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三古诗词鉴赏课件.pptx_第1页
(遵义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三古诗词鉴赏课件.pptx_第2页
(遵义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三古诗词鉴赏课件.pptx_第3页
(遵义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三古诗词鉴赏课件.pptx_第4页
(遵义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三古诗词鉴赏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 阅 读,三 古诗词鉴赏,1,考 纲 研 读,2,3,真 题 回 放,一、2018遵义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答案】 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寒冷的矛盾心理。,4,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答案】 C,5,二、2017遵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7,三、2016遵义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答案】 本诗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 “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8,9,10,考 点 解 码,一、常见诗歌类型 1边塞诗。,11,12,2山水田园诗。,13,3思乡怀人诗。,14,4咏史怀古诗。,15,16,5爱国忧民诗。,17,6送别诗。,18,二、常见诗歌意象,19,20,21,22,三、常见抒情手法,23,24,四、常用表现手法,25,26,27,五、常用修辞手法,28,29,30,一、2018铜仁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1,1上阕一个“_”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答案】 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炼字的赏析能力。“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32,考点1:炼字。 【答题技巧】 遵义市考题形式为问答题。解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进行描述。 (3)点出该字的表达效果:a指出该字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b烘托了怎样的意境;c对诗人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题模板】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描绘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3,2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答案】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句子的赏析能力。首先明确写作手法或修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其次分析句子的含义,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最后联系全诗内容,指出突出了人物或景物的某些特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34,考点2:赏析诗句。 【答题技巧】 (1)明确写作手法或修辞。(2)分析句子的含义(表层和深层)。(3)联系全诗内容,指出突出了人物或景物的某些特点。 【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采用了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35,二、2018毕节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6,1填空。 词的下阕抒怀,感叹_和_,表现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情。 【答案】 功业未成 归乡无望 【解析】 理解词句内容,本词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抓关键词句把握诗歌情感,“燕然未勒”感叹功业未成,“归无计”感叹归乡无望,表现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情。,37,考点3:把握诗歌主旨情感。 【答题技巧】 (1)理解诗歌内容。 (2)抓作者,知人论“诗”。在日常阅读中应多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思想背景,探究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意图。 (3)抓关键词句,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梳理借助关注点寻找理解情感的突破口、诗歌主旨或诗人情感。 分析结合具体的诗句或意象分析情感。 概括用凝练、概括的术语阐释诗歌表达的情感。 【答题模板】 (1)所抒感情:通过内容抒发(寄寓/表达)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描绘了景物,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38,2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 示例一:写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号角声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示例二: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描绘了边塞特有的风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有明确的鉴赏要求,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诗句,所以赏析时只要找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景就可以了,“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傍晚时分的边地景象,边声伴着军中号角声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39,考点4: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诗句。 【答题技巧】 (1)从诗句中找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组织语言回答。(2)掌握诗歌写景的七种角度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模板】 (1)诗句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景。(2)诗句运用了(写景角度)写法,写了的景物。,40,41,课内古诗词,(一)杂诗七上17课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主旨】 这是一首抒发怀乡之情的诗,诗人以白描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赏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一句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故乡”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中的“寒梅”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它已被诗化、典型化。诗人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42,【精练】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两句写得好,请简要赏析。 这两句通过询问故乡的梅花是否开放,自然流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质朴平淡而诗意浓郁。同时,梅花在这里成为一种象征,成了故乡之物的代名词,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作者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43,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来日: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著花未:开花了没有? B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 C“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D全诗通过具体描写,将诗人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44,D,(二)夜雨寄北七上17课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赏析】 首句设问点题,视角独特。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中,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思念的急切与愁苦之情尽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是由离别的愁苦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相聚的联想,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的心情。,45,【精练】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为什么用得好? “涨”字用得好,一方面写出了夜雨落下,秋池水涨的景象;另一方面绵绵的秋雨会引起人的哀思,因此也象征着诗人不断增加的羁旅愁绪。 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46,D,【主旨】 本诗写诗人在扬州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这两句借景抒情。“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满怀愁绪。“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两句即景生情,借“风笛”“离亭”包含特殊的意蕴,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烘托了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47,【精练】 1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惜别时的满怀愁绪。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C“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D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48,D,【主旨】 通过对别离赴任的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豁达的态度。,49,【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营造出开阔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豪迈的情感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劝勉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惜别之意,也是宽慰的话,道出彼此情意之深,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真挚的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歧路”照应送别之意,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既曲折地表现双方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50,【精练】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其中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怎样的感情? 含义是: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像邻居一样近在咫尺,亲密无间,勉励杜少府勇敢地踏上征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意和宽慰之情,也表现出朋友间的真挚感情。,51,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52,B,【主旨】 这首酬答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半生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忧郁为通达、变悲观为乐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53,【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中“凄凉”指人生挫折太多,“二十三年”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流露出诗人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前一句运用“闻笛赋”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对比,暗指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的自己,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这两句诗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点明酬谢的题意,表现出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韧不拔的意志。,54,【精练】 1这首诗的颈联展现了诗人眼中怎样的景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展现了一幅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的壮丽景象。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新事物胜过旧事物,后来者居上)。,55,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56,C,【主旨】 全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杨花”寓意为“漂泊不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谪一事的悲哀及对王昌龄的同情。“闻”,听说。友人被贬远谪,自己不能相送,只“闻”不“见”,表现出无奈之情。“过五溪”表明友人已经远去,为下文的“寄愁心”作铺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57,【精练】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拟人。将明月人格化,把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寓明月,请明月传情给朋友。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具有了人的感情、行为,构思新巧,想象独特,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又表现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和同情。,58,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59,D,【主旨】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借写登高远望的感受,以理入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含蓄而又深刻地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60,【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写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塔高,“千寻”正面突出塔高,“鸡鸣”就能“见日升”言“见日升”之早,从侧面突出塔高,这两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暗含诗人对前途的憧憬,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托物言志,用“浮云”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不畏”在气势上先声夺人,道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61,【精练】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指困难、挫折、障碍等。,62,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63,D,【主旨】 这首诗通过写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64,【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中“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将旭日东升时勃勃生机的景象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渲染出古寺特有的幽邃氛围和幽深静谧的环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之情。以动写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有声写无声,是古寺的寂静,更是诗人内心的“静境”。,65,【精练】 1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都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以悠旷的晚钟的声音来反衬出夜晚的寂静,更体现出了夜晚的安静。 2对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66,B,【主旨】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积极向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67,【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在自问自答中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字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割”字用夸张手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之实景,由静转动,用“曾云”衬托山高,“决眦”二字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这神奇缥缈的景观的着迷,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以“众山小”衬托泰山的高大,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68,【精练】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再现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69,D,70,【主旨】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俯瞰沧海神奇壮观的景象,描写时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伏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渴望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71,【精练】 1试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的妙处。 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这也正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72,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73,C,【主旨】 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74,【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三、四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表现了诗人不染世俗之事、不求名逐利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的情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以哲理句总结全篇,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自由闲适的心情。,75,【精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76,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思是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77,D,【主旨】 本诗描写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囊括宇宙、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78,【精练】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作者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着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79,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80,C,【主旨】 全诗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81,【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运用对偶的修辞,以“客路”“行舟”点明远离故乡,暗含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无垠的感觉;“悬”是笔直高挂的样子,展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已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设问,诗人在自问自答中用“归雁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82,【精练】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生、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83,D,【主旨】 这首诗描绘将士们在边防要塞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84,【赏析】 首联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铺垫。颈联中“半卷”写援军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精练】 1试分析颔联是从哪个角度描写战斗场面的。 颔联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来描写战斗场面。先正面从听觉描写战场,后用烘托手法从视觉描写被血染红的战场在夕阳映照下成了紫色,表现了战斗的激烈悲壮。,85,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86,C,【主旨】 这首小令通过描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四处飘零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闷之情。 【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寓情于景,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下面第四句中西下的“夕阳”等意象,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西下”点出了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渲染悲凉气氛,为末句“断肠人”作铺垫。“断肠”二字为这首散曲的点睛之笔,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87,【精练】 1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示例: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88,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89,C,【主旨】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90,【赏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明,使人有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运用动作描写,写出织女的勤劳,也写出了她试图用忙碌来掩饰自己的愁思。“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之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借景抒情,借景写情,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的离愁别绪与哀怨之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水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91,【精练】 1本诗大量运用叠字,试举一例分析其妙处。 示例:“脉脉”一词写出了牛郎织女含情相视之态,既是景物描写,又是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发,形象传神。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92,2对迢迢牵牛星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叠词“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人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纤纤”和“札札”,由形、声而生情。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织女不能同牛郎相会,无心织布,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能相隔多远呢,可是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的动态,“脉脉”写人的静态。“盈盈”和“脉脉”,表现出动态和静态都很美,形成哀怨动人之感。,93,D,【主旨】 本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94,【赏析】 首联中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诗人本是乘船顺江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颔联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位置的逐渐交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以时空的变换描绘江天美景。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精练】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95,2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96,C,【主旨】 诗人通过眺望沦陷后的长安城破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97,【赏析】 首联中“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让人触目惊心。“深”字再现人迹荒芜的凄凉。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鸟表现出来。“感时”“恨别”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颈联中“家书抵万金”与上联“恨别”相照应,写出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久盼音信不至的焦急心情。 “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尾联写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得越来越稀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住簪子了。,98,【精练】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为可成为千古名句,试作简要分析。 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手法。诗人感伤时事,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伤心离别,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忧伤沉重的心情。示例二:“溅”和“惊”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99,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100,C,101,【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卷”字写出了北风来势之猛,风力之大,一个“即”字,神情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诧异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北风比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把边塞雪景描绘成春景,描绘出春意盎然、壮美浪漫的景象。“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反衬。前两句把视线从室外拉到室内,后两句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角度新颖。“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产生的担忧之情。,102,“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为送别营造了一个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西域事物烘托边地的凄凉,渲染送别的场景和气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动静结合。从视觉角度写红旗的“静”与飞雪的“动”,形象地表现出边地的天寒。“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雪大风狂,路途遥远,诗人送友人从辕门一直送至轮台东门,惜别之情与担忧之意并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写出了边塞的空旷苍凉,表明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103,【精练】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山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厚的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以夸张和对偶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104,2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从“风掣红旗冻不翻”可见,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那红旗在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105,B,【主旨】 本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一幅江南农村的夏天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106,【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别”字,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乃神来之笔。“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嗅觉和听觉这两个方面描写,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使得乡土气息更浓,侧面描写烘托出词人的喜悦之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前一句写的是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后一句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忽见”一词,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了出来。,107,【精练】 1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 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风、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妙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的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乃神来之笔!,108,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中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109,C,110,【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既写出了贫穷却又无可奈何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以及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赏析】 第一段中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富有感情色彩。“号”“卷”“飞”“洒”“挂罥”“飘转”一系列词语突出风大、雪大,也隐约地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神情。第二段写茅草被顽童抱去以及诗人的叹惜。,111,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也反映了诗人穷困的现实。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群童抱草而气喘吁吁、悲叹不已的情形以及屋破难修的无奈心情。第三段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的氛围。“长夜沾湿何由彻”表明诗人既痛惜长期战乱,又对未来抱有希望。“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诗人以天下之忧而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可以为天下贫寒之士免去疾苦,甚至想以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表现了诗人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高尚风格及忧国忧民的情感。,112,【精练】 1找出第一段诗中的动词,并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怒号、卷、飞、洒、挂罥、飘转。这一系列动词突出了风之大,茅屋受灾之重,也隐约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愁苦的心情。,113,2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114,A,【主旨】 通过描绘农村秀美的风光和闲适的农家生活,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15,【赏析】 首联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园情趣。颔联中“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斜”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颈联写打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端着酒杯倾谈农事桑麻。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以及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精练】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要赏析。 示例:这两句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116,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应邀到乡间一个老朋友家做客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和这位农民朋友间淳朴真挚的感情。 B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体现主人待客之简朴。 C颔联由近及远地写出了山村风光的美丽幽静。 D尾联写老朋友邀请诗人重阳时再来做客,表现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117,D,【主旨】 全诗紧扣“游”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光图。表现了淳朴的民风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118,【赏析】 首联中“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淳朴厚道。“足”字表现出了淳厚乡民待客的盛情。这两句写出了农村丰年的情景,赞誉了淳厚农民的好客,也表现了诗人与农民的深厚感情。颔联中“重”“复”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以“疑无路”反衬“又一村”,蕴含哲理。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写热闹的乡村民俗活动,表现了乡村淳朴的风土人情。尾联写诗人归途中的愉悦之情和对重游的期望,凸显出诗人与乡民之间的真挚情感,表现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119,【精练】 1“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足”,“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 2选出对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 ) A这首七律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优美乡景,赞颂淳朴的乡情。 B首联“足鸡豚”,写出年成丰收与乡民好客。 C颔联蕴含生活哲理,“暗”,写夜晚之景;“明”,写白天之游。 D尾联“夜叩门”写作者再游之兴,与孟浩然“就菊花”结语有异曲同工之妙。,120,C,【主旨】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塞外秋景,且景中有情;下阕抒情,抒发的是边塞将士的愁情。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塞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121,【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异”字是对塞外景色的概括,为下文勾勒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作铺垫。“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色,形成浓厚悲凉的气氛,渲染出悲壮的氛围,也表现出将士守边的艰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化用典故(勒石燕然山),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羌管悠悠霜满地”是“长烟落日”的延续,借景抒情,抒发思乡忧国之情。,122,【精练】 1词的上阕写景,重在一个“异”字,试分析“异”字的表达作用。 一个“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23,D,【主旨】 词人借景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体现出一种面对困境仍旧乐观勇敢的人生态度。,124,【赏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中“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一种凄冷的环境氛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劝人不要感慨时光易逝,而要振作精神。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精练】 1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125,2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126,C,127,【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赋税的繁重和不公平的现象,表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