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寰枢椎脱位.ppt_第1页
课件:寰枢椎脱位.ppt_第2页
课件:寰枢椎脱位.ppt_第3页
课件:寰枢椎脱位.ppt_第4页
课件:寰枢椎脱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寰枢椎脱位,汾阳医院 CT室,寰枢关节脱位,概念:各种因素(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造成的寰椎与枢椎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改变,症状,(1)枕部及颈部疼痛。 (2)斜颈及颈部运动受限。 (3)上位脊髓损害的表现:全身肌肉紧张,手握物不稳或无力, 容易打碎水杯和饭碗;行走无力,容易跌倒;大小便无力;四肢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4) 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和血压升高等。 (5)合并Arnold-Chiari畸形有小脑扁桃体疝者,可有全身肌力低下和易跌倒等症状。,解剖,寰椎:呈寰状, 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 个,解剖,枢椎:向上伸出齿突(原为寰椎的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飞,寰枢关节,寰枢外侧关节 齿状突前、后关节(滑膜关节),寰枢椎韧带,横韧带:连接左右侧块,经过齿状突后方,形成齿状突后关节,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作用是限制寰枢关节屈曲时向前的滑动 翼状韧带:寰枢关节之间轴位旋转受翼状韧带的调节和限制,寰枢椎关节,寰枢椎关节:以齿状突为轴线旋转,诊断,临床症状 X线:主要征象:寰齿前间隙(ADI)增宽,大于3mm,儿童大于4mm,可诊断 争议点:齿突与侧块左右距离不等 ? CT显示合并骨折等 MR对脊髓受压位置、形态、程度显示较好,齿状突与侧块的关系,通过80例正常人研究发现,有74是不对称的,齿突偏移差别可达5mm。如头颈部有轻微旋转,偏移率更高,可达78.9。齿突偏心生长变异以及局部颈肌张力不平衡都会强化这个现象。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也证明这论点的正确。 结论: 在正常的寰枢椎中,齿状突不一定位于中心。,齿状突本身不在枢椎中心,齿状突与侧块,寰枢椎关节间隙,通常二侧关节间隙平行对称,宽约3mm,但约16是不对称的,如果轻度旋转,左右宽窄不对称可高达73。 但一般不会出现关节间隙消失重叠,此现象见于寰椎前脱位。,寰椎前脱位,寰枢椎(头颈部)的旋转,寰枢椎关节的功能就是以齿状突为轴线旋转! 头颈部旋转很常见,应注意拍片体位,图像上观察枢椎棘突位置是否居中,正常人,同一人头旋转 或增加一侧肌张力,诊断:寰椎前脱位,侧位寰椎前弓与齿突间距离(寰齿间距,ADI)相当恒定。若成人超过3mm,儿童超过4mm可视为前脱位 。 在正位开口片,因寰椎向前下移,可出现寰枢关节间隙消失并骑叠,单纯前脱位,寰枢椎侧脱位,避免把正常的齿突偏移和寰枢关节左右欠对称视为脱位 侧脱位:根据寰枢侧缘序列关系,寰椎向一侧移位超过3mm才有诊断意义 同时必须注意:寰齿间距大小及齿突的完整性 单纯的侧脱位可能性很小,一般伴有齿状突骨折或寰椎前脱位,旋转性半脱位,寰齿间距增宽 ,同时伴有旋转(齿状突与侧块、寰枢椎关节间隙不等) 在正位开口片还可见因寰椎向前脱位而出现寰椎侧块与枢椎关节间隙消失甚至骑叠,由于有旋转所以左右重叠程度有不同。,寰椎旋转性半脱位,治疗,临床分型很多种,其中之一 TOI T牵引复位型:牵引能达到满意复位者均属于T 型 O手术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