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专题一》PPT课件.ppt_第1页
《模块一专题一》PPT课件.ppt_第2页
《模块一专题一》PPT课件.ppt_第3页
《模块一专题一》PPT课件.ppt_第4页
《模块一专题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2012高考导航,考点串讲分层突破,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1萌芽战国 法家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人们渴望统一,具备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战国时期各国出现的变法运动,特别是商鞅变法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2创立秦朝 通过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及颁布秦律等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皇帝掌握各种大权。,【轻巧识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一个首创:皇帝制度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到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制度的转变。 两层官职:“三公九卿”;郡守和县令(或县长)。 四个统一: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3巩固西汉 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废除诸侯王的大部分政治权力。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以及“酎金夺爵”等措施,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建立中朝,加强皇权;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4完善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5加强北宋 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将军、政、财等大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 6新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今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7强化明清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皇权空前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轻巧识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重大举措: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创立内阁制度;清朝设置军机处。 (2)最终结果:君主专制制度强化。,二、地方行政制度 1先秦:分封制西周为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而实施,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瓦解。 2秦朝:郡县制由皇帝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地方。 3西汉: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实行,出现王国问题,经汉景帝和汉武帝努力相继解决。 4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着刺史权力的增强而设立。,5元朝:行省制度巩固了元朝辽阔的疆域,为后世沿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6明清:明朝废除行省机构,设三司,在边疆设置都司;清朝在全国设置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18个省,共25个省级行政单位,还有内蒙古的一些盟旗等地方机构。,【归纳概括】 历代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1世官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官爵都是世袭的,实行世卿世禄制。 2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保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3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开始实施,至唐完善。北宋改革考试内容,开始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制了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归纳概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的趋势及积极作用,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思考感悟】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三、中国古代重要兵制 1府兵制 (1)府兵制源于西魏,基本上采取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称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 (2)隋文帝时,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3)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数量。 (4)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崩溃。,2募兵制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但是,兵将的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一、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改革 1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的政治。 2概况 (1)李悝在魏国变法。,(2)吴起在楚国变法。 (3)商鞅在秦国变法。“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秦国的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三、封建统治者摆脱社会危机的改革 1庆历新政 (1)目的:改革时弊,巩固统治。 (2)内容:严格官吏的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2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面临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措施:在经济方面,实行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在军事方面,实行了保甲法和将兵法;在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它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结果失败。,【思考感悟】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热点聚焦学以致用,热点问题 1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在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今天,隐性介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历史地看待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2选取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的斗争,皇权的不断强化。 3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皇权至高无上等都是很好的命题视角。,高考例析 (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解析】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通过设置中朝,限制丞相的权力,A项错;三长制是北魏设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B项错;清朝不设丞相,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2010年高考四川卷)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完善科举程序 创立行省制度 强化文人政治 世俗文学兴起 A B C D,【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行省制度始创于元朝,故排除含的A、B、D三项。联系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符合“强化文人政治”的特征。 【答案】 C,梦想考场 1(2011年济宁市统考)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2011年上海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汉初地方上的行政制度。从材料中的“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采取“斑马式”的省级组织等信息可判断这是指西汉初年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即郡国并行制。,热点问题 1当今中国用人新观念破除论资排辈。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强调,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2以文明史观历史地看待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选官,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综合考查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和作用,秦汉时期官员监察制度的确立和历朝监察制度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方面的利弊。,高考例析 (2011年高考山东卷)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 题干材料“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就是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兴趣,让人们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由此判断出是科举制;第二句话“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士子群集于中央,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答案】 C,(2010年高考江苏卷)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 做好此题关键是把握好材料信息。由“世胄蹑高位”,说明重门第,世胄贵族地主把持高官位置,这一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 C,梦想考场 3孔子说,(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兴盛;得不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衰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的是( ) A西周时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汉代时实行的察举制 C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时实行的科举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和C两种选官制度的选择标准分别是血缘关系和家世门第的高低,故这两种制度最不可能得到贤明的人;在B和D两种制度中,察举制易于形成小集团,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则以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故D项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人才。,4(2011年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对察举制和征辟制的理解。察举和征辟的标准主要是才能和品德,因此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是没有民主性可言的,不拘一格表明选拔人才不受门第的限制,家族性、强制性体现不出来。,热点问题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2: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1,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2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解析】,【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梦想考场 5(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材料2: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