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B. 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 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 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详解】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ATP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体内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B错误;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以此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的标志,C正确;D、肝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RNA分子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 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 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详解】A、核酸有两种包括DNA和RNA,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碱基共5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有8种,A正确;B、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氢键,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B错误;C、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质,DNA在细胞质转录产生RNA,C正确;D、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故选B。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示意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 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 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文可知脂肽是由一条脂肪酸链和一条由7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组成的。【详解】A、脂肽中有7个氨基酸形成七肽,含有6个肽键,故需要6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A错误;B、枯草芽孢杆菌是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B错误;C、鉴定蛋白质有无用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C错误;D、该化合物游离的羧基位于多肽链的一端和R基中,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D正确。故选D。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 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 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 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判断: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丙为粗面型内质网。【详解】A、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构成,甲为线粒体膜,乙为叶绿体膜,丙为粗面型内质网膜,A正确;B、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需酶的催化。第一阶段:细胞质的基质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的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B正确;C、结构乙中H2O分解属于光反应过程,场所为类囊体薄膜,C正确;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生成的水分子数目等=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D错误。故选D。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 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 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 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答案】C【解析】【分析】1、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2、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详解】、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位于染色体末端,如果丢掉一部分端粒酶可以再合成,故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A正确;BC、由图可知端粒酶由RNA组成,应该是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从而不断延长DNA序列,B正确,C错误;D、恶性肿瘤细胞而是不受机体控制的无限增殖的细胞,据题意可知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D正确。故选C。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材料探究内容操作或结果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菠菜叶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其中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色酵母菌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先滴加适量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进行显微计数鸡血细胞DNA的粗提取用2mol/LNaCl溶液溶解DNA,用95%的冷酒精析出DNA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解】、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可判断CO2产生的多少,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错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错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错误;、DNA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所以溶解DNA用2mol/L的NaCL溶液,DNA不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细胞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滤液与等体积的95冷却酒精混合均匀,静置23分钟,析出的白色丝状物就是DNA,正确。故选D。【点睛】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 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 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答案】B【解析】【分析】姐妹染色单体是指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单独一条染色体不能称为姐妹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分子。【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仍然是一条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两条染色体,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是由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的,B正确;C、四分体时期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产生基因重组,C错误;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次二分裂后期以及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烟草花叶病毒不同提取物感染烟叶的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 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用不同提取物感染烟叶的实验进一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C、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通过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 转录终止时RNA从模板链上的终止密码子处脱离下来C. 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 翻译时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呈互补的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细胞质基因表达的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B、转录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终止时RNA从模板链上的终止子处脱离下来,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B错误;C、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C错误;D、翻译时编码氨基酸的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呈互补的关系,D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根尖是白色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启动子、终止子位于DNA上,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10.下列有关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增加了家养动物变异多样性B. 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C. 植株形态和花色明显不同的两个种群一定属于不同物种D.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详解】A、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增加家养动物变异多样性,A正确;B、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B错误;C、如果植株形态和花色明显不同的两个种群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个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 D、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说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交配方式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其他因素,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11.下列生理过程中,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胰液的分泌B. 溶菌酶对细菌的杀灭C. 剧烈运动时乳酸的产生D. 垂体中生长激素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详解】A、胰液由胰腺的外分泌部(有导管)分泌到消化道 ,A错误;B、溶菌酶对细菌的杀灭可发生在内环境,B正确;C、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剧烈运动时乳酸的产生是在细胞内发生的,C错误;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不是在内环境,D错误。故选B。【点睛】突破点:凡是发生在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1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合成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B. 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C. 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作电位产生D. 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合成受阻【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必须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到细胞膜外如抗体、胰岛素等。胞内蛋白是在细胞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详解】A、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结构蛋白,由游离核糖体合成,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A错误;B、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结构,所以兴奋由神经到突触后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C、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作电位产生,C正确;D、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D错误。故选C。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A. 能感受血浆中渗透压变化,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B. 能促进或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激素C. 能借助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控制躯体运动D. 能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调节汗腺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渗透压的变化,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A正确;B、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或抑制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B正确;C、调节躯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D、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能调节汗腺的分泌,D正确。故选C。14.图表示温室鱼菜互生种植养殖系统,该系统通过巧妙设计,以水为媒,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的鱼菜互生良性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蔬菜种植可以为鱼类养殖提供净化水和氧气B. 鱼类的残饵、粪便等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作为蔬菜的营养成分C. 输入该系统太阳能的总量远远小于输出该系统的能量D. 该系统物质能够自给自足,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读题可知,“鱼菜共生”型农业模式是一种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详解】、由图可知,水在蔬菜和鱼塘之间循环流动,蔬菜可以利用水体中的N、P等矿质元素,同时能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所以蔬菜种植可以为鱼类养殖提供净化水和氧气,A正确;B、鱼类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可作为蔬菜的营养成分,B正确;C、人类对该生态系统利用强度较大,要源源不断的满足人们对鱼、蔬菜等物质的需求,输入该系统太阳能的总量远远小于输出该系统的能量,C正确;D、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故该生态系统不能自给自足,D错误。故选D。15.在进行野葛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几种生长素或其类似物(IAA,NAA和IBA)对不定根发生(根长和根数)的影响,获得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野葛的组织培养除了提供生长素外,还需要提供细胞分裂素等激素B. 对不定根数的影响,NAA在低浓度时效果更好而IAA在高浓度时效果更好C. 在0.4mg/L浓度条件下,相较于NAA,IBA诱导的不定根较长、数量较多D. IAA、NAA和IBA对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培养过程为:取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作为外植体,诱导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最后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诱导该过程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激素的重要功能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一般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分别诱导生根和生芽,A正确;B、分析图表,对不定根数的影响,NAA在低浓度(0.3mg/L)时效果更好,超过此浓度,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而IAA在0.1-0.6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加强,B正确;C、在0.4mg/L浓度条件下,NAA诱导的不定根长4.4cm、数量为5.6条,IBA诱导的不定根长6.2cm、数量为 7.0条,C正确;D、分析图表,在0.1-0.6mg/L范围内,IAA对不定根数以及根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NAA对不定根数以及根长的影响表现为两重性,IBA对不定根数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对根长的影响表现为两重性,D错误。故选D。16.组培苗在移栽前,一般需要炼苗,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下图是不同炼苗方式组合对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移栽存活率的影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闭盖炼苗:T13d,T26d,T312d开盖炼苗:t11d,t22d,t33d不同炼苗方式组合(Tt)对白兰地红枫移栽存活率的影响A. 炼苗初期应创设与室外环境相同的条件,促使组培苗适应环境B. 闭盖炼苗期间应控制的环境条件为:无菌、无光,并保持一定的湿度C. 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最佳炼苗方式是闭盖锻炼6d后,再开盖炼苗3dD. 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随着闭盖锻炼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把握关键信息“炼苗,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然后作答即可。【详解】A、炼苗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炼苗后期,则要与预计的栽培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A错误;B、组织培养期间需要无菌操作,长成幼苗后不需要无菌的环境条件了,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最佳炼苗方式是闭盖锻炼6d后,再开盖炼苗2d,C错误;D、分析题图,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随着闭盖锻炼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D正确。故选D。17.某科研小组制备了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含菌种Bbai1)来降解原油,下表表示不同pH和盐度对游离菌和固定化微球降解原油的影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该固定化技术兼具吸附法和包埋法的优点B. 菌种Bbai1经固定化后对环境的耐受性增强C. 与游离菌相比,固定化菌的降解原油能力提高D. 在pH8、盐度3%时,接种量越大降解率越高【答案】D【解析】【分析】1、包埋法固定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的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2、包埋时常用的载体包括: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稀铣胺等。【详解】A、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海藻酸钠是包埋细胞的原料,活性炭吸附性强,故该固定化技术兼具吸附法和包埋法的优点,A正确;B、分析表格,随着PH、盐度的升高,同一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降解率均比游离菌降解率高,所以菌种Bbai1经固定化后对环境的耐受性增强,B正确;C、分析表格,随着PH、盐度的升高,同一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降解率均比游离菌降解率高,C正确;D、在pH8、盐度3%时,固定化菌的降解率高,看不出接种量对降解率的影响,D错误。故选D。18.研究小组利用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来探究某池塘中大肠杆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涂布操作: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2、取少量菌夜(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3、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详解】A、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时,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灭菌后的涂布器推匀,A错误;B、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底做好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B错误;C、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选项中各菌落数符合要求,求平均值即可,C正确;D、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判断有无杂菌污染,题目中空白对照组有5个菌落,说明在培养过程中有杂菌污染,应重新开展实验,D错误。故选C。19.制作葡萄酒时,在部分发酵液中加入果胶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B. 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减少而下降C. 果胶酶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催化活性D. 组中还原糖含量高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多糖被分解【答案】B【解析】【分析】1.果胶(1)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2)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3)是果汁加工中影响出汁率和果汁澄清度的主要原因。2、果胶酶(1)定义: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2)作用:a、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b、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详解】A、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最适温度,A正确;B、果胶是果汁加工中影响出汁率和果汁澄清度的主要原因,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减少而提高,B错误;C、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作用PH:3.0,C正确;D、果胶是一类多糖的总称,I、II组作对照,I组加入了果胶酶,果胶含量低,还原糖含量高,II组位加入果胶酶,果胶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D正确。故选B。20.下图为母牛发情周期机理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其中黄体是决定发情周期的重要环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的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B. 若黄体萎缩,孕酮减少,会引发新的一次发情周期C. 人为注射孕酮,可延长部分母牛的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D. 人为注射前列腺素,可提前引发部分母牛新一次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答案】A【解析】【分析】1、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指的是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两种方式。正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偏离平衡,负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回归平衡。2、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例如甲状腺。【详解】A、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的调节过程属于分级调节,A错误;B、据图可知孕酮对垂体起抑制作用,当黄体萎缩,孕酮减少时孕酮对垂体抑制作用减弱,促进垂体促卵泡素卵巢发情行为,B正确;C、人为注射孕酮,孕酮增多抑制体促卵泡素卵巢发情行为,可延长部分母牛的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C正确;D、人为注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增多,对黄体抑制作用加强,黄体分泌的孕酮少,进而促进垂体促卵泡素卵巢发情行为,D正确。故选A。21.纤维素和壳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下图表示相关的实验研究,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B. 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pH、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为无关变量C.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D. 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答案】BC【解析】【分析】1、酶活力也称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来表示,两者呈线性关系。酶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反之越低。2、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详解】A、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丰富,所以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PH、温度还有底物种类,酶浓度、底物浓度等为无关变量,B错误;C、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在PH大概为4.8之前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4.8-6.3之间低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6.3、温度=60。C时,对二者的水解作用相同,C错误。D、酶分子中与结合底物有关的部位称为结合部位,每一种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合部位,每一个结合部位至少结合一种底物,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酶分子中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催化部位决定酶的催化能力以及酶促反应的性质,D正确。故选BC。2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下图是细菌抗药性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易感菌群中出现具有一定抗药性的细菌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 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就会通过人工选择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D.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耐药菌群的出现或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易感细菌,但少数细菌因为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详解】A、易感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没有染色体,因此抗药性变异的来源不是基因重组和染色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A正确;B、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是通过质粒实现的,质粒将抗药基因在菌株间、菌种间传递,使抗药基因由一个质粒转移到另一个质粒,故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经过抗生素的长期自然选择,出现了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且逐渐增强。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将体内的有益菌也杀死,所以会引起菌群失调,C错误;D、长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所以会导致耐药菌群的出现,D正确。故选ABD。2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亲代DNA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向子代的传递B.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C. 白天烟草植株释放的信息素可作为雌蛾的捕食信号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单向进行的【答案】BC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1、 间接信息交流:通过激素。2、 通过膜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特定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细胞,如精卵结合3、相邻细胞之间通过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详解】A、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A正确;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C、烟草释放的信息素,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捕食者,C错误;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错误。故选BCD。2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左图为该病的某家系图,这对夫妇为了避免再次妊娠患儿,胚胎植入前进行了遗传学检测(PGD),检测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检测时应选择内细胞团的少许细胞进行检测B. 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C. 该技术可能会引发一定的伦理争议D. EA1EA5均可以作为植入的胚胎【答案】CD【解析】【分析】1、胚胎植人前遗传学诊断通常是从体外授精后610个细胞阶段的胚胎活检12个细胞进行DNA的分析,将无遗传病的胚胎移植入子宫,从而防止有遗传病的患儿出生或孕育中发现问题后面临终止妊娠的痛苦。2、为行PGD而对配子或胚胎进行的操作,在心理和伦理上可能很难被一些患者接受。【详解】A、内细胞团的细胞是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所以做基因诊断时,通常取少量滋养层细胞诊断是否患有遗传病,A错误;B、该过程未用到核移植,B错误;C、遗传学检测(PGD)为人类提供了可以选择后代的机会,故不符合伦理道德,C正确;D、分析遗传系谱图,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均为杂合子,EA1、EA3、EA4、EA5均为杂合子,EA2是显性纯合,EA1-EA5不患病均可作为植入胚胎,D正确。故选CD。25.下列有关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体细胞常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B. 注入受体细胞的既可以是细胞核,也可以是细胞C.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移植后的细胞,使其完成减数分裂过程D. 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很低,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答案】ABD【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为动物个体。【详解】A、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含有核基因全能型表达的物质和环境条件,所以受体细胞常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A正确;B、注入受体细胞的既可以是细胞核,为了保证供核不被破坏,使所得个体的性状更符合工供体,注入受体细胞的也可以是细胞,B正确;C、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移植后的细胞,使其完成有丝减数分裂过程,C错误;D、许多克隆动物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很低及克隆动物的食品安全性问题,D正确。故选ABD。26.淀粉酶是人体消化液中重要的消化酶,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流程如下:*注:DNS显色剂与还原糖在沸水浴条件下显棕红色。请分析回答:(1) 胰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_,进而再代谢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2) 第1步中处应加入_,该组作为空白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测定_。(3) 处的操作步骤是_。第5步加入DNS显色剂前、后沸水浴的作用分别是_、_。(4) 实验结果说明茶花粉提取物对淀粉酶的活性具有_作用,推测服用茶花粉提取物可在_(填“升高血糖”或填“降低血糖”)方面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当与富含_(填“芦丁”或填“VC”)的食物共同服用时可增强疗效。【答案】 (1). 麦芽糖 (2). 3mL磷酸缓冲液 (3). 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 (4). 混匀后在37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 (5). 高温使酶失活,终止反应的进行 (6). 使DNS显色剂在高温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7). 抑制 (8). 降血糖 (9). 芦丁【解析】【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酶活力也称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来表示,两者呈线性关系。酶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反之越低。3、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详解】(1)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填麦芽糖。(2)分析甲乙两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1ml2.5花茶粉提取液,保证等量原则,故第1步中处应加入3mL磷酸缓冲液;甲组为对照组,作用是测定酶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活性,即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3)步骤3将预热37。C后的底物加入到甲、乙、丙、丁不同物质环境条件下,为了让酶与底物充分反应,故处的操作步骤是混匀后在37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为了使各组反应时间相同,故加入DNS显色剂前沸水浴,作用为高温使酶失活,终止反应的进行;根据“注:DNS显色剂与还原糖在沸水浴条件下显棕红色”可知加入DNS显色剂后沸水浴的作用是使DNS显色剂在高温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显色。(4)分析甲乙两组实验条件及实验结果(柱形图)可知茶花粉提取物对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乙组与甲组对照,乙组酶活力低于甲组,说明乙组中葡萄糖含量低,推测服用茶花粉提取物可在降低血糖方面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分析丙丁两组实验条件,与实验结果柱形图可知服用茶花粉提取物与富含芦丁的食物可增强降低血糖的效果。【点睛】识记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a单一变量原则、b对照性原则、c等量原则;领会酶活力的相对值可以用葡萄糖生成量来表示。27.中国已有五千年的饮茶历史,茶文化博大精深。茶业研究发现,鲜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氨基酸含量高的鲜叶比较适合制作优质绿茶。某研究所对单作和间作两种环境下,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实验分组。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米左右);乙组(间作):桂花树(高56米)、含笑树(高1012米)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实验历程。在同一个茶厂,试验地坡势平缓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测定。选择在天气晴好的日期,从8:0018:00时每隔2h测定一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果如下所示。表:两种种植条件下不同季节对茶叶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和酚氨比的影响请分析回答:(1)间作使茶园群落的_结构变得更复杂,有利于提高作物对资源的利用。茶可以饮用、桂花可以入药、含笑种子可以榨油这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图1中,导致8:0012:00期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加快的环境因素有_。经测定,14:0016:00期间甲、乙两组叶片表面温度相近,而甲组净光合速率下降更显著,造成此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3)12:00时,夏茶净光合速率甲组低于乙组,而春茶正相反,其原因可能是_。与甲组相比,乙组在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一直增大的原因是_。(4)两组种植中,鲜茶产量较高的是_组,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和种植方式是_。【答案】 (1). 垂直 (2). 直接 (3). 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 (4). 光照强度 (5). 相关酶的活性下降 (6). 乔木的遮阴作用,温度相对比较适宜 (7). 甲 (8). 春季、间作【解析】【分析】据图1、图2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时间、种植方式和种植季节,因变量是甲乙两组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再紧扣“鲜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氨基酸含量高的鲜叶比较适合制作优质绿茶”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间作是不同高度的树-桂花树(高56米)、含笑树(高1012米)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间作使茶园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更复杂;食用、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8:0012:00期间,光照强度逐渐加强、温度逐渐升高,所以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加快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14:0016:00期间甲、乙两组叶片表面温度相近,温度不是甲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而光照强度逐渐下降,故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3)12:00时,夏季比春季温度高,与光和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故填相关酶的活性下降;甲组单作、乙组轮作,茶树1米左右、桂花树高56米、含笑树高1012米,高大的树木可以为茶树遮阴、温度相对比较适宜,乙组在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一直增大,甲组净光合速率一直下降。(4)分析图1、图2可看出甲组净光合速率大部分段时间段高于乙组,故填甲组;据表格可知,甲组与乙组在春季氨基酸含量高于夏季氨基酸含量,间作时乔木可为茶树遮阴,温度更适宜。【点睛】易错点:通过对比图1、图2得出夏季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一直增大的原因是高大的树木可以为茶树遮阴、温度相对比较适宜。28.豁眼鹅(左右双侧上眼睑残缺)属于中国白色鹅种中的小型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产蛋多等特点,其豁眼表型是人工选种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豁眼性状与基因H、h和M、m有关,正常眼基因H对豁眼基因h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M的存在是h表现的前提,mm时为正常眼。请回答下列问题:(1)鹅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型,与豁眼性状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2)杂交组合MmZhZhmmZHW子代中豁眼雌鹅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用该豁眼雌鹅与MmZHZh杂交,理论上子代中正常眼雄鹅所占比例为_。(3)一只正常眼雄鹅与基因型为mmZHW的多只雌鹅交配,子代中正常眼和豁眼比例约为71,则该雄鹅基因型为_。(4)正常眼雌鹅与纯合正常眼雄鹅交配,子代中豁眼和正常眼的比例接近相等,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5)为了进一步揭示鹅豁眼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对相关基因FREM1在鹅眼睑处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雄鹅FREM1基因的表达量是雌鹅的2倍,此现象最可能是_所致。【答案】 (1). ZW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 1/4 (4). 5/16 (5). MmZHZh (6). MMZHWmmZhZh (7). FREM1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不同性别的鹅携带FREM1基因的数量不同【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豁眼雌鹅基因型为M-ZhW,豁眼雄鹅基因型为M- ZhZh 表现性为正常眼,mm-、-ZHW、-ZHZ-【详解】(1)鹅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根据题意分析,与豁眼性状有关的基因是由常染色体上的M、m和性染色体上的H、h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组合MmZhZh mmZHW,子代中豁眼雌鹅的基因型为MmZhW,比例为1/21/2=1/4;用该豁眼雌鹅与MmZHZh杂交,即MmZhWMmZHZh ,子代中正常眼雄鹅所占比例=(1-3/41/2)1/2=5/16。(3)根据豁眼基因型为M-ZhW、M- ZhZh ,子代中豁眼比例为1/8=1/21/4,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