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_第1页
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_第2页
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_第3页
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_第4页
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9 页高空交叉作业技术安全措施1.1高空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1.2高空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由上下两道栏杆(上道栏杆高1.05m1.2m,下道栏杆高0.5m0.6m)和栏杆柱组成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踢脚板,或设防护立网。1.3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空作业,根据现场需求必须安装足够的照明。1.4凡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检。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1.5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1.6高空作业人员在从事活动范围较大(水平活动在以垂直线为中心的1.5m半径范围内)的作业时,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1.7高空作业人员在使用绳梯或钢筋爬梯上下攀登时必须使用攀登自锁器。1.8高空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允许载荷的物件,施工用料随用随吊。1.9高空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1.10高空作业人员不得做在平台或孔洞的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不得躺在走道板上或安全网上休息;不得站在栏杆外作业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1.11高空作业的危险区域应设围栏及“严禁靠近”的警告牌,危险区内严禁人员逗留或通行。1.12非有关施工人员不得攀登高处。登高参观的人员应由专人陪同,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1.13使用电火焊时施工点下方要铺设防火毯,以防失火,并严防伤害设备和起吊设施;1.14施工中遵循上层作业对下层作业负责、上风作业对下风作业负责、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的原则;1.15高空作业时在作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危险地区下方,钢架周边临时通道的下方均设有安全网和隔离设施,防止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1.16施工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以防火灾发生;各单位配备对讲机,确保通讯畅通;1.18施工中,各专业应分工明确,本专业工作坚决不允许外专业人员操作。但各专业均有义务对其他专业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提出建议和意见。2交叉作业2.1施工中尽量减少立体交叉作业。必须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紧密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2.2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2.3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应有相关部门和领导签字,并采取临时安全施工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2.4交叉作业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抛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笼等吊运。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2.5各施工队伍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且每天必须对自己施工区域进行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等。2.6交叉作业施工队伍人员分工明确,上方施工人员和下方施工人员应互相照应。上方施工人员照顾下方施工人员,不要随意丢弃杂物;动用电火焊铺设防火毯并设专人监护;下方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周边环境,尽量不要在施工区域下方进行施工,必须施工的情况下,一定要作好防护设施。2.7在生产运行区域进行交叉作业时,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2.8高空交叉作业时应佩带工具袋,小型工具装袋保管,大型工具要系保险绳;2.9脚手架要搭设牢靠,架子板双排铺设,不允许有探头板,要有1m高的防护栏杆,并执行挂牌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所有脚手架需经安监部门和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10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正确系好安全带,施工中生根在安装完毕的设备或搭设牢固的脚手架上.防止高空坠落。遇大风和下雨等恶劣天气要停止露天高处作业。2.11上方进行动火作业而下方有油等易燃、易爆品时,办理安全作业票并且动火时使用防火毯、用脚手板搭设防护棚进行隔离。2.12下方有精密设备时,用脚手板搭设防护棚进行隔离。3、高空作业防火、防机械伤害、防物体打击、防触电等专项安全保证措施3.1防火专项安全保证措施3.1.1每个作业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动火等级办理动火作业票,且动火作业票办理时有相应动火安全防护措施,这一措施安保部验收合格防可施工。3.1.2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明显、易取处,不得任意移动或遮盖,严禁挪作他用。3.1.3氧气、乙炔笼要统一,且氧气、乙炔放置距离10m搭设安全防护棚,上面铺设防火毯;氧气、乙炔棚旁边要放置消防装置。3.1.4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采取措施,严禁用电焊或火焊进行焊接或切割。3.1.5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用明火或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措施方可进行。3.2高处作业区周围有孔洞、沟道必须加有盖板、围栏,若作业下方是人行过道或重要设备区域必须加安全防护网。3.3高空带电作业时,必须保证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设备必须做可靠接地,作好安全隔离措施。3.3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在作业前必须检验合格。3.4在夜晚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3.5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防滑鞋。3.6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脚手立杆或栏杆等攀爬。3.7高空作业用的电动工器具必须检验合格,作好漏电保护措施。3.8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3.9高处作业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3.10施工中尽量减少立体交叉作业,必须交叉作业时,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3.1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工具袋,超过2米的脚手架必须挂设垂直拉锁,施工人员必须使用自锁器3.12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等严禁上下投递,应用工具带吊运,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3.13在带电运行区域作业时,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专职安全员在场监护,做好安全措施,必要时由运行单位派人监护。3.14高处作业的平台上不得有悬浮物,存放物料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3.15高空作业完毕后,高处作业的平台上设备及工器具取下放到安全可靠的地方。3.16定期针对两高措施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3.17设备上临时小铁件拆除时下面垫防火毯,且拆除后把临时小铁件放在平台安全可靠处以免掉下,等小铁件冷却后装在塑料袋里放好下班后拿走运到垃圾存放区。3.18安全网要求:3.18.1水平安全网要能承受重100kg底面积为2800cm2的模拟人形砂包冲击后,网绳、边绳、系绳都不断裂(允许筋绳断裂),冲击高度10m最大延伸率不超过1.5m。旧网重新使用前,按GB5725-86规定,应全面进行检查,并签发允许使用证明方准使用。3.18.2网的外观检查:3.18.2.1网目边长不得大于10cm,边绳、系绳、筋绳的直径不少于网绳的2倍,且应大于7mm。3.18.2.2筋绳必须纵横向设置,相邻两筋绳间距在30至100cm之间,网上的所有绳结成节点必须牢固,筋绳应伸出边绳1.2m,以方便网与网或网与模杆之间的拼接绑扎。(或另外加系绳绑扎)。3.18.3网的安装:3.18.3.1安装前必须对网及支杆、横杆、锚固点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3.18.3.2全网以系结方便,连接牢固又易解开受力后不会散脱为原则。多张安全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紧靠或重叠。3.18.3.3水平安全网安装时不宜绷得过紧,应外高内低。3.18.4水平安全网搭设完毕,经安监部验收合格方可使用。3.19脚手板的铺设要求:3.19.1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3.19.2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3.19.3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3.19.4脚手板应铺设平稳并绑牢,不平处用木块垫平并钉牢,但不得用砖垫。3.19.5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工作时必须挂好安全带,下方应设安全网。3.20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搭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及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3.21临时吊挂物二次保护:由于临时吊挂设备与正式安装就位相隔时间比较长,而这段时间内锅炉上各项施工任务已大面积展开,交叉施工、焊接施工较为频繁,从而对吊挂用钢丝绳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保证设备吊挂期间的安全,需要对临时吊挂设备的钢丝绳进行二次保护。采用的方式为:3.21.1用石棉布将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