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oc_第1页
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oc_第2页
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oc_第3页
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oc_第4页
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付体系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论文导读::我国支付体系建设突飞猛进。随着商业银行资金汇划系统成功运作。支付体系的这些变革已经渗透到流动性的每个角落。论文关键词:支付体系,商业银行,流动性近年来,我国支付体系建设突飞猛进,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加快,银行网络和实时全额清算模式的出现实现了社会资金零在途。电子支付方式极大减少了现金、支票等纸基支付方式的时间和成本,非现金支付工具蓬勃发展。支付体系的这些变革已经渗透到流动性的每个角落,这种渗透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单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即无论资产规模还是交易总量都占绝对比重的银行体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我国支付体系发展现状支付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实现资金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主要由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服务组织及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我国支付体系的发展实现了很大突破,具有鲜明特色。一是支付系统建设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我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继改进了行内网络结构,为社会提供支付服务的资金往来和结算系统业务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满足多样化结算需求的各类新型支付服务不断涌现。随着商业银行资金汇划系统成功运作,为满足高层次的跨行支付需求,2003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正式推出上线,旨在处理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清算业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也是人民银行发挥金融服务职能的核心支持系统。至此,运行了十年之久的电子联行系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主要分为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几个子系统金融论文,尤以前者重要,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安全高效 快捷的跨行清算主渠道。二是非现金支付工具快速发展。票据在继续保持企业支付领域主导地位的同时,正逐步向个人支付领域拓展,在降低交易成本、融通资金和培育社会信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支票仍是最受欢迎和使用最广泛的票据种类。我国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中小特约商户的普及率和持卡消费率在不断的提高,银行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对方便、快捷支付服务的需求的日益增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三是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基本形成论文提纲格式。支付服务组织逐渐向多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以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规划者、监管者、推动者,也是跨行支付服务的提供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账户服务、中介服务以及依靠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个人及其他经济主体提供支付服务,成为连接其经济活动与资金运行的纽带。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建设。四是支付体系监督管理逐步完善。支付体系监管体制基本确立,支付风险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在支付系统及其业务规范方面,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运行办法和操作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对支付清算及其相关系统进行规范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已达几十项。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为基础,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为补充的支付结算法规制度体系,有效规范了支付业务参与各方的行为,维护了其合法权益,提高了支付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二、支付体系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作为一个经济学用词,不同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理解,流动性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指货币的多少。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是整个金融体系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流动性一般被理解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以合理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银行筹集资金的途径有两种,即在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合理负债获取所需资金,分别被称为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此外,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它可测可控,直观明了,往往被视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代名词。保持适量的超额准备金是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除一级法人银行外,支付系统清算账户余额全部为超额准备金。跨行支付是商业银行之间资金往来的重头戏,不同于其内部结算,关系每一家银行在金融业的信誉,是商业银行主要的支付范畴,相比行内支付金融论文,意义重要得多。跨行支付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显著的,超额准备金本身就是用来应对支付系统跨行清算需要的。因此,笔者将其视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在影响因素。而支付体系的其它方面由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间接作用,并且着眼于整个银行体系,则被笔者统一归为外在影响因素。(一)内在影响1.支付系统全额清算模式使银行流动性持有增加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作为当前我国跨行清算的主渠道,其最具创新性的特征,就是实时全额清算系统(RTGS系统)被引入大额支付系统,替代了此前占主导地位的轧差净额清算系统(DNS系统),系统收到每一单笔支付指令后即按要求即时完成转账处理。而DNS系统在一定的时点对支付指令进行轧差,只对轧差后的应收应付净额进行最终结算。可见,RTGS系统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比DNS系统更高。其全额清算资金的模式决定了直接参与银行必须持有充足的资金以便保障日间资金流动性畅通,增加了系统参与者的资金持有成本。由于大额支付系统清算资金是跨行支付的主要部分,在支付体系内引入RTGS系统后,存款银行超额准备金余额增势明显。随着资金清算量的增大,商业银行为完成支付交易,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超额准备金余额必然进一步增加。但是,商业银行的逐利性使其有动力减少超额准备金,导致清算账户头寸不足,延迟清算。同时,如果支付体系内多个参与者账户资金头寸都不足以支付应付款项,则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流动性僵局。因此,将实时全额清算模式引入支付体系使得其流动性管理问题更为突出,管理和监督银行清算账户头寸的任务也更加艰巨。2.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筹措资金渠道不畅从业务操作上看,大额支付系统实行实时清算,禁止隔夜透支,资金调度机制不灵活,头寸调剂能力不强,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银行机构出现清算账户头寸不足的情况,按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规定的途径筹措资金,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一些限制。一是各银行机构上级行对下级行在头寸匡算、资金调度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迫于这种压力,参与者往往采取同业拆借方式,而不是选择从上级行调拨资金,增加了流动性管理成本。二是自下而上调拨资金的渠道,往往不能满足金融机构的需要。由于下级行备付金额度不会很大,又要保证同城清算的正常进行,可调度的头寸实际上很小。三是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资金拆借的资格和拆借规模都有严格要求,参加同业拆借市场的银行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身份,这就将大部分银行分支机构排斥在外论文提纲格式。即使具备资格的银行,在清算窗口开启时,也会因为同业拆借市场的关闭而无法筹措到资金。四是通过再贴现或再贷款方式筹措资金的门槛较高,耗时较长。人民银行信贷部门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金融论文,手续复杂,在清算窗口关闭之前很难办理到位。(二)外在影响1.支付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有着重要影响。新型金融工具的使用,使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负债融资变得容易,远离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的窘境。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急剧增多,人们支付需求旺盛,对支付服务的要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作为金融工具主体的支付工具取得了很大进展,以银行卡为代表的支付工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银行卡成为生活必需品,许多省份达到了人手一张银行卡。与此同时,对银行卡使用的监控显得困难,大量的卡基交易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同时,为了完成由上而下的存款考核任务,金融机构大多奉行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以松散的现金管理换取客户和存款的稳定,具体采取允许非基本账户提现,超范围使用现金,大额提现不审批等诸多形式去迎合客户;而在一些地区,尚不完善的支付工具体系导致资金清算手段选择性较低,一些非现金支付工具难以得到有效应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客户对现金结算的偏爱,使现金结算居高难下。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意识欠佳,信用约束机制不完善,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蓄意伪造变造票据,银行卡诈骗时有发生,支付体系运行的安全性受到了影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非银行业金融组织或机构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近年来,新型支付服务组织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不仅备受青睐,而且发展之快有目共睹。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取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以各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为基础,为网上交易资金收付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和网络支付。以第三方支付龙头企业支付宝为例,截至目前,其用户数量突破2亿户,日资金周转量突破7亿元。据相关调研机构估计,每天滞留于第三方平台上的资金达到亿元级别,全年可以累积数百亿账户资金,这些金额巨大的资金流可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保留一周时间。第三方支付组织作为资金的短暂管理者金融论文,便有空隙使用这些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甚至挪作它用。据调查,当前除少数几个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客户资金存放在专用账户外,其他的都可直接支配交易资金,可能引发支付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而影响金融安全,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签约方,银行难免被波及。此外,传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能力增强,吸引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对商业银行存款来源形成竞争压力。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并没有进行扩张,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县域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大量撤并,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相对落后,削弱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3.支付体系监管方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作为支付体系的监管主体,人民银行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依托。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如果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中央银行就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反映在债券市场上,中央银行会买入债券或进行逆回购操作。这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客观上就体现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最后保障。这有利于维持债券市场的信心,保证债券市场不会因为银行总体的支付性资金缺口而导致市场流动性消失或发生价格的剧烈波动,从而保证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上,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即流动性的调节。银行实际准备金一般有两部分组成,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后者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上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法定准备金一般不能动用,这也是只把超额准备金视为银行流动性的原因。但是,法定准备金的变动直接导致了超额准备金的反方向变动。在实际准备金不变的前提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被迫持有较多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相应下降,银行流动性降低;反之,银行流动性增加。再贴现政策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个因素。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转让已经贴现给企业的汇票,中央银行扣除再贴现的利息后,给申请贴现行兑付票款。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而这个过程同样是通过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传导的。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金融论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准备金就会减少,利息率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央行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增加向央行借款,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商业银行已经拥有可放贷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再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论文提纲格式。再贴现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比较剧烈,而且频繁变动再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感到无所适从,影响其正常经营;加之中央银行调控手段较多,实施效果也不错,最近几年,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已经降到很低水平。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有关对策(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 通俗的讲,银行流动性就是银行对外的偿债能力,是银行资金营运能力和效果的一种综合反映。当商业银行不能及时以合理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以履行自己的金融义务或满足客户的需求时,便会造成自身信誉或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倒闭,这就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银行资金的紧缺致使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现要求;其次,由于信贷资金的不足,借款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在市场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以低价出卖资产或高价购买债务。银行流动性不足,即银行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储备来随时应付即期负债的支付或者满足贷款需求,实际上表明金融机构已经部分或完全丧失了抵御支付风险的能力,对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由于金融网络的存在,单个银行即使资产优良,没有任何问题,也有被卷入危机的可能。因为银行间存在着信贷关联,金融工具的交叉持有使其收益和风险具有联动性,单个银行的倒闭将导致其他银行资本损失,损失额超过总资本的银行倒闭,并引起新一轮的冲击。始于美国进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体系动荡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以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为基础的传统金融监管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任重道远。(二)当前支付体系下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几点建议商业银行流动性从微观上看是具体的、个性的,宏观上又是抽象的、系统的,两者具有统一辩证的关系,不仅受到货币当局等各种机构政策的影响金融论文,而且与支付体系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管之于单个银行,还是着眼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都是一项不但重要而且复杂的工作。由此,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针对性、时效性管理,更要着手长远建设,夯实流动性管理的有利基础。 1.立足支付系统,解决清算账户流动性管理问题一是提供融资便利,降低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成本。央行应借鉴国外中央银行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机制,为银行机构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目前,应大力推动自动质押融资和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的发展,开放银行机构分支机构的融资权限,适当降低自动质押日间融资业务的利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启用自动质押融资和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防范支付清算风险,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达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的目的。二是严密监测流动性变化情况,及时补足头寸。各银行机构应加强清算账户资金监测,设置专人专岗,实时监控清算头寸,净借记可用额度变动情况,合理运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建立清算头寸预警制度,设定清算预警线和净借记可用额度预警线,加大银行机构流动性监测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时点的监测,提高资金监测效率。三是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防止发生流动性风险。各银行机构应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大额支付报备制度,对于在标准以上的大额支付,应由基层行逐级上报清算行,以便清算行匡算头寸。要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协调机制和资金调度沟通联系制度,各银行上下级资金管理、调度及相关会计人员应建立沟通联系制度,充分沟通、及时反馈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头寸不足现象,提早做好资金调度的准备工作。2.完善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环境(1)规范支付工具使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第一,严格落实有关现金管理的制度规定,积极规范、创新非现金支付工具。企业单位要落实对现金使用的计划控制,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柜面结算监督工作,人民银行要切实强化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积极优化并大力推广商业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结算工具的应用金融论文,改善信用卡的用卡环境,鼓励刷卡消费,规范网上支付和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业务规则。积极鼓励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的创新。通过深入研究,以电子货币为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和规范支付工具,为市场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和服务。充分发挥个人结算账户的功能效用。鼓励和引导个人通过结算账户进行转账结算、办理汇款、代发工资等转账结算服务。第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有序的支付清算环境。近年来,不少企业信用观念薄弱,逃废金融债务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有些企业利用合并、承包、租赁等改制方式逃废金融债务,使银行防不胜防,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亟需完善。首先,在建设完备的金融信用体系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体系,将是整个社会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按照信息共享、公平竞争、有利于公共服务和监管、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依法维护金融信用体系的重要保证。其次,人民银行要牵头建设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要不断强化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集中整合企业信用报告,以备金融机构、特定单位和组织查询和使用。再次,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各自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地方商业银行要按照上级行的要求建立独立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和贷款金额论文提纲格式。此外,要积极推广创建信用镇,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引导农民树立讲信用的观念;中介机构也要提高信用观念,特备是近年兴起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更要以信用为本,做好金融服务。(2)研究金融体系发展趋势,有序竞争,合作共赢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货币资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充足的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资金来源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直接融资比例和规模势必会升高。商业银行不仅会流失存款,赢利空间也会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挤占。事实上,商业银行不仅要面临这种竞争,来自同行竞争的压力一直都存在。这就要求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