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徐州改线初设洪评不老河.ppt_第1页
国道徐州改线初设洪评不老河.ppt_第2页
国道徐州改线初设洪评不老河.ppt_第3页
国道徐州改线初设洪评不老河.ppt_第4页
国道徐州改线初设洪评不老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 步 设 计 汇 报,206国道徐州改线段建设工程,徐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年2月20日徐州,一、概述,206国道徐州改线段工程路线起自贾汪大李庄北206国道(206国道桩号K666+600),向东经贾汪新城区北、至贾汪新城区东后转向南,经紫庄镇东,徐庄镇东,至张集镇东南后路线转向西,止于206国道三堡南(206国道桩号K723+600)。路线全长68.398km。 根据206国道徐州改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发改委关于本项目建议书和工可的审查意见”,本工程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26.0米,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一、概述,现有路网,不老河,京杭运河,徐洪河,废黄河,1、项目地理位置图,奎河,二、建设条件,地形地貌:项目区基本地貌单元为平原微丘区;,气象: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3.9左右;,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869mm之间;,河流水系:本项目沿线地区河网密布,路线跨越较大河流有不老河、京杭运河、徐洪河、废黄河、奎河等。,本项目路线为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拟建场地上部土层较软弱,场地粉土地层为不液化土层,本场地为对抗震一般地段。 拟建场地无深大断裂及全新活动断裂,作为拟建场地是稳定的、适宜的。,二、建设条件,岩土工程地质评价,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0.10g,二、建设条件,地震,四、路基路面,1、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全宽为26m,其中,中间带3.5m(含20.75m的路缘带),单侧车道23.75m,单侧硬路肩宽3.0m(含0.5m的路缘带),土路肩各宽0.75m 。,五、桥梁、涵洞,设计荷载:公路-I级 桥梁宽度:2(净-11.5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0g 设计洪水频率:1/100。,采用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沿线桥涵分布: 本项目推荐线共设大桥3202.24米/7座(包括2座分离式立交),中桥681.24米/13座,小桥87.24米/3座;,五、桥梁、涵洞,不老河 规划二级航道,京杭运河 二级航道,徐洪河 五级航道,废黄河,郎溪河,奎河,阎河,五、桥梁、涵洞,大桥,不老河大桥路线于K15+468.8处跨越不老河,不老河河道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成85度,河道两岸大堤宽约213米,水面宽约195米,根据贾汪区规划,不老河规划为II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29.43m,通航净空为矩形,其B=70米,H=7米。,五、桥梁、涵洞,大桥,五、桥梁、涵洞,大桥,不老河大桥 主桥上部采用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上部结构采用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跨径组合为730+48+80+48+730m,正向布置,桥梁全长604.2米。 下部结构主桥采用矩形实体墩,引桥采用肋板式桥台,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五、桥梁、涵洞,大桥,京杭运河大桥,五、桥梁、涵洞,施工方案介绍 徐洪河大桥主桥采用双悬臂挂篮悬浇施工。0号块在支架上现浇,剩余节段采用挂篮悬浇施工。 主桥主要施工顺序: 1.钢板桩围堰 2. 搭设钻孔平台 3. 主墩、过渡墩桩基础施工; 4. 主墩、过渡墩承台施工; 5. 主墩、过渡墩墩身支架施工; 6. 主梁0号块在墩旁托架上施工; 7. 边跨主梁搭设支架现浇施工; 8. 主跨主梁挂篮悬臂施工; 9. 主梁合拢; 10. 桥面系施工。, 中桥,五、桥梁、涵洞,施工方案介绍 不老河引桥均为预制箱梁结构,可以采用集中预制,安装时采用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及方法如下: 1、清理平整场地; 2、钻孔,进行灌注桩、承台、系梁、墩柱的施工; 3、立模浇筑墩帽混凝土; 4、完成所有下部结构后,利用架桥机架梁,完成体系转换; 5、桥面铺装施工。, 中桥,五、桥梁、涵洞,基础施工方案: 1、对不老河大桥主桥,承台部分均位于水中,可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 2、对于引桥,全桥下部基础在浅水区施工时,采用打木桩搭设施工平台; 深水区施工时,需利用驳船搭设施工平台(如下图)。,五、桥梁、涵洞,施工期间防汛措施: 1)由于徐州地区汛期出现在6-9月份,因此在此期间尽量不进行桥梁下部墩台及桩基的施工,主要考虑上部结构的安装。 2)施工期间各项临建工程应尽量减小对河道的阻水、壅水作用。 3)施工各项设施、材料库等设置于河床以外。 4)河道内修筑的施工道路,路面高程尽量与滩面齐平,如确实需要抬高时,高出滩面部分控制在0.5m以下。 5)施工期间,桥址处的河道左、右岸堤防堤顶分别设置沉降、位移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对堤防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关注沉降、位移的绝对数值和变化趋势,当沉降、位移监测值不收敛,并有持续增大趋势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通知河道管理部门,尤其重视基坑开挖施工时的堤岸稳定监测工作。 6)施工时,泥浆池放河道管理范围线外,沉淀池不得建在堤身上。施工场地宜布置在堤防管理范围以外,严禁沿堤顶布置施工料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