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20090622-B.ppt_第1页
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20090622-B.ppt_第2页
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20090622-B.ppt_第3页
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20090622-B.ppt_第4页
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20090622-B.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为ATCA和CPCI软交换产品差异介绍,ISSUE2.0,Page 2,本文从系统整体、硬件、操作维护、后台、网管、功能和资料几个方面充分介绍了ATCA平台和CPCI平台软交换产品的差异,使读者能够对华为ATCA平台软交换相对于CPCI平台软交换对客户呈现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前 言,Page 3,第1章 系统整体差异 第2章 硬件差异 第3章 后台差异 第4章 网管差异 第5章 操作维护差异 第6章 功能差异 第7章 资料差异,内容介绍,Page 4,第1章 系统整体差异 1.1 组网 1.2 性能和可靠性 1.3 软件架构,内容介绍,Page 5,ATCA网络结构和CPCI保持一致,华为移动软交换提供丰富的组网方式,如大本地、N+1归属、MSC Pool等。ATCA平台和CPCI平台在网络结构上完全一致,特别的,ATCA平台和CPCI平台可以共同组建跨平台的MSC Pool。 ATCA软交换容量大幅增加,需要采用多信令点和周边网元对接。,Page 6,第1章 系统整体差异 1.1 组网 1.2 性能和可靠性 1.3 软件架构,内容介绍,Page 7,ATCA性能规格大幅提升,可靠性和CPCI保持一致,高性能 采用Intel四核芯片,主频2.13GHz,数据交换带宽2.5Tbit/s; 采用刀片式服务器架构,利于分布式部署; 端局满配置两柜三框性能达26M BHCA,VLR用户可支持1000万用户。 高集成度、低功耗 按照中国移动09年话务模型二: ATCA配置1个机柜,总功耗1.8Kw,CPCI配置2个机柜,总功耗2.3Kw; ATCA占地面积0.48m2,CPCI占地面积0.96m2; 高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达99.999% 所有单元都具备热插拔能力; 所有关键组件(如电源、风扇、管理模块、处理模块等)冗余备份。,ATCA平台下,软件性能充分发挥硬件多核多CPU的优势,整体系统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系统可靠性保持和CPCI相当。,Page 8,第1章 系统整体差异 1.1 组网 1.2 性能和可靠性 1.3 软件架构,内容介绍,Page 9,ATCA具有和CPCI一致的软件结构,ATCA平台和CPCI平台下,MSOFTX3000软件结构一致,差异部分如下: ATCA平台下后台软件由OMU、LMT和WebUI组成,OMU部署在UPBA1单板上,LMT和WebUI分布在PC机上,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和设备管理等功能。 CPCI平台下软件由BAM、LMT组成,BAM部署在服务器上,LMT分布在PC机上,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和设备管理等功能。,Page 10,ATCA全面切换到Linux操作系统,注1:SOSM组网下还需要单独的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XPTU服务器;,Page 11,第2章 硬件差异 2.1 硬件结构 2.2 硬件规格,内容介绍,Page 12,ATCA硬件结构和CPCI不同,ATCA硬件平台结构,CPCI硬件平台结构,ATCA平台和CPCI平台的硬件结构不同: ATCA平台完全满足PICMG 3.x系列标准 ,是真正的开放标准平台; CPCI平台遵循PICMG 2.X标准,各厂家结合自身情况做了适当修改; ATCA框间级联采用了内部的SWU/SWI单板,节省了原CPCI下使用的LSW。,Page 13,ATCA提供了更标准、更好扩展性的总线,CPCI总线类型多,但带宽有限: CPCI总线 22Gbps; H.110总线256Mbps; 扩展增加的以太网总线带宽提高,但仍然有限,24100Mbps; ATCA总线更标准,具备更好的扩展性: IPMB总线:OSTA2.0机框中的设备管理总线,对机框内硬件系统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 BASE总线:系统的管理控制平面总线,主要作为软件加载、告警和维护信息的通道使用; FABRIC总线:系统业务平面的数据通道,主要用于承载系统内跟业务相关的信息; TDM总线:用于传递系统同步时钟以及承载板间窄带时隙信息;,Page 14,第2章 硬件差异 2.1 硬件结构 2.2 硬件规格,内容介绍,Page 15,MSOFTX3000硬件对比,Page 16,第3章 后台差异 3.1 OMU和BAM对比 3.2 LMT对比 3.3 话统对比 3.4 话单浏览,内容介绍,Page 17,OMU比BAM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OMU和BAM主要差异如下:,Page 18,第3章 后台差异 3.1 OMU和BAM对比 3.2 LMT对比 3.3 话统对比 3.4 话单浏览,内容介绍,Page 19,ATCA本地客户端比CPCI管理更有层次感,ATCA本地客户端和CPCI本地客户端主要差异如下:,注1:CGP是一个建立在硬件平台上的高可用、高性能、易运维、易集成的电信级软件平台,它提供了: 硬件的管理能力和多网元的维护管理能力; 支撑业务进程开发的底层功能组件; 支撑业务进程开发的开发环境;,Page 20,ATCA和CPCI本地客户端对比,ATCA本地客户端,CPCI本地客户端,Page 21,第3章 后台差异 3.1 OMU和BAM对比 3.2 LMT对比 3.3 话统对比 3.4 话单浏览,内容介绍,Page 22,ATCA提供了界面更友好的Web方式性能客户端,ATCA性能客户端和CPCI性能客户端主要差异如下:,Page 23,第3章 后台差异 3.1 OMU和BAM对比 3.2 LMT对比 3.3 话统对比 3.4 话单浏览,内容介绍,Page 24,ATCA 下iGWB提供了Web方式话单浏览界面,Page 25,第4章 网管差异 4.1 网管呈现 4.2 补丁操作,内容介绍,Page 26,网管呈现差异,左边是CPCI在网管的管理,网管采用MML协议直接和MSOFTX3000连接,上面实例是一套网管连接3套MSOFTX3000 。 右边是ATCA下的网管管理,网管采用SOAP和MML协议直接和CGP平台建立网络连接,不直接和MSOFTX3000有连接关系,CGP和MSOFTX3000网元对网管是一个体系,网管和MSOFTX3000通讯通过CGP平台中转。,ATCA平台,Page 27,第4章 网管差异 4.1 网管呈现 4.2 补丁操作,内容介绍,Page 28,ATCA网管新增热补丁管理功能,ATCA平台相对于CPCI平台下,网管新增网元热补丁管理功能: 选择【软件】- 【浏览】打开“软件管理”窗口; 选择“网管服务器”Tab页,选择CGP OMU网元类型节点,可以查看出当前服务器上存在的该网元类型补丁包; 选择“网元”Tab页,选择某一个CGPOMU网元节点,可以查看该网元上的补丁包,并进行加载、激活、确认等操作。,Page 29,第5章 操作维护差异 5.1 安装 5.2 配置 5.3 升级 5.4 补丁,内容介绍,Page 30,ATCA与CPCI安装差异,操作系统 ATCA OMU使用Linux操作系统; CPCI BAM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安装方式 ATCA OMU、iGWB服务器单板生产发货按合同完成预安装,业务单板软件从OMU加载; ATCA提供了INU4 windows方案,可以通过PC机给OMU单板近端安装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CPCI BAM、iGWB等服务器使用光盘从光驱启动安装,业务单板软件从BAM加载。,Page 31,第5章 操作维护差异 5.1 安装 5.2 配置 5.3 升级 5.4 补丁,内容介绍,Page 32,ATCA与CPCI配置差异,配置入口 CPCI所有配置命令统一入口; ATCA新增基础平台数据配置入口CGP,网元业务数据配置通过网元节点进行配置,使配置更有层次感。 ATCA平台下,计费服务器单板化,iGWB相关的配置统一通过客户端上计费节点配置,使设备配置具备统一的入口。 配置命令 CPCI和ATCA相比在业务数据配置命令上保持完全一致; ATCA下基础平台数据配置,比如机架配置ADD SHF修改为ADD RACK,与国际惯用名称更加保持一致。(详细的差异命令列表见华为软件配套说明书),Page 33,第5章 操作维护差异 5.1 安装 5.2 配置 5.3 升级 5.4 补丁,内容介绍,Page 34,ATCA与CPCI升级差异,ATCA升级方式 ATCA提供了基于WEBUI的升级界面; ATCA提供无损升级方案,升级中断业务时间10s; ATCA下统一的入口完成iGWB、OMU、主机的升级; ATCA升级操作可以提前准备,当晚升级操作只需要10分钟,降低了升级操作的风险。 CPCI升级方式 CPCI通过BAM直接升级; CPCI下升级操作步骤相对较多,iGWB、XPTU、BAM需要分开升级; CPCI下当晚升级操作需要90分钟。,Page 35,第5章 操作维护差异 5.1 安装 5.2 配置 5.3 升级 5.4 补丁,内容介绍,Page 36,ATCA与CPCI补丁操作差异,补丁文件格式 ATCA相对于CPCI压缩了补丁文件,更加节省硬盘空间; 补丁上载方式 ATCA下通过客户端SFTP工具直接把补丁包上传到OMU指定路径; CPCI下直接把补丁文件放到BAM服务器指定路径; 补丁加载方式 ATCA和CPCI完全一致;,Page 37,第6章 功能差异 6.1 进程组配置 6.2 iGWB差异,内容介绍,Page 38,ATCA下提供进程组配置方式,CPCI下单板即进程 CPCI下提供不同功能的物理单板,例如WCCU、WBSG等; 添加物理单板时模块被同时配置到系统中; ATCA下软件和硬件分离,充分发挥多核多CPU的优势 硬件单板与进程完全解耦,多个进程形成一个进程组配置在同一块物理单板上,例如GCU100、VCU100等; 模块的配置取决于进程组的配置,配置一个进程组等同于同时配置多个模块,模块号自动生成。 ATCA下业务单板(iGWB/OMU/SMM/SWU除外) 没有单板主备的概念,只有进程主备。就如同CPCI没有框主备,只有单板主备。正常情况下,主用进程会均匀分布到两个互助单板上。,Page 39,典型进程组类型,ATCA进程组中的一个进程就是CPCI下的一块单板 进程组类型也被称为模块组类型,其中包含了模块数量、模块类型以及绑定CPU核的信息; MSOFTX3000提供多种适用不同场景应用的进程组类型。,Page 40,第6章 功能差异 6.1 进程组配置 6.2 iGWB差异,内容介绍,Page 41,iGWB差异,硬件环境差异 在CPCI平台下,iGWB采用两台独立的PC服务器作为硬件载体; 在ATCA平台下,一套iGWB装在两块单板上做成双机。 计费组网差异 CPCI平台下,所有的话单文件都存放在一套iGWB服务器上,计费中心从一套iGWB上获取话单文件; ATCA平台下,由于支持分布式,话单分别存放在13套iGWB单板上,计费中心需要分别从不同的iGWB单板上获取话单文件。,Page 42,第7章 资料差异,内容介绍,Page 43,资料差异,Page 44,提供了CPI格式资料,说明: 共分五部分:1) 免责部分;2)描述类;3)过程类或服务场景类;4)参考类;5)手册类可选部分 设置原则: 按国际惯例在最前面增加Library In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