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制度(检查专用)_第1页
公司质量制度(检查专用)_第2页
公司质量制度(检查专用)_第3页
公司质量制度(检查专用)_第4页
公司质量制度(检查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万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责任制目 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号页码备注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CLJZ/ZG0112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CLJZ/ZG0223专职质检员质量责任制CLJZ/ZG0334项目专业施工员质量责任制CLJZ/ZG0445项目材料员质量责任制CLJZ/ZG0556项目检试验员质量责任制CLJZ/ZG0667项目专业班(组)长质量责任制CLJZ/ZG0778项目操作工人质量责任制CLJZ/ZG0889工程质量管理制度CLJZ/ZG09910开工报告申请制度CLJZ/ZG101011施工过程控制制度CLJZ/ZG111112施工验收制度CLJZ/ZG121213工程质量检验制度CLJZ/ZG131314质量例会制度CLJZ/ZG141515质量交底制度CLJZ/ZG151616施工技术交底制度CLJZ/ZG161717三检及交接检制度CLJZ/ZG171918试验、测量设备和仪器管理检修制度CLJZ/ZG182019搅拌站及计量设置制度CLJZ/ZG192120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CLJZ/ZG202221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CLJZ/ZG212322岗位培训制度CLJZ/ZG222423工程技术复检制度CLJZ/ZG232524隐蔽工程验收制度CLJZ/ZG242625材料采购、检验、保管管理制度CLJZ/ZG252726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制度CLJZ/ZG262827工程质量“三检”制度CLJZ/ZG273428砼、砂浆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制度CLJZ/ZG283529工程质量样板制度CLJZ/ZG293630成品保护制度CLJZ/ZG303731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CLJZ/ZG313832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CLJZ/ZG32393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CLJZ/ZG334034挂牌制管理制度CLJZ/ZG344235公司定期检查制CLJZ/ZG3543目 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号页码备注36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制度CLJZ/ZG364437分部分项验收制度CLJZ/ZG374738工程设计变更、洽商管理制度CLJZ/ZG384839不合格检测报告处理制度CLJZ/ZG395140工程资料管理制度CLJZ/ZG405341现场标养室管理制度CLJZ/ZG416642试验室操作间管理制度CLJZ/ZG426743图纸管理制度CLJZ/ZG436844项目主要负责人带班管理制度CLJZ/ZG446945标准养护池工作管理制度CLJZ/ZG457146质量问题处理制CLJZ/ZG467247原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检验保管制度CLJZ/ZG477348材料采购制度CLJZ/ZG487549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检查制度CLJZ/ZG497750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制度CLJZ/ZG507951见证取样送检制度CLJZ/ZG518152工程测量管理制度CLJZ/ZG5285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项目质量责任书;(2)、支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质量职能人员的工作,结合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3)、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部门发出的指令应及时组织实施;(4)、主持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建立质保体系,并组织落实;(5)、督促“三检”制度落实,组织项经部质量旬检工作;(6)、正确处理项目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组织项目施工,并对项目出现的质量事故负主要责任;(7)、及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纠正有损质量的不良工艺倾向。批准项目技术负责人就质量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重大质量问题应上报公司;(8)、经常深入现场工作面、对施工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能;(9)、审核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组织项目危险源的分析和鉴别;(10)、负责设计变更的洽商工作;(11)、负责分部工程的自评工作,参与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12)、参与单位工程验收工作,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组织单位工程内验,落实整改措施。(13)、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的各项法规、规范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2)、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指导项目部相关职能人员的工作;负责项目部人员技术培训工作(3)、负责项目部的“QC”活动;主持项目的图纸自审,方案交底;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持编制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主持施工方案和专项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4)、主持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确保其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督促检试验和见证取样检测工作;(5)、负责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日常沟通工作,及时执行其指令;主持分项工程的自评工作,协助做好分部、单位工程的自评工作,并参与相对应的外验收工作;(6)、主持定位、放线和技术复核工作、负责建筑物沉降和全高垂直度测量监督工作;负责组织隐蔽检查,组织交接检工作;(7)、及时掌握项经部质量动态,及时分析研究、采取对策;组织项目部质量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五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技术、质量措施;(8)、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专职质检员质量责任制(1)、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2)、对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承担责任;(3)、负责检验批质量检验评定,协助做好班组自检、交接检工作;(4)、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基础工作,并协助做好隐检、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5)、协助做好建筑测量、定位放线、技术复核工作;(6)、经常进行日常性的巡视检查,检查不规范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按程序上报;(7)、收集整理质量检查原始记录,并协助归档;(8)、参加工程质量动态分析和事故调查会议;(9)、督促两强试快的取样和检测工作;(11)、协助做好见证取样检测工作;(12)对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构配件有权要求签署拒付令,并实行一票否决;(13协助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专项方案。项目专业施工员质量责任制(1)、专业施工员是工序和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者,对工序和分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2)、认真熟悉图纸和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图纸内审。(3)、严格按图纸、规范、规程、标准、施工方案组织施工。(4)、主持班组自检工作,协助做好专检、隐检、交接检等工作。(5)、做好施工质量原始记录,填写施工日记。(6)、协助做好建筑物定位、测量放线、全高垂直度检查工作。(7)、负责向班组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工作。(8)、负责操作基准线确定。(9)、审核钢筋施工料单。(10)、做好技术复核的基础工作,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复核工作。(11)、督促两强试块的取样和养护;(12)、对专业班组操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必要时傍站管理;自觉、主动纠正操作工人的违规行为;(13)、对专检存在质量问题,负责采取措施整改落实;(14)、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项目材料员质量责任制(1)、应熟悉项目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加强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对所提供的原材料、构配件质量负责;(2)、按照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材料、构配件进场,并按总平面整齐、有序堆放;(3)、及时索取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合格证明,需复检的应及时组织复检;(4)、负责对原材料、构配件的状态进行标识;(5)、负责材料、构配件的保护,做好“三防”(防潮、防霉、防腐)工作。 项目检试验员质量责任制(1)、熟悉项目常用检试验项目的标准和内容;(2)、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检试验工作计划,对一般性的检试验计划应负责编制;(3)、负责项目两强试块的留置、养护及编码工作;(4)、负责砼600CD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工作,并做好温度记录;(5)、负责项目材料的检试验工作;(6)、负责见证取样检测工作;(7)、负责两强配合比的现场计量工作。 项目专业班(组)长质量责任制(1)、专业班组长是工序操作的组织者,应对本班(组)的质量负责;(2)、认真执行项目各项质量管理规定,严格按操作规程组织施工;(3)、负责对本班(组)的操作工人进行质量、技术交底(4)、组织班组自检工作、参与专检和交接检;(5)、服从指挥,接受技术、质检人员的检查、监督;(6)、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构配件,有权拒绝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移交(7)、出现质量问题应如实提供情况和数据;(8)、协助施工员确定操作基线和基准;(9)、积极组织班(组)人员参加QC活动。项目操作工人质量责任制(1)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相应的质量要求;(2)、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操作;(3)、认真做好自检工作,并填写自检记录;(4)、进行必要的工序标识和质量责任标识;(5)、做到四不:即(不合格材料、构配件不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承接、本道工序不合格不交出,不违规施工);(6)、熟悉本工种的操作基线和基准;(7)、服从指挥,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出现问题不隐瞒、不谎报;(8)、积极参加QC活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构筑精品,奉献大地。”的十六字质量方针。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按操作规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从开工到竣工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项目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设置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管的质量管理小组,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3、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部位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5、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6、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7、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8、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在工程开工或复工时都要进行报告审批。2、对施工图纸和交底资料要进行现场核对、现场复测,并上报复测成果。3、要编制针对性施工组织设计,填写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批准。4、征地拆迁工作要满足施工的需要。5、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和“三通一平”工作要全部完成,有关外部配套生产条件必须签定协议。6、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就位,施工管理人员到位要能满足开工条件。7、行政部、总工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措施等要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负责的填报各种证明材料。8、未经监理、业主和公司批准同意开工建设的工程,严禁擅自开工,严禁进入其他建设管理程序。9、必须采取统一格式、统一填写开工报告,按时送达监理机构审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0、对因开工报告及资料证明没有及时上报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部门和个人,将进行严肃处罚。施工过程控制制度1、必须实行专业检查和班组自查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的“三检制”。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报请专业工长。由专业工长会同下道工序专业工长,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及工序交接检。互检及工序交接检必须有书面的记录并签字齐全。交接检完成后由专业工长提出书面申请通知项目经理或技术经理进行分项质量检查。分项质量检查必须有记录并签字齐全。2、技术负责人在进行内部分项质量检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可向建设(监理)单位报验。3、坚持施工现场“挂牌制”,质量责任具体落实到操作人员,对经检验确定其产品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应有处理措施。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返工。4、坚持“样板制”,装饰工程施工前,先做样板。样板经项目部验收后,再请建设、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最后项目部方可组织大面积施工。施工验收制度1、分部分项验收:分部分项验收由技术负责人或专职质检员负责,各专业工长负责专业之间的互检和交接检工作。2、基槽验收:提前两天通知公司工程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邀请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质监人员等参与基槽验收。3、基础工程验收: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回填土之前,应进行基础验收。验收前项目部应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提前两天报请公司工程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邀请相关单位组织基础验收。4、主体结构验收:准备工作完成(同基础工程程序)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5、分户验收:工程完工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请公司工程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分户验收。6、竣工验收:分户验收合格后,报请公司工程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邀请相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1、检验批验收检验批是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小单元,由生产班组长,首先对负责的检验批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和半成品完成的质量检查与报验。由分管项目工种、检验批的质检员、工长,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与控制,并对上报的检验批进行三级质量验收评价,报请项目经理复核。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2、分项质量验收评定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有关质量分项的子目要求,参照有关质量评价验收的具体规定,由项目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具体分项进行检查评价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于分包项目,由分包单位质检员、项目负责人报请总包单位质检员复验,提交监理工程师验收复核。对于监理工程师复验结果有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工长督促班组长、分包单位认真落实整改,合格后再次进行报验程序。3、分部(子分部)工程项目质检员,汇总分项质量评定资料,提交项目负责人,并经复查整理后,报请监理单位,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4、分户验收项目部在单位工程完工后,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公司工程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交工程分户验收方案,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建设单位参验人员应为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参验人员应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专业技术(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等;监理单位参验人员应为总监理工程师、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物业公司等可依照合同约定参加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5、单位(子单位)工程在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二、现场质量检查1、专职人员检查施工现场项目组设专职质检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包括对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价与验收。另外公司按照人员分工,对施工项目现场实施检查和技术指导。2、制度化检查按照公司的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规定,对在建工程项目,公司实施月检。不仅对在建项目施工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对项目质检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制度化的检查,总结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与控制效果,改进与调整质量控制方法,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另外上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按照监督计划对在建工程进行的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各类制度化检查的内容包括实体检查与工程资料检查。检查后对发现的问题签发检查意见和整改通知书,责成项目部限期定人负责落实整改。3、不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包括公司各部门联合,对在建项目工程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或者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特别检查;另一方面公司,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对在建工程实施检查,对检查情况采取公司通报、签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同时将检查结果作为项目部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的评价的参考,督促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质量整改与跟踪复检1、对于各类检查后所签发的质量整改通知,根据签发单位的级别,由公司下发到项目部,并由公司备案。2、项目部按照整改意见,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工长、质检员,落实生产班组、分包单位进行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与验收。3、 若整改意见涉及到技术问题,由公司技术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对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再下发生产班组进行质量整改。质量例会制度1、项目部每月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部质量例会。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均应参加。工程部视需要参加月质量例会。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每周一组织召开项目部技术员、专业工长、各施工班组长参加的周质量例会。3、月质量例会对本月将要施工的过程质量提出要求,由项目技术员负责按周计划分解后,在周质量例会上对各检验批施工质量作出要求。并对上月施工质量进行总结。4、周质量将各检验批的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工长负责,并由各专业工长上报本专业各检验批的验收时间(检验批的验收时间不应滞后于项目部周进度计划)。5、周质量例会时各专业工长应汇报各专业上周施工完而未验收的各检验批工程质量的检查情况,并将各施工班组的自检结果上报技术负责人。6、质量例会按期召开,如因故推迟,推后不得超过两天,周质量例会不得迟于周二召开。月质量例会必须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召开,周质量例会可由项目经理委托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开。7、质量例会应有会议记录,应注明与会人员并如实记录会议内容。 质量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图纸会审内容、设计中规定的图集做法、分部(项)工程质量目标和工期要求并对专业施工工长进行前期图纸交底及工程情况交底。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对该分项工程施工要点、注意事项、检验批划分和质量预控目标向专业工长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3、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不少于三份,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一份,存档一份,且应完成签字手续。4、特殊工序的技术交底,除应有书面交底外,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检查。5、各专业工长应根据技术负责人的分项工程交底、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检验批的划分以及施工班组的自身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书面交底。6、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中应指出该分项中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或数量,对于应检验的材料和项目应加以注明。7、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接受交底对象完成签字手续。8、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设计变更或其他更改施工工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充技术交底,并应有连续性。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 、总则1.1 技术交底是指工程(单位或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向专业工长,或专业工长向班组长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要求落实的一项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步骤。1.2 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加施工的领导、专业工长、作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明确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间的责任。发生工程事故,若属交底人未进行交底或交底不清,交底人的负主要责任;若属接受交底人未按交底要求施工,接受交底人的负主要责任。1.3 技术交底必须按照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1.4 技术交底的形式以会议形式,并形成书面记录,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资料和交接手续是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2、 技术交底的内容2.1 技术交底分为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和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技术交底两类。2.2 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应与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一并进行。2.3 技术交底按技术责任制的分工、分级进行。2.3.1 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向质检员、技术员、施工员等进行技术交底的内容:(1) 设计文件的内容;(2) 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等;(3) 主要部位特征、尺寸、工程量、质量标准;(4) 主要预埋件的特征、位置及注意事项;(5)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操作工艺、质量要求;(6) 关键部位和特殊过程的技术问题; (7) 主要施工机械的安排与配置;(8) 施工应注意的事项说明。2.3.2 项目部技术人员对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1) 施工图的具体要求;(2) 施工方案具体实施的技术措施;(3) 明确工艺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要点;(4) 明确工序间检查的内容及标准;(5) 合理的劳动组合和机具设备;(6) 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7) 施工中注意事项说明。3、 技术交底的实施与要求3.1 项目部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向质检员、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主要依据是经监理、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交底后形成由交底主持人签署的会议纪要或其他文字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一起作为技术交底的依据。3.2 单位工程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项目,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卡片。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班组具体情况,重点突出,结合实际,切忌照抄照搬。3.3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做到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措施针对性强,技术先进,详略得当,结合实际。3.4 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全面了解各专业施工中的衔接和配合。因此,要求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如实地将本专业有关技术交底材料及时抄送项目技术负责人备查,使在纵横向技术管理工作中,把各专业有机地联系起来。3.5 单位工程的技术交底资料由项目部资料保管人员负责汇集整理。 三检及交接检制度1、各班组在完成施工任务时,自己要先认真对所施工内容的质量进行检查;2、班组在自检合格后报送专业工长进行专业检查,专业工长检查时,班组长必须陪同;3、专业工长检查评定合格后,报项目部专职质量、安全和技术组,对已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质量、安全等全方面检查;4、每次检查必须要检查人和被检查人签字;5、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要在限期内整改完成,并经项目部检验后方为合格;6、前面工序完成后,在进行后一工序施工前,两施工班组必须进行交接检查,并有书面检查内容。7、项目部全面检查合格后报送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经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试验、测量设备和仪器管理检修制度1、对购置的或自制的测量、试验设备,在使用前,应按有关要求进行验收,并送国家授权的部门进行校准或检定。经校准或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测量员负责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上登记。校准或检定判为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使用。2、对到期未校准或检定、以及校准、检定不合格的试验、测量装置不准使用。测量员负责对周期检定结果进行登记。3、现场经检定合格的试验、测量装置,在试验、测量装置的适当部位粘贴相应的标签,并保护试验、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状态标签。4、对于试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应进行自校准。5、试验、测量装置应由专人保管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6、试验、测量仪器闲置后需封存并在明显部位贴“封存”标记。7、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搬运、维护和保存期间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搅拌站及计量设置制度1、现场设搅拌机自拌砼,因此对搅拌站具体位置进行地面硬化,设蓄水池及排水沟和沉淀地。2、搅拌机前后台要及时清理,由专职机械工操作,且每天要清理养护,不得在斗内剩料。3、计量器具现场设台秤,用于砼、砂骨料的配制。4、测量器具现场设水准仪用于现场抄平,仪器经纬仪用于精确的放线。5、设备管理制度要专职机管员,对设备进行监督、检评比工作,负责机械维修保养,原始记录按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设备的文档及技术资料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提出分析意见。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1、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按工程类别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参加图纸会审。2、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组织会审单位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3、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建设)单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4、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5、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纳入工程档案。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1、 施工图现场核对的目的为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和结构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各种原始资料,必须进行施工图纸自审。通过现场核对可以澄清疑点,消除设计缺陷,统一认识,使设计达到技术先进、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施工图现场核对是一项施工准备阶段重要的工作。2、 施工图纸现场核对的程序 2.1 现场核对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核对前项目经理应带领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全面地查看施工图,弄清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核对图纸的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是否相符,熟悉工艺流程和结构特点等重要环节。2.2 现场核对项目部负责组织现场核对,其主要内容是:(1)各项计划的安排、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图纸是否齐全,图纸内容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和矛盾。(2)掌握设计内容的技术条件,弄清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形式。(3)设计文件所依据的水文、气象、岩土等资料是否准确、可靠、齐全。(4)核对红线、轴线、主要控制点、基线等是否准确无误。(5)建筑物与电讯、管道及其它建筑物的互相干扰情况和解决办法是否恰当,干扰可否避免。(6)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的处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处理措施。(7)施工方法、运输方式、道路条件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8)临时房屋、电力、电讯设备、临时供水、供电等场地布置是否恰当。(9)各项协议书等文件是否完善、齐备。(10)明确建设期限,包括分期、分批工程期限的要求。现场核对发现设计不合理或错误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批,然后根据批复的修改设计意见进行施工测量、补充图纸等工作。3、 现场核对记录图纸经过现场核对后,现场核对组织者应将现场核对中提出的有关设计问题、需及时解决的建议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图纸现场核对记录上应填写单位工程名称、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名单等。对现场核对提出问题,设计单位变更修改的,应请求设计部门尽快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时按“设计变更通知单”执行。 岗位培训制度1、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2、各项目部应根据培训计划及职工的排班情况科学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3、每次课程结束后,项目部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4、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工程技术复检制度技术复核项目应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定,但下列项目必须复核:1、放样、定位(包括桩定位)、基槽(坑)标高、深度、尺寸2、各层的标高、轴线、砖砌体皮数杆、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3、预制构件、预埋件、预留孔4、砼、砂浆配合比(作为计量资料)5、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技术复核后,施工员应立即填写复核记录和自复意见,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认可。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工程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那一部分工程,特别是重要结构部位及有关特殊要求的部位都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施工员会同质检员进行自检,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指定日期内,由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签具验收意见。3、隐蔽工程在未进行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有违反验收制度,造成返工损失时,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4、隐蔽工程验收单位由工地资料员保管,竣工整理成册,纳入工程档案。 材料采购、检验、保管管理制度1、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员、仓管员、质检员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2、钢材、水泥、砖、防水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工作。3、各种材料的领用,发放必须持有施工员签发的材料领用单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有关材料。4、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过程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5、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制度一、现场材料管理1、材料计划与台帐报表公司材料部,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材料需用量计划”和工期进度,及项目施工队的现场仓储条件与进料计划所编写的进场材料计划报表,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部经理负责组织对物资供方的评价与审批,并实施采购合同的审定与签署。对于工程特殊需要的材料设备、器材等,对于质量规格要求,还需补充技术要求,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作为采购合同附件。材料部根据采购合同,落实现场实际,进行采购活动;在采购过场中,对于工程有特别技术要求的材料质量性能,在采购过程中,需咨询公司技术部门或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对材料质量进行把关,从而保证满足工程需要。对于采购后进入工地材料,项目部进行验收,根据现场仓储实际或工程实际进度要求、生产安排确定下一阶段的材料陆续进场计划;材料部建立材料台帐与入库记录,与现场材料员办理交接手续。工程施工阶段或工程结束,项目部与材料部进行阶段性的台帐核对,并将核对结果上报经理办公室备案。对于采购来的材料,在进场检验或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合格现象,项目部需及时通知材料部,按照我公司有关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与办法进行及时处理。2、技术部门对材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对于普通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图纸审查与会审工程中,针对设计要求,确定明确的材料、工艺、器材的质量技术要求。根据会审确定意见,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材料技术交底卡,分发材料部及项目部,在材料采购和进场验收时,由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与把关。对于比较复杂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设备、器材等,项目部需上报公司工程部,必要时由公司相关专业部门参与,进行专项技术讨论,确定统一意见,下发到材料部与项目部,在材料采购或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与技术把关。技术部门对发出的技术要求,在采购及进场验收、使用中跟进,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与使用效果的检验与总结。3、进场材料的收料检验进场材料由现场专职材料员进行验收,验收过场包括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质保资料及附件等。对于例如砖、砂、石、灰、钢材、水泥等需要进行现场抽样送检的材料,须按照地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监督指引,实施有见证取样及送检工作,对于未签发检验报告的材料,暂时封存,不得使用。现场材料员,必须熟悉有关材料进场的收料程序与质量技术要求,熟悉材料抽样送检方法与程序,对于有实际技术困难时,可报告项目经理,转达公司工程部进行协助处理。现场材料员,做好进场材料的台帐登记,做好合格材料的发放与使用登记,做好仓储管理与空间计划,对于现场材料的使用与库存,及时向项目经理进行报表汇报。4、现场材料仓储标示与管理登记现场材料员,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进场材料的登记与分类堆放、仓储,对于散装与整装材料进行正确堆放。随时检查仓储条件,包括防潮、防火、防盗、可能出现的环境条件下的化学变化等,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给项目经理,进行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周转材料与非周转材料的堆放与管理,对剩余材料与边角料,进行现场整理与回收再用,恪守节约原则。现场材料员,在换岗时要做好交接班手续,保证现场材料管理的连续性。对于贵重材料的登记与发放,要求必须由项目经理的批条,在工人领料时登记造册才准予发放。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转运或工程结束时的材料回仓,必须做好材料登记与出场放行工作。对于危险物品、材料,必须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堆放与仓储。现场材料员要做好特殊天气、特殊环境的仓储、堆放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和问题,迅速报告项目经理,进行处理。按照各类材料的特性、状况、数量等进行登记与分类堆放,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标示。5、现场材料仓储管理制度现场材料员为专职管理员,也是主要岗位管理责任人。现场材料员及附属工作人员,负有对进场材料收料验收、仓储堆放、使用发放、保证安全、回收归仓、再生利用等的责任。对于材料的各项管理,建立台帐制度,实施专人专职管理,保证帐目清楚,批条完整,各项手续及有关材料质保资料齐全。恪守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切实负责的原则,做好材料管理的各项工作。熟悉工作岗位职能,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技能与业务能力,做好项目工程的物资材料的支持工作。做好现场堆放及仓储材料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防火、防潮、防盗、防爆工作。对于跨工种、部门、或在技术业务上不明确的工作,需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进行下一步骤的处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自珍自爱,保证集体财产的完整与安全。6、现场仓储的分发台帐现场材料管理,使用公司统一印制的材料管理台帐表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填写格式,进行现场填写。按照公司的规定实施月报制度,及工程完成后汇总报表制度。对于特殊情况,在填报时必须提交有关资料或批条,并进行备注。现场材料员的管理台帐报表,一式四份,分别报项目部、材料部、公司仓库、自存一份。7、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及储存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材料进场,必须经过检查验收。首先点清数量,核对规格型号,视外观合格后方可卸车。其次卸车后,立即取样作试验,合格后才准使用,否则不准使用。对水泥的验收,每进一批(不管是哪个厂的)都必须按规定要求抽样做试验;钢材也必须是每进一批都要及时抽检试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要勤检查,勤保养,尽可能地提高机械利用率。水泥堆放必须入库,库房四周应排水通畅。严禁露天堆放。库房要设两道门,有进有出。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入库水泥不得超过一个月,以免降低水泥强度,影响工程质量。水泥码高不得超过10袋。钢材必须存入料棚,四周排水沟通畅。做到上遮下垫,严禁露天存放,以减少锈蚀造成的损失。各种规格型号由小到大,排成一条线,堆放整齐,严禁规格型号混淆不清堆放。工程施工物资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倒卖或未经公司经理、材料部同意拉到其他项目使用。若有违犯者,将按500%罚款。并对当事人处以300%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工作失职,责任心不强,造成工程材料丢失,被盗,腐烂,变质。将按材料损失的实际价值200500%罚款。对管理不到位,不按规范管理,被业主、监理、及上级部门检查时的一切罚款,由各单位自己承担。造成负面影响的还将追究领导责任。8、现场仓储的消防管理现场材料员作为现场三级消防责任人,负有对仓储、堆放材料消防安全的保卫责任。对于现场材料,进场后项目经理、材料员、施工员、保安员必须清楚明确各类材料的消防保卫方法,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采取相应的消防保卫措施。材料员负责对各类消防器材、设施的登记与日常检查,定期更换消防器材的药剂,检查各类器材、设施的功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消防小组成员,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有责任做好抢险的准备和协助工作,并配合善后的各项调查工作。现场项目部各成员,负有对各类消防安全器材的检查、维护,及定期火警报告的登记与报告责任。按照公司仓储物资消防管理制度的要求,项目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9、现场仓储的安全保卫项目部各成员、现场保安员、材料员对现场仓储、堆放物资、材料、器材、设备等的安全保卫,负有直接责任。现场保安员受项目部的领导。按照公司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