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案例分析,2,第一章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人类的地球生物圈环境。,人,生物圈,水、气、土,生态环境,物化环境,生态环境学,传统环境学,生态学,3,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学研究的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某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的集合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域中的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系统。,4,第一节 基本概念,环境功能:,生态系统,特点:,结构的整体性 系统的开放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变化性,涵养水源,调节水文 保持土壤,防止侵蚀 防风固沙,防止沙化 改善气候,防灾减灾 平衡O2与CO2 净化大气和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景观,社会文化,运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调节反馈,5,第一节 基本概念,典型生态系统,自然,森林,草原,荒漠,淡水,海洋,湿地,人工,城市,农业(半自然),陆地,水域,生态环评的第一步:明确评价对象类型,典型生态系统,6,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1、保护系统整体性: 地域连续性(干线工程,生境切割) 物种多样性(物种灭绝,破坏稳定) 组成协调性(动物、植物协调生存和发展) 条件匹配性(土壤、水、植物),7,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2、保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 生态系统的层次越多,结构越复杂,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越强,自调节能力也越强; 保持生态系统恢复或重建所必须的环境条件。,8,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3、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防止生境损失和干扰; 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 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境。,9,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4、关注特殊性问题 特殊的生态系统、生境、生态因子或特别需要保护的生态目标,或因其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视。,10,第一节 基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5、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鉴别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11,第二节 评价程序,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1、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 2、贯彻执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环境政策与法规,资源政策与法规,社会经济政策与法规 3、遵循生态科学原理 4、强调针对性:针对具体建设项目,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针对具体影响和特点 5、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12,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等级划分: 等级: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大小分为三级 1级:全面深入评价,有很重要环境影响或敏感环 境问题 2级:有重点问题评价(或专题) 3级:一般问题,可分析确定 注意:一个项目只定一个级别 有多个影响点时,按级别最高的一个定级 遵循评审意见,13,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范围确定原则: 1、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子 (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 2、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 (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 过程、特点) 3、必须包括所有影响 (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14,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考虑因素: 1、建设项目:时空分布 2、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 3、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 4、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 5、技术可达性 6、行政管辖界域 7、工作需求:调查范围由大到小,影响距离由近及远 (含所有影响可及范围),15,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范围确定: 1、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 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 1-2km,一般包括直接作用区、间接作用区和对照 区。 2、对于道路、管线工程,评价范围可取沿线两侧200- 400m范围(重点区域要扩展),16,第二节 评价程序,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目的:鉴别拟建工程与潜在的生态受体之间的关键联系,确保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方法:将拟建工程和受影响生态系统分解为各自的组成部分,鉴别可能的交互作用,并寻求合适的表征因子和参数。 3、注意:识别与筛选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与咨询、访问),17,第二节 评价程序,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 作用主体: 全面性(主、辅、配、公、环) (建设项目) 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 作用特点(集中?长期?物理?) 影响受体: 类型与组成(主导因子) (生态系统) 特点与状态(整体性、脆弱性) 敏感问题(限制因子、敏感目标) 资源问题(经济意义、特色资源) 影响效应: 性质(正负?可逆?累积?) 程度(强度、长短) 范围(直接、间接) 可能性 敏感目标,18,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识别,19,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植被 类型、面积、覆盖率、分布 生物多样性 植物种、密度、优势度、频度 动物种及生境、种群、密度 保护物种 种类、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 珍稀濒危种 珍稀度或濒危度 特有物种 种类、种群、分布与生境、价值、公众关心度 资源物种 种类、生产力、生境、动态 系统整体性 景观破碎度等 系统生产力 生物量、生物生长率 系统稳定性 生物资源采补平衡、系统发展趋势、土壤侵蚀 气候恶化(大风日、干燥度等)、区域自然 灾害、外来物种 敏感目标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地、景观,因子 参数,20,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筛选,规划体系 城市性质、规划目标、功能区划 环境 大气质量、大气功能区划、 水系、规划功能、水源、地下水 声环境功能区划、敏感目标 绿化体系 绿化指标、绿地面积、绿地结构与布局 景观体系 城市风貌、空间资源、景观敏感目标(区、段、点) 风景名胜区及其他景观敏感目标 安全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城市灾害、污染隔离带 城市气候 热岛效应(极端温度等)、湿度 区域环境 城郊生态(城乡关系)、城市环境调节带(区) 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功能与城市生态稳定性,因子 参数,21,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标准: 1、反映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特点 如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2、反映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的状态 如结构: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 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功能:水源涵养力、生产力 3、反映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理想状态” 如区域背景、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 4、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会有不同的表征方式,22,第二节 评价程序,评价标准(常用): 1、环境标准(国标) 2、规划目标与指标、功能区划 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风景区 3、科学研究确定的承载力、容量、阈值 4、法规定值(资源法、环境法、环境标准) 5、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 6、背景值(现状)或本底(理想状态) 如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 7、资源量与生产力,23,第二节 评价程序,土地沙漠化程度景观判别(标准),24,第二节 评价程序,土地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特征(标准),25,第三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系统调查:类型、结构、特点;植被、群落、物种 生境条件(地理、气候、土壤) 生态功能调查:生产力、主要环境服务功能 自然资源及利用: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其他资源 敏感保护目标及其保护要求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自然灾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 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及动态功能变化 其他问题:人类主要干扰及干扰方式 经济发展规划对生态资源的利用 人文景观等,26,第三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点: 分辨层次、类型 评价质量、状态、功能、重要性等 内容 评价要求 方法 (1)区域生态 结构、状态、质量 景观生态学 稳定性、生产力 景观生态学 区域生态功能 规划、景观、. 重要性问题 指标分析 (2)系统、群落 生物多样性 样方、指数 质量:生产力 景观、传统实测 重要性:物种、生境 指标评分排序 (3)物种 重要性及保护要求 法规+科学评价 (4)生境 质量与功能 指标综合 重要度 综合评分排序,27,第三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评中的敏感保护目标: 自然保护区 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及其生境 重要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 原始森林、原始荒野 湿地(河口、滩地,红树林)、 鱼类产卵场、回游通道、珊瑚礁、渔场 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源头及区域生态安全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园林和绿地、特殊景观、海滨沙滩浴场,28,第三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评中的敏感保护目标: 重要自然与人文遗迹(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 生物(态)保护地(动植物园、生态保护地、示范区) 生态脆弱区(过渡带、交界带,脆弱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易发区(洪、涝、崩滑流、台风) 重要资源: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特产地,29,第四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特点: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动态、积累) 具有区域性和战略性 综合性与高度相关性 整体性与敏感性兼具 2、影响预测问题:高度的不确定性,30,第四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内容: 1.生态系统整体性影响: 系统是否毁灭、替换、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系统是否分割、简化,功能受损? 系统是否可正向演替或恢复? 2.生态系统因子影响: 是否影响关键生态因子? 有无替代或可否恢复?,31,第四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内容: 3.敏感保护目标影响 4.主要自然资源影响 是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是否导致重要或稀缺资源影响? 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灾害等) 是否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趋于恶化?,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估)定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显著性、重要性、长远后果进行人为的判断。 指标:生态学意义的影响评估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评估 经济与资源价值得失 社会文化价值影响评估 遵循政策和法律的评估 其他方面影响,第四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技术方法(通用),类比法 列表清单法 综合评价法 图形叠置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 景观生态分析法 生产力评价法 系统分析法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4,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针对评价对象特点与要求 系统整体性与区域生态:生态制图,景观生态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流失方程等 自然景观 :敏感度、美感度评定 草地资源:五等、八级(产草量的遥感估测) 草群组成变化(样地调查) 同一评价对象可用多种方法评价,35,生态环评图件,1、图件收集:地形图、规划图、水系图、卫片 2、基础图件:土地利用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 3、图件编制:敏感目标分布图 动植物资源分布图 生境质量现状图等,36,生态监测,目的: 认识背景,验证假说 跟踪并采取补救措施 内容: 明确监测因子与项目(参数) 明确监测点位与频率 规范监测方法 估算监测费用 规定监测实施保障措施 注意:只限于环评确定的问题,3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要求,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资源政策 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服务建设者(注意针对性) 服务设计者(注意科学性) 服务管理者(注意协调、全面) 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 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勘探、选址选线、方案设计、施工、运营、退役 7、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 8、可行性:技术可行、管理可达、经济可及,38,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方案:选点选线规避环境敏感目标 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如收缩边坡) 采用环境友好方案(如桥隧代填挖) 建设环保方案(如生物通道、屏障、移植等) 施工:规范化操作(如控制施工作业带) 合理安排季节、时间、次序 改变传统落后施工组织(如“会战”) 管理: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队伍管理 运营期环境监测与 “达标”管理(环境建设),39,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性质:预防、减缓、恢复、补偿、改善(建设) 原则:1)注意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保护 2)珍稀生物及其生境的不可逆影响,必须有可靠措施(避免或替代,迁地保护) 3)法定保护生物和敏感目标,必须依法保护 4)自然资源损失,应恢复和补偿 5)植被恢复与绿化规划,必须充分落实 6)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利用自然恢复功能(利用自然演替,重建退化生态系统) 7)重视全过程管理和保护,40,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分析,工程分析 施工期 营运期 主:库、坝、 占地 淹没土地 电站 植被破坏 生物多样性损失 生物影响 资源损失 地形地貌破坏 配:输水洞涵 废弃土石堆弃 景观变换与不良景观 引水渠 水土流失 断流(供水) 辅:进站道路 景观资源破坏 土地盐渍化 遗迹破坏 蒸发损失与区域小气候 施工噪声 水温分层(生态影响) 水生态阻断 施工道路 道路扬尘 库岸地质灾害 沙、石、土料场 偷伐盗猎 作业场 “三废”污染 水生生态变换、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 公:生活区 传染病扩散 泥沙淤积 水电 河道冲刷 通讯 多功能矛盾 风险 环:污染控制 绿化方案,4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其它影响,流域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协调问题) 移民区(新定居)系列问题 改建工程(如公路、铁路)引发问题 流域资源损失与生态系统改变问题 库区城市化对区域的影响,42,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要点,1、点段结合,以点为主(工程重点,环境敏感区) 2、包括全部工程(主、配、辅、公、环保) 用环保观念(如节约土地)分析工程方案 3、评价全过程影响,分阶段提出保护措施 4、注重敏感目标:与工程关系,保护规划要求 5、论述与沿线城市、区域及其他规划的协调性 6、关注间接影响(诱导效应) 7、景观影响评价:识别敏感点段、敏感景观美学评价 不良景观改善、公路景观建设 8、措施按点、段落实:施工监理与管理 敏感保护目标 绿色通道、水保、景观,43,公路建设项目环评内容分析,工程分析 施工期 营运期 主:路基工程 占地:自然 农业 (挖填段) 敏感目标 桥 梁 地貌、景观 隧 道 植被清除、 生物与栖息地 路面工程 碾压、埋压 配:服务区 生物干扰 景观影响 栖息地破坏 边坡工程 水土流失 环境安全 辅:施工辅道 (挖、填、弃) (洪水灾害) 生态整体影响 作业场地 (生物阻隔) 沙石料场 诱导:城市化 取土场 敏感目标 居民迁移 采石场、 污染:尾气、扬尘 保护区:盗伐 弃杂场 公:生活区 沥青烟气 狩猎、开采 废水、垃圾 环:绿色通道 偷伐盗猎 建筑迁建,44,水土保持方案,认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整体的部分 水土流失属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实质是讲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是环评的内容之一 三类地区(山区、丘陵、风沙区)做方案 处理:水土保持应纳入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纳入环境整体中进行合理性 分析(是否与其他要求协调,是否考虑了 景观、生态功能恢复等),45,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1)施工期直接影响: 占用土地、破坏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对原有自然景观或有价值的历史遗迹的破坏 人类干扰和栖息地丧失造成野生生物物种减少或丧失 施工队伍进驻造成的污染和对水库水坝地区动植物的干扰和破坏等,46,(2)营运期直接影响: 淹没土地,丧失农、林、牧和湿地资源 某些有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的文物资源的破坏 野生物、植物物种因为失去原有栖息环境而迁移或丧失 淹没土地上的残存有机物在水库蓄水时未加清理会逐渐分解影响水库水质 河道加宽或改造改变原来水文状况,造成河道淤积、冲刷、塌岸塌堤 上游河流携带泥沙,可能在坝前沉积,造成回水现象和上游地区的泛滥,47,(2)营运期直接影响: 河流流量、水质、水温变化,使鱼类产卵环境和洄游通道改变,导致物种减少和渔业产量下降 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和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等) 大量移民造成新移民地土地、用水等压力,造成新的污染和植被破坏 与水传播有关的病原孳生导致传染病流行 (3)间接影响 开通公路,大量人群拥入,建设新的城镇,改变区域生态结构,48,(4)保护对策 制定更为现实和合理的发展规划 开展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 调查和研究水电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电站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林业、土地、自然保护区等法律法规, 加强管理 为降低电站建设对河流下游水文情势、水生生态和景观影响, 引水式电站必须保证下泄生态用水量, 杜绝产生脱水河段,49,(4)保护对策 对建设中无法避免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取保护、迁地移栽, 、采种育苗栽培等措施 根据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鱼类, 建立鱼类增殖站, 修建过鱼道等措施 认真落实和执行水土保持方案, 对施工迹地进行及时清理和植被恢复,50,大型调水工程,评价范围为调水区、输水沿线和受水区。 (1)施工期直接影响:(同水电工程),沿线河道改造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营运期直接影响: 调水区:同水电工程,51,(2)营运期直接影响: 输水区:沿线河道水文条件(流量、水位、水温、水流方向等)变化造成沿线水利工程功能丧失,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变,鱼类产卵场变化,水生植物淹没,沿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开辟新河道或渠道线路截断生物通道、破坏植被、影响泄洪,改变沿线用水状态、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区域生态结构,改变地貌特征,沿线历史遗迹和文物破坏,移民影响,52,(2)营运期直接影响: 受水区:改变用水状态、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区域生态结构,改变地貌特征,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污染物质随调水运移,水传播疾病转移,53,案例分析1,某新建公路,全长120公里,位于平原地区,路基宽度28米,全线共有特大桥1座,大桥2座,中桥小桥60座,涵洞310道;互通立交11处;分离立交14处,通道281道,天桥9座,项目总投资为60亿元。根据环评现状调查,公路沿线没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也无国家、省、市级重点保护的稀有动植物种群。公路经过区域为乡村,无大中型企业,距公路中心线200米范围内村庄50个,学校5个,在公路k10070米处距公路中心线220米还有一乡镇医院。,54,案例分析1,1、 环评报告书中应设哪些专题?,答:总论、工程概况、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含生态、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含生态、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社会环境预测评述、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及工程选线的合理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55,案例分析1,2、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判定评价等级并说明判定依据。,答: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米以内范围,并包含公路k10070米处距公路中心线220米的乡镇医院;本项目属新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预计有较显著提高(噪声级增量大于50db),因此根据声环境导则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56,案例分析1,3、说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判定评价等级并说明判定依据。,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300米以内的范围,并包括涉及的取土场、临时用地等,工程影响范围大于50平方公里。项目为线性工程,路线部分在平原区展布,生物量、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均小于50,项目的建设不会引起生物量大幅度减少和物种锐减。因此根据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57,案例分析1,4、若公路特大桥所跨为某水库,该水库为规划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评价中应提出何种措施并说明理由。,答:应提出公路改线避让水源地的措施。理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58,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道,全长80 km,设计行车速度80 km/h,路基宽度24.5 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 750 m),大桥5座(共1 640 m),隧道4座(共3 800 m),其中单洞长隧道1座(2400 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 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 hm2,其中农田150 hm2,林地300 hm2,草坡和未利用土地140 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 640103m3,有高填方段2400 m。项目总投资38亿元。,案例分析2,59,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