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1页
《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2页
《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3页
《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4页
《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的语言教学设计吉安六中 万毅设计理念人类的语言全文不足千字,却把人类的语言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抽象的科学道理、深奥的语言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剖释清楚。文章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事理一一具体化。为使学生们领悟其中事理,掌握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尝试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把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运用到课堂上来。在教学实践时,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性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使课内的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在授课时重视培养学习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并注重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写作实践中去,因此在授课结束时,安排一次课外练笔,即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水的性质的短文。与此同时,我还根据本文特点三大段且各段在写法上都是围绕中心句运用作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说明事理这一共同点,采取了重点突破第二段,然后以点带面,带动全篇阅读的教学思路,在重点突破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作者深入浅出地说明人类语言的特征这一抽象事理时,启发学生质疑,在探讨问题中掌握深入浅出说明事理的方法,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一、文章仅有三大段,拟采取重点语段突破法教法:在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后,再选取“点”(说明人类语言特征一段),并以点带面,从而带动全篇的阅读教学。二、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疑导入你知道“语文”一词的含义?“语文”的“语”字与“鸟语花香”中的“语”的含义有何不同?为何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语言?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提出要求:(一)通读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说明的内容。(二)重点阅读说明人类语言特征一段,讨论该段说明事理的层次及分层的理由,在学生回答并互为补充后,教师加以明确。明确分三层:第一层(“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都有问题”),简要叙述一位能文的大师兄作文开头的引文及我对此的认识过程。第二层(“鹦鹉能学人说话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剖析这句话的问题所在。第三层(“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说明人类语言“随机应变”的原因并归纳出人类语言的特点。(三)根据该段层意,引导学生围绕事理说明文的特点质疑,老师把学生所提问题归纳汇总。(运用多媒体展示)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人类语言的特点的?2、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语言的特点?试举例说明并作具体分析。3、说明时,作者怎样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学生听朗读录音,分三大组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示讨论,老师也加入到讨论小组中去,在学生讨论之后,各组先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各抒己见,老师作适当补充。1、由该段“人类语言之所以能随机应变,在于”一句可以看出,本段是按因果关系的顺序来说明人类语言的特点的,这在说明文中叫逻辑顺序。2、本段为了说明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这一事理,选取了“禽鸟等动物”的语言与此作为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说明,这属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两处比较:“鹦鹉能言”只能作为现成的公式和“人说话能从具体情况出发”;“猩猩能言”只是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和“人的有声语言”,这里所比较的两种事物是不同的,属于对比,对比也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中的一种。作者之所以选择“鹦鹉能学人说话”和“猩猩学会一点符号语言”与人类语言进行比较,是根据所要说明的事理的两大特征所决定,即人类语言能从具体情况出发和是有声语言这两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可让学生辨析能否将“猩猩能言”改为“八哥能言”?为什么?)3、该段作者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人类语言这一特征:作者先叙述后剖析议论,其它都在于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语言这一点服务的,说明人类语言的特征是其最终目的。(三)总结:通过讨论、探究,同学们知道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同时,在说明时可运用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深入浅出说明事物。(四)扩展以点带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读第一段和第三段。(五)课外练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水的性质的短文。附板书设计:(运用多媒体展示)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现成公式符号语言人类语言变化无穷无数意念配以语音(具体情况出发)(人是有声语言)叙述引文剖析问题说明事理作比较记叙议论说明教学反思为了在教学时落实语文课程设计新理念,我针对学生以往上课自主学习不够,不会主动思考、探究,以及上课怕提问因而课堂气氛较沉闷等情况,利用课前十分钟和学生作了一些交流,给学生讲了一个鹦鹉学舌的笑话,并要求学生说说这笑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因此缓和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实践,这一番“准备”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要确实让学生学会“综合性学习”,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真正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再也不能象以往那样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做得不够。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探究时,我有时老担心学生讲不好,影响自己的授课进度,假如是公开课,尤为如此。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没有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学生协作答题时,有时显得耐心不够,分析问题时也往往越俎代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灌输给了学生,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究的积极性,也偏离了教学要促进学生“学”这一重心。如不及时纠正,很有可能走上“灌输式”教学的老路上去。比如,在这堂课上,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中“试举例说明并作具体分析”时,我就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举例之后,“具体分析”就变成了由我“唱独角戏”了。我想,假如我把分析的权力让给学生,并启发他们质疑:能否不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人类语言这一特点?如果能,可用什么说明方法?试想一想:在说明的效果上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一问,必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将会大为高涨。当然,学生在分析思考时,还是比较拘谨,思路不开阔,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还停留在等待老师的答案上。因此,这种探究式的阅读方式的运用还是处于形式上,还未真正得到落实。这些都需要我在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强化和培养。回顾整堂课,从教学手法运用上来看,是一次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尽管教学目的基本达到了,但教学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很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