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黄河东流水教案1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黄河东流水教案1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黄河东流水教案1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东流水教学目标:1、 结合黄河流域图,指认黄河发源地、流经省(自治区)和入海口。2、 简要说出黄河三段流程所处区域环境特点。3、 体会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教学过程:一、导入 (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导课,唤起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经验。)大屏幕出示:(注:这些内容全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ni)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hui)流域媲(p)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摘自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愿意读一读这些诗句?2、读完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几句话都是写一处自然景观的,知道是哪吗?(黄河)教师板书:黄河3、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 (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经常泛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水是黄色的.黄河气势雄伟,历史源远流长.汹涌澎湃、滔滔流水)学生说时,教师随即画出网络图二、指认黄河发源地、流经省(自治区)和入海口。(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能力)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国地形图出示师引言: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知道图上的颜色表示什么意思吗?深土黄色表示是海拔在2000米以上。淡黄色表示海拔在500-2000米以下。绿色表示海拔在500米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地势从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看!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由西向东横卧在祖国的版图上。2、你能找到他的发源地、流入哪以及流经省和区吗?请大家打开书51页,看黄河流域图,结合图下的歌谣,在图上画出来。同时找到流经省和区的简称。3、指名说。按照黄河流经的省区依次说,杜绝跳着说。4、教师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说一遍黄河流经的省和区: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入渤海。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全场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也是世界主要几条大河之一。5、黄河流经的省和区简称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青、川、甘、宁、内蒙古,晋与陕,豫和鲁。A、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晋是山西,豫和鲁分别是河南和山东呢?B、学生各抒己见C、教师评价:同学们会用工具书学习是一个方法。分析书中给的材料也是一个好方法。学习方法有很多,看同学们会不会观察,爱不爱动脑。三、黄河三段流程所处区域环境特点1、下面请同学们看书,52-55页上半部是手绘黄河流程图,形象的展示了黄河流经的几座城市环境特点。豆博士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谁能读一读?在这里,提到了上中下游,目的是人们为了便于了解河流,把河流分为上中下。黄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旧孟津。其实把问题合并就是“就请你仔细看图看上中下游流经的几座城市分属哪个省?你能发现他们所处区域环境的特点吗?”看图参照52页“九曲黄河天上来”进行学习。2、学生学习3、汇报: (1) 西宁-青海省、 兰州-甘肃省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 太原-山西省洛阳-河南省、 郑州-河南省 开封-河南省、 济南-山东省(2)三级阶梯:A、上游河套平原,大约2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引黄灌溉”形成了一片绿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敕勒川就是河套平原的一部分。九曲黄河副宁夏,黄河造就了宁夏的“塞上江南”。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在这里冲刷和携带大量泥沙,使得河水变成浑黄不堪了。 壶口瀑布。有人这样形容他:“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让我们领略一下他的风采播放视频。C、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也宽阔了。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就这样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冰峰流出,像一条巨龙,从西向东穿越神州大地,滋润着华夏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养育着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华儿女,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四、探究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实例来说明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1)灿烂的华夏文明一直与水相伴,人们懂得“择水而居”(2)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的蓝田人就生活在黄河地区。后来中华民族又在这一区域创造了半坡文化。大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种植谷子。(3)在黄河流经的地区,洒落这种多的文物古迹:回答要点:上游:麦积山石窟、万里长城的西止点嘉峪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中下游:古城西安、咸阳、洛阳、开封等历代古都、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晋祠、佛教圣地五台山、悬空寺、都留下了中华文明的见证。教师总结:自古以来,我们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