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教程--決策与控制概要_第1页
成本管理教程--決策与控制概要_第2页
成本管理教程--決策与控制概要_第3页
成本管理教程--決策与控制概要_第4页
成本管理教程--決策与控制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 本 管 理 教 程-決策与控制概要一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a) 会计信息系统分为:财务信息系统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b)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三大目标:i. 提供信息,计算出服务,产品和其它管理者所感兴趣的事项的成本ii. 为计划和控制提供信息iii. 为决策提供信息c)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成本会计信息系统 经营控制信息系统d) 成本分配(图表2-7*)i. 成本定义:花费在商品或服务上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它被期望为组织带来现在或未来的收益。费用:已消逝的成本;损失:未产生任何收入的已消逝成本;资产:未消逝成本。ii. 直接追溯法:识别并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成本对象有特定的或实物性联系的成本。iii. 动因追溯法:利用动因来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动因是引起资源利用量,作业产出,成本和收入变化的因素。 两种类型的动因: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iv. 主观分配:建立在方便的基础上或假设的关系之上。e) 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i. 区别表现在:无形 易逝性 不可分割性ii. 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非生产成本或经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订单获得成本 订单满足成本管理费用主要成本加工成本f) 编制利润表(图表2-11*)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图表2-12*)产品销售成本计算表(图表2-10*)生产组织的利润表g) 职能基础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系统作业基础管理模式:资 源作 业业绩评价动因分析产品和顾客流程观为什么?怎么样?成本观是什么?h) 职能基础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系统的比较职能基础作业基础产量基础动因产量和非产量基础动因更多使用主观分配更多使用追溯狭窄和严格的产品成本计算广泛的灵活的产品成本计算零星的作业信息详细的作业信息集中于管理成本集中于管理作业个体单位的业绩最大化系统范围的业绩最大化使用财务的业绩指标使用财务和非财务的业绩指标二 作业成本性态a) 概念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当作业动因水平变动时,总量维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随着作业动因的变化,而在总体上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线性假设:这种假设与实际成本函数的近似程度有多高?混合成本:既有固定成本又有变动成本 Y = F + VX成本作业动因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弹性资源 约束性资源阶梯变动成本(窄)阶梯固定成本(宽) b) 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分和变动成分的三种方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最小二乘法Y = F + VX 式中 Y -总的作业成本(因变量) F -固定成本成分(截距参数) V -单位作业变动成本(斜率参数) X -作业产出的计量(自变量)c) 回归分析法(图表3-11* 3-12*回归输出)成本方程的可靠性:l 参数的假设检验 t统计量-检验参数不是零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p值-显著性水平,越小越高显著。l 拟合优度指标 样本决定系数R2-变动中的%由该系数决定,例如86%,则另14%呢?考虑多元回归。相关系数 R2 -正值,变量同方向变化;负值,反方向变化。l 置信区间 YftSe式中 Se标准误差 t查t分布*值表(图表3-14*) 自由度=n-p n用于计算方程的数据点个数 p成本方程的参数数量多元回归评价成本的性态:Y = F + V1X 1+ V2X2三.產品成本和服務成本計算a. 服務的特點及其對成本管理系統的影響無形 沒有存貨帳戶 有很強的道德規范 成本必須与整個組織相關不可分割性 成本按顧客類型記帳 必須建立鼓勵可靠品質的系統异質性 需要一种強有力的系統手段 持續進行生產率測評 全面質量管理(TQM)是決定性的易逝性 沒有存貨 需要標准化系統來對待回頭客b. 成本會計系統:成本歸集,成本計算和成本分配的關系成本歸集成本計量成本分配記錄成本:成本分類:分配到成本對象:購買材料直接材料裝配工的工資表直接人工產品 1整理工的工資表管理者的工資表折舊間接費用產品 2供水供電費用財產稅綠化費c. 間接費用分配:正常成本法1. 間接費用分配率 = 預算全年間接費用 / 預算全年作業水平2. 選擇作業水平: a.生產的產量 b.直接人工工時 c.直接人工金額 d.机器工時 e.直接材料傾向于反映顧客的需求預期作業水平: 企業預期下年達到的生產水平 正常作業水平: 企業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實際的平均作業用量傾向于反映企業的生產能力理論作業水平: 當所有環節都可以完美運轉時可以實現的產出實際作業水平: 當所有環節都富有效率地運轉時可以實現的最大產出3. 已分配間接費用 = 間接費用分配率 x 實際發生作業必須強調: a.已分配間接費用是計算單位間接費用的基礎b.已分配間接費用很少會等于該期間的實際間接費用4. 間接費用差异的處理,兩种常用處理方法:01. 所有的間接費用差异都計入銷售成本02. 將間接費用差异在在產品,產成品和銷售成本中進行分配d. 分批成本法直接材料成本利用領料單作為原始憑証分配到一個批次;直接人工成本利用工時卡作為原始憑証分配到個別批次;間接費用利用間接費用分配率分配到各批次;确認每一個批次並歸集其制造成本的憑証是批次成本計算表(參考下頁圖表4-6*).e. 分批成本法:具体的成本流說明01. 材料核算,分錄:1.借:原材料 2500 貸:應付帳款 25002.借:在產品 1500 貸:原材料 1500101號材 料領料單編號金額(美元)1300220035001000原始憑証:領料單102號材 料領料單編號金額(美元)42505250500原材料(1) 2500(2) 1500材料的購入在產品(1) 1500材料的發出明細帳(成本計算表)圖表4-9 原材料成本流簡要說明批 號 6 生產單位 Benson公司訂貨日期 2001.4.2 項目說明 電子管 完工日期 2001.4.24 完工數量 100 裝運日期 2001.4.25 材 料直接人工間接費用領料單編號金額(美元)工時卡編號小時數工資率金額小時數分配率金額12300688648810801845072107701010100750118180成本匯總直接材料 750美元 直接人工 118美元 間接費用 180美元 總成本 1048美元 單位成本 10.48美元 圖表4-6 批次成本計算表應付工資(3) 850圖表4-10 直接人工成本流簡要說明在產品(2)1500(3) 850人工成本02.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3.借:在產品 850 貸:應付工資 850102號人工工時卡小時數工資率 金額415101505101010025250101號人工工時卡小時數工資率 金額11510150220102003251025060600在產品明細帳(成本計算表)03. 間接費用核算間接費用通過預定間接費用分配率流入”在產品”帳戶. 本例定為9600/2400=4(美元/小時),按直接人工工時分配,所以工時卡為原始憑証.4.借:在產品 340 貸:間接費用統馭帳戶 340實際間接費用記入”間接費用統馭帳戶”5.借:間接費用統馭帳戶 415 貸:應付租賃費 200 應付公用設施費 50 累計折舊-設備 100 應付工資 65應付費用(5) 315間接費用(4) 340在產品(2) 1500累計折舊(5) 100(5) 415(3) 850(4) 340發生間接費用間接費用确認102號已确認間接費用小時數分配率金額(美元)254100101號已确認間接費用小時數分配率金額(美元)604240在產品明細帳(成本計算表)原始憑証: 工時卡其他資料來源: 預定分配率圖表4-11 間接費用流簡要說明批 號 101 為: 房屋開發 訂貨日期 2001.1.1 項目 街邊招牌 開工日期 2001.1.2 完工數量 20 完工日期 2001.1.15 材料直接人工間接費用領料單編號金額工時卡編號小時數工資率金額小時數分配率金額13001151015015460220022010200204803500325102502541001000600240成本匯總直接材料 1000美元 直接人工 600美元 間接費用 240美元 總成本 1840美元 單位成本 92美元 04. 圖表4-12 批次成本計算表的完成(假設101號在1月完工)05. 產成品核算6.借:產成品 1840 貸:在產品 1840在產品(2) 1500(3) 850(4) 340(6) 1840完工產品(6) 1840完工產品的轉移圖表4-13 產品成本流簡要說明圖表4-14 招牌系列公司產成品成本表2001年1月31日 (單位:美元)直接材料期初原材料存貨0加:本月購入原材料2500可使用的原材料總額2500減:期末原材料1000本月耗用的原材料1500直接人工850制造費用:租賃費200公用設施費50折舊費100間接人工65415減:少分配間接費用75已分配間接費用340當期生產成本2690加:期初在產品0減:期末在產品(850)產品成本184006. 銷售成本核算7a.借:銷售成本 1840 貸:產成品 18407b.借:應收帳款 2760 貸:銷售收入 2760間接費用差異一般在年末才能轉入銷售成本8.借:銷售成本 75 貸:間接費用統馭帳戶 75編制銷售成本明細表招牌系列公司銷售成本表2001年1月31日 (單位:美元)期初產成品存貨0產成品成本1840可銷售的產品1840減:期末產成品存貨0 正常銷售成本1840加:少分配間接費用75 已調整銷售成本191507. 非制造成本核算發生如下事項:廣告宣傳品75銷售佣金125辦公人員工資500辦公設備折舊50做分錄如下:借:銷售費用200 管理費用550 貸:應付帳款75 應付工資625 累計折舊-辦公設備5008. 以上是使用單一間接費用分配率,會造成成本的扭曲,從而產生錯誤的決策. 因此,可考慮采用多重間接費用分配率解決此一問題.分配不只考慮一個動因(此例為直接人工工時).四.產品成本和服務成本計算:分步成本法a. 基本特征1. 同類產品經過一系列相似的流程;2. 每道流程的每件產品承擔相似分量的制造成本;3. 給定期間內的制造成本按流程歸集;4. 每道流程都有一個在產品帳戶;5. 制造成本流及其相關分錄一般与分批成本法相似;6. 部門生產報告是追蹤制造作業和成本流的關鍵憑証;7. 單位成本是由期間內的部門成本除以期間內的產量計算所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已分配的間接費用采 集制成膠囊裝 瓶完工產品b. 成本流1.借:在產品-加工成囊 600 貸:在產品-采集 8002.借:在產品-加工成囊 400 3.借:在產品-裝瓶 800 貸:材料 100 貸:在產品-加工成囊 800 工資 125在產品采集部DM 350DL 100OH 200600EI 50在產品加工成囊部600DM 100DL 125800EI 200OH 175在產品裝瓶部800DM 200DL 751200EI 200OH 325完工產品1200 間接費用 175c. 編制生產成本報告步驟:1. 物流分析;2. 約當產量的計算;3. 單位成本的計算;4. 存貨的估价(轉出產品和期末在產品);5. 成本核對.d. 先進先出法(案例)圖表5-6 埃斯特里拉公司混合部生產和成本數据:10月份產量:在產品,10月1日,完工程度70%*10000完工並轉出產品60000在產品,10月31日,完工程度40%*20000成本:在產品,10月1日:材料1000加工成本350在產品總額1350當期成本:材料12600加工成本3050當期成本總額15650* 對加工成本來說,材料的完工程度為100%,因為材料是在生產之初投入的.步驟一: 物流分析圖表5-7 物流表:混合部應入帳的產品數量:產品數量,期初在產品1000010月份投入生產的產品數量70000應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已入帳的產品數量:完工並轉出的產品數量: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50000期初在產品本期完工1000060000期末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40%)20000已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步驟二: 約當產量的計算圖表5-8 約當產量: 先進先出法材料加工成本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的產量5000050000加: 期初在產品數量x完工百分比:10000x0% 材料-10000x30% 加工成本3000加: 期末在產品數量x完工百分比:20000x100% 材料2000020000x40% 加工成本- 8000約當產量7000061000步驟三: 單位成本的計算單位材料成本 = 12600 / 70000 = 0.18 美元單位加工成本 = 3050 / 61000 = 0.05 美元單位成本 = 單位材料成本 + 單位加工成本 = 0.18 + 0.05 = 0.23 (美元/盎司)步驟四: 存貨的估价期末在產品成本: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的產品(0.23x50000)11500材料(0.18x20000)3600本期完工的期初在產品:加工成本(0.05x8000)400上一期的成本1350總計4000.本期發生的成本(0.05x3000)1501500總計13000步驟五: 成本核對制造成本核對如下(單位:美元):應入帳的成本:已入帳的成本:期初在產品1350轉出產品:本期發生的:本期完工的期初在產品1500 材料12600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的產品11500 加工成本305015650期末在產品4000應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已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分錄: 1.借:在產品-混合部12600貸:材料126002.借:在產品-混合部30503.借:在產品-制成藥片部門13000貸:加工成本3050貸:在產品-混合部13000圖表5-9 埃斯特里拉公司混合部10月份的生產報告(先進先出法)產量信息應入帳的產品已入帳的產品期初在產品10000完工產品60000本期投入生產的產品70000期末在產品20000應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已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約當產量材料加工成本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的產品5000050000期初在產品-3000期末在產品200008000約當產量7000061000成本信息應入帳的成本:材料加工成本總計期初在產品的成本10003501350本期發生的成本12600305015650應入帳的成本總額13600340017000每一約當單位的成本:當期成本126003050除以約當產量7000061000每一約當單位的成本0.18 0.05 0.23 已入帳的成本:轉出產品:期初在產品:從上一期轉入1350本期發生(0.05x3000)150本期投入生產並完工的產品(0.23x50000)1150013000期末在產品:材料(20000x0.18)3600加工成本(8000x0.05)400 4000已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e. 加權平均法如果各期生產成本穩定,則無需將上一期的產出和成本与當期的產出和成本分開,將起初存貨成本及相應的約當產出當做是當期發生的,即使用加權平均法.步驟1.物流分析物流表-混合部(同先進先出法)步驟2.約當產量的計算圖表5-11 約當產量:加權平均法材料加工成本完工產品數量6000060000加:期末在產品數量x完工百分比: 20000x100%20000 20000x40%8000約當產量8000068000步驟3.單位成本計算單位材料成本 = (1000美元+12600美元) / 80000 = 0.17美元單位加工成本 = (350美元+3050美元) / 68000 = 0.05美元單位成本總額 = 0.17 + 0.05 = 0.22美元步驟4.存貨的估价轉出產品成本 = 0.22美元 x 60000 = 13200美元期末在產品成本如下:材料0.17x200003400加工成本0.05x8000400成本總額3800步驟5.成本核對全部制造成本的記錄如下:(單位:美元)應入帳的成本:期初在產品1350本期發生的成本15650應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已入帳的成本:轉出產品13200期末在產品3800已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生產報告:產量信息應入帳的產品已入帳的產品期初在產品10000完工產品60000本期投入生產的產品70000期末在產品20000應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已入帳的產品總量80000約當產量材料加工成本完工產品6000060000期末在產品200008000約當產量總額8000068000成本信息應入帳的成本:材料加工成本總計期初在產品的成本10003501350本期發生的成本12600305015650應入帳的成本總額13600340017000除以約當產量/80000/68000每一約當單位的成本0.170.050.22已入帳的成本:轉出產品(60000x0.22美元)13200期末在產品:材料(20000x0.17美元)3400加工成本(8000x0.05美元)4003800已入帳的成本總額17000f. 先進先出法与加權平均法比較01 兩個關鍵: (1)如何計算產出; (2)計算期間單位成本時用什么成本02 在各期之間投入成本變化非常大的情況下用加權平均法會導致錯誤03 本例材料成本0.17美元被低估0.01美元,使用這种單位成本信息.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決策04 加權平均法還會將當期的業績和上一期的業績合并05 先進先出法理論上更具吸引力,但加權平均法优點是簡單g. 轉入產品的處理01. 這种材料成本等于前一部門計算的轉出產品的成本02. 若兩部門產出指標是一對一的關系,則下一部門生產的產品同前一部門轉出產品是相對應的03. 若對產品的計量不同,那么轉入產品必須轉換成第二個部門的產量計算方法計量h. 經營成本法被用來歸集每一批產品的生產成本.(j)(e)(i)(h)(g)(d)(c)(b)(f)(a)完工產品A批流程3A批B批A批直接材料流程2B批B批流程1物流特征:材 料完工產品在產品-流程3在產品-流程2在產品-流程1(e)825(j)650(j)650(i)250(h)400(e)825(h)400(d)325(c)500(g)100(f)300(c)500(b)300(a)200(a)200(f)300成本流特征:五.輔助生產部門的成本分配1. 步驟:A. 將企業分為几個部門;B. 將每一個部門确立為輔助部門或生產部門;C. 將企業所有的間接費用追溯到一個輔助部門或一個生產部門;D. 將輔助部門的成本分配到生產部門;E. 計算生產部門的預定間接費用分配率;F. 用預定間接費用分配率將間接費用分配到每一种產品上.2. 分配目標:A. 獲得一致同意的价格;B. 計算生產線的盈利性;C. 預測計划和控制的經濟效果;D. 對存貨估价;E. 激勵管理人員.3. 指導方針:因果關系, 受益, 公平以及承受能力.4. 費用率(單一費用率/雙重費用率)固定成本分配遵循三步程序:A. 預算固定輔助服務成本的确定;B. 分配比率的計算 分配率 = 生產部門能力 / 能力總額C. 分配 分配額 = 分配比率 x 預算固定輔助服務成本變動分配率取決于隨著作業動因變化而變化的成本.5. 預算用量与實際用量應當分配預算輔助部門成本,理由有兩個:A. 計算產品的成本,期初計算,還沒發生實際成本;B. 用于業績評价. 由于實際成本包含輔助部門有效率和無效率的部分,因此,生產部門不應受其效率水平的影響.*注意: 使用預算數据,單一分配率和雙重分配率產生的分配是相同的.6. 固定基礎与變動基礎A. 使用正常能力或實際能力來分配固定輔助服務成本是采用固定基礎;B. 按實際用量或預期實際用量的比例分配固定成本是變動基礎,存在如下問題: 允許一個部門的行動影響分配到另外部門的成本金額.7. 成本分配法:直接分配法 順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維修部動力部動力部維修部研磨部組裝部輔助部門輔助部門A. 直接分配法示意圖組裝部研磨部步驟二:步驟一:組裝部研磨部維修部組裝部研磨部維修部動力部B. 順序分配法示意圖C. 交互分配法步驟一: 輔助部門總成本 = 直接成本+分配成本 确定輔助部門總成本(聯立方程組解)步驟二: 將輔助部門總成本分配到生產部門PM45%45%10%20%20%60%組裝部研磨部維修部動力部交互分配法示意圖P = 直接成本(動力) + 0.1MM = 直接成本(維修) + 0.2PD. 三种方法的比較1. 堅持成本-效益原則,必須權衡更准确的分配帶來的效益和因采取理論上更准确的方法所增加的成本;2. 必須考慮一個因素是技術的快速更新問題.8. 部門間接費用分配率和產品成本計算這個分配率用分配服務成本与直接追溯到該生產部門的間接費用之和除以某种作業指標計算得到.這樣得到的產品成本准确程度如何? 很大程度取決于間接費用分配的准确程度. 因此間接費用分配到產品所用的驅動因素和輔助成本分配到生產部門所用的驅動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決定了准确程度有多高!六.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計算1. 聯產品和副產品的區別僅取決于它們售价的相對重要性. 副產品是次要產品. 聯產品是分離點之前同時生產出來的一种或更多种的產品.2. 聯產品成本計算A. 受益法實物量分配法: 以實物指標為基礎分配到產品. 缺點: 高等級產品的銷售可能反映出高利潤, 低等級產品的銷售反映低利潤或損失. 可能導致錯誤的管理決策.忽略了並不是所有的成本都与實物單位直接相關這一事實.加權平均法: 利用權重因子确定加權數,再用實物量分配法分配.优點:能使會計人員更多的關注几种影響,導致更合理的分配缺點:危險是使用這些權重時,可能一開始就不合理,或隨時間推移變得不合理.B. 相對市价法分離點銷售价值分配法: 基于分離點市場价值的權重因子概念上与實物量分配法下的權重因子相同.淨實現价值法:若無分離點單個產品的市場价格,而需進一步加工,則通過從最終市場价減去所有可區分的加工成本,獲得一种聯產品的假設銷售价值,再根据假設銷售价值份額按比例分配聯合成本.固定毛利率法: 淨實現价值法假定進一步加工的成本沒有利潤,而固定毛利率法确認分離點后發生的成本是為實現預期利潤所發生的全部成本的一部分,從而修正了淨實現价值法的缺陷.問題:1.成本与价值之間是否有”直接關系”? 2.這种關系對分離點前后聯合生產的所有產品是否必須相同? 實踐趨向于認為這种假設無效.相對銷售生產比率法:一种承受能力法,銷售最多的產品分得當期生產聯合成本的份額更大.產品銷量百分比產量百分比銷量-產量比率百分比按銷量/產量分配的成本(美元)A10101.000019.9338B20151.333326.5778C15250.600011.9603D40301.333326.5778E15200.750014.95041001005.0166100.001注意:所有的銷售价格法都受到一個重要限制: 如果成本由价格确定, 价格就不能由成本确定.3. 副產品成本計算A. 不計副產品成本法i. 當期副產品的淨銷售額列在利潤表的”其他收入”或”雜項收入”部分适用如下企業: 副產品价值小或不确定;更詳細的方法花費太高;由主要產品負擔副產品的成本不會造成可覺察的影響.缺點: 錯報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价值;發生收入同成本不配比的現象;導致企業不用付出努力去控制副產品存貨.ii. 將副產品收入從主要產品成本中扣除法缺點: 傾向于低估主要產品成本B. 副產品核算的成本法重置成本法: 工厂內副產品成本用購買或重置所討論產品的机會成本來估价;成本總額減副產品標准价格法;聯合成本比例分配法.4. 聯合生產成本對成本控制和決策的影響產出決策: 取決于改變聯合產出比例的管理能力; 進一步加工決策; 聯產品的定价,盈利指標是邊際貢獻; 以進一步生產的成本為基礎的定价.七.為計划和控制而編制預算反饋比較實際和計划數控 制:長期目標生產,服務和銷售預 算短期目標經 營:戰略規划計 划:1. 全面預算(master budget)及其相互聯系(圖表8-1)2. 全面預算可分為經營預算(operating budgets)和財務預算(financial budgets)(單位成本)長期銷售預測產成品預算研發費用預算銷售費用預算直接人工預算管理費用預算間接費用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生產預算銷售預算圖表8-2 全面預算的各個組成部分現金預算現金流量預算表資產負債預算表資本預算預計利潤表銷售成本預算3. 編制經營預算01. 銷售預算銷售預算2001年12月31日季度(單位:千美元)1234全年單位200060006000200016000單位价格x0.70x0.70x0.80x0.80x0.75銷售金額14004200480016001200002. 生產預算: 預計生產量 = 期末存貨 + 銷售量 期初存貨銷售量(表1)預計期末存貨總計減:期初存貨預計生產量03. 直接材料采購預算:采購數量 = 直接材料預計期末存量 + 預計使用量 直接材料期初存量預計生產量(表2)每單位產量所需直接材料量(磅)生產需求(磅)預計期末庫存量總需求減:期初存量預計直接材料采購量單位价格(美元/磅)購買成本合計04. 直接人工預算預計生產量(表2)每單位產品所耗工時總工時單位小時工資(工資率)直接人工總成本05. 間接費用預算: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預算直接人工小時數(表4)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預算變動間接費用預算固定間接費用預算間接費用合計06. 期末庫存產成品預算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26x0.01)0.26直接人工(0.015x8)0.12間接費用:變動費用(0.015x8)0.12固定費用(0.015x5.53)0.08單位成本合計0.58數量單位成本總成本產成品:混凝土1000.585807. 銷售成本預算使用的直接材料(表3)使用的直接人工(表4)間接費用(表5)預計生產成本期初產成品可供銷售的成本減:期末庫存產成品(表6)預計銷售成本08. 銷售費用預算:分固定和變動兩大類預計銷售量(表1)單位變動銷售費用變動費用合計固定銷售費用:工資廣告費用折舊費旅游費固定費用合計銷售費用合計09. 研究与開發費用預算工資原型設計与開發R&D費用合計10. 管理費用預算工資保險費折舊費差旅費管理費用合計11. 預計利潤表預計利潤表2001年12月31日(單位:千美元)銷售收入(表1)12000減:銷售成本(表7)9277毛利2723減:銷售費用(表8)(912)研究与開發費用(表9)(112)管理費用(表10)(163)營業利潤1536減:利息費用(表12)42 稅前利潤1494減:所得稅600 稅后利潤894 4. 編制財務預算01 現金預算五個組成部分: 1. 可用的現金總量2. 現金支出3. 現金短缺或盈余4. 籌資5. 現金余額圖表8-4 現金預算期初現金余額+ 現金收入可用的現金總額- 現金支出- 最低現金持有量現金盈余或短缺- 還款+ 借款+ 最低現金持有量期末現金余額02 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資產負債表是以現在的資產負債表和全面預算中的其它預算中的信息為基礎編制的(略).5. 使用預算進行控制01 靜態預算, 指針對某一特定業務水平的預算. 全面預算是靜態預算. 彈性預算, 為某一個范圍的業務提供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預期成本必須在同等的業務水平上做比較, 業績報告才有意義.02 行為因素:經常的業績反饋; 貨幣和非貨幣激勵; 員工參与; 現實標准; 成本可控性; 多重業績指標.八. 標准成本法1. 單位標准 歷史經驗,設計研究成果以及來自實際經營人員的信息是數量標准的三個潛在來源. 价格標准的製訂是經營部門,采購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和會計部門的共同責任. 標准可分兩類: 理想標准 現行可達標准 標准成本制度可提高計划控制水平和便于計算生產成本. 總差异可分解成价格差异和效率差异. 標准成本計算表詳細說明了原材料, 人工和間接費用建立起來的標准成本.2. 差异分析:綜述01. 全面預算差异(total budget variance)總差异 = 實際成本 計划成本 = (APxAQ) (SPxSQ) = (AP-SP)xAQ + (AQ-SQ)xSP =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02. 可接受的范圍就是標准量加或減一個可允許的偏差, 從而形成控制极限.03. 材料的价格差异/用量差异分析及會計處理辦法:借:材料 15600借:在產品 15000 材料价格差异 3900材料用量差异 600 貸:應付帳款 19500貸:材料 15600在標准成本制度下,所有的庫存都以標准成本計价. 在記錄差异時,不利差异總是記在借方而有利差异總是記在貸方.04. 直接人工的工資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LRV = (AR-SR) AHLEV = (AH-SH) SRAR 實際小時工資率SR 標准工時工資率AH 實際直接人工工時SH 標准直接人工工時借:在產品 2400 工資率差异 65 人工效率差异 200 貸:應付工資 266505. 材料和人工差异的處理:年末結轉到銷售成本,或在在產品,銷售成本和產成品間進行分配.借:銷售成本 4765 貸:材料价格差异 3900 材料用量差异 600 工資率差异 65 人工效率差异 2003. 差异分析:間接費用01 四差异分析法A. 變動間接費用開支差异 = (AVOR x AH) - (SVOR x AH)B. 變動間接費用效率差异 = (AH -SH) x SVORC. 固定間接費用開支差异 = AFOH BFOHD. 固定間接費用數量差异 = SVOR SH(D) - SHAVOR 實際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AFOH 實際固定間接費用SVOR 標准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BFOH 預算固定間接費用SH 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SH(D)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開支差异SFOR x SHAFOH圖表9-13 固定間接費用差异圖數量差异SH(D)SHBFOH02 會計處理A. 將間接費用分配到產品:借: 在產品31200貸: 變動間接費用7200固定間接費用24000B. 确認實際間接費用的發生:借: 變動間接費用7540固定間接費用20500貸: 各种相應帳戶28040C. 确認差异:借: 固定間接費用3500變動間接費用效率差异600固定間接費用開支差异500貸: 變動間接費用340變動間接費用開支差异260固定間接費用數量差异4000D. 將差异結轉到銷售成本:借: 固定間接費用數量差异4000借: 銷售成本1100變動間接費用開支差异260貸: 變動間接費用效率差异600貸: 銷售成本4260固定間接費用開支差异50003 組合差异和產出差异:材料和人工A. 實際投入組合比例不同于標准組合比例時,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