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4.1《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docx_第1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docx_第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docx_第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docx_第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昼夜交替现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引出解释这种现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使本课的开展成为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由需要而产生后续学习的欲望,用持久的学习探寻解释本课现象的证据,让学习有延续性,让教学有支撑点,让解释有理论的和事实的依据。教材通过学生常见的现象直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呢?”的问题,由现象探寻本质,成为教学的起点,从提出假说到模拟实验,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前认知的基础上,由地球的“动”和太阳的“动”以及它们二者的运动关系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形成昼夜交替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看似有道理,但是结论应该是唯一的,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是新的问题生发的基础,新的问题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为了证实到底哪种结论是正确的,必将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求,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后面课程的学习,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理顺之后,同时就有了支撑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论依据,最终就理清了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所以说本课是起点也是终点,由本课引领全单元,使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有理有序而前后呼应。本单元研究的是地球的运动,是对运动的研究的开始,宏观的宇宙运动,微观的物质内部运动,身边的物体运动等各种运动的研究都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通过逐步深入的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3、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教学活动开始初,学生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借此来了解学生原有的有关地球运动的认识。由于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有比较深刻的感官认识,通过每日所见和平时道听途说以及零散的书籍资料的阅读,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很模糊,如果要他们利用自己的认识来解释其形成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学生提出的假说可能有多种,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地球运动的原有知识,揭示学生的知识前概念的储备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即时改进积蓄第一手资料。做模拟实验的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这一活动可以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是在学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地运动的示意图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初步认识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昼夜的现象。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领学生由一个问题“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入手,经历“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学生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和“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等三个层次的活动。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课内体验到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重演”,编写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假说的验证,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并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4、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5.2.2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中指出:“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搜集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而本课则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把从资料中认识昼夜成因改为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再现认识的历程。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活动更贴近生活,过程也更有效,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探究为核心的理念。5、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学生对正确的解释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要找到正确的正确解释就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证据。知识与技能: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假说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理解科学与日常现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小组能用设计并运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猜测。教学难点: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二、说学生。1、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学生已具备的前概念基础:学生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存在,也知道白天和黑夜是由于阳光照到和照不到而形成的,但是对其中原理却依然未知。、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处于学习初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基于这些原因,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多扶助,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和分析。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与选用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2、学法分析与选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非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四、教学材料的准备。分组材料:乒乓球(或者小地球仪)、手电筒、水彩笔、实验记录纸。演示准备:引入课件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课件引入课题。课件展示内容为:太阳东升西落,白天人们在劳作,晚上人们进入梦乡。学生观察后汇报看到的内容,归纳出: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教师说明: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课件画面锁定在两幅图上:白天的某地和夜晚的某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老师从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学生的前概念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即时重组教材,重新构思教学思路,简化或者转移教学活动的重点的基础,也是指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活动的有效素材,引入课题的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挖掘并分析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情况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第一次交流便是建立在学生请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引入新课之前的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尽量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既是提出假设的开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这个引入互动不能一带而过,不能为了引入课题而引入,而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出假说。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静态示意图,指导分析后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假设。从静态图上可以看出有白天和黑夜,但是不是交替出现的,也就是说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出现:、必须要有太阳;、地球和太阳必须要运动。如果像现在这样(指图)地球和太阳都静止不动,会出现昼夜交替吗?引出地球和太阳要运动的概念,但是怎么动才能实现就要由学生来假设了,教师的扶助不能一竿子到底,要有扶有放。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2收集学生的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教师把学生的假设做好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模拟验证时选择和核对。(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三部分:模拟实验验证假设。1、讨论如何进行实验验证。提问:如何验证?跑到外太空中看吗?(可以做模拟实验)太阳用什么来代替?地球呢?有了这些材料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实验器材,说明其替代的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模拟,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中具体细节,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3)地球和太阳旋转的方向分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太阳的东升西落)2、根据要求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实验要求:(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做法和看到的现象。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纸,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3、各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的情况和结果。(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验证来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探寻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4、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第四部分: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六、说板书设计。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昼夜交替现象球体、不透明圆周运动我们的假设:模拟实验提出质疑七、说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课堂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2、在“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八、课堂实验用品的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好使用过的器材和仪器,由专人送回存放处放置,让实验活动有始有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引出解释这种现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使本课的开展成为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由需要而产生后续学习的欲望,用持久的学习探寻解释本课现象的证据,让学习有延续性,让教学有支撑点,让解释有理论的和事实的依据。教材通过学生常见的现象直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呢?”的问题,由现象探寻本质,成为教学的起点,从提出假说到模拟实验,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前认知的基础上,由地球的“动”和太阳的“动”以及它们二者的运动关系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形成昼夜交替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看似有道理,但是结论应该是唯一的,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是新的问题生发的基础,新的问题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为了证实到底哪种结论是正确的,必将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求,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后面课程的学习,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理顺之后,同时就有了支撑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论依据,最终就理清了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所以说本课是起点也是终点,由本课引领全单元,使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有理有序而前后呼应。本单元研究的是地球的运动,是对运动的研究的开始,宏观的宇宙运动,微观的物质内部运动,身边的物体运动等各种运动的研究都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通过逐步深入的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3、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教学活动开始初,学生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借此来了解学生原有的有关地球运动的认识。由于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有比较深刻的感官认识,通过每日所见和平时道听途说以及零散的书籍资料的阅读,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很模糊,如果要他们利用自己的认识来解释其形成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学生提出的假说可能有多种,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地球运动的原有知识,揭示学生的知识前概念的储备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即时改进积蓄第一手资料。做模拟实验的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这一活动可以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是在学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地运动的示意图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初步认识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昼夜的现象。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领学生由一个问题“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入手,经历“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学生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和“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等三个层次的活动。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课内体验到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重演”,编写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假说的验证,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并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4、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5.2.2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中指出:“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搜集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而本课则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把从资料中认识昼夜成因改为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再现认识的历程。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活动更贴近生活,过程也更有效,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探究为核心的理念。5、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学生对正确的解释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要找到正确的正确解释就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证据。知识与技能: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假说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理解科学与日常现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小组能用设计并运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猜测。教学难点: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二、说学生。1、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学生已具备的前概念基础:学生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存在,也知道白天和黑夜是由于阳光照到和照不到而形成的,但是对其中原理却依然未知。、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处于学习初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基于这些原因,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多扶助,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和分析。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与选用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2、学法分析与选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非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四、教学材料的准备。分组材料:乒乓球(或者小地球仪)、手电筒、水彩笔、实验记录纸。演示准备:引入课件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课件引入课题。课件展示内容为:太阳东升西落,白天人们在劳作,晚上人们进入梦乡。学生观察后汇报看到的内容,归纳出: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教师说明: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课件画面锁定在两幅图上:白天的某地和夜晚的某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老师从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学生的前概念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即时重组教材,重新构思教学思路,简化或者转移教学活动的重点的基础,也是指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活动的有效素材,引入课题的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挖掘并分析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情况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第一次交流便是建立在学生请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引入新课之前的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尽量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既是提出假设的开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这个引入互动不能一带而过,不能为了引入课题而引入,而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出假说。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静态示意图,指导分析后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假设。从静态图上可以看出有白天和黑夜,但是不是交替出现的,也就是说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出现:、必须要有太阳;、地球和太阳必须要运动。如果像现在这样(指图)地球和太阳都静止不动,会出现昼夜交替吗?引出地球和太阳要运动的概念,但是怎么动才能实现就要由学生来假设了,教师的扶助不能一竿子到底,要有扶有放。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2收集学生的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教师把学生的假设做好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模拟验证时选择和核对。(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三部分:模拟实验验证假设。1、讨论如何进行实验验证。提问:如何验证?跑到外太空中看吗?(可以做模拟实验)太阳用什么来代替?地球呢?有了这些材料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实验器材,说明其替代的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模拟,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中具体细节,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3)地球和太阳旋转的方向分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太阳的东升西落)2、根据要求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实验要求:(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做法和看到的现象。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纸,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3、各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的情况和结果。(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验证来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探寻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4、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第四部分: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六、说板书设计。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昼夜交替现象球体、不透明圆周运动我们的假设:模拟实验提出质疑七、说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课堂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2、在“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八、课堂实验用品的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好使用过的器材和仪器,由专人送回存放处放置,让实验活动有始有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阅读全文(748)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三)重、难点分析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2.难点: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线特征的运用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四、学法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 (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两个环节进行。我的时间分配如下,新课导入三分钟,新课教学十九分钟,总结一分钟。(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因此我通过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昼夜现象,再指出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现象呢?),为了实现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到从空间上进行地理规律的分析的思维角度转变,我写一副对联(人间豪杰立地顶天,天外来客俯视星河)来对学生作出引导,通过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宇宙空间角度来认识昼夜现象,点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确这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接下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六、板书设计昼夜交替一、昼夜现象四、晨昏线二、交替原因 1.构成三、交替周期 2.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李宏勇老师与姚鹏东老师就昼夜交替现象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为先学后导,而后者为先导后学,无所谓好坏,只是对这一课两位教师的不同理解。今天,我想谈谈姚鹏东老师的这节课。1、别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许多成人都认为太简单了,学生不用学也知道。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通过阅读、电视媒体等渠道看到过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呢?根据提供的一份有关此内容的课前调查统计显示,学生中认为地球自转的占28%;认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5%;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3% ,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8%,其他原因或什么都不知道占26% 。这说明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间接获取的,知识是不稳固的,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有序地建构,所以还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基于此,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困惑不解的。因此,教师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1)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2)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3)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2、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参考建议中提出了本节课的意义所在:教材列举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种可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特别要注意,本课不要求学生立刻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单元目标中指出:昼夜交替现象是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起始课。本单元共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重要因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太阳光的照射、两个天体之间的运动。这些也是提出假说的依据。接着让学生经过讨论,自由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根据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根据已有的只是经验对假说进行初步的逻辑加工。明白仅仅通过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还不能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家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将使他们有机会研究这一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价值所在。3、设计模拟实验,突破教学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叫做模拟实验。首先要进行原型分析,即选择和构建相似模型,这是模拟实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要依据原型的特点,按照相似性原理并运用类比推理,选择或建构与原型有结构上相似或功能上相似的事物作为实验模型。(1)确定建模系统:地球、太阳以及两个天体的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地-日的运动模式,是建立模型的关键。(2)确定原型特征:太阳、地球的运动有其固定的轨道,自转、公转等特点,其运动存在着一定的特征。(3)确定基本变量:日、地两天体的运动模式。其次,要进行原型简化。模拟实验中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科学抽象,保留并突出决定事物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和偶然因素的干扰。1.突出主要因素:地球不透明球体,太阳发光,在阳光照射下,一面形成亮面,即昼,另一面形成暗面,即夜。太阳、地球在运动。2.忽略次要因素:其他星体的影响,太阳、地球的实际大小和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只要比例适中即可。接着,要进行模型建立。模型是通过对原型进行高度抽象之后得到的一种理想客体,它通过极其相似的替代物,以纯粹的理想化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刻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1)寻找替代物:太阳用小马灯代替。这样可以模拟太阳光向四周照射,而不是向一个方向照射。地球则用小地球仪代替。把地球仪从底座上取下来,并且安装上了一根手把,方便学生把持和转动,在地球仪上贴上了观测点的标志,方便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比较明显。(2)小组合作,以替代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对形成明显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及时画图记录。最后,要进行模拟检验。模型虽以科学知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科学逻辑论证而建立,但它毕竟是抽象思维和想象的结果,所以具有假定性,其正确性须经实验模拟证实,并收集更多的证据加以支持。在分小组完成模型建立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当场演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并且使学生明白,单凭模拟实验,是不能给假说下最终结论的,结论的获得还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定知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现;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二、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1、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将小地球仪、去掉灯头的手电筒作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2、采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引发典型经历,典型经历引发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引发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提高就是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将大的地球仪和没有灯罩的台灯组合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并选取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观察这一动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三、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中围绕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有关的事实展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我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不断的激励学生敢于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始终注意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探究的动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范围估计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模拟实验展示验证假想的部分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更全面、细致的考虑,对学生、对教材要更深入的了解,运用更多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课五下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这节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追寻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这些猜想,从而体验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寻找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上课之前,我把牛顿的一句话送给了学生: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让学生了解明白大胆猜测对科学研究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这一句话的送出确实对学生后续的猜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新课的导入,从欣赏太空中的地球昼夜景象让学生发现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并说说黑夜与白天的变化有着什么规律。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多种假说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暂时抛弃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自己当成当年科学家,观察图片中地球上的明暗,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明暗的产生与什么有关,从而猜想太阳与地球怎样运动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卷入其中了,课中学生们共提出了十一种假说。紧接着围绕如何运用教师提供的蜡烛和小球这两种材料来进行模拟实验,自主讨论六个问题。这其实就是让孩子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过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实验的操作和注意点有了一定的基础,可能实验时还会有一定的问题,但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了调节和改进。这些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其能主动参与探究,并在活动中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活动时间,真正做到了长时间探究。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不仅得出了这些假说能否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还有了许多其它的发现:例如他们并不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小球并没有像地球一样有一定倾斜角度放置,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