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ppt_第1页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ppt_第2页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ppt_第3页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ppt_第4页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总需求与总供给,How to do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1,内容提要,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短期经济波动,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曲线,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2,4,5,一 、短期经济波动,1、在长期范围内,一国经济通常会表现出增长趋势。然而,短期经济存在波动。经济增长时期物品和劳务的生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衰退(recession)是实际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严重的经济衰退是经济萧条(depression)。 在短期中,经济有时高涨,有时衰退,有时萧条的波动过程表现为经济周期。,2.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经济波动是无规则和无法预测的。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经济波动的形式是不规则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波动周期,也没有公式可以精确计算、预测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的规律性现象:主要宏观经济通常同时波动,并且相互间存在显著联系。 例如,经济衰退时实际GDP减少,其它实际和名义宏观变量如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零售额、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等都会减少或增长幅度显著下降;另一些变量如失业率、生产能力闲置率则会上升。繁荣阶段则存在相反情况。可以用不同衡量指标来监测短期经济波动。,二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1. 短期和长期 古典经济理论和凯恩斯理论,2.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 curve)是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supply curve)是一条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和销售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曲线。,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所愿意购买的产品的总量,也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它包括:消费,国内私人投资,政府商品与服务采购,以及净出口。,1、总需求,三 总需求曲线,(1)消费(C)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税收。其它影响消费的因素包括:收入的长期趋势、居民财富、总体价格水平。总需求分析主要关注那些决定实际消费数量的因素。 实际消费:名义的或货币的消费数量除以消费价格指数。,影响一个整体经济消费的因素,1.现期可支配收入 2.财富(真实财富、通货膨胀) 3.预期(未来收入、支出的预期) 4.利率和获得信贷的可能性(汽车) 5.收入的分配(富人、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反映的是消费支出水平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个概念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其假设的前提是,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 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C= c(y) 储蓄函数 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 S= s(y) 储蓄的定义: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yCS,线性消费曲线:C = a + by,消费函数的图形,消费曲线与45度相交的那一点是收支相抵点(break-even point),代表家庭收支相抵时的可支配收入。 在45度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都正好等于收入,家庭的储蓄为零;当消费函数处于45度线之上时,家庭是负储蓄;当消费函数处于45度线以下时,家庭有正储蓄。负储蓄或储蓄的数量以消费函数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衡量。,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写为MPC)是指,当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时,人们所增加的消费量。 消费函数的斜率即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是在所增加的每1美元可支配收入中被用来增加储蓄的部分。,MPC + MPS =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 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个规律正是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因为既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 3、另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2)投资(I)支出包括对建筑物、软件和设备的私人购买以及库存品的增加。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起两个作用: 第一,它是支出的一个很大且很容易变动的部分,投资的大幅度变动会对总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影响经济波动。 第二,投资导致资本积累。投资能够提高一国的潜在生产能力,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收益 成本(如税收) 预期,投资决策的未来收益现值分析法(也称净现值法),考虑这项投资能提供收益的年限及各年的收益,然后将这一系列未来收益按现行市场利率折成现值,再将该现值与投资成本相比较,如果现值大于投资成本,则合算,否则就不合算。,例,某项投资(设备)需要1000元,使用年限为2年, 之后全部损耗光。假定这项投资第一年收益为525元,第二年收益为651.5元。问是否值得投资?r=5,该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的现值: 525/(1+ 5)+661.5/(15 )25006001100,净现值NPV未来收益的现值投资成本 110010001000 因此,这一项目是值得的。 当利率由5变为10时,NPV4775461000230,值得。 当利率由10变为15时,NPV4575001000430,不值得。,结论:利率越高,净现值越小,从而值得投资的项目越少。即投资规模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在投资时考虑的利率是实际利率,投资与实际利率反方向变动。,例:某一投资成本为2775元,预期在未来3年内每年可以得到的收入流量为1000元。在无通货膨胀,利率为4的情况下,净现值为零。即,现在考虑利率为6,但每年有1.92的通货膨胀率时净现值的情况。 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人们考虑到货币价值变动时预期可以得到或支付的利率。如果按年利率i贷款,一年后就要支付(1i)倍的贷款量,如果每年通货膨胀率为,到年底时就需要年初货币量的(1)倍才能购买到同样数量的物品。这样,年底时(1i)倍的货币量实际只相当于年初时(1i)/(1)倍的货币量。实际利率为:,其中,i是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率 当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相等时,实际利率为0,如果名义年利率为6,预期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92,则实际利率为4。 原先在无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 第一年可得收益1000元,如今则为1019元; 第二年原可得收益1000元,如今则为1039元; 第三年原可得收益1000元,如今则为1059元。,结论:投资规模取决于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当通货膨胀率足够小时, 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i 事实上,在投资时人们必须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期,因此实际利率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ie e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投资与实际利率反方向变化。,投资需求就是计划投资水平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投资需求曲线。,r,I,I,r,I,I0,I1,I2,实际利率变动的影响,利润预期变动的影响,(3)政府支出(G)是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4)净出口(X)等于出口值减去进口值。,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 财富效应(或称庇古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觉更富裕,这会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产品与劳力的需求量更大。,2. 利率效应(或称凯恩斯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通过降低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使利率下降,鼓励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量。,3. 净出口效应(或称蒙代尔弗莱明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这会刺激净出口,从而增加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量。,上述三个效应说明了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在这一分析框架中,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变动的关系表现为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总水平以外因素变化导致总需求变动则表现为移动总需求曲线本身。,2.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物价水平之外的许多其它因素也影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当这些因素中的一种变动时,总需求曲线移动。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3. 总需求与微观经济学重中的需求存在着区别,1、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提供(产出)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价格水平改变 实际工资改变 劳动市场的供求改变 就业量改变 产量改变,四 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根据价格能否灵活调整将总供给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所谓长期就是指所有的价格都可灵活调整时;而短期则意味着某些价格不能灵活调整,存在粘性或滞后性。,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资本与劳务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务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2.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的变动引起了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3.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错觉理论 (2)粘性工资理论 (3)粘性价格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错觉理论 物价总水平下降可能在短期内使厂商存在错觉,误认为它们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相对价格下降了,结果减少了物品和劳务供给。反之,物价总水平上升使他们产生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的错觉,导致产出量增加。如果很多厂商对一般物价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错觉,就足以在短期使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发生正向关系。,(凯恩斯经济学派)工资粘性理论,由于工会力量和其他制度性因素作用,短期中名义工资调整存在滞后性或粘性。当总物价水平下降时,名义工资不能立即发生相应调整,结果使实际工资水平居高不下,高于企业计划或意愿的支付水平,企业不得不减少雇用劳动量,从而使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下降。如果工资粘性具有普遍性,则会使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具有正向关系。,4.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所有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此外,人们对物价的预期也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可能的影响因素:,(1)、技术进步。改进了生产函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使长期潜在生产能力上升,同时也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2)、外部冲击。比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或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或者农业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等灾害天气,这些外部因素变动冲击会使厂商单位产出的生产成本上升,使得给定物价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产品和劳务数量减少,从而使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3)、体制改革。,五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五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1. 总需求移动的影响,在短期,总需求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 在长期中,总需求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