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打电话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打电话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打电话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打电话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电话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五年级课题打电话教材分析内容要求: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统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内容要求: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10分钟能让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教学目标要求: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要注意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相结合。1、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2、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3、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四)、巩固练习,知识延伸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用电话来通知有关人到场。例如在上个星期天,市二院送来一名急诊病人,情况十分的危急,值班领导要用电话通知3名还在休假的医生赶回医院。:假如这位值班领导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通知完这3名医生,需要多长时间呢?(需要3分钟)他怎样通知需要3分钟?既然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慢,费时间,那你们能不能找一个省时的方法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出示例题:刚接到学校通知,有一个紧急演出,让我们学校的合唱队去参加,离演出时间很少了,合唱队共有15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探索成果展示给大家分享?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会新增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今天,就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一个一个打先通知一名医生,再让这名医生帮忙通知另一名医生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先说出各自的方案,然后在小组中推选出最佳的通知方案。把方案设计的过程,用文字、图形、颜色等符号表示在练习纸上。想一想,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法可行吗?共需要几分钟?方案1逐一通知,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方案2:分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3:分3组,每组5人(要7分钟)应该等于上一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我们发现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分别是2、4、6、8。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3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3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3通往15的桥梁。说清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缚;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学情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图形做铺垫,通过“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会新增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让学生产生猜想,在图示的基础上学生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归纳、优化规律,让学生体会到N个2相乘这个规律的价值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验证这个规律的存在。和例题相比,这个练习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条件和问题互换了位置;二是题目设置的情境发生了变化。目的是扩展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认知广度,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几分钟123456新接到通知的队员人数12481632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137153163所有知道通知的人数248163264课堂评价设计1、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方案,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2、对课堂效果的评价方案。打电话这是一节数学实践课,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通过画图等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李萍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课始李老师根据学生最直接的思维得出一个一个的通知要15分钟;接下来李老师问“怎样通知会节省时间”,这一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发现,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并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感受到“同时通知会省时间”;最后通过刚才不同的设计所用的时间不同,紧接着追问“怎样通知会更省时间”,把学生的思维又带到了更深的层次,经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得出“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最省时间”。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反思一、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有时间动手,有时间讨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二、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实践证明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在比较、交流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 三、预设与生成间的矛盾 每次课前我总会认真的去备课,但课堂上总会有生成,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今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