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历史观b》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历史观b》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历史观b》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历史观b》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历史观b》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常用史观全解读,高中历史新课程主要的史观有: 现代化史观、 全球(整体)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生态史观、 革命史观、 唯物史观等。,史观1 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1.概念:通常情况下,现代化也称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包括: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内容。 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文化现代化:主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此外,还包括: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内容,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2现代化模式: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和外源型现代化模式。 A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B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从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主要分为市场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模式。 A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B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从社会经济的性质角度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的误区 (1)误区一: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出现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行了纠正,尤其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已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现代化的发展依然存在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误区二:现代化就是西化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典例1 2012山东高考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精析 本题从政治近代化的视角考查了国民大革命的影响,角度新颖,主题鲜明。政治近代化的本质含义就是“推翻专制,实现民主化、法制化”。根据这一内涵,D项是最佳答案。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不符合政治近代化的内涵。 答案 D 命题视角 从政治近代化的视角考查了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史观2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其基本过程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典例2 2012天津高考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 B C D 精析 本题主要考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渗透,正确。但仅从这些信息分析,无法得出的结论。故选A项。,答案 A 命题视角 本题着重考查运用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史观3 文明史观 1.概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可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1)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2)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3)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典例3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请回答: (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1500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冲击,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主要表现。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答案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如答出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的具体航海活动亦可)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表现: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经济附庸。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3)1921年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命题视角 以文明史观考查不同文明间的关系。,史观4 社会史观 (1)社会史观也叫社会史范式。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它认为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社会习俗的历史”,强调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3)西方国家提出了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典例4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一个地方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答案 (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命题视角 以社会史观考查近现代婚俗变化。,史观5 生态史观 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放大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是近年来重视度逐渐上升的一种新史观。,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地区的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例如以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典例5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 精析 由“把环境、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等关键词可知这体现了生态史观。 答案 A 命题视角 考查不同史观的内涵。,史观6 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1.概念: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这是近年来不断弱化的一种史观。 2. 其主要观点有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典例6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按照革命史观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命题视角 以革命史观考查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史观7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典例7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内在原因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请举出美国历史近230年来的四个史实说明这一论点。 答案 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开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北战争废除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发展障碍;垄断组织发展促使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时期;罗斯福新政缓和经济危机的破坏。 命题视角 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分析美国重大历史事件。,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典例8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道:“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也是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出游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C沉重的人口压力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精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由“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可知,他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制度束缚,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命题视角 利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3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4继承和发展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否定与绝对肯定。,例如 毛泽东思想继承了孙中山思想的反帝反封建主张;作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科学技术的落后。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例如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则是多种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例如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6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典例9 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是什么?改革的共性是什么? 答案 美国:实质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中国:实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性: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命题视角 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例如 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8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典例10 2010山东高考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