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技能应用型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标准有距离,缺乏社会适应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的不同要求,本文从七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的根本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我国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有普通本科院校下设的以及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院校和社会中实施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机构等。“十五”期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2004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595万,全国1683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1004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60%。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技能应用型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标准有距离,缺乏社会适应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讨。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虽同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精英型”的教育模式为主,以培养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能直接成为生产第一线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最根本的区别: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职业发展能力较强,具有在某一个或几个职业岗位从事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能力;二是学生对职业岗位需求的前沿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职业岗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复合性特征,需要更多的职业专项技术的学习、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在社会经济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上找准位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中构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9.8%到2005年的21%,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了全社会注目的重点。如何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质量?要从以下三方面客观认识:第一,要从社会整体需求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必然会增加部分分数较低的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知识基础和不同能力结构的人,因材施教,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把我国众多的人口压力转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举措。因此,要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第二,要从特性方面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能用同普通高等教育类同的质量评价标准,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评价,不仅要看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是否必须、够用,而且要看其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察高职教育的质量。第三,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可能会因教育资源暂时不足而影响培养质量。但从发展的眼光看,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内涵发展道路,使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就一定会产生巨大发展后劲。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成材的需求,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不同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尤其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当坚持“规格和特色”的有机统一,必须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一生高度负责,坚持应有的规格标准。同时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培养质量应该突出这种人才具有的特种技术应用能力。只有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标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和一定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要安排足够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5.建设一支既懂理论也懂教学更懂实务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6.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优势,深化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在人才培养方面绝不能搞“一刀切”,沿用一个模式,要多种模式探索,多种途径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合格专门人才。构建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专业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针对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按照技术和服务领域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为对象设置相关专业。同时,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广泛适用性与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之间的关系,专业口径要宽窄并存;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与教学要求相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专业设置应有尽可能稳定的生源和就业需要;处理好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学校现有条件可能性的关系,在满足专业设置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社会提供的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可利用“订单”式培养方法,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急需适用的合格人才。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合理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教育、敬业教育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还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形成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形成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具有本科压缩性的课程体系的特点,不能支撑就业技能的发展需要;有些学校狭义理解职业教育的涵义和定位,过分强调职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培训型课程体系,造成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基础薄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重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实用课程,构建校本、地方、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着力抓好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在课程建设中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新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难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学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与企业和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的太少。因此,要继续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切实改变课堂讲授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过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和推广使用,使之尽快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作用。六、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因经费不足等方面原因,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滞后,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的模式也有待改革,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太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实用性不强。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尽可能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能力的工艺型、设计型的综合实验项目,从实验设计、材料选用、操作和测试到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均有学生独立完成。有条件的院校要按专业分类组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设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同时,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建设或签订协议,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要培养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总体素质偏低、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二要制定有利于引导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吸引到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对职业教育规律有深刻认识,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双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