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时间:40分钟 分值: 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河南郑州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a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B)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即太阳辐射,B正确。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D)A强,强 B强,弱C强,强 D强,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温差大的原因。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气温高;而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强,气温低,D正确。(2019山东省平阴县月考)一般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而气温状况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也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D)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解析:根据材料,甲、乙、丙、丁依次是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气温分布曲线。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与地面风速无关,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D项正确。4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表示水平能见度最低时段的曲线是(A)A甲曲线 B乙曲线C丙曲线 D丁曲线解析:大雾出现在逆温的条件下,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使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应是逆温最强的曲线。读图,甲曲线逆温最强,A项正确。(2019天津六校联考)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D)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解析: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陡崖冬季日温差是8 左右,夏季日温差是10 左右,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B)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2019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5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B)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解析: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8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D)A29日14时 B29日20时C30日02时 D30日08时解析: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2019邯郸联考)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9随高度增加(D)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解析:图中箭头的指向代表风向,箭头的长短代表风力的大小。由图可知近地面风箭头的长短变化大,随高度增加,箭头的长短变化减小,所以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变慢;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近地面风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所以随高度增加,风向偏转幅度加大,故D项正确。10此图所示地点位于(B)A南半球 B北半球C赤道地区 D无法判断解析:读图可知,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高空偏转成西风,说明该地地转偏向力是向右偏,故该地位于北半球。11引起风速、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A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增加变大B地面摩擦力随高度增加变小C水平气压梯度力随高度增加变大D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变低解析:近地面风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面摩擦力逐渐变小,而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风向、风速发生改变,故B项正确。二、综合题(46分)12(2019福建惠安模拟)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26分)(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B,B与C中高压中心是C。(6分)(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B。(3分)(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10分)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PAPBPBPA(或PAPBPBTATBTA(或TATBTAPBPBPA;近地面形成高压该地冷却,形成低压该地受热,气温值由高到低:TBTATBTA。第(4)题,A处高空为低压,等压面下凹,B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第(5)题,甲处的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为西北风。13(2019石家庄模拟)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材料二:图甲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答案: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答案: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6分)答案: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设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解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