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122小时.ppt_第1页
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122小时.ppt_第2页
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122小时.ppt_第3页
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122小时.ppt_第4页
城乡规划法》简介2007122小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规划法简介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孙安军 2008 年 1月,主要内容,一、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二、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 三、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思路,一、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前苏联的经验,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发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1984年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 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市规划法并正式颁发;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1993年6月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一)城市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1、城市规划制定制度 2、划定城市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 3、城市规划实施许可制度 4、违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制度 (二)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法规体系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有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3、城市规划技术法规,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法规体系,(三)现行规划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与问题,重要作用 1、确立了城乡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保障城乡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2、建立了规划编制和审批制度,颁布了相应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 3、建立了以“一书两证”为核心的规划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了规划管理机构,规划从业人员不断增多,规划教育、科研力量不断壮大。,(三)现行规划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与问题,存在问题 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2、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 的需求; 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 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城乡结合部管理权限不清,建设混乱。,2、城乡规划管理制度 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内容上难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现行城乡规划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理依据; 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效规范; 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5、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 规划的严肃性,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 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近年来颁发的几个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2005161号) 国办转发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这些文件的重点内容 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强调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规划管理的事权 坚决纠正贪大浮夸、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规模的现象 制定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制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严格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 加强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政责任的追究 强调建立城乡规划监督制度,城乡规划法起草过程,1999年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启动,2001年开始从城市规划法修订改为城乡规划法的制定;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法(152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并正式颁发;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二、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章节比较,城乡规划法 共七章七十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城市规划法 共六章四十六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 旧区改造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三、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城乡规划体系 (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 (五)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 (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七)明确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 (八)强化法律责任,(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1、立法目的体现公共政策 为了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城市规划法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城乡规划法,(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2、规划的原则体现公共政策要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第4条的规定),3、从建设发展的重点上体现公共政策要求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第29条的规定)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第34条的规定),4、城乡规划制定、实施的程序上 体现公众的参与,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在上报审批的材料中应当附具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第26条的规定)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第48、50条的规定) 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第22条的规定),5、保证公平,明确有关赔偿或补偿责任,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第50条的规定),因撤销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第57条的规定),(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区域统筹 2、确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3、“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遵循城乡统筹 的原则。 规划区划定,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将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中,成规划体系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 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划定规划区的变化 (第2条) 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关键词(1)划定规划区要求的变化 (2)城市、镇、乡和村庄都要划定规划区 城市规划法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2、确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城市和镇应当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第3条的规定) 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第30条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 (第42条的规定),3、“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第5条的规定) 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基本农田” (第17条的规定) 近期建设规划要“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 (第34条的规定),(三)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1、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 2、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1、城乡规划体系的变化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同层级政府编制规划和从事规划管理的责任 下位规划不得违背上位规划的要求,对乡和村庄规划的特别规定 (第3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 关键词: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 区域内外的规划要求不同,2、明确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规定 (第17条)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关键词: “绿线”、“兰线”、“黄线”等在规划实施中不得擅自改变 下位规划不得改变上位规划强制性内容,3、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第34条) 城市、县、镇政府应当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实施的关键 是城市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依据,(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1、对城乡规划评估(第46条的规定) 2、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定(第47条的规定) 3、修改详细规划的规定(第48条的规定) 4、修改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规定(第48条、第22条的规定),1、增加了规划评估的内容 (第46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本级人大会常委会、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 关键词:定期评估 公众参与评估 评估结果向人大和审批机关报告,2、明确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条件和程序 (第47条) 修改规划的五种情况 定期评估是城乡规划修改的前置条件: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 修改强制性内容的规定:应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依照规划编制的审批程序报批。 关键词:不再采用“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3、严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 (第48条) 修改前的程序要求: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要求:应依照控规的审批程序报批。 对涉及修改强制性内容的特别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4、增加了修改乡、村庄规划的规定 (第48条) 修改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5、增加了修改规划的补偿规定 (第50条) “一书三证”发放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关键词:修改规划与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五)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1、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 2、规定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1、针对土地有偿使用的建设用地 规划管理制度,需要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第36条的规定)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第38条的规定),2、规定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选址意见书 (第36条的规定)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37条、38条的规定)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40条的规定)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41条的规定)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第33条的规定) 临时建设规划管理 (第44条的规定) 建设工程完工后的规划条件核实(第45条的规定)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第24条的规定) 规划师执业资格管理,(1)发放选址意见书的变化(第36条) 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其它建设项目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关键词:批准、核准及划拨用地的项目发“一书”,(2)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变化 (第37、38、39条) 规划区内划拨用地的项目,由市、县政府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规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申请用地。 规划区内出让用地的,在出让前,市、县政府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规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土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持有关文件和土地出让合同,领取用地规划许可证。 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 土地出让合同中没有规划条件的,合同无效;未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而批准用地的,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对规划条件的规定,根据2004年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规划条件及附图的要求: 规划条件出让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绿地比例、必须配置的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界线、开发期限等。 附图标明地块区位与现状,地块坐标、标高,道路红线坐标、标高,出入口位置,建筑界线以及地块周围地区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3)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变化 (第40条) 管理部门的变化:除市、县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外,省(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办理条件的变化: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3)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变化 (第40条) 管理部门审核发放许可的基本要求: A、程序与材料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资格,申请事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申请材料、图纸是否完备; B、内容审核是否符合依法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体要求。 C、许可证可以规定有效期 公示的要求: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4)增加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41条) 将原来的选址意见书变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明确了发放许可证的范围: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 对村民住宅建设管理进行授权: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占用农用地特别规定: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及村民住宅建设,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由市、县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规划许可范围的变化 (第42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6)加强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 (第33条) 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安全第一的原则 分阶段规划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目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安排;详细规划阶段,结合各项专业规划,提出地上地下空间的衔接要求,对各项建设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 考虑与物权法的衔接。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城镇地下空间利用要统筹考虑空间所有权的问题,防止出现由于地下空间使用权设立不当阻碍城市基础设施或城市安全设施无法建设的问题。,(7)城镇临时建设内容的变化 (第44条) 对临时建设的范围做了限制: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8)增加了对建设项目后期管理的规定 (第45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审核建设工程是否按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 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八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参加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 关键词:竣工验收前进行规划条件核实,(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1、加强上级对下级的行政监督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1、上级对下级的行政监督 上级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权力(第53条的规定) 上级行政部门向有关单位对责任人员提出处分建议的权力(第55条的规定) 上级行政部门责令或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下级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权力(第56条的规定) 上级行政部门纠正下级部门做出的错误许可的权力(第57条的规定),(1)明确了上级对下级行政监督检查的责任 (第51、53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执行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措施(3项)与执法证件的规定 关键词:对政府层级和对建设活动的两层面监督检查,(2)增加了上级对下级行政监督检查结果的法定处理措施(第55、56条)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城乡规划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规定。(向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对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履行法定行政处罚职责,做出处置的规定。 关键词:对人、行政部门两种违法行为的处置,(3)增加了上级撤销下级违法行政许可的内容 (第57条) 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 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关镇总体规划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镇总体规划由人大审议。 (第16条的规定)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本级人大常务会备案,县城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19、20条的规定)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须向人大报告。 (第46条的规定)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第52条的规定),3、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 (1)公众对规划制定的监督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关键词:规划审批前公告 公众参与方式 公告时间 意见采纳情况报告,3、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 (2)公众对规划修改的监督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第8条的规定) 修改控规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第48条的规定) 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50条的规定),3、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 (3)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第8条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对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要追究责任。(第9条、第60条的规定),(七)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1、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及责任追究 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的规定(第24条的规定) 规划编制单位编制规划的要求(第24条的规定) 对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追究 (第62、63条的规定) 2、对注册规划师执业的管理(第24条规定授权) 关键词:相应资质单位承担相应的规划编制 资质的五项条件 注册规划师 遵守国家标准,(八)强化法律责任,1、追究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第5861条的规定) 2、追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第62、63条的规定) 3、追究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第6467条的规定) 4、明确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的范围和数额 5、授予政府对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权(第68条的规定),1、对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违反规划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更具体的规定(第58、59条) 上级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的三种情况: (1)对依法应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的; (2)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 (3)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1、对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违反城乡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更具体的规定(第60条) 对规划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的六种情况。 (1)未组织编制城市、县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2)违法核发“一书三证”的; (3)未在法定期限内的核发“一书三证” 的; (4)未公布经审定的修详、建设方案总平面图的; (5)修改修详、建设方案总平面图前未采取听证会等听取利 害关系人的意见的; (6)发现违法行为,而不查处或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1、对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违反规划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更具体的规定(第61条) 对相关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的三种情况: (1)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 (2)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3)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2、增加了对规划编制单位法律责任的规定(第62、63条) 对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处罚的五种情况: (1)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 (2)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 (3)未依法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4)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5)取得资质证书后,不再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的。,3、区分不同情况,对违反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第64、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