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作为政治伦理的宽容摘要现代社会的宽容不仅是个人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处理公共事务的伦理规范。从个人、社会和规则的维度来看,作为政治伦理的宽容是包容他者的个人心态,是多元共存的社会状态,是法治下的自由秩序。关键词宽容;自由;多元;法治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宽容经历了一个原始宽容到现代宽容的演进过程。吉兰瓦特洛认为,“原始宽容,是指由容忍或不制止那些按照法律不该发生的事所构成的态度。它是由谨慎或迁就人类的缺点所促成的。这是一种无奈之举。无论如何,这既不是一种许可,也不是一种授权这是一种纵容,可以废除。“现代宽容”是指在现代发展起来并由卡斯蒂利翁、斯宾诺莎、洛克,尤其是皮埃尔培尔详细阐述的宽容的形式。宽容就是同意这样的观点在自由的名义和大家所承认的原则下,别人按照我们所没有的或我们并不同意的原则思考和行动。换言之,宽容是自由的必然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宽容萌生于欧洲16世纪盼宗教改革运动,这个时期的宗教教派纷争和宗教战争,使得宗教宽容成为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宽容思想家以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为宗教宽容所作的辩护,使得宽容成为与自由、法治相容的政治伦理。按照罗尔斯的说法“政治自由主义的历史起源,是宗教改革及其后果,期间伴随着16、17世纪围绕宗教宽容所展开的漫长争论。类似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现代理解正始于那个时期。”随着宗教宽容和表达自由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宽容的政治伦理融入了现代民主制度,成为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原则,协调多元利益关系的制度规范。作为建构社会秩序的政治伦理,现代宽容是包容他者的个人心态;是多元利益和文化共生共存的社会状态;是法治下的自由秩序。一、包容他者的个人心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宽容的定义是“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是对他者的包容,这里“他者”的他,是指宽容对象与宽容主体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这个差异性非常广泛,它涵盖了以下方面“1对别人和/或他她的生活方式的宽容;2对人们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的宽容;3对各自群体、信仰体系等的规范的宽容;4对特殊的观点和信仰的宽容在严格意义上;5对态度和总体倾向的宽容;6对文化和价值体系主要是宗教体系等的宽容。”包容他者就意味着这些差异即便引起了宽容主体的反感或者反对,主体也不采取强制手段去干涉或制止。由此可见,作为包容他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