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药质量标准.ppt_第1页
课件:生药质量标准.ppt_第2页
课件:生药质量标准.ppt_第3页
课件:生药质量标准.ppt_第4页
课件:生药质量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2,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概述 药品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药品的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律。生药(药材)质量标准包括新药材质量标准和新制剂原料药材质量标准。其制订必须建立在细致的研究及实验基础上,并且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3,概述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中国药典 以中药材为主,缺乏饮片质量标准或质控项目 。绝大多数品种“炮制”项下未规定“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3项检测指标;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 中药部颁标准 省级标准 如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也比较落后,没有量化指标,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国内、外公认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标准。,4,第一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内容,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一)名称 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按中药命名原则要求制定。 (二)来源 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三)性状 系指药材的外形、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的描述。除必须鲜用的按鲜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燥药材为主。,5,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四)鉴别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简捷。 1、显微鉴别:重要 2、理化鉴别:属功能团的鉴别反应,专属性不强,不宜作为质量标准中的最终鉴别项目。 3、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4、光谱鉴别:多数药材的在270280有最大吸收,故特征性不强。 5、指纹图谱鉴别: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产物质量的有效方法。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6,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五)检查 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生药中可能掺入的一些杂质以及与生药质量有关的项目,根据品种不同或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检查内容,是保证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酸败度、重金属、农药残留及有关的毒性成分等。,7,1、水分测定法 一般对容易吸湿发霉变质、酸败的生药应规定水分检查。 烘干法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供试品; 甲苯法(一、二部)-含挥发性成分供试品; 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干燥剂:P2O5 气相色谱法 微量水分的测定 费休法(二部) A容量滴定法 B库仑滴定法,8,2、灰分测定 A.总灰分: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分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总和。 B.酸不溶灰分: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9,3、酸败度,系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以控制含油脂种子类的酸败程度。酸败度限度制订要与种子类生药外观性状或经验鉴别结合起来。 4、重金属和有害元素 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 砷、汞、铅、镉、铜、铝等。加强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检查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10,5、农药残留,中国药典2005年版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量。重点检查药材及制剂中部分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查也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生药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 五氧硝基苯(PCNB)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一,11,6、 其它项目,对某些药材炮制是否得当应作检查,可考虑用提取后比色法或 TLC 法检查,例如对制川乌、制草乌规定有毒的酯型生物碱限度。 寄生于夹竹桃树上的桑寄生即有明显的强心苷反应,具毒性,故应检查强心苷等。 在贮藏过程中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生药,如牛膝、天冬、玉竹、黄精、当归等。,12,(六)浸出物测定,某些生药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确实无法建立含量测定项,可参照中国药典附录,结合用药习惯、药材质地及已知的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量。浸出物量的限(幅)度指标应根据10批药实测数据制订。 常用的浸出物测定方法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冷浸法、热浸法)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醚溶性浸出物测定,13,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七)含量测定 凡已知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及能反映药材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的,均应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1. 项目选定原则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定量,如对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进行测定;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14,(七)含量测定,2. 含量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光谱法,如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如 GC 法、 HPLC 法、 TLCS 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 3. 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详见第三章有关内容。,15,(八)贮藏(稳定性试验),生药的贮藏条件是根据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确定的。生药稳定性试验包括初步稳定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两种。 至少应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若用新的包装材料,应注意观察直接与生药接触的包装材料对生药稳定性的影响。 试验方法与计算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16,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九)炮制 根据用药需要进行炮制的品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十)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注意事项及贮藏等 根据该药材研究结果制订。 (十一)有关质量标准的书写格式 参照中国药典。,17,(三)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应用现代色谱、波谱分析手段建立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fingerprint)是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指生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化学成分峰的图谱。,18,指纹图谱须具有:,系统性:是指指纹图谱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有效组分群中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全部。 特征性: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将能特征地区分中药的真伪与优劣。 重现性:指在规定的方法与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19,指纹图谱有关项目的技术要求: 1名称、汉语拼音: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2来源:包括原植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20,3供试品的制备:应根据生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4参照物的制备:应说明参照物的选择和试验样品制备的依据。 5检测方法:根据供试品的特点和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稳定性试验:考察供试品稳定性。 精密度试验:考察仪器的精密度。 重现性试验:考察方法的重现性。,21,6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1)指纹图谱:根据至少10批供试品的检测结果,建立指纹图谱 (2)共有指纹峰的标定:采用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根据参照物的保留时间,计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22,表1 保留时间实验结果,23,表2 保留时间计算值,注:表中选10号峰为自身内标,24,(3)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A、以对照品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以参照物峰面积作为1,计算各共有指纹峰面积与参照物峰面积的比值; B、以内标物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则以共有指纹峰中其中一个峰的峰面积作为1,计算其它各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4)非共有峰面积:计算10批次以上供试品图谱中非共有峰总面积及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列出各批供试品的检测数据。,25,注:10号峰为自身内标,26,表3 指纹图谱中峰面积比值和相似度比较,27,生药指纹图谱检测标准书写格式 生药的名称、来源; 供试品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或内标物溶液的制备; 测定方法(包括仪器、试剂、测定条件和测定方法); 指纹图谱及各项技术参数; 起草说明。,28,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是说明标准起草过程中,制订各个项目的理由及规定各项指标和检测方法的依据;也是对该药品从历史考证,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品种,生药形态鉴别,成方制剂的处方、制法,以及它们的理化鉴别,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贮藏等全面资料的汇总。 详见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细则及该教材示例(浙贝母质量标准)。,29,第二节 质量标准对照品,质量标准中所需对照品,如为现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者,可直接按类别采用。但应注明所用化学对照品的批号、类别等。其它来源的品种则应按以下要求提供资料。 (一)化学对照品 (二)对照药材 (三)对照提取物,30,一、化学对照品,1.对照品的来源 由植、动物提取的需要说明原料的科名、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及有关具体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化学合成品注明供应来源及其工艺方法 2.确证 验证已知结构的化合物需提供必要的参数及图谱,并应与文献值或图谱一致,如文献无记载,则按未知物要求提供足以确证其结构的参数。如元素分析、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31,一、化学对照品,3.纯度 化学对照品应进行纯度检查。纯度检查可依所用的色谱类型,如为薄层色谱法,点样量应为所适用检验方法点样量的10倍量,选择三个以上溶剂系统展开,并提供彩色照片。色谱中应不显杂质斑点。 4.含量 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含量(纯度)应在98%以上,供鉴别用的化学对照品含量(纯度)应在95%以上, 并提供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测试数据及有关图谱。 5.稳定性 依法定期检查,申报生产时,提供使用期及其确定依据。,32,(二)对照药材,1.品种鉴定 经过准确鉴定并注明药材来源,多品种来源的对照药材,须有共性的鉴别特征。 2.质量 选定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要求的优质药材。 3.均匀性必须粉碎过筛,取均匀的粉末分装应用。 4.稳定性应考察稳定性, 提供使用期及其确定依据。 5.包装与贮藏 置密闭容器内,避光、低温、干燥处贮藏。,33,(三)对照提取物,中国药典 2005年版新增了对照提取物。对照提取物在基源、制备工艺、内在质量等方面也应符合规定。 (四)对照品使用说明,34,5五味子甲素,35,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