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描述.ppt_第1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描述.ppt_第2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描述.ppt_第3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描述.ppt_第4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描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腮腺的解剖位置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分为深浅两叶,中间有峡部连接。浅部位于耳垂下前方,前界在咬肌后13的浅面,后界为乳突,上为外耳道,下为下颌角下方。 腮腺管: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越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向内侧,斜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处得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定义:,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流行病学,1. 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大后9天均有传染性。 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主要为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 以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生,呈散发性。,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18天(1425天)。 多数无前驱症状,少数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周 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发病12天出现颧骨或耳部疼痛,腮腺逐渐肿大,体温随之升高,可达40。一般是一侧先肿大,24天后对侧也肿大。双侧肿大占75%。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向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触痛。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皮肤温度升高,疼痛明显。,临床表现 早期腮腺导管口常有红肿,按压无脓性分泌物流出。因腮腺管阻塞,故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等促进唾液分泌增加时可使疼痛加剧。腮腺肿大于48小时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多发生在腮腺肿大后45天,少数也可发生在腮肿前,出现脑膜炎的表现,以脑膜脑炎多见。一般症状在一周内消失。 2.睾丸炎 见于青春期肿大消退后再次高热,睾丸明显肿大和疼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睾丸炎多为单侧,约1/3的病例为双侧受累。很少引起不育症。,3.卵巢炎 女性则表现为下腹疼痛,明显者可触及肿大的卵巢,有触痛。多为单侧受累,症状持续34天后逐渐消退。发生率为5%。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4.胰腺炎 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数日,表现为体温再次升高,并出现恶心、呕吐,上、中腹部疼痛和压痛,多在一周内恢复。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低于10%。,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2.疼痛 腮腺胀痛,与腮腺炎病毒引起炎症 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及进 食困难有关。,主要护理措施,1、进行呼吸道隔离。 (1)对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止, 大约3周左右。 (2)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 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对其呼 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2、降低体温。 (1)定时测量体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退热及毒素 的排出。 (2)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 治疗。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 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3、减轻疼痛 (1)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3、减轻疼痛 (2)患者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 4、卧床休息。 保证休息,防止过劳。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不可过高。,4、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 殖,餐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 助其多饮水。,5、病情观察 (1) 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 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 或惊厥。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若有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2)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血尿淀粉 酶增高等急性胰腺炎表现,有异常时应禁食,按急 腹症处理。 (3) 睾丸炎多见于10岁以上男孩,发生于腮腺肿大后一 周,表现为寒战、高热、睾丸肿痛、压痛明显,可 伴阴囊水肿。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利于及时发 现,及时处理。,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1、隔离 早期隔离病人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大约3周左右。对接触者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和部队中应留验3周。对流行期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自动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对本病有一定免疫效果,处于潜伏期患者接种疫苗后可减轻症状。,2、被动免疫 血清制备的丙种球蛋白有被动免疫作用,但仅能维 持2-3周,而一般的丙种球蛋白对预防腮腺炎无效。 3、中草药防治 近年来中草药预防本病有较大的认识,在流行季节 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