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工程项目的背景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省辖市,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综合运输枢纽,安徽中南部的中心城市和全省的副中心城市、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城市连绵带的支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已具有较高开放度和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是享受国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国家沿江开放城市。近几年又先后被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试点城市。2001年2月,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及竞争力,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确定在弋江区(原马塘区)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区内规划有光电子工业园、综合加工园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高新区是弋江区财政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自2001年建区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完成了区内总长9.5公里的路网建设、配套管网建设和绿化等;完成总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建设;完成星火工业园40套厂房建设;整治水系 6.1公里,建成箱涵9座。高新区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到2005年底,已有106家工业企业进驻高新区,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通过5年的建设,2006年2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皖政秘200622号),目前,省级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光电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生活服务区等配套设施也已初步完善。截至2006年底,区内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进驻高新区的企业已达1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3亿元。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9.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6.7亿元。新马投资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6日,注册地址市利民东路南瑞新城金坤园会馆,法人代表王宇航,注册资本1亿元,该公司是由弋江区政府批准设立并由高新区管委会注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经营范围:集中使用政府性建设资金、统筹调度各种政府性、建设性专项基金、同时通过借资融资责任贷款资金担保等方式方法实施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基础建设,市城南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经营,具有房地产开发三级资质。它立足于弋江区城建开发和基础市政工程建设。它在推进弋江区旧城改造、高新区和市政重点工程建设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新马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管委会的要求和公司经营范围,对区内集体用地、部分国有用地征迁;按照园区规划,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年该公司共投入一亿元用于城南旧城改造,拆迁面积2万元多平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000多万元。市高新区在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定位,规划先行,合理用地,建设精品”的原则,改造和新建了区内两横两纵主干道和部分支干道,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雨污水管、光纤宽带通信、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基本能够满足进区企事单位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城区经济,改善区内投资环境,扩大市民的就业面,增进与老城区的联系,完善新城区的路网建设是必要的。为做好区内路网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特编此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研究过程编制报告之前,通过深入调查,并紧密结合市总体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路网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据此确定整个工程的分期建设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技术论证,作出了工程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提出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3编制依据及原则1.3.1编制依据(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函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授权委托书(3)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3(4)市总体规划(20052020)(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1.3.2编制原则(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要,比较切合实际地作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结合新城区地理特点,合理布局,即要有长远的战略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更快完善新城区路网。(3)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创造一个空间环境理想、有生机、生活品质优良、文化气氛浓郁,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有机生长的新城区。充分体现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型优美城区的特点,注重绿化、景观、环境建设。(4)考虑城市发展状况,按照近远结合的原则,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路网近期建设规模。1.4道路网规划及排水规划 1.4.1道路网规划(规划路网图见下页图)(1)规划原则规划的道路系统,以有利于基础设施布置和交通组织为目标。完善规划区道路系统和交通设施,统筹规划,分期建设,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与交通管理的结合。道路系统与绿地系统有机融合。(2)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格局以方格网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富有变化。道路分为“主、次、支”三级,主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60m;次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040m;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518m。(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市内交通关系通过南北向城市主干道:九华南路、滨江南路、花津南路,与弋江区已建成中心区、高教园区相联系;东西向主干道由峨山路、纬十路相联。(4)规划区内路网结构以城市主干道九华南路、滨江南路、峨山路为依托,结合功能分区,并考虑各级路网的合理密度,确定规划区内部的路网结构,保证本片区内部交通的便捷和通畅。道路等级划分主干道为九华南路、滨江南路、峨山路、花津南路、纬十路,宽度为4060m;次干道为纬九路、汽配路,中山南路、经三路、经四路,宽度为3040m;支路宽度为1530m。支路的开辟以有利于联系地块内各项用地和有利于开发为原则。1.4.2排水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城市新区,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1)雨水设计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为:q=f.q.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f汇水面积;径流系数,取0.450.65;q暴雨强度(lsha);采用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计算:q=3345(1+0.78lgp) / (t+12)0.83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12a;t集水时间(min),地面集水时间t1取15min;雨水排放分区高新区雨水排放以就近排入区内明渠为原则,由排水系统汇集后由鲁港排水泵站排江。雨水管道系统雨水经雨水支管汇集排入开发区雨水干管,再由雨水干管就近排入区内自然水体。雨水管道沿道路呈枝状布置,管道起点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小于0.6米,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取1.2米。雨水规划图(详见下图)(2)污水设计污水量预测各类地块污水量指标取用水量指标的8090%(不包括绿化和道路广场用地),各类用地污水量指标为:居住用地污水量指标100-150m3 / had;公建用地污水量指标40-120m3 / had;市政用地污水量指标 15-40 m3had;规划污水总量为6.08万m3d,具体各地块指标见规划图。污水处理排放系统根据市排水工程规划,开发区污水由区内污水管汇集后排入峨山路城市污水干管,再输送至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污水管道系统区内污水管道沿道路呈枝状布置,管道起点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小于0.8米,车行道下不小于1.0米,城市道路下一般取1.5米。污水在管道内以重力自流的方式输送至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规划图(详见下图) 1.5研究的范围及内容:1.5.1研究的范围:为更好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使项目早日得以批准,本研究主要从以下范围进行论述:(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交通量分析预测(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4)项目建设条件(5)工程实施方案(6)环境保护(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9)研究结论与建议1.5.2研究的内容:本次可研的内容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路网中的两条主干道,即花津南路、纬十路;两条次干道:纬九路改造工程、汽配路。另外还包括路灯绿化管线配套等工程。纬九路改造工程和新建的花津南路、纬十路道路红线宽均为40m,花津南路段从纬九路至纬十路,长约849m,纬九路段从花津南路至九华南路,为道路改造项目,长约1268m,纬十路段从九华南路至滨江南路,长约3365m,汽配路段从经三路至经四路,长1554 m,道路红线宽度30m。1.6研究的主要结论 1.6.1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批准,滨江南路在本园区范围内已建设完成;九华南路(芜南路)已改造完成,峨山路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基本形成了区内道路、水电和地下管网骨架,园区绿化带雏形已经基本形成。开发区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势态良好,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1.6.2高新区路网的建设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成后的新城区将是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完善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1.6.3新城区路网建设符合市中心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新城区路网是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格局充分体现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项目建设将改善市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味。 1.6.4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配套能力强,坚持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新城区整体发展,特别是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使区内地块大幅升值。1.6.5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增强园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章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2.1项目建设是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的需要1990年7月安徽省作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以为龙头和突破口的战略决策,2001年8月,省计委在芜召开专家评审会通过了安徽省以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规划,由此可见,改善市投资环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它的意义在于区域经济乃至安徽省经济发展全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市中心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新城区路网是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格局充分体现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项目建设将改善市的城市面貌,为招商引资乃至发展经济构筑了良好的平台。2.2项目建设是新城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 “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改善环境为依托、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保障,规划、融资、建设、引资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坚持“项目立区、项目兴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新城区必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应包含两方面:硬件环境及软件环境。其中软件环境是当地政府所制定的投资政策和服务态度等,在这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承诺:硬件环境是指当地的道路、广场、水系、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好的招商项目要落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前提。目前,已建道路两侧地块开发已所剩无几,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迫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快开展新辟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工作,预留地块留住来区企业,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3项目建设是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需要一个地块要卖上好价,没有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即使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十分优越,也很难被投资者乐意接受。新城区开发建设以前,大部分地块为闲置或耕作土地,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今,随着银湖北路道改造工程完成后其两侧地块卖的快,价格也很喜人。参照目前弋江区已建道路同等地块的出让价格,平均价格在140万亩,这比过去未进行新城区开发建设以前,翻了几倍。可见,项目的实施将使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2.4项目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交通便捷,这就需要有合理的路网布局和道路网密度及人均道路面积指标。由于市旧城区密度过大,用地有限,加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与“人居城市”及“生态城市”的要求极不相称。于是新一轮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路网也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变动,使城市不仅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用地,路网密度也趋于合理,这便使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密度降低成为可能,新城区因为交通的便捷性而为投资者乐意接受。项目实施后,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多,市民的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多,这就间接为市民提供了劳动保障;同时,通过对新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市区路网骨架,使出行变得便捷而舒适,市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以提高。2.5项目建设是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新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入区企业的增加,使区内交通量增加成为必然;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私车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出现增加了道路的交通量;另外,随着沿江高速公路、合芜宣高速公路等工程的建成,市成为重要的交通中转站或旅客集散中心,这将使市内道路网交通压力大大增加。不断增长的交通量促使市要大量新建或改造道路,扩大城市规模。第三章现状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3.1城市概况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l度20分。市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三县(、繁昌、南陵),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6.88万人。濒临长江,交通便利,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是安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是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之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南唐时更发展成为“楼台森列,烟火万家”的商业重镇。明、清两朝繁华更甚,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织造尚淞江,浆染尚”。1876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一时万商云集,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有“甲与江左,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之美誉。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绩。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港对外籍船舶开放;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成为全国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试点城市;2000年,市成为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城市,同年 10月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结点;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同年,被批准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重点城市;2003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发展水平。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32.1;出口商品总额达6.34亿美元,增长108%在中国社科院2003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全国第31位,在安徽排名第一。这里有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人字洞”古人类遗址、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深水良港、技术含量最高的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最漂亮的步行街,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湖畔垂柳、使人心旷神怡的山色水韵。3.2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况: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至九华南路,西至漳河,南至纬十路,北至峨山路,规划区用地面积共6.5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面积达3.1km2,以工业用地为主。现已入园的大型企业主要有瑞江汽车、华夏电子、华安汽配、华东光电、镁联镁业、科焱材料、康奇制药和汉坊制药等,同时在建火炬创新创业园。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显著,到2005年底,已有106家工业企业进驻高新区,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通过5年的建设,2006年2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皖政秘200622号),目前,省级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光电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纺织服装等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生活服务区等配套设施也己完善。已有法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及国内上海、浙江、江另;等地一百五十余家企业入区投资兴业,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显示其强大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国家级的显示器件研发中心华夏科技园项目、国家级产业化示范项目一纳米阻燃母粒等高科技项目已建成运营。一批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医药、食品及传统加工项目开始聚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综合产业项目的良好载体,正在蓬勃发展,显示勃勃生机。截至2006年底,区内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进驻高新区的企业已达1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8.3亿元。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9.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 6.7亿元。3.3道路现状及评价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道路主要建有:峨山路、九华南路、滨江大道南段、中山南路、经三路、花津南路、纬九路、纬十路(建设中)及若干支路,道路骨架初步形成。由于开发区招商引资及开发势头强劲,经济快速发展,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区间路网建设严重不足,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3.4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3.4.1建成区现状交通量及评价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在机动车高峰时,全网平均路段交通量为910辆/小时(小汽车单位,下同),相应的路段运行流量为 1490辆/小时,平均路段饱和度为0.61,其中40%的路段为小流量(1000辆/小时);在交叉口,高峰时的平均交通量为1450辆/小时,相应的交叉口通行能力为1880辆辆/小时,平均饱和度为0.8l,其中小流量(3000辆/小时)占11%。在非机动车高峰时,平均路段非机动车流量2222辆/小时(自行车单位,下同)相应的运行能力为3200辆/小时,平均路段饱和度为 0.69,小流量(3000辆/小时)占40%,在交叉口,平均交通量为4560辆/小时,平均通行能力6250辆/小时,平均交叉口饱和度为0.73,其中小流量(7800辆/小时)交叉口占17%。由上述调查分析可以看出:(1)目前路网平均路段饱和度较高,说明道路面积不足,市区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这是目前市区交通拥护的主要原因。(2)交叉口平均饱和度较高,说明交叉口通和能力低,有待改造,而且交通流分布不均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最大交通量均集中在某些主干道上。(3)城市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没有分离开来,城市缺乏环线等主干路来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4)摩托车和自行车对交通干扰大,也是影响交通顺畅的主要原因。因此,项目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实施后,对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状况,分散交通,减轻市区交通压力,促进新城区的开发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5项目建设条件 3.5.1地理条件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沿着长江和青弋江发展起来的带形城市,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8 11843、北纬 30383131。南依皖南山区,北接江淮平原,同马鞍山接壤,东与宣城市相邻,西与巢湖市隔江相望,西南与铜陵市接壤。境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文明历史的滨江城市。曾以中国“四大米市”之一闻名遐迩,历史上就是皖南地区商贸、文化中心,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沿江工业城市,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市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南京95公里,北距合肥116公里,西至九江368公里,南至杭州309公里,距离旅游胜地黄山218公里、九华山169公里。2006年市辖、南陵、繁昌三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四区,20个乡镇。市域土地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总人口226.88万人。市区设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四个行政区,其中市区土地面积7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6km2,市区户籍人口已超过100万人,达115.6万人。3.5.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市位于皖东平原中部,地貌分为三个基本单位:冲积平原侵蚀残丘和长江古老阶地。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拨710m之间 (黄海高程,下同);侵蚀残丘零星分布其间,主要分布在四褐山(海拔133.98m)、大赭山(84.79m)、神山(66.29m)以及四褐山、齐落山周围,高程在13m以上;四褐山、齐落山、新型铸管厂一带由第四纪更新粘土、砂质粘土构成。基岩埋深较浅,侵蚀残丘成弧山状,由火成岩组成,为长江古老阶地。市区地势,大部分是冲积平原,高程在610m之间,低于长江段百年一遇洪水位(10.95m)。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地面下11.25m。2、地质市沿长江一带,地势平缓,大部分为三角洲沉积的饱和软土,其抗剪强度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小,地耐力为0.5 1.5kgf/cm2,属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基,地表下2m左右为褐色及黄色亚粘土,地基耐压力为1.53 kgf/cm2,具有一定的承载压力,下层软土地基为青灰色或黄色淤泥质亚粘土和轻亚粘土,再下层则为老粘土或风化岩层,整个冲积层厚度为4050m,在地面标高10m以上残丘,一般为洪积,坡积层的粘土,亚粘土或风化岩层,地耐力为2 4 kgf/cm2。3、地震市地震基本烈度设防为六级。4、气象资料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多变。气象特征值如下:(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6.1历年最高气温41.1(2003年8月2日)历年最低气温-13.1(1969年2月6日) (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最大降雨量1906mm(1954年)年最小降雨量566mm(1978年)连续最大降雨量498.7mm(1953年6月2427日)日最大降雨量233.2mm(1969年7月5日)(3)降雪全年平均降雪日89天历年最大积雪深度350mm(1984年1月19日)冰冻深度0.1m无霜期240天左右 (4)风向、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东风和东北风,最大风速28ms。5、水文资料市的地表水资源以长江段为主干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系,长江段又称芜裕河道,长约49.8km,右岸有青弋江,在市区中江塔处注入长江,左岸裕溪河在裕溪口附近注入长江。扁担河系青弋江、水阳江在县清水镇汇合后的一个分支,流经市郊东侧在当涂县注入长江。市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值如下:(1)长江:长江段属长江下游,水流平缓,河床曲折,流向变化较大。至此长江汇水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因江段未设置水文站,其流量、含砂量特征值采用上游大通水文站的资料(略)。市区1%频率高水位为10.95m。低水位97%枯水流量保证率相应水位0.19m。3.6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的影响3.6.1对工程方案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处位置大部分为农田和自然村庄,在地貌上属长江一级阶地。拆迁量不大,多为民间住宅,建筑多在二层或二层以下,对工程方案影响不大。同时由于地形起伏,对于道路纵坡有一定的影响,对标高的确定有一个整体的要求,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所以不仅要对原有道路进行改造,还需要大量新建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3.6.2对施工条件的影响市水源丰富且雨量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总体来说有利于施工,只是部分年季节有水灾,旱涝现象,冬季偶有轻冻,对工程施工有些影响。3.6.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市周围石料、水泥等建筑材料丰实,且质量较好,于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就近取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3.6.4自然条件评价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气象水纹等对项目建设比较是适合的。第四章交通量发展预测4.1城市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 4.1.1城市性质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宁汉之间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山水园林城市。4.1.2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城市良好的环境特色,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人居住的人居城市;充分利用城市良好的生态现状将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充分利用城市良好的旅游资源,将建设成为优秀的旅游城市;充分利用城市良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历史文化名城。4.1.3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城市人 150万,城市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人 195万,城市建设用地195平方公里。4.1.4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布局采用组团式结构,将规划建成区相对划分为城市中部核心区、北部产业区、南部高教高新技术园区、东部及西南部两个新兴综合型城市组团。形成“一心四组团”、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城市核心区:城市商务文化旅游中心;城北组团: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产业区;城东组团:综合型新城区;城南组团:以文化科教、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组团;三山组团:以临港工业、能源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新城区。 4.2交通量发展预测 4.2.1非机动车道数分析根据市总体规划,新城区总体规划以及有关资料预测,新城区几条主干道2025年高峰小时非机动车流量如下:路名交通量(辆/小时)花津南路3500纬十路3500纬九路3500汽配路2500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一条自行车道宽 1米,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为: npb =3600npt /tf(w pb -0.5)npb: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辆/小时米)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秒)npt:在tf 时间内通过观测面的自行车辆数(辆)w pb:自行车道宽度(米)据有关资料分析得出:自行车两侧不受机动车干扰时的平均时速达18千米小时,有分隔措施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的路段通行能力则为1000辆/小时米。4.2.2机动车道数分析影响交通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及车辆拥有量,其中国民生产总值与交通量增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考虑老城区交通量较稳定等因素。本报告根据上述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预测将来交通量的增长情况:2004年2010年交通量年增长率为9%,2010年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7%,2015年之后的年增长率为5%。本方案设计交通量预测最终结果即正常趋势增长交通量加上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下表列出各条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各条道路预测交通量路名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花津南路114017542460314040075114纬十路114017542460314040075114纬九路105014312007256132694172汽配路85012001800230030003500下面将对各条道路的车道数进行分析,根据规范,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道路等级主干道次干道年限(年)2015根据上表,本次项目中的花津南路、纬十路为城市主干道,其交通量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20年;广福路为城市次干道,其交通量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路段 (单向)通行能力为:nngf其中:n:车道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辆川、时)n: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如下表:计算行车速度(km/h)504030可能通行能力(pcu/h)169016401550g: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如下表:道路分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g0.80.850.90k:车道折减系数如下表车道数单车道双车道三车道k1.01.82.55:交叉口影响折减系数,0.9f:大型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0.8。当道路为次干道时,设计时速为40公里/小时,单向一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n1004辆/小时,单向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n 1807辆/小时;当道路为主干路时,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单向一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n973辆/小时,单向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n1752辆/小时,单向三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n2482辆小时。取不均匀系数0.55。4.3道路服务水平评估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饱和度s0.40优 0.60 良 0.95 中 0.95 可下面仅对各条道路2020年、2025年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估:道路未来交通适应性分析表道路通行能力2020年2025年交通量饱和度服务水平交通量饱和度服务水平花津南路248217270.69中22040.89中纬十路248217270.69中22040.89中纬九路255917270.67中22040.86中汽配路180714090.78中17980.99可根据以上的交通量发展预测和路段通行能力,对项目的交通服务水平评价如下:到2020年,高峰小时交通量均未超出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的服务水平均为“中”,而到2025年,部分道路则出现了拥挤现象。然而这一切均是基于目前的增加率以及无其它新建道路分流的情况下得出的预测结果。但根据规划,新城区会逐步建成一些主次干道,完善城市路网,这些道路将会对原有道路进行分流,故上述各路到2025年出现拥挤现象的可能性很小。从以上服务水平评价来看,各条道路的规划宽度,断面布置均能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是合理的。第五章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5.1设计原则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路网主干道整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力求技术先进、线型美观、布局合理、车辆行驶安全流畅。此外,工程设计还应依据以下设计原则: (1)近、远期相结合,既要满足近期交通功能,又要适应远期交通发展的需要;(2)适应市发展规划,为市发展与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3)尽量减少拆迁、占地,节省造价。(4)道路设计结合平面线型、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统一考虑,使之有机结合;(5)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应尽量进行提高设计标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将来的发展和提高创造条件;(6)道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应充分提高绿化指标,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增景添色。5.2现行的设计规范及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准则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3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1)道路等级:新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道路为城市工级主次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主干道级:设计时速50公里小时。次干道i、级:设计时速40,30公里小时。(3)设计年限:道路:15年; 桥梁:100年(4)设计荷载:道路:道路机动车道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一100道路非机动车道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一60桥梁:城a级汽车荷载 第六章工程方案内容本工程项目主要工程量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几条主要道路的征地,拆迁、道路、排水、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详见下表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一览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一主干道路及雨污水管道工程3项1花津南路长849m,道路红线宽度40m2纬十路长约3365m,道路红线宽度40 m3纬九路长约1268m,道路红线宽度40 m4汽配路总长1554m,道路红线宽度40 m二路灯、绿化及配套工程3项1花津南路长849m2纬十路长约3365m3纬九路长约1268m4汽配路总长1554m6.1道路工程该项目的道路系统设计系以政府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依据国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道路具体信息详见附图各道路标准横断面。道路平面设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路中心线以及综合交通规划,充分考虑现状地形情况,注意处理好直线与曲线的连接,平曲线半径满足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合理设置平曲线等。道路平面设计根据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建筑物出入口,分隔带断口等,符合道路功能,满足车流交通、车速的要求并注意节约用地,减少土石方挖填量。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国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有关设计规范,充分结合现状地面标高,尽量使土石方平衡,并使平纵线型相互协调,力求达到标高合理、行车舒适。道路横断面结合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远期交通量确定机动车道数和非机动车道数;远、近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都分,并预留管线位置适当兼顾两侧现有建筑,尽量减少拆迁量;尽可能提高道路绿化指标。根据以上原则,新城区主次干道路网道路横断面按照需要采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绿化带隔开,对支线道路可不分离,同时,布置有一定的绿化面积,以减轻污染,美化城市。具体各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图详见下图。花津南路、纬九路、纬十路标准横断面汽配路标准横断面由于道路所处场地的地质条件较好,清除耕植土或淤泥后,可见粉质粘土层或砾砂层,承载力足以满足道路路基强度要求。故软基设计多以换土或浅层处理为主,从而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工程造价。路面选型,因为柔性路面以行车舒适、噪音小、维修方便等诸方面的优越性而被优先采用,结构设计根据道路等级,预测交通量,采用40cm砂砾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11cm沥青混凝土(7cm中粒式+4cm细粒式)。道路各项技术参数见下表:道路技术参数表道路等级设计时速(km/h)标准轴载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年限(年)花津南路主干道级50bzz-100度15纬十路主干道级50bzz-100度15纬九路主干道级40bzz-100度15汽配路主干道级30bzz-100度156.2排水工程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1)雨水工程:采用暴雨强度公式q=3345(1+0.78lgp)/(t+12)0.83 (l/s.ha)。.(1)式中:t=t1+mt2;t降雨历时(分钟入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我们取1025分钟;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0;p设计重现期(年)。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选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2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计重现期选择p=1年;重要地区设计重现期选择p=25年。q=f.q. (2)式中: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f汇水区面积,公顷;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取0.50.6。(2)污水工程:规划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西北侧设城南污水处理厂,整个新城区的污水排至朱家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规排入长江。污水处理厂用地约30ha。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尽量采用新型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管网布置沿开发区内主要道路布置污水干管,管径为 d400一d2000。污水干管一般布置在慢车道或人行道下。污水管的覆土深度不得小于1.5m,当达到68m时设污水提升泵站,规划在区内设1处污水提升泵站。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有:(1)给水管道:(2)煤气管道(中、低压);(3)污水管道;(4)雨水管道:(5)通讯电缆管道;(6)电力电缆管道,设计时统一考虑,综合平衡,同时要符合管线净距要求,具体位置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6.3道路绿化路段的绿化要精心选择位置、形式及适当的种类,精心施工,充分体现旅游城市风貌,既能安全交通,又能保护环境,美化城市。本次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路网均为单双幅路,道路红线为30 40米,因此可在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以高大常青乔木最佳,分隔带种植灌木,道路两侧红线外控10米也可进行绿化,以提高道路绿化面积。6.4道路照明道路应设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灯饰的选择应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技术先进、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保证照明质量,达到辩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6.5交通设施(1)按照交通功能的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后,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包括主标志和辅助标志。(2)根据道路及相交道路断面形式、路宽及交通管理的需要划定交通标线。(3)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撞护栏等。(4)根据人流流向及流量,确定公交线路及站点。 6.6征用土地及房屋拆迁该项目征地均按照道路的建筑红线的范围进行,共需征地336260平方米,项目用地有几处居民点,根据城市规划,这部分居民点需整体拆迁及安置到规划的居民区内,共需拆除各类房屋面积约12142平方米。 第七章环境保护7.1环境质量状况市新城区大部分为农田耕地、水面,小部分为居住用地,现状工业用地很少,大气及声环境良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过境车辆对城区的噪声、灰尘污染。7.2原则与目标(1)以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定为依据制定本规划。(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3)目标: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经济繁荣、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环境卫生的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规划区内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大气质量标准;水系水质控制在类水质或以上标准;居住区内环境昼夜等效声级控制在45分贝以内,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7.3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3)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6297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b8979-88)7.4对策7.4.1大气环境保护居民生活实现燃气化、电气化,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植被的保护。完善城市道路系统;交通工具安装废气净化设备,减少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力争将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级环境质量标准以内。明渠沿线两侧地块,因设置大片绿地,又无工业污染源,按一级标准控制;其余大部分地区按二级标准控制。7.4.2水环境保护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新区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允许排放。区内河流水质应保持类标准以上。7.4.3固体废弃物控制严格控制有毒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统筹安排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污泥、农副业废弃物等)的处理;建立有害废弃物由产生直至最终处置的管理机构。7.4.4噪声控制加强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建设,可有效降低噪声;在交通干道两侧避免布置居住区,代之以噪声要求不高的设施,形成隔声屏障;避免在交通干线两侧建连片高层建筑形成“声廊”;加强对机动车辆和建筑施工场地的管理,减少交通和施工噪声。此外,对娱乐场所以及其它社会生活噪声,均须严格控制,符合噪声控制标准。噪声控制 a住宅区:昼夜55a,夜间45a,执行“一类混合区标准”。b商业、公建区:昼夜60a,夜间50a,执行“二类混合区标准”。 c交通干线:昼夜70a,夜间55a。7.4.5加强城市以及城市周围大环境的生态保护为达到洁净环境的功能,还宜充分搞好城区及周围环境绿化,维持一个有再生能力的平衡的生态系统。加强城市河道、生地等生态敏感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加强绿化,建设完善系列城市滨河带状公园、城市块状公园和郊野公园、城市近郊生态绿地等,形成城市的通风走廊和生态走廊,将郊野新鲜清凉的空气引入城市纵深地带,削弱热岛效应,加速大气更换,对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7.4.6建筑风格与景观控制 (1)建筑风格与形式新城区内建筑风格应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调,少量建筑可用中国古典传统建筑风格和海外建筑风格;新城区内建筑色彩应以浅色调为主,色彩应明快、大方,每一个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应以一种色调为主,以求得和谐与统一,并加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之间的可识别性;各级公共服务中心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