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ppt课件.ppt_第1页
读医随笔ppt课件.ppt_第2页
读医随笔ppt课件.ppt_第3页
读医随笔ppt课件.ppt_第4页
读医随笔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医随笔 周学海,医古文教研室 李计筹,周学海读医随笔,百年以来经学家专讲读书得间每执一卷未领真趣先求其疵遂以号于人而自矜有得矣此欺世盗名之术若医者身命之事死生所关岂可以虚名了事哉不料丹溪作局方发挥以后此风滔滔不可止每著一书必痛诋前贤以为立名之地惟仲景不敢毁则迁怒于叔和识者见之真不值一笑也尝谓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故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千金方翼方诸辑录古书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河间洁古丹溪立斋景岳诸家即深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至于冯氏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如此久久豁然贯通自能臻于万殊一贯之妙是从脚踏实地真积力久而得非从超颖顿悟浮光掠响(影)而来自无明暗相兼得失参半之敝矣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笃信好学不笃信又焉能好学乎,一、用“。”号给上文断句。 二、简答: 1、在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上,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原因何在? 2、“万殊一贯”是什么意思?,周学海读医随笔,百年以来。经学家专讲读书得间。每执一卷。未领真趣。先求其疵。遂以号于人而自矜有得矣。此欺世盗名之术。若医者。身命之事。死生所关。岂可以虚名了事哉。不料丹溪作局方发挥以后。此风滔滔不可止。每著一书。必痛诋前贤。以为立名之地惟仲景不敢毁。则迁怒于叔和。识者见之。真不值一笑也。尝谓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故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千金方翼方诸辑录古书。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河间洁古丹溪立斋景岳诸家。即深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至于冯氏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如此。久久豁然贯通。自能臻于万殊一贯之妙。是从脚踏实地。真积力久而得。非从超颖顿悟。浮光掠响(影)而来。自无明暗相兼。得失参半之敝矣。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笃信好学。不笃信又焉能好学乎。,周学海(18561906),字澄之,号健之,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人。 读医随笔,六卷。清周学海编于1891年。本书系作者汇集读书、临证之笔记而成。卷一证治总论;卷二形气、脉法类;卷三、四证治类,列各种病证证治;卷五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六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 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祐,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局方发挥一卷,元朱震亨撰。 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症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针对局方配伍原则与辨证论治等共提出三十多个问题,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指出和剂局方常以温补、辛香燥热之剂治病的偏向,主张戒用温补燥热之法。,冯氏锦囊,医学丛书。又名冯氏锦囊秘录。五十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辑取内经等基础理论及所涉临床各科的精要。参以己见,重点发挥。全书内容丰富,收集民间效方亦较多。现存多种清刻本。,沈氏尊生书,医学丛书。七十二卷。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作者以“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故命其书曰“尊生”。全书共七种,即: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迷、要药分剂。于医理、诊法、内、儿、妇各科临床证治均有论述,在治疗上除方药外,对气功疗法亦颇为重视。,1、在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上,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原因何在? 读书态度 主张:信而好古,笃信好学。 反对:未领真趣,先求其疵。 读书方法 主张:脚踏实地,真积力久。 反对:超颖顿悟,浮光掠影。 原因: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程颐:“学者先要会疑。” 【清】李光地:“要通一经,须将那一经注疏细看,再将大全细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