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利克里改革D. 庇西特拉图改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梭伦改革。所以选A。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封建制经济基础的根本要素,故A项是封建制确立的主要依据。C为行政制度的变革,不属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B不属于经济领域,非主要依据。D属于具体的经济政策,可排除。因此A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3.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A. 实行均田制B. 与汉族通婚C. 迁都洛阳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D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故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4.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A. 整顿吏治B. 轻徭薄赋C. 精简军队D. 限制“恩荫”【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庆历新政的内容。范仲淹认为积弱积贫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即庆历新政的核心是整顿吏治。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心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王安石变法后因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等多种原因而失败,但是其改革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北宋的一系列问题,故C项正确。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 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披着宗教改革的外衣,而兴起的反封建广泛的社会运动。所以选D。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 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 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 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D.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上的目的、意愿,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因为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维护封建地主利益,但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等条件,这是客观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考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点评:解答历史选择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观目、客观作用”的限制词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要区别主观与客观。8.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 “废藩置县”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 “殖产兴业”D. “文明开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9.被康有为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A. 梁启超B. 谭嗣同C. 严复D. 郑观应【答案】C【解析】【详解】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被康有为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严复译著的天演论中“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故选C。AB参与领导维新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不符合题意,排除。10.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 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B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富国之本,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A错误;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主张,排除C;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排除D。点睛:根据关键信息“康有为”,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二材料题(共60分)1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滿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襄渝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延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更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1)背景:清初社会矛盾尖锐;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结合所学从清初社会矛盾尖锐、经济的破坏、借鉴明代经验教训等方面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2)依据材料“明确章法条令,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吏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角度分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1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从1901年到1907年,张寨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刷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1)根据材料,概括张赛主要经济、社会实践。(2)结合所学知识,分评价张謇上述经济、社会实践。【答案】(1)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力行公益。(2)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难免最终失败的悲剧。【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