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简介201511修订.ppt_第1页
汽车车身简介201511修订.ppt_第2页
汽车车身简介201511修订.ppt_第3页
汽车车身简介201511修订.ppt_第4页
汽车车身简介201511修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汽车车身概述,2012年12月3日 ZNTC ZC6 苏秀荣,1,目录,1、ZNA生产的车型 2、车身的基本概念 3、车身的构成 4、车身结构 5、车身用材料 6、车身制造 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及标准 8、车身设计要点 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 10、日产V3P设计流程展示,2,1.ZNA生产车型,目前已形成两个品牌,五大序列,八大车型,120余种车型。,除此之外,还有电动车特装车等。 CDV是 Car Derived Van的缩写,即: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风度,3,专用车产品,火箭 作业车,残障车,气象 指挥车,普通改装产品,警用类,工程类,物流、邮政类,帕拉骐类,救护类,NV200精品,电动汽车及特装产品,1.ZNA生产车型,锐骐 EV,帅客 EV,4,2.车身的基本概念,汽车是由发动机、底盘、电器、车身四大系统构成。,汽车车身应能够对驾驶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对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车身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的后果。(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造型,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地引导周围的气流,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此外,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气性。(空气动力学要求) 汽车颜值,车身是精致的艺术品,应以其明晰的造型、美观时尚的装饰件以及悦目的色彩使人获得美的感受。(造型美学),5,2.车身的基本概念,6,2.车身的基本概念,汽车车身应具有包括操控稳定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和商品性(整车质量) 这几个方面,而其中舒适性能和整车质量给人的感觉最为重要。,7,3.车身的构成,1)汽车车身一般由驾驶舱、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等构成。根据舱的布置具体又划分为单厢、两厢和三厢等车型。,8,3.车身的构成,2)按构成分为:车外部部件(除外装饰件外含白车身及五门两盖) 、车内部件、(除内装饰件外含密封件、门锁、玻璃升降器、座椅、安全带等功能件)。,9,3.车身的构成,模块化 目前车身模块化构成越来越多地被采用。集轻量化、装配集成化、高品质化于一 体。如前端模块、角部模块、后端模块、车门模块、仪表板模块等。,空气盒,上梁(Upper rail),高弯曲性结构,下梁(Lower rail),模块化构造的白车身结构,前端模块,10,Source: Dow Automotive,3.车身的构成,Polo前端模块架集成技术 非金属制成,前端模块,郑州日产MX6前端模块总成 模块构架金属制成,11,前端模块,3.车身的构成,Nissan skyline,仪表台模块,前端模块,顶棚模块,后背门模块,车门模块,模块,3.车身构成,13,基于一种前端模块架基础上的三种不同前大灯造型,Source: The ITB Group, Ltd.,Infinity QX56,Nissan Pathfinder Armada,Nissan Titan,3.车身的构成,前端模块,14,3.车身的构成,角部模块,水箱,大灯支承,前大灯,前翼子板 离线涂装,前翼子板装饰件,前翼子板护板(隔音件),前翼子支承,金属/塑料混合 前端保护,15,3.车身的构成,16,4.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按受力情况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车身(白车身)。,白车身一般为经过焊接而成一体的骨架结构。由可吸收能量的碰撞区和高安全性要求的驾驶室构成。汽车冲撞时,吸收一定的冲击力且保护人的安全。,17,非承载式车身 这种类型的车身下面设计有车架,车身和车架通过悬置软垫连接。(车架上装有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等等)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如PK和PLD(帕拉丁)等。 承载式车身 这种车身不带车架,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整个车身设计成为一个带框架的箱体,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汽车所受到的各种载荷最终由车身承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 如 C16A帅客、NV200等。,4.车身结构,18,4.车身结构,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19,4.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的汽车,车身受力,基本载荷:重力、悬架作用力、阻力 其它载荷: 冲撞、吊挂、动力系统作用,安全带作用,4.车身结构,21,5.车身用材料,车身材料的选用既要满足设计 、制造、装配和维修方面的要求,还要满足使用、安全 等方面的要求,即满足强度、刚度、耐腐蚀、零件成形性、可焊性、可加工性等多方 面的要求。 车身用材种类较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 金属材料:钢板(热/冷轧板、镀锌板、高强度板等)铝板、铝合金、镁合金等; 非金属材料:工程塑料、(碳)纤维、树脂、玻璃、橡胶、发泡材料(阻尼材料)等。 车身材料发展趋势 1)铝镁合金在汽车车身中的应用逐年增加,特别是欧美地区,它将占车身材料的主导地位。目前奥迪A4以上的车是全铝车身制成、福特F150皮卡为全铝车身。 2)塑料、复合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逐步增大,车身材料呈现更轻质、易成形、低成本方面发展。如碳纤维车身在赛车和电动车上已较多应用。塑料翼子板已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使用。 3)高强度钢板、超高强钢、激光拼焊钢板及热冲压成形板等新的材料的应用,以使车身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减少能耗和排放。,22,车身钢板选用考虑的一般要点,强度级别和料厚: 料厚直接影响到车身重量 理论上,高强度钢板的采用能实现车身轻量化,但对安全法规(比如行人碰撞保护,则限制外板刚度的提升) 激光拼焊板、差厚钢板、热成形高强度钢板等新材料在车身上的运用,是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选择。 选取强度级别和料厚更多的依据经验和试验结论、参考CAE 计算结果确定 工艺性能: 高强钢的冲压回弹,限制了高强度板在外板零件的应用. 烤漆硬化钢板硬化前具有较好的成型性,而烤漆后有一定的硬化量,提高了强度级别,在门外板等覆盖件上有较多的应用 钢板的焊接性能、涂装性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耐腐蚀性能: 表面涂镀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钢板表面质量,影响涂膜的质量和防腐蚀性。,5.车身用材料,23,5.车身用材料,铝的应用情况,24,5.车身用材料,铝合金的应用情况,25,镁合金的应用,5.车身用材料,26,5.车身用材料,镁的应用-与钢的重量比较,27,5.车身用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阻尼类材料,28,5.车身用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阻尼类材料,29,5.车身用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阻尼类材料,30,5.车身用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阻尼类材料分布示例,31,5.车身用材料,阻尼类材料-提高NVH性能,提高NVH性能方法,隔音吸音,车体阻尼,车体密封,车体补强,32,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塑料,33,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塑料,5.车身用材料,34,从车头到车尾的玻璃设计(除了前后风窗、车门玻璃外,车顶也用玻璃材料)。,Source: Volkswagen, Citron and Scion,Volkswagen Eos,Citron C4 Coupe,Scion tC,5.车身用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玻璃,35, TWB:Tailor Weld Blank,激光拼焊板 TRB:Tailor Rolled Blank,轧制变厚度板差厚板,5.车身用材料,差厚板TRB和激光拼焊板TWB 都是用于汽车轻量化的新型变厚度钢板,其中TRB用轧制方法生 产,在成本、质量、用途等很多方面优于TWB。 TRB目前已开始在德国进入汽车市场,德国Mubea公司已经建了2套轧机生产TRB板 。 用于奥迪、宝马、通用、大众等车型 到2008年已向汽车厂家供货1500万件 韩国现代汽车、中国一汽等均关注TRB板生产 TRB板在中国汽车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可观 从降成本的目的出发,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研发这类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36, 省去了焊接工序,可降低生产成本 连续性生产,生产效率高、操作容易、可靠性好 没有焊缝,表面质量好,可以做汽车外板覆盖件 用过渡区代替焊缝,连接强度大幅度提高,均匀性好,TRB与TWB的比较,上图为使用TRB钢板制作的汽车部件,5.车身用材料,37,5.车身用材料,高强钢,38,车身的制造工艺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均与设计密切相关。冲压是 实现零件的过程、焊接是实现白车身的过程、涂装是实现防腐、密封及装饰性的过程、 总装是实现商品的过程。,6.车身的制造,可用性,涂层,防腐,钢材轧制,冲压车间,车体车间,涂装车间,客户(总装车间),成本,公差,材料,成形,连接,涂装,电泳,磷化,油耗,激光焊接,机械连接,点焊,粘接,装配,碰撞,服务,耐久,防腐,仿真,深拉延,39,6.车身的制造,粘合,音响效果,刚度,冲击韧性,阻尼性能,冲压成形,连接,表面喷涂,功能实现,铆钉,钎焊,疲劳强度,密度,40,6.车身的制造,涂装 涂装是将涂料涂覆盖于基底表面经干燥成膜,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 涂层的过程,即将涂料附着于身表面形成一种膜的过程。,传统汽车涂装工艺,41,6.车身的制造,涂装的目的(作用): 防腐保护-达到较长的使用寿命 装饰性-丰润饱满光洁鲜艳的外观 良好的舒适性-不漏水、不漏风;低噪音;低振动,42,6.车身的制造,涂装,43,钢板基材,磷化膜 (1 - 2),电泳 (15 - 20),中涂 (20 - 40),上涂 (40 - 50),约 100 (0.1mm),- 外观装饰 - 耐久性,通过中涂层填充,来提高外观性能,提高钢板与涂料附着性,及防锈作用,汽车外板涂膜结构案例,Q3,涂层结构,6.车身的制造,44,2-涂层 (2涂1烘),1-涂层 (1涂1烘),钢板 + 磷化 + 电泳 + 中涂,色漆,清漆,素色漆,基色漆,珠光粉,清漆,3-涂层 (3涂1烘),钢板 + 磷化 + 电泳 + 中涂,钢板 + 磷化 + 电泳 + 中涂,涂层结构,6.车身的制造,45,7. 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汽车标准体系,46,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ZNA标准体系,47,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日本日产的标准体系,48,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日本日产的标准体系,49,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车身相关的国家标准GB 国家规定汽车出厂时必须满足的法规要求,以满足乘员的安全、舒适和对 环境的保护要求。 1.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2.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3. 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4. 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5. GB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 6. GB 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7. 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ECER42) 8. GB 23254 车身反光标识及安装要求 9. 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10.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11.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50,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12. GB 11555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13. GB 1508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14. GB 11562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15. GB 11566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 16. GB 20182 商用车外部凸出物 17.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18.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19. GB 15084 机动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20. GB 15741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21. GB 15740 汽车防盗装置 22. GB 25990-2010 车辆尾部标志板 23. GB 7063 汽车护轮板 24. 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 25. GB 26512-2011 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51,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权威碰撞认证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C-NCAP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 欧洲NCAP(EURO-NCAP) 日本NCAP(J-NCAP),新车上市时一般要做NCAP星级碰撞来对车辆的安全性进行宣传,星级评价组织或新车评价体系 ,是乘用车(尤指新上市车型)碰撞安全的一种标准。它是行业性标准,不同于政府强制性法规。 C-NCAP 旨在建立高标准、公平和客观的车辆碰撞安全性能评价方法,以促进车辆技术的发展,追求更高的安全理念。该项目意义在于给消费者提供新上市车辆的安全信息,并推动生产企业增强对安全标准的重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和技术水平,同时使具有优异的乘员安全保护性能的车辆在评价中予以体现。,NCAP星级碰撞,52,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C-NCAP 试验项目为以下三项: (1)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试验车辆10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刚性壁障。试验速度不得 低于50km/h。试验车辆到达壁障的路线在横向任一方向偏 离理论轨迹均不得超过150mm。 (2)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试验车辆4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可变形吸能壁障。试验速度不 得低于56km/h,偏置碰撞车辆与可变形壁障碰撞重叠宽度应在 40%车宽20mm 的范围内。 (3)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移动台车前端加装可变形吸能壁障冲击试验车辆驾驶员侧。移 动壁障行驶方向与试验车辆垂直,移动壁障中心线对准试验车 辆R 点,试验速度不得低于50km/h。,C-NCAP星级碰撞,53,下图为欧洲整车安全性碰撞示意图,行人安全保护,7.车身设计相关法规标准,40%偏置碰撞,100%正面碰撞,顶部静压,侧面碰撞,车门静压柱撞,100%后面碰撞,54,典型研究,新近研究,8.车身设计要点,1)车身设计需研究的课题,55,车身的设计(主要是白车身的设计)一定要满足以下要求: (1)安全性的要求(法规要求) (2)舒适性的要求(含部分法规要求) (3)外观造型及品质(品牌)的要求 (4)制造工艺的要求,8.车身设计要点,什么是汽车安全性? 低速碰撞时让车辆受损最小 高速碰撞时让驾驶员及乘员伤亡最小 主动安全:避免发生碰撞的能力。 被动安全:发生碰撞后的保护能力(乘员和行人),2)车身设计要求,56,8.车身设计要点,2)车身设计要求强度、刚度、耐久、NVH等 车身的设计除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外还要满足强度、刚度、耐久、NVH要求,车体耐久性,振动、噪音、舒适性,基于有限元的仿真分析,碰撞安全性,强度,开开闭件的开闭耐久性,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要求,流场分析,57,8.车身设计要点,3)车身设计要求-车身结构耐撞性(安全性),58,8.车身设计要点,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安全性),为了满足乘员安全和行人保护的要求,车体设计时必须考 虑碰撞时能量的分解途径从而考虑加强结构和弱的吸能结 构的分布。,必须加强,吸能结构,一般位于发动机舱前端或与前防撞梁构成总成结构,59,8.车身设计要点,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安全性),60,8.车身设计要点,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安全性),中通道加强结构,顶盖边梁将冲击力 传递到横梁上,来源:德国亚琛大学Wallentowitz教授,61,8.车身设计要点,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车身骨架结构一般设计成笼型框架,以保护乘员舱。 如右图及下页图所示。,62,8.车身设计要点,笼型的骨架所用材料强度设计不同, 车门、顶盖边梁、后立柱、机舱前立 柱延伸部采用了高强度材料的设计。 主要对应侧面碰撞、柱碰撞、前面正 碰、前面角碰及顶部静压法规。也满 足了车身轻量化要求。,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63,8.车身设计要点,笼型的骨架所用材料强度设计不同,如图所示。,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64,8.车身设计要点,门内加强梁产品性能试验静态抗弯与吸能特性,图示为三点弯曲及万能试验机,3)车身设计要求结构耐撞性,65,对于腿型保护方面,要考虑下图三块区域的设计,8.车身设计要点,4)车身设计要求行人保护,66,考虑行人保护法规的措施,主动式行人保护系统 辅助制动系统(BAS) 车辆智能安全保障系统 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碰撞时机盖弹起) 采用前保险杠安全气囊和前风窗安全气囊,8.车身设计要点,4)车身设计要求行人保护,67,被动式行人保护系统 行人下肢碰撞保护系统 保险杠材料选择 吸能块 保险杠位置 加大碰撞接触面积 保险杠外形设计,8.车身设计要点,考虑行人保护法规的措施,4)车身设计要求行人保护,68,被动式行人保护系统 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系统 增加机舱深度 调整发动机罩的硬度与刚度 降低发动机罩前缘的刚度 调整翼子板支撑刚度,8.车身设计要点,考虑行人保护法规的措施,4)车身设计要求行人保护,69,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前期一般要成立车型项目组-项目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组成 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同步工程 尺寸工程) 项目收益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同步工程 尺寸工程) 项目绩效管理,项目管理,70,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车身设计开发流程,同步工程,71,商品企划输出文件,车身设计开发流程,商品企划,相互制约,达成共识,客户需求售价目标、成本利润收益目标、研发QCD目标,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CMM销售主管,72,车身设计开发流程,同步工程,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开发进度策划-项目开发进度计划-项目策划书,73,白车身设计流程图,同步工程介入,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74,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结构主断面部位示意,75,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结构主断面部位示意,76,结构主断面部位示意,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77,概念设计造型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78,概念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79,车型技术定义书发布,概念设计,前端布置、下车身布置、 仪表板布置、门布置、 发动机舱布置等,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0,概念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1,同步工程设计SE (概念设计、 工程设计阶段),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2,冲压同步工程设计SE(概念设计、工程设计阶段),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3,工程设计-尺寸工程,尺寸技术规范 (DTS),狭义上来说,尺寸工程师是按照设定的公差,装配基准,装配顺序对影响产品质量的重 要尺寸进行计算,根源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整个方案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产 品尺寸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一种方法。,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4,工程设计-尺寸工程尺寸设计,技术要求 - 装车策略 工程图纸要求 均衡后的DTS,整车尺寸评估,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5,工程设计初始,工程设计完成,白车身图纸要求,大总成图纸要求,小总成图纸要求,单个零件图纸要求,工程设计-尺寸工程,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6,工程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7,工程设计-尺寸工程,考虑内外饰尺寸配合要求的车身结构设计及优化 车身仪表板支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实践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尺寸配合 大灯和保险杠的结构设计 实现保险杠与大灯的小间隙配合 考虑吸收尺寸偏差的车身零件搭接结构设计及优化 前风窗板与侧围的混合搭接结构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8,工程设计-CAE分析,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89,工程设计-DMU,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0,工程设计-DMU,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1,工程设计,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2,设计验证,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3,整车台架试验、顶压和正面碰撞安全认证试验、寒区试验高温、高原试验等,设计验证,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4,设计验证,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5,各阶段工作内容总结:概念设计阶段,2.0 成立产品开发项目组,2.1 第一轮外效果图设计,2.2 第二轮外效果图设计,2.3 第一轮内效果图设计,2.4 第三轮外效果图设计,2.5 第二轮内效果图设计,2.6 比例模型制作(仅限于外模型,2.7 胶带图、CAS数据设计,2.8 外模型制作,2.9 内模型制作,2.10 内外模型装饰,2.11 色彩及花纹设计,2.12 造型阶段的间隙/圆角图,2.13 外饰模型测量与线图设计(CLASS B提供),2.14 内外饰模型测量及线图设计(CLASS B提供),2.15 车身总布置概念设计,2.16 结构可研,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6,2.17 完成第一版爆炸图,2.18 完成第二版EBOM和特殊特性清单,2.19 完成第二版零部件设计任务书,2.20 选择确定供应商,供应商并行进行二次开发,2.21 方案性CAE分析,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各阶段工作内容总结:概念设计阶段,97,3.0 产品开发项目组调整,3.1 车身总布置详细设计,3.2 结构3D设计,3.3 初期CAE分析,3.4 详细CAE分析,3.5 线图(CLASS A)后续调整与结构支持,3.6 完成NPI件的FMEA,3.7 DMU或搭建机械模型车,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各阶段工作内容总结:工程设计阶段,98,4.0 产品开发项目组调整,4.1 车身总布置技术文件,4.2 二维工作图设计,4.3 试制交底,协助制定样车试制方案,4.4 制定性能/可靠性试验方案,4.5 车身试制,一轮工程样车试制及评价(B样件),4.6 第1阶段试验(一轮工程样车/件),4.7 改进设计(性能优化),各阶段工作内容总结:产品验证阶段,4.8 车身试制,二轮验证样车试制及评价(C样件),4.9 第2阶段试验(二轮验证样车/件),4.10 改进设计(性能优化),4.11 编写服务文件(维修手册、使用手册等),4.12 发布生产准备文件,9.车身设计开发流程,99,开发的基本流程,认真调查市场动向、社会动向、消费 者倾向等情报,策定整车的基本商品计划。,商品企画,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Zhengzhou Nissan Motor co., ltd.,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0,造型部门在商品企画立案的概念基础上,多次绘制简图,从各种角度反复讨论, 制作新的油泥模型。,造形,在造型部门制作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具体商品开发(整车布置、性能计划、图纸)。,设计,装配部品,确认能否装成整车,指出装配上的问题。,开发试作,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Zhengzhou Nissan Motor co., ltd.,开发的基本流程,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1,使用实验车,反复试验、确认功能、性能是否实现了设计的目标。,试验评价,按照生产工顺进行生产试作,验证能否生产出设计性能要求的目标。,生产试作,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Zhengzhou Nissan Motor co., ltd.,开发的基本流程,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2,原来开发流程,商品企画,設計,開発試作,生産試作,量産,実験評価,実験評価,工場試作;回,開発試作回,造形,約个月,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Zhengzhou Nissan Motor co., ltd.,商品企画,設計,生産試作,量産,数字試作评价,実験評価,工場試作;回,造形,約个月,供应商选定,选定供应商,周期缩短流程(V3P Process),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3,V3P流程(整体),SOP,PT,Design data freeze,SOP,PT,SOP,PT,VC,VC,S Lot process,Model freeze,S Lot,PT2,SOP,PT1,Concept of product,Product profile,PDD,EXT,INT,-,-,-,PDD,PDD,PDD,V3P process,Product profile,Product profile,Product profile,Design data freeze,Concept of product,Concept of product,Concept of product,Design data freeze,開発規模 大,開発規模 小, Physical phase, Digital phase,Preparation phase,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4,SOP,PT,VC,-,PDD,Product profile,Design data freeze,Concept of product,( 时),DFC阶段,DF阶段,DD阶段,DP阶段,(Digital plan phase),(Digital development phase),(Digital final phase),(Digital final confirmation phase),Concept Design kickoff,Profile,Design determination,-2,-4,-6,-8,-10,-13,-14,-16,-15,-12,-11,-9,-7,-5,-3,-1,Design selection,0,Design data freeze,Contract,DP完了判断会,DD完了判断会,DF完了判断会,技术完了判断会,V3P流程(Digital Phase),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5,包括量产厂家在内,各种要件(整车式样规格造型、整车性能、布置、品质、成本、生产性、质量等)成立性确认。,制订整车式样规格造型、整车性能、布置、品质、成本、生产性、质量等具体详细计划。,在商品概念基础上,制订整车式样规格造型、整车性能、布置、品质、成本、生产性、质量等初期计划。,各种要件(整车式样规格造型、整车性能、布置、品质、成本、生产性、质量等)达成度最终确认。,阶段,阶段,阶段,阶段,各阶段主要目的,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V3P流程(Digital Phase),106,Engineering Decision Meeting, 各 Digital阶段已规定有详细日程。 即使有1个部品的数据完成延迟,也无法进行评价,因此和实际整车试作一样,日程管理很重要。,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107,約20,000Design項目,Design standard template,Design standard,Design standard,Scattered paper-based technology standard,Preparation of design procedure flow,设计标准业务流程化,以实现最佳设计。,10.日产V3P设计开发流程展示,设计标准模板,108,Flow of cooled air,Flow of heated air,V3P流程(Digital Phase),Digital Lot 整车性能评价事例,空調性能(空調风向)解析,10.日产V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