治理途径,即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迁移而提出的一项净化措施,即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能够较快地吸走或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特点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因其具有经济、绿色、环保等优势,常常被称为绿色修复。生物修复措施中最常用的是植物修复技术,它是指利用某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重金属的特性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转化、植物挥发、植物固定及植物促进等方法,该技术在实践中运用最广泛,主要通过种植能超高量累积重金属的植物,如可吸收zn、cd、cu、pb的印度芥菜、可吸收cu的高杆牧草等,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转移至植物中清除污染17。动物修复的典型例子是蚯蚓,蚯蚓本身具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能处理含金属的废渣,具有良好的除去金属的效果,从而使它作用的基质中重金属浓度显著下降,而且,随着蚯蚓的繁殖,其净化量越大18。微生物修复则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和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毒性19。关于微生物修复研究和应用的报道较少,仅在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5.4 农业治理措施农业治理是指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例如在污染土壤上种植一些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在含cd的土壤上改种苎麻;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某些重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的;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增施有机肥等18。合理的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工程措施,也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改良和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土壤质量,并能与自然生态循环和系统协调运作。农业治理措施的优点是易操作、费用较低,但具有周期长、效果不显著的缺点。5.5 土壤中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物新方法土壤的主要矿物组成中除粘土矿物外,还存在大量的天然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硅氧化物、有机质硫化物等天然矿物。在国内外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防治途径研究中,人们一直强调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土壤中具体矿物的净化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和容纳能力。研究表明,天然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表面具有明显的化学吸附性特征,尤其是fe、mn为自然界中少数但常见的变价元素,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化合物往往可表现出一定的氧化还原作用,所以说天然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潜在的净化重金属污染物的功能,能成为土壤环境中吸附固定态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物质8。6 结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污染事件更是呈现出高发态势,给人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我国,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及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土壤及水资源的重金属污染,可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途径,例如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多数重金属(除hg以外)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然后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农业生活中,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可以导致环境中土壤重金属pb、hg、cd、as等的污染;污水灌溉,主要是把生活污水和工矿企业污水作为灌溉水源,这可致使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u、zn、as等含量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泥施肥,一般来说,污泥中cr、pb、cu、zn、as含量极易超过控制标准;含重金属的矿业、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等。除了这些主要的来源途径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未被我们发现的隐性来源,并且这些来源途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它们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共同对环境造成污染。总的来说,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污染越严重,市区高于远郊和农村,地表高于地下,污染区污染时间越长重金属积累就越多。环境质量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首先应从源头抓起,控制污染源,现今世界各国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和修复,例如工程治理(如淋洗法、客土深翻法、电解法、热处理技术等)、化学治理(如有机质法、沉淀法、吸附法、氧化还原电位法、化学试剂法等)、生物修复(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农业修复以及一些新技术等修复措施。但由于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性、隐匿性、不可逆性以及不能完全被分解或消逝的特点,治理效果不容乐观,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针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更系统、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的研究。7 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面对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的高发态势,国务院于2011年2月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做出了重要讲话,强调了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但是,由于治理工作耗资巨大,其监管和资金投入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最大障碍,同时技术跟不上,专业人员不足,这些问题就造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困局。对污染环境相关技术现状进行剖析表明,无论是物理、化学修复,还是植物修复,甚至是微生物修复,都存在着许多技术上难以克服的问题,需要从技术的现有进展和技术构想进行整体意义上的创新,即如何把现有的技术进行参数优化、改造后进行最佳组合与综合,才能取得该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要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推动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使修复技术得到实际应用,就必须处理好研究与发展、市场定位和技术实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再造和技术综合构建是现今重金属污染修复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5。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和前沿领域之一。目前,在重金属污染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际国内一大批科研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重金属污染环境以植物修复为主。尽管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结合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力求在我国重金属污染的根治和国家层面上的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研究污染环境修复的新原理,为建立新的修复工艺与技术打下基础,从而适应污染环境修复日益增加的需要。参考文献1 陈英旭,等.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9(1):210-242.2环境保护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db/ol. /jianfeifangfa/20120617163.html 3 李其林.区域生态系统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的特征研究以重庆为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04(1):1-4.4 陈怀满,郑春荣,等.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ambio,1999,28:130-131.5 周启星,宋玉芳,等.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5-187.6 聂永丰.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4-147.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6.8 付丽,徐念.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修复对策j.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4-22.9 王成瑞,张家达.矿山环境污染及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j.四川冶金,1997,3:73-80.10 邹伟.关注机动车重金属污染n.中国质量报,2008-06-10(011).11 韩春梅,王林山,巩宗强,等.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