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学校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初探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代写论文的学习方式。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更能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发和思维方式。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职业学校政治课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它对劳动者的素质、对人的创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青少年学生具备新世纪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获得新技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长期以来,很多人一直偏见地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层次低,似乎与研究性学习相去甚远,偏见地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不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其实,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更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职业学校与基础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应用型、针对性很强的教育。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强调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这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条良好途径,更是切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贯穿在各种各类学习活动之中;狭义是指一种课程形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政治学科的特点是教材的时代性、内容的多变性、思维的主体性、答案的不定性。对于这样的学科如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是教死书、死教书;学生只能是读死书、死读书。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把预先设计的知识图景,如何按部就班地传输给学生,而是师生既有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寻找、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新知识传授,师生共同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师生的积极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走上思考问题之路。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以下能力:1.参与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书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还与社会发展脱节,所学知识有时应用不到实践中去,一接触到社会感到现实社会与本中所学的并不一样,所学知识大多派不上用场,就会处于失落、茫然失措、束手无策的境地。政治教学中,通过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去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小组进行讨论,班级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融入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分析并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2.信息收集、加工及利用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识是无限的,是不断更新的,任凭一个人如何努力,一生也不能穷尽知识的全部,也只能是获取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所以教育应该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收集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结果本身。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交流、合作与分享能力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曾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在幼年时代学会的与小伙伴分享和合作。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交流、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彼此倾听、理解与欣赏。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相互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增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尊重对方的情感,这也是民族精神的基石。4.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三、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的转变1.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流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课题的积极参与,师生间如果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2.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等进行指导。而不是一般的提出问题,然后解惑、解难,最后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教师要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送风吹氧,让它能燃烧起来;教师运用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种点拨和启发,即“点到即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3.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各组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会出现了不同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等等,需要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教师还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政治教材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多变性,思维方式的主体性,问题答案的不定性等,要求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要关注邻近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有的研究课题甚至将触角伸到专业知识的前沿,这就使教师失去了专业知识的优势,就必须要继续学习、完善自我、拓展知识面。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一般围绕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某一类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内容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目可以老师定,也可以学生定,在选题时要注意与学生现有水平相一致,不能盲目拔高,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要使所有学生能够参与研究,能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多指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如在法律课中,可以把银行案件中自动取款机操作失误引发的法律问题、法律关系等问题拿来做课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探究,还可以把现有知识学有所用,理清法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以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全班集体讨论等形式或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及完成课题的要求,学生一般可采用查阅资料、调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去进行课题研究。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任何一种学习都要有评价体系,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研究性学习也是一样,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要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家长,或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关部门。评价内容不是单纯知识能力考查,而是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态度,活动过程中方法、技能掌握情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等情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使他们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2吴也显.教学模式研究法J.教育研究,19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