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头高中2018级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测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朱光潜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做世界,看奥塞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17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梅特林克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有改动)1.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放大镜”和“某种距离”分别指什么?2.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不可跨越的距离”包含哪些内容?3. 阅读文章,文章题为“悲剧与人生的距离”,请概括全文的思路。【答案】1. “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某种距离”是指时间上记载的是古代的事,如果时代较晚,则往往发生在别的国度。(每点3分) 2. 悲剧描写的内容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渲染,比人生的实际情况更凝练和感人。悲剧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较远。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和伟大魄力。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将自然寓于不自然之中。(答出三点给6分。) 3. (1)先从悲剧与人生的关系谈起,提出“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2)再说到“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3)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4)再说明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5)最后阐明悲剧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3题详解】答出一点给1分,答全给满分,思路的顺序不能颠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脚步声陆文夫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我常常在黎明前黑暗中走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不过,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选自散文海外版略有删节)4. 结合全文看,第一段有什么作用?5. 概括你对文中第段画线句的理解。6. 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和作用。7. 文章中的“脚步声”有哪些含义?试结合全文探究。【答案】4. 引起下文(1分)。开篇从现实亲历写起,引起下文“多年”以后,“在繁华的城市里”“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的内容,从而生发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感叹(2分)。渲染一种寂静的气氛(1分),表明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为下文在“喧嚣”中“听不到脚步声”等内容的生发议论作铺垫(2分)。 5. “我”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前方召唤每一个人,(1分)我也知道自己通无法实现这个遥远的目标,(1分)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为着目标去跋涉追求。(2分) 6. (4分)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落日在水面的余晖比成金光大道,想象“我”能沿着金光大道走到尽头。(1分)写出了人们渴望实现美好生活的人生时眼前常有的捷径幻象。(2分)为下文抒发人要务实前行作铺垫。(1分) 7. (6分)脚步声是自己在幽静的湖畔山林狂野行走时发出的声响;是人在寂寞孤苦的境遇中,坚持奋斗的自我意识;是人在迷茫或得意时及时审视自己时的领悟。(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题详解】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准确地判定的手法,然后对手法进行解说,最后指出表达效果。而表达效果的表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本身,一是所表达的情感。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 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二、名著阅读(8分)8.“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对贾妃两次落泪的描写。请问这两次描写分别表达了贾妃什么样的心理?【答案】第一次是她刚回来见到贾母等众人时候的落泪。这次落泪是久别亲人重逢后的喜悦,还有就是她见到家中的这种热闹欢娱的场景想到“不得见人”的宫中生活时流下的酸楚之泪。第二次是要回宫时的落泪,这次落泪是即将分别亲人又要回到深宫时的伤感之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把握名著内容,分析名著人物形象能力。属于对名著导读情况考查。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本题题目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对贾妃两次落泪的描写。请问这两次描写分别表达了贾妃什么样的心理”,是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阅读与分析能力。红楼梦是“课标”推荐必读的文学名著,只要认真阅读,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还是较为容易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楼梦第十八回的阅读识记和分析能力。该回中元春回贾府省亲,落泪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省亲刚回来时,见到贾母等众人落泪,第二次是省亲结束要回宫时落泪。第一次落泪的心理结合元春离家进宫多年,这是第一次回家省亲,这次落泪是久别亲人重逢后的喜悦。还有结合当时元春心理及语言描写,用元春的话是在宫里的生活是“不得见人”的,而现在看到家中如此热闹欢娱的场景,不由的想起自己在宫里的生活而留下酸楚之泪。第二落泪,是元春要回宫与家人分别时落泪,从十几岁就进宫做女史,直至被封为“贤德妃”,二十多岁才第一次回家省亲。如今短暂的省亲结束,又要回到宫中过“不得见人”的生活,所以此时的落泪是将分别亲人又要回到深宫时的伤感之泪。9.边城将端午节作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情境,主要写了三次,每次都和翠翠的爱情发展有关,请分别简要解说。【答案】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初遇傩送,傩送安排伙计送回翠翠,翠翠心中埋下爱情种子;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再去看赛船,牵挂外出青浪滩的傩送,暗示翠翠情窦初开;第三次端午节翠翠了解傩送真心喜欢自己,后又有人替大佬提亲,兄弟俩都不愿伤害对方,预示爱情的悲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把握能力与情节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本题,题干要求围绕翠翠的爱情发展,将边城中三次端午节的情节作简要概括。第一次描写翠翠在端午节的龙舟赛会上与爷爷走散,遇见了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傩送派人将翠翠送回家,两人在相处中彼此产生了朦胧的好感;第二次,翠翠为了不能忘记上个端午节遇见傩送的“甜而美”的经过,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上去看赛龙舟。天突然下了雨,为避雨,祖孙两人到船总顺顺家,没有见到傩送却遇上了大老天保,这就为日后兄弟两个去碧溪姐唱歌埋下了伏笔。端午节场景第三次出现时,翠翠还一直“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时,听闻傩送要娶有碾坊陪嫁的王团总女儿。这对翠翠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她对傩送的爱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生长了。于是当傩送与翠翠热情打招呼时,翠翠“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点睛】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但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例如名著中最能体现重要人物性格的主要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名著中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技法、语言风格、作品主题等多个侧面作读、写、议结合的专题训练。如进行复述、评点、批注、讨论交流等。 二要化整为零,强化记忆、落实到位。名著考查的内容明显记忆性特征较突出,因此要细水长流,不间断的复习记忆。教师可以帮学生整理出一些重要信息,节省学生的时间,印成讲义,供学生记诵。每周学生之间可抽点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本周记诵的内容,以便强化。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每周一练,这样,通过记诵、检查、练习再到记诵,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目的。三要留下个人的思考。2010年的考题: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4年的考题: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2015年的考题: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如2017年“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如2018年“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类似的题型需要平时阅读及记诵时融入个人的思考及看法,并在笔记上写下来,这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也大有裨益。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B. 洗盏更酌重新C. 履巉岩,披蒙茸拨开D. 掠予舟而西也向西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B. 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C. 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D. 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12.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13. 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答案】10. D 11. C 12. (1)从不变的一面看,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2)前个夜里,一边飞一边叫,经过我船的,不是你吗? 13.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掠予舟而西也”的意思是“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所以“西”,方位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向西飞去”。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自”,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从不变的一面看;“则”,那么;“皆”,都;“无尽”,没有穷尽,即无穷无尽;“何羡”,宾语前置,即“羡何”,羡慕什么。(2)中“畴昔”,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畴昔之夜”,指昨夜;“而”,连词,表修饰;“过我”,从我这里经过;“飞鸣而过我者”,一边飞一边叫,经过我船的;“非子也邪”,判断句,不是你吗。【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客”“予”“一道士”“羽衣”“临皋之下”“赤壁之游”,虚词“亦”“之”“而”“乎”,标志性词“曰”,“亦就睡”“梦一道士”的主语是“予”,“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主语是“道士”,再结合本句意思: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句子可以断开为: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甲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乙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各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请赏析它在写景上的特点。(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案】(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2)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3)这是诗人以此自勉(自况,自比都可以),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书愤的基调虽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把握诗歌手法能力。赏析诗歌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把握诗歌手法,要通过具体内容情感分析进行。本题,题目是: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书愤”是诗的标题,意思是“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抓住诗歌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可以分析出“愤”包含哪些情感。“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写诗人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因而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悲愤之情。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这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早年气壮乳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好卖,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这一切都因为朝廷的主和派,诗人之“愤”跃然纸上。这是把早年形象和万年形象进行对比得出。所以表现“愤”这种情感的手法是对比。(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诗句的遣词用字、修辞手法、具体内容以及表达情感抒发等方面进行赏析。答题时要先指出诗句特点,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效果或者情感,本题题目是“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请赏析它在写景上的特点”,要从写景角度赏析颔联。仔细阅读颔联“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可发现这一联用词非常有特点,全部是名词,用六个名词组接,“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勾勒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这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诗句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要理解含义把握主旨的诗句仔细阅读,根据诗歌主旨,结合其具体内容把握理解其含义。本题题目是“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携来百侣曾游。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韩愈师说)(4)_,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5)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文胜质则史。(论语)【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渭流涨腻 (5). 羽扇纶巾 (6). 质胜文则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昔、稠、鳝、焉、涨腻、纶。【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嗥叫(ho) 笔杆(gn) 禁不住(jn) 穷困潦倒(lio)B. 彷徨(png) 奔赴(bn) 干草垛(du) 按捺不住(ni)C. 烙印(lo) 婆娑(su) 小笸箩(p) 含蓄隽永(jun)D. 坍圮(dn) 脊骨(j) 什刹海(ch) 毫不踌躇(ch)【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字音题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方言字。要注意以义辨音,以形辨音,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错误的习惯误读。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笔杆”中“杆”应读“gn”。“笔杆”,指笔上手拿的部分。B项,“按捺不住”中“捺”应读“n”。“按捺不住”,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躁,克制不住。D项,“坍圮”中“坍”应读“tn”。“坍圮”,崩塌。故选C。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咱们髙中毕业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 你的大作我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C.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感谢。D. 非常感谢贵公司的热情款待,祝贵公司财源滚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惠存:敬辞,请保存,不和语境;B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C项,绵薄之力:谦称微力、微劳,常用作自谦之辞。1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的眉毛。B.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C.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D.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常用修辞方法的把握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知道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判断出是何种修辞。本题要求选出“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A项,“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的眉毛”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把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比作眉毛。B项,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像一个核桃”是把柳妈的脸比作“核桃”。C项,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一两点的路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故选D。19.根据提供的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 , 。 , 。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不能写只能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根据提供的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通读语段和所给的语句,结合“闻”分析,和应该在一起,结合语境分析,在前面。结合“记忆”分析,和在一起,结合“闻”“记忆”等内容分析可知,“味道是最说不清的”,应该在首句。故选B。【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数操作: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通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此类题解答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20.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春天不能 ,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2)但是,谈话是总不 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3)医疗服务过程中“见病不见人”,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服务不到位,说话态度不好, 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医疗纠纷。A. 抑制 投机 从而B. 克制 投机 进而C. 克制 投缘 进而D. 抑制 投缘 从而【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成语)的能力。词语运用中的常见错误有前后重复、使用对象、适用范围和场合不恰当、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合语境、谦辞敬语误用、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不协调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积累,理解其意义。做题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本题要求选出“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1)句中,抑制:接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化。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根据句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语境意指不能抑制生命迹象,用“抑制”更好。(2)句中,投缘:是指双方说话有共同喜好的话题,而且对很多事情的想法都十分接近。投机:两个人很合拍,两个人很合的来;两个人很谈得来,两个人意味相投;把握机会乘机获取利益。此句根据“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语境意指谈话谈不来,用“投机”更好。(3)句中,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用于后一小句开头,沿用前一小句的主语。进而:意为继续往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此句中根据“医疗服务过程中见病不见人,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服务不到位,说话态度不好,”语境意指有这样的行为不免会出项医疗事故,用“从而”更好。故选A。21.下面文字中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2016年11月29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向公众道歉了。道歉的缘由是因为支付宝于11月24日新上线的功能:圈子。通过支付宝用户的交易记录,向用户推荐不同的“圈子”有点类似一个社交群。引起争议的校园日记白领日记这两个圈子,只允许女性用户发布动态。其他用户可以打赏和点赞,但只有女性用户和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的男性用户才可以评论。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答案】序号:修改:删掉“因为”;序号:修改:把“通过”放到“用户”前或把“通过”放到“支付宝”后;序号:修改: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改为“校园日记”“白领日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语段,根据题目要求对语段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回答问题。比如本题,题干指出“文字中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要求“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仔细阅读,可发现:句,句式杂糅,“道歉的缘由是”和“道歉是因为”杂糅。句,主语残缺,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是“支付宝”,是“支付宝”通过用户的支付、消费记录,“支付宝”向用户推荐不同的圈子。句,“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是两个社交圈子,应该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五、作文(60分)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把每一个黎明当做成长的伊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成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