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5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_第1页
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5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_第2页
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5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_第3页
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5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_第4页
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5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f,2012年 高考总复习历史,df,第15讲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梳理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生产,不干预,股市,世界,法西斯,市场,自由放任,信贷,价格,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就业,制度,生产关系,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凯恩斯,滞胀,市场,福利,养老,教育,穷人,国家财政,增长,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美,(2010 江苏单科 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C 【解析】本题时间限定在1933年的美国,条件反射,此时的美国正值大危机时期。那么此时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一些列经济措施都是以解决或者缓解经济危机为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的。很多同学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大量牲畜宰了?还有为什么有课本上说的把大量牛奶倒入海中、粮食烧掉。这是本题的一个难点,产品过多,供远远大于求,产品价格狂跌。如果廉价卖出去会亏本。而销毁过剩则有利于提高价格,最终反而可能有所收益。,(2010 上海单科 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内容。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首先可以排除。社会福利正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这张干预没有减轻负担,反而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2009 重庆文综 22)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 A 【解析】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009 四川文综 2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提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2009 江苏 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增加就业机会 刺激消费需求 抑制物价上涨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此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能够有能力进行消费,故都正确,和题干无关。,知识拓展 演练提升,知识结构图,(2010 天津文综 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措施影响的理解。解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国内商品价格提高”“ 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据题目限定词“起直接作用”,逐项分析。以上信息都与美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有关,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只涉及农业;C项只涉及工业方面;D项与题目信息无关。故答案为A。,(2010 上海单科 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图表类材料选择题。结合史实与图中曲线变化可以判断,农产品价格危机发生在新政前应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图中上升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失业率在危机发生总体呈上升趋势是事实,罗斯福1933年推出新政虽然有以工代赈 的措施,但在一年内即把失业率解决到比1929年危机前还好违背事实,故B项错误。在危机前,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包括金融部门在内的各部门都已潜伏危机,危机发生后,金融部门反应最早最直接,银行业大量关停、倒闭,罗斯福上台后,施政的第一个步骤即整顿全国金融,并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障存款人利益,银行业经历整顿后混乱局面最先得到改观,为经济恢复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以工代赈,解决工人就业是新政中的一个亮点,但图示1933年前后趋势不符合事实,故D项错误。,(2009 广东 2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答案】C,【解析】罗斯福上台是在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号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2009 广东 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注: 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请回答: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的合理性。(4分),(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 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试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6分)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 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10分),【解析】 第(1)问材料中法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为28.5%,而美国只有14.7%。所以作为一个“穷人”,他在法国获得的福利远远多于美国。但如果是一个“富人”,在法国由于国家总体的GDP水平低于美国而福利开支大于美国,因此所承担的纳税额远远高于美国。 第(2)问从材料中不难找出依据形成对问题所列观点的判断。注意从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两方面分别说明。从材料中获取数字依据时可以从特殊点入手。 第(3)问从福利国家福利制度的评价中找出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为第一种观点作说明;然后再从消极影响中找出能够说明第二种观点的史实依据即可。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原题中的提示语。,【答案】 (1)材料一中法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GDP中所占比重远远大于美国,低收入阶层会从政府领取较多的福利费。美国在GDP增长速度高于法国,福利支出远远少于法国,高收入阶层即大部分企业家缴纳的税费要少于法国,企业发展资金条件好于法国。 (2)否。如挪威福利开支大于英国和美国,GDP增长速度却与英国持平,略低于美国;美国的社会福利开支远远小于芬兰,但GDP增长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