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检测(四)同步试题必修.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检测(四)同步试题必修.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检测(四)同步试题必修.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检测(四)同步试题必修.docx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检测(四)同步试题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四)(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是因为余粮收集制强迫农民近似无偿地向国家交售粮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选D。答案:D2“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A农奴制改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解析:从1917年时间判断,再从材料中农民获得土地后的被强迫回报,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3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要直接达到的目的是()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解析:新经济政策将部分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国外资本家投资开发国内矿山和油田,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经营,以便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恢复生产。答案:D4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项目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的发展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水平D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解析:从表格中的年份是1921年后,新经济政策实施,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故选D。答案:D5某同学在关于苏俄(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根据题干“分配粮食和燃料”信息分析当时实行实物配给制,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答案:A61932年以前(1930年除外),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粮食总产量还有所下降。这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A BC D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反映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当时苏联采取的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可知,都是导致苏联粮食产量受到影响的原因。与史实不符,可排除。答案为D项。答案:D7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解析:“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发生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排除A、B两项;新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C项的任务,不存在“压垮”之说。1925年12月,苏联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8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故选D项。答案:D8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解析:从题干“粮食很紧张”可知,当时苏联农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所带来的,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C苏共二十大的推动D外国势力的影响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苏联不得不进行改革。答案:B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因为()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的理解能力,正是由于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改革步入死胡同,故选C。答案:C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解析:“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时期,这个时期苏联正在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A、B两项发生在20世纪的前20多年里,赫鲁晓夫改革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12有俄罗斯学者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解析:A项表述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B项表述符合材料的核心内容;C项表述不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13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解析: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故A不正确;只能说体现自由贸易精神,故C说法不正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反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故B正确。答案:B14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实力削弱,美国实力空前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图中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打破美元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霸主地位的变化A BC D解析:本题通过上述图片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影响以及瓦解等方面内容。都是正确的。答案:D15欧元纸币共分为5、10、20、50、100、200、500欧元7种面值,对于这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如图),欧元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可能代表着()A开放与协作 B悠久与连接C动力与团结 D合作与沟通解析:欧元纸币正面上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答案:D16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能解决墨西哥的一切问题,但是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有利,故选B。答案:B1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C D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答案:C18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APEC清单为基础,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解析:世贸组织不是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故A错误;发达国家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故B错误;世贸组织致力于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还没有完全实现,故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因此可以得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的结论,故D正确。答案:D1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这一观点认为全球化()A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B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风险C引起全球政治局势的动荡D拉大全球发展的贫富差距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故D符合题意。答案:D20.下边方框中是有关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它们最能说明()A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加深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中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解析:多极化是指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相互制约,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并非范围问题,排除C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A项符合题意。答案:A2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包括()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A BC D解析:联系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分析,是全球化的本质,并非表现。答案:A22“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的奴役基础之上的,与题干“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不符,故A错误;从题干“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把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可知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故B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涉及亚洲、东欧和非洲,故C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不涉及东欧和非洲国家,故D错误。答案:B23.从如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新型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推动了全球化A BC D解析:图片信息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下发生的现象,故不选;图片信息不能体现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推动了全球化,故不选。答案:C24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A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解析:题干材料中“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意为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发展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25一对西方夫妇曾抱怨,某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解析:题干材料中这对夫妇在中国西南偏僻的丽江玉龙雪山大峡谷的小旅馆里都能撞上圣诞老人,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国际贸易等的流动性大大加强。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3个,其中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材料二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说,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二是“过大于功”说,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三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1)材料一中列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相比,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6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6分)(3)材料三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4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联)经济政策的演变以及赫鲁晓夫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注意把握其失败的原因。第(1)问注意把握材料一关键句“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它具有新经济政策的明显特征,然后再依次回答特点、意义。第(2)问任选一个观点回答即可,论证要充分。第(3)问从推广种植玉米,便可知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由于不顾气候条件盲目种植玉米,可知他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摆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措施:实施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2)答案一:“功大于过”说。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答案二:“过大于功”说。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问题,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3)重点:农业方面。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4)实事求是;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等。27(15分)一百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演变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1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1)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相同的影响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英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分不开,此时的英国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其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2)问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原则,以稳定世界汇率,该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体现美国的特殊利益,一方面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两点,一是70年代随着欧洲、日本的崛起,美国地位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货币一体化出现;影响是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答案:(1)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2)内容:各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3)原因:(前者):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后者):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8(17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