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ppt_第1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ppt_第2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ppt_第3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ppt_第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之一,(一)导课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解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 我国元代乔梦符曾说:写文章开头要像凤凰头那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那样丰满结实,收尾要像豹子的尾巴那样有后劲。将凤头、猪肚、豹尾六字用于教学会是什么样呢?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二)科学课堂导入的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讲究艺术性,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注意力 这是导入的主要目的之一,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来,迅速抑制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情绪等方面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激发动机 激发动机是课堂导入的重要任务,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得以完成。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典型的问题、设置悬念,说明新内容的重要性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营造氛围 可以协调师生间的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4.承上启下 能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启发思维,并激励学生学好新知识; 5.形成问题 有的课在导入过程中需要形成科学探究的问题。,课堂导入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导入呢?还是先来分析一下导入的过程吧!,消化与吸收一课的导入,一、故事激情导入新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段“苹果种子”历险记的故事。 同学们边听边想,故事的主人公都去了哪些地方历险。 课件出示故事:山山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山山的身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 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 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向; 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山山。 2提问:谁来说说种子都去哪些地方历险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各种消化器官和他们的功能。 板书课题消化与吸收,(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任务),(进入学习),(三)科学课堂导入的过程,1.集中注意,2.引起兴趣,3.激发思维,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任何心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伴随。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入课堂教学,首先就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导入新课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引起兴趣是导入的重要一环,通过问题情境、矛盾或现象等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从而造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这是导入的关键,也是导入的难点,故此可称为导入的中心环节,4.明确任务 (形成问题),教师就要适时地讲明学习的任务或提出探究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使其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并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5.进入学习,学生各方面都已做好准备,而且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教师趁此时机,导入新课,自然水到渠成,(三)科学课堂导入的方法,3. 活 动 导 入,1. 音 讯 导 入,2. 直 观 导 入,1. 音讯导入的方法,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提问导入,儿歌导入,举例导入,谜语导入,2. 直观导入的方法,音频导入,图片导入,实物导入,标本导入,模型导入,3. 活动导入的方法, 游戏导入, 魔术导入, 实验导入,思考与练习1,观看下面课例,思考: 1.各课导入分别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2.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3.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您有几种方法导入该课?,怎样选择合适的导课方法,选择导课方法应根据课的内容和在单元中的顺序来设计。 1.单元中的第一课,一般要采取故事、实验、游戏、录像、录音等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形成本单元要研究的问题;后面的课如果与前一课知识联系的非常紧可以采取复习导入新课。 2.实验课,一般要采取实验、科学游戏、魔术等实物手段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科学阅读课、讨论课一般采取图片、音频法导入。,教师要有效地设计课堂导入应注意,1.了解导入的要求、过程和方法; 2.阅读教学设计和观看教学案例,从中吸取优点和发现问题; 3.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研究; 4.阅读收集谜语、科学故事、科学游戏、小实验、课件等资料。,建构知识的活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之二,教科版3上第一单元“植物”,事实性知识 思维要素包括:分析、比较、综合,事实性知识 思维要素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叶一般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种类,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长研究树叶的兴趣,养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获取信息的设计,根据知识类型设计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1.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2.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3.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该部分教学内容需要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知识形成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课知识形成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学科特点、学科教学规律,学科教学理念,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来考虑的。 科学课探究内容有以下特点: (1)多样化 (2)活动化 (3)综合化 (4)趣味化,1 知识建构的活动内容的多样化,(1)为什么要多样性? 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环境、遗传、教育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之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不同(获取知识的起点不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这些特征。 不同人的学习特点不同。83%的人通过视觉,11%的人通过听觉,3.5%的人通过嗅觉,1.5%的人通过触觉,1%的人通过味觉 什么样的内容、方法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呢?,想象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几何模型,只有一个活动内容,研究问题:怎样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2.知识建构的活动内容要活动化,目前有80%仍旧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或简单的问答式教学。 活动化就是按照活动课的模式设计学科课程。 活动化的学科课程不同于活动课,它有一定的目标,有一定内容和时间限制。但它具有活动课的特点。,为什么要教学内容活动化,学科性质决定的。 学生的智商、情商形成特点决定的。,知识不是能力也不是情感态度。知识可以教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记忆来获得。而能力、情感态度是不能教给学生的,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练习、体验来获得。,蝴蝶脱茧,(二)知识建构教学环节的设计,1.依据知识类型进行设计。 2.依据认识过程进行设计。,您知道知识类型及相应的思维要素吗?,(二)知识建构教学过程的设计,1.依据知识类型进行设计。,教科版5上,(分析) (综合) 实验1 分析 比较 实验2 分析 比较,喜欢明亮环境,喜欢潮湿环境,综合,喜欢明亮、潮湿环境,实验1 实验2 讨论 交流,掌握方法,实验观察,交流评价,小组讨论,(分析) (归纳) 鼓皮振动 钢尺振动 皮筋振动,归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交流 讨论 交流,掌握方法,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小组讨论,概括结论,依据知识类型设计知识建构的教学环节,先分析教材,找出知识点,并分析知识的类型。 参照思维表确定思维要素。 根据思维要素设计活动过程及方法。,2.依据知识建构环节的进行设计,分析和处理信息,1.什么是分析和处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是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包括正确记录活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活动的结论。 分析信息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的过程,是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和推理的过程。,2.记录活动信息的方法,学生在所搜集到的信息有的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常见的记录信息的方法有随机记忆、文字记录、表格记录等几种方法。 (1)文字记录 采用文字记录信息应及时、准确、清楚地记录下来,文字应整齐简洁。,(2)表格法记录 定量实验或定量观察,要根据内容设计某种表格形式,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应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如果数据记错,应将数据用横线划去,并在上面写上正确的数据。,3.处理实验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条件 营造一个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环境 知识、心理 设计一定的活动环节(交流、讨论、评价) 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分析、比较、归纳、分类等) 分析信息的方法 列表法 填图法 图像法 讨论法,(1)列表法,列表法主要是指“对比/比较表”。 对比比较表是比较两种以上事物的异同点时很有用的工具。他能提供一个有序的框架,根据你所需要了解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比较。 建立比较/对照表的方法: 把要比较的事物列在表格的顶端; 把作比较所依据的特征性列在左侧的一栏中; 把每件事物关于各个特性的信息填入相应的格子里。,例:,(2)填图法,填图法主要包括概念图、韦恩图、流程图、循环图等。,填图法纬恩图,维恩图是用于显示事物不同点的方法。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重合的圆组成,每个圆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或观点,两圆重叠部分是其共同特征或相似点。,突出分类,填图法流程图,流程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某一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展的。它能有效的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突出程序,填图法循环图,循环图用来表示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循环图能帮助我们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突出顺序,填图法概念图,概念图是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量的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它会清晰的表现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突出系统,填图法知识树,(3)图像法,图像法是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的方法。图像法的优点是直观、简便、能清楚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并能发现实验方法、观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像法主要有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4)讨论与交流法 讨论问题的设计 实验现象是什么样的?(描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分析) 由实验得出怎样的结论(推理),燃烧实验现象分析,(三)形成科学知识的设计,归纳法: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作出一般性的结论。 综合法: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起来成为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推理法: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比较法:比较科学事实,形成科学知识的方法。,按照“归纳-演绎”的方法安排教材内容,热胀冷缩一课的结论,固体1热胀冷缩 固体2热胀冷缩 固体3热胀冷缩,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液体1热胀冷缩 液体2热胀冷缩 液体3热胀冷缩,气体1热胀冷缩 气体2热胀冷缩 气体3热胀冷缩,归纳,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演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运用知识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之三,(一)设计的要求,1.内容的设计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运用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2.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科学学科的特点,小学科学是一门认物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巩固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