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现场审核审核技巧.ppt_第1页
2010年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现场审核审核技巧.ppt_第2页
2010年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现场审核审核技巧.ppt_第3页
2010年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现场审核审核技巧.ppt_第4页
2010年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现场审核审核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特种设备行政许可 鉴定评审技能与技巧,目 录 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4 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 5 生产能力的评审 6 问题处理 7 鉴定评审报告 8 评审技巧,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1 约请时 1.1.1.1 资料内容 (1)申请书 (2)约请函 (3)质量保证手册 (4)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1.2 审查目的 (1)了解申请情况 已经受理许可申请项目、设备的种类、类别、 级别、品种等,即为评审接受约请取得合法依 据 (2)进行评审准备 针对申请受理情况,组织人员、制订评审计划 (大纲)、准备相关的工作资料(记录、法规、 规范、标准),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1 资料内容 (1)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2)法定资质证明 (3)原许可证及其生产清单 (4)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工艺)文件 (5)质量管理人员明细表、任命书、聘用合同及其 相关证明,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1 资料要求 (6)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明细表、任命书、聘 用合同及其相关证明 (7)设备、工装、仪器、器具、检验与试验装置台 账 (8)检验与试验装置、仪器、器具的检定、校验台 账及其记录、报告,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1 资料要求 (9)试制产品或者半成品的设计文件、作业文件、 质量计划、生产过程的所有记录、报告、质量 证明等资料(档案) (10)分供(包)方名录和评价报告 (11)产品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报告 (12)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和有效版本,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1 资料要求 (13)管理评审、不合格品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 (用户、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意见)等质 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记录 (14)评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根据评审要求),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2 审查目的和方法 (1)了解申请单位的情况 包括基本情况、法定资格、许可状况和生产情 况(换证申请) 重点是法定资格和对持证期间生产量,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2 审查目的 (2)作为评审工作中的审查对象和依据 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工艺)文 件、记录表格,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 业人员名录和证件,设备、仪器等台账、产品 档案等评审过程所需要的资料、记录 这些资料既是审查的对象,又是审查工作的依 据,审查总体是否完善,并且根据评审过程追 踪适时查询,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1 申请资料的审查 1.1.2 现场提交的资料 1.1.2.2 审查目的 (3)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作为审查对象和依据 审查是否有无。对于规范、标准是否有效版 本,并且作为评审工作中的依据(特别是标准),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2 鉴定评审工作的目标、方针 1.2.1 目标 为行政许可提供可靠的依据,包括: (1)对申请单位的法律地位,资源条件进行实地条 件核实 (2)对申请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及各 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评价能否控 制和保证所其生产产品安全性能,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2 鉴定评审工作的目标、方针 1.2.1 目标 (3)通过对申请单位的技术文件、检验检测方法、 工艺装备、试验及检验设备的评审,以及对特 种设备生产单位的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抽查,评 价其是否有能力满足法规、规范的要求 (4)根据评审情况,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1.2.2 方针 科学、客观、公正,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3 试制产品的代表性 1.3.1 提供目的 通过产品的实际生产,验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实 施,资源条件的适应性,提供评审工作的各种 见证资料 1.3.2 代表性 按照评审要求,提供与受理相适应的产品成品 和半成品(种类、类别、品种、级别) 成品产品的所有资料完整,半成品资料完成已 经形成的部分 审查可以结合现场评审查证、追踪进行,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4 设计文件鉴定与型式试验结果审查 1.4.1 提供目的 对需要在评审时提供产品设计文件鉴定与型式 试验证明文件的,要求提供,表明其提供的产 品符合要求 1.4.2 证明资料 (1)设计文件鉴定 查看鉴定章和相应资料 (2)型式试验,证明和报告 审查所表明的产品是否具有代表性,证明文件 是否合法、有效,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5 鉴定评审提纲和计划 可总称为鉴定评审计划(大纲、指南) 1.5.1 提纲内容 除目的、范围、程序、受理等一般内容外,重 点包括: (1)约请单位的基本情况 受理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资格、规模、持 证情况,联系人(电话) (2)受理项目 许可项目,产品的种类、类别、品种、级别 设计文件鉴定与型式试验机构(需要时) 受理机构、受理日期,鉴定评审类别,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5 鉴定评审提纲和计划 1.5.1 提纲内容 (3)鉴定评审依据 列出条例、规章和规范(条件、质量保证体系 基本要求、鉴定评审细则等) (4)资源条件审查内容 按照鉴定评审细则,结合受理项目编制 自行使用,可采取表格的方式,列出包括评审 项目,评审要求,审查方式等栏目,也可再加 上工作见证资料名称、结果、问题处理、备注 等项目,用于实际评审填写 (5)质量保证体系审查内容 同(4),1 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 1.5 鉴定评审提纲和计划 1.5.1 提纲内容 (6)产品安全性能检查内容 加上抽查产品的名称、制造编号等,并分为产 品档案和实物检查两部分,基本格式可同(4) (7)评审结果处理原则 发生问题的处理、结论 (8)附:鉴定评审工作纪律(评审监督规则,七不 准) 如果需要给申请单位,还可加对申请单位的 要求等 1.5.1 工作计划 包括基本工作程序、分组及其基本工作、工作 日程等,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1 组织方法和人员要求 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规定,组织评审组 2.1.1 人数 评审组一般由3至5人组成 2.1.2 人员要求 (1)熟悉特种设备质量管理,掌握特种设备有关法 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2)了解与评审项目相关的生产、检验检测工作管 理要求、工艺流程、检验试验方法,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1 组织方式 2.1.2 人员要求 (3)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与所从事鉴 定评审项目相关的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测或 安全管理工作经历,能够根据评审情况做出符 合性判断 其中鉴定评审组长应当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 职称并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和较强的组 织能力,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1 组织方式 2.1.2 人员要求 (4)评审机构聘请评审人员须签订聘任合同,受聘 于1个评审机构,且聘用期不得少于1年 (5)与申请单位没有利害关系 另外根据许可项目特点,配备相应熟悉控制 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2 组织与分工 一般分为质量管理组、资源条件组、产品质量 组 (1)质量管理组 负责确认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是否 与申请许可范围相适应,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有 效实施 (2)资源条件组 核实资源条件是否属实,是否符合要求 (3)产品质量组 检查技术资料、抽查产品安全性能,评价是否 具备质量控制和生产技术能力,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3 人员职责 2.3.1 组长 (1)负责制订鉴定评审计划 (2)组织现场评审工作,负责与申请单位、安全监 察机构的沟通 (3)负责编写评审组的鉴定评审报告、整改确认报 告,对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评审结论的 正确性负责 (4)评审机构负责,负责评审组的纪律,2 现场鉴定评审的组织 2.3 人员职责 2.3.2 成员 (1)对评审机构负责按预定的鉴定评审计划实施评 审工作 (2)认真完成评审组长所安排的评审工作,服从评 审组长的领导, (3)发现重要问题,能够及时向组长汇报 (4)认真填写评审记录,对负责的评审记录的真实 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5)遵守评审工作的各项纪律,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1 鉴定评审流程 (1)预备会议 (2)首次会议 (3)现场巡视 (4)分组开展现场鉴定评审 (5)鉴定评审情况汇总 (6)交换鉴定评审意见 (7)鉴定评审总结会议 (8)编制鉴定评审报告(工作报告、确认报告、鉴 定评审报告),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1 预备会议 (1)主持 评审组组长 (2)参加人员 评审组全体成员,请申请单位主要负责人(法 定代表人的代表)、相关人员参加(一般指质量 保证工程师和负责评审工作联络人员) (3)内容 商定评审工作安排和首次会议参加人员和会议 议程,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1 首次会议 (1)主持 评审组组长 (2)参加人员 评审组全体成员、当地监察机构代表、申请单 位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体系责 任人员、有关配合人员,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1 首次会议 (3)会议内容 评审组介绍评审人员,申请方介绍申请单位与会人员 评审组介绍评审组组成及分工 评审组说明评审依据、日程安排、内容和要 求、工作纪律 监察机构代表讲话 申请单位介绍单位基本情况及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运转和试制产品情况(换证期间生产情 况),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2 现场巡视 3.2.2.1 目的 (1)对申请单位的生产全貌形成直观印象 (2)记录预先计划需要核实的某些问题 (3)其他可能发现新的情况 3.2.2.2 重点 (1)库房 材料库(现场)、零部(配)件库、焊材库,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2 现场巡视 3.2.2.2 重点 (2)生产现场 各工序的生产情况,生产过程的设备(包括加工 设备、热处理设备、工装设备、耐压气密试验 设备、调试、装配设备)及其场地 (3)试验检验场所 焊接试验室、理化检验室、无损检测室(场地) (4)相关技术部门 设计、检验部门、设备技术档案室,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2 现场巡视 3.2.2.2 进行的工作 (1)纪录现场生产产品(零部件)的状况和相应标记 (2)查看并记录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和执行工艺 (特别认为有不符合的) 现场作业人员姓名、代号 现场使用图纸、作业(工艺)文件记录编号 现场的检查、试验纪录文件 成品、在制品、返修品、废品等的摆放 试验室的试验设备的标识、试样、试件,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3 分组审查 质量管理组、资源条件组、产品质量组各自开 展审查。 重点内容和要求在第4和第5部分论述,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4 鉴定评审情况汇总 (1)主持 评审组组长 (2)参加人员 评审人员 (3)会议内容 交换发现的问题 确认问题(必要时) 形成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备忘录(评审监督 规则),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5 交换鉴定评审意见 (1)主持 评审组组长 (2)参加人员 评审人员,申请单位领导层成员、质量保证体 系有关责任人员 (3)会议内容 评审组对所发现的问题交流、说明、提出建议 (可分小组) 征求申请单位意见 确认后在备忘录上签字,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6 鉴定评审总结会 (1)主持 评审组组长 (2)参加人员 评审人员、监察机构代表、申请单位有关负责 人和质量保证体系有关责任人员 (3)会议内容 组长代表鉴定评审组介绍鉴定评审工作情况和 发现的问题,评审报告初步结论和整改内容, 提出整改确认的方式 监察机构代表讲话 申请单位领导讲话,3 现场鉴定评审程序 3.2 主要内容和目的 3.2.7 编制鉴定评审报告 包括评审组向鉴定评审机构提出的工作报告、 确认报告、鉴定评审报告等。鉴定评审报告的 具体内容和要求在第7部分论述,4 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 5.1 评审内容和要求 按照鉴定评审细则附件D的要求,重点是: (1)体系文件建立的要求 符合规定要求 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符合实际情况 人员的职、责、权明确、清晰 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层次是否合理,确定的 要素符合许可条件要求 有关标识明确(受控、非受控、修订、外来),4 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 4.1 工作内容和要求 (2)运行有效性形式和符合性 完成策划活动和达到活动结果的程度,即得到有效实施。 其有效性表现形式总的是,能够实现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产品整个生产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产品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并且能够不断提高,监督管部门和用户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持续的质量改进机制已经形成要求,同时也包括质量损失减少、质量成本逐渐降低 符合性的客观证据 包括合同、协议、记录、报告等有关工作见 证,也包括各种审查报告(内审),4 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 4.1 工作内容和要求 4.2 工作方式 (1)查阅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应的作业(工艺)文 件,追踪工作见证 (2)抽查产品、设备档案、现场记录报告,对照质 量保证体系文件要求 (3)与质量保证工程师、体系控制人员座谈,4 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 4.3 基本评价原则 (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科学、完善,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规范八个原则) (2)与申请许可范围的特种设备生产相适应 (3)按规定有效运行,各种工作见证齐全、有效,5 生产能力的评审 包括资源条件和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5.1 资源条件 总的方式:检查现场实际状况,查证原始有效凭证、工作见证 5.1.1 工作内容 按照鉴定评审细则附件C的要求,重点是: (1)法定资格 (2)申请项目 (3)单位规模(注册资金、人员数量、产量) (4)生产条件(地址、厂房、场地、生产设备)和检验、试验条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5)人员资格和水平,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1 资源条件 5.1.2 基本工作方法 (1)法定资格 查阅受理申请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 法定资格的有效原始凭证 (2)申请项目 对照申请书与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 人)确认,并且在鉴定评审基本情况确认表(鉴 定评审细则表C-1)签字,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1 资源条件 5.1.2 基本工作方法 (3)单位规模 注册资金,查验营业执照或者提供的有效证明 职工总人数,查验近期职工工资表,抽查劳动、 保险、医疗合同 取证期间生产产量,查阅生产产品明细(账目) ,抽查有关合同(账目) (4)生产条件 生产地址和规模,对照营业执照、申请书、现 时的实际地址、土地使用证、房屋使用证、建 筑规划凭证,租赁(外协)的查看有效协议,查 看现场,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1 资源条件 5.1.2 基本工作方法 (4)生产条件 设备状况,查阅设备台帐,相应的抽查档案 (包括采购合同),追踪查看设备状况,对检验 试验设备,还可以现场进行操作试验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查阅法律、法规、规 章、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检查是否齐 全、有效版本 生产业绩(换证), 根据产品明细表,抽查产 品档案,主要了解产品种类、品种与生产条件 的适应,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1 资源条件 5.1.2 工作方式 (5)人员资格和水平 查看职工工资表,抽查劳动、保险、医疗合同或者有效凭证、作业的工作见证,检查特殊要求的证件 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证书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有单位聘用记载) 体系责任人员,技术职称证书、单位任命书 进行水平和能力考核,采用工作凭证、座谈、书面考核,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1 资源条件 5.1.3 基本评价原则 (1)法定资格、相关资质符合规定 (2)实际资源条件与申请书一致, (3)生产能力满足申请项目的要求 5.2 产品质量 5.2.1 工作内容及要求 按照鉴定评审细则附件E的要求,重点是: (1)设备技术资料和档案 包括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材料和零部件证明、 使用见证资料、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产品 随机资料,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2 产品质量 (2)产品安全性能 包括结构形式、外观与几何尺寸、焊缝布置和 质量、焊接人员和无损检测与材料等标记、热 处理与无损检测和耐压试验等 5.2.2 工作方式 (1)查阅试制产品和现场查阅在线生产的产品的技 术资料,对换证的可以按照产品台账抽查档 案,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2)进行现场检查和测量,抽查的质量是否附合要 求(具体检查工作,可以采取监督方式) (3)有关资料、检查试验情况,追踪有关部门、查 阅相关资料,5 生产能力的评审 5.2 产品质量 5.2.3 基本评价原则 (1)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运转,质量控制有效 根据技术资料审查情况,资料的完整、有效( (签字)可追踪性 (2)生产技术能力满足需要,产品安全性能得到保 证 根据完成产品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检查情况, 有能力、可控。满足规范及其标准要求,6 问题处理 6.1 问题处理原则及方式 (1)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 (2)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需得到申请单位陪同人员确 认 (3)作为备忘录需要提出的问题,必须在评审组内 部会上,提出、讨论并判定,特别是需要整改 的内容 (4)重要问题,评审组长必要时可以要求评审员回 现场对某些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 (5)评审过程中,不要对所发现问题提处理建议,6 问题处理 6.2 评审发现问题的判定 (1)从法律角度,要有证据、依据,用事实说话, 不随意解释 (2)以满足许可要求为准绳,发现问题是指评审中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的申请单位偏离规定要求的 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不符合要求 实际实施未按规定的要求进行 质量控制活动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产品安全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3)问题已经记录,并且有见证,且得到申请单位 陪同人员确认,6 问题处理 6.3 问题的描述 (1)表达应准确、清晰明了,不能笼统含糊,应当 使申请单位能清楚明白所叙述的事实 (2)对事不对人,不能回避时,不指名道姓,用非 指责性的口吻陈述,6 问题处理 6.4 整改意见(备忘录)的编制 (1)整改内容的归纳 一般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质量体系的运转、 资源条件、产品安全性能 (2)整改内容的描述 描述客观事实,用词准确 用陈述语气,不以建议形式提 (3)提出整改期限和确认方式,6 问题处理 6.5 编写备忘录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不符合事实描述不清楚,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者看不明白,未找出关键点 (2)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未作进一步了解,没有找 准真正的问题事实 (3)所对照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依据或申 请单位有关文件要求不恰当 (4)存在几方面不符合时,未找出主要者 (5)仅依据某一事实,进而推断得出结论 仅依据某一现象,武断下某项结论,强加于人 (6)直接写出人名,6 问题处理 6.6 备忘录举例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设计控制中缺少外来设计文 件的控制的规定 (2)材料的管理比较混乱 XX材料(材料质量证明编号)已经完成入手续, 但是没有编制入库编号(标记) (3)张三没有无损检测资格 XX无损检测报告(报告编号)上的检测人员没有 无损检测资格项目(注明项目) (4)焊机不能保证焊接质量 XX焊机电流电压表未经校验,7 鉴定评审报告 7.1 评审报告的基本要求 (1)评审组向评审机构提出的鉴定评审工作报告格 式没用统一要求,由评审机构按照要求的内容 自行制订 (2)向行政许可受理机构出具的鉴定评审报告的封 面、结论页、许可明细表有统一格式,其他内 容没用统一格式 (3)按照鉴定评审规则及时出具报告(20天、整改后 10天) (4)报告由评审机构审批,加盖公章(专用章),7 鉴定评审报告 7.2 评审报告的内容 7.2.1 评审工作报告 (1)评审依据 (2)评审组成员 (3)评审日期 (4)申请单位概况 申请项目 申请日期、受理日期、受理编号 申请单位地址、基本情况(规模、历史、持证、设施设备、人员、主要产品等情况),7 鉴定评审报告 7.2 评审报告的内容 7.2.1 评审工作报告 (4)申请单位概况 评审基本情况和内容,分别对资源条件核实、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评审、产品安全性能检验情况进行说明 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备忘录) 鉴定评审意见,7 鉴定评审报告 7.2 评审报告的内容 7.2.2 鉴定评审报告 (1)鉴定评审结论 (2)特种设备许可种类、类别和级别明细 (3)鉴定评审工作报告 评审组成员名单 基本情况确认表 许可资源条件评审报告 质量保证体系评审报告 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报告 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备忘录 (4)整改情况确认报告 (5)其他情况说明,7 鉴定评审报告 7.1 评审报告的内容 7.2.3 鉴定评审结论意见 (1)种类 符合条件, 整改后符合条件, 不符合条件,包括整改仍然不符合条件 (2)结论适用情况 符合条件 全部满足许可条件要求 需要整改 存在部分条件不符合规定,可以在规定的时间 内进行整改,并且表现为不是有意隐瞒和作假,7 鉴定评审报告 7.1 评审报告的内容 7.1.3 鉴定评审结论意见 (2)结论适用情况 不符合条件 法定资格不符合 资源条件不符合 质量保证体系未建立或者主要控制系统失控 产品(设备)抽查检验不合格 违反许可制度行为 换证评审,还有: 许可证管理违规 不接受监检 有严重安全性能问题(事故),7 鉴定评审报告 7.3 整改确认方式方法 (1)基本方式方法 整改材料确认(整改报告、不符合项报告、见证材料) 现场确认 (2)适用情况 整改材料确认 一般问题 文件的编制 管理控制上的缺失 工作见证不完善,7 鉴定评审报告 7.3 整改确认方式方法 (2)适用情况 现场确认 较严重问题,不到现场难以确认 资源条件不符合要求 产品安全性能存在严重问题,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有现场扫描、逐项、追踪、重点发散、综合鉴定评审等 8.1.1 现场扫描评审法 (1)基本方法 以全面观察现场现象为主 涉及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各个方面 必要时,为防止观察到的情况发生改变,可以 及时向陪同人员提出询问,进行深入检查 要特别注意申请单位的一些隐秘之处 发现可疑情况随时作好记录,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1 现场扫描评审法 (2)主要特点 要求评审员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性,注意观察 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带有相当的随机性,也容易受申请单位影响而 带有局限性, (3)适用性 一般作为辅助手段,仅在现场巡查和评审间隙 中采用,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2 逐项评审法 (1)基本方法 对照评审表内容,围绕一个项目(一项资源条件、 一个质量管理要素或受检产品的一部分内容)逐 项对申请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评审、查实、取 证,包括横向(部门)和纵向(部门) (2)特点 横向逐项评审,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各部门对同 一要素的控制情况 纵向逐项评审,是围绕一个部门,检查申请单 位质量保证体系各要素在该部门的运行效果,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2 逐项评审法 (3)适用性 比较方便,但相互之间的验证少,缺少灵活性 适于经验不多的评审员 横向逐项评审适合在规模不大的申请单位 纵向评审适合规模较大、部门较多的申请单位,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3 追踪评审法 (1)基本方法 以生产某一过程的起点、终点或过程中某一点 开始,追查所关心的相应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否 合理,运作是否符合程序规定,包括顺向(从始 到终)和逆向(从终到始) (2)特点 顺向跟踪,比较全面,但针对性不强 逆向跟踪,对验证记录的可追溯性方面有效 (3)适用性 验证工作见证、记录有效、可靠,是评审一种 常用方法,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4 重点发散评审法 (1)基本方法 以某个重点评审项目为中心,辐射扩大评审范 围,对与其有关的诸环节进行追查 (2)特点 以点带面,可以节省评审时间,但是也可能 漏掉一些问题 要求评审员经验较丰富,反应敏感,随时能 够确定下一步追查的方向 (3)适用性 对申请单位情况比较了解,在审查能够发现 某些薄弱之处或疑点、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出 现问题,即能找出重点 换证申请,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5 综合评审法 (1)基本方法 将现场扫描、逐项、追踪、重点发散等评审法 有机地组合应用,并随时进行记录 (2)特点 要求评审员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评审中发现 的新情况快速反应,及时决策,既不偏离评审 范围,又不受评审记录表的局限。 便于发挥评审员的创造性,也便于评审员较全 面、真实地了解申请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各个方 面的控制程度和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状况 方法比较灵活,效果最好,8 评审技巧 8.1 评审基本方法 8.1.5 综合评审法 (3)适用性 在现场评审中应用最多,特别是对主要控制系 统,如材料焊接无损检测,以及如产品检查(试 验)等方面进行评审时,尤其适宜采用该方法,8 评审技巧 8.2 搜集证据方法 (1)审查文件,核对记录,取得客观证据 (2)观察生产现场,发现客观证据 (3)现场安全性能抽查,获得客观证据 (4)向申请单位提问,获得信息 8.3 鉴定评审技巧 包括: 始终不偏离评审目标 严格控制评审范围 准确采用评审依据 适时控制评审进度 保持良好的评审气氛,8 评审技巧 8.3 鉴定评审技巧 8.3.1 始终不偏离评审目标 (1)评审从策划开始到整改确认、提交评审报告都 应坚持预定目标 (2)除了明确总体目标外,还要注意每一步骤的目 的不被偏离 (3)现场评审时,可能遇到因申请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