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道德与法治中考材料时政试题(一).doc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河北中考试题研究道德与法治热点微刊(10.9)热点1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材料: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相关设问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3)我国坚持实现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落实共享、协调发展理念。(4)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需要。2.请你为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提出合理化建议。(1)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努力实现节本增效。(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多种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大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扶持力度;等等。3.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1)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责任感。(2)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于家乡建设打下基础。(3)支持并积极宣传党中央对农村的政策,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4)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勇当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等等。热点2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材料: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关设问1.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国家振兴的基础性条件。(2)国家要富强,社会要进步,人才是核心。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3)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技发展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的发展能引领社会风尚,实现社会和谐。(5)教育对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有何重要意义?(1)对社会: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对个人: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请你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等。新题精练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表明我国将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说明我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维护教师的生命健康权体现了教师的职业最高尚热点3 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材料:2018年9月7日至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办,共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在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惠民巡演等板块的基础上,举办2018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班(西安班)、2018国际现代艺术周等五项专题活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自创立伊始,秉承丝路精神,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已成为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文化合作的重要平台,逐步成为“一带一路”共享文化资源、共推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相关设问1.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共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说明了什么?(1)当今世界是开放互动、紧密联系的世界,全球各地的人们彼此影响,休戚相关。(2)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方面开放。(3)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有利于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4)有利于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各国、各民族人民间的友谊。3.在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1)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文化。(4)加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1)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2)我们要客观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互相学习。(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属于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要尊重、珍惜各个国家的优秀民族文化,树立全球意识,展现开放的胸怀,发扬崇高的精神。新题精练2018年9月7日至21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办,此次活动共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主要有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惠民巡演等板块。举办这一活动 ()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会导致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说明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热点4 “时代楷模”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材料:2018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相关设问1.黄群等三位同志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承担责任,不求回报;爱岗敬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正义感。2.黄群等三位同志的感人事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2)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我们应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3)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3.习近平总书记对黄群等三位同志的英勇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4)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