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党和政府也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发展方向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棱两可的选择,面对如此局面,应该从政府的政策保障、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的舆论导向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应对。关键词:高职教育;选择;对策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成绩固然辉煌,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高、办学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诸多问题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临尴尬的两难选择。高职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一)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为学生提供升学的跳板在2005年底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了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强调职业教育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都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安排,还是宏观的政策导向都要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目标。在实际发展中,许多高职院校却背离了这样的导向。由于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仍然定位于专科层次,主要生源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录取时,高职院校又是位于最后批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考生,使他们觉得上高职是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和家长普遍不认同高职教育,宁愿选择复读也不进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也确实存在着办学无特色、管理不严格、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加上普通本科院校的连年扩招,导致高职院校更加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面对这种局面,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选择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抢夺生源,也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偏重理论教学,将高职教育办成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味地鼓励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以换取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凭。这些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中打出的口号就是“为学生进一步升学提供机会”。政府强调发展职业教育“要从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通互联的桥梁”,目的是为搞好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与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不应成为一些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借口。高职院校到底是选择为学生提供升学的跳板还是以就业为导向,很值得深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据劳动保障部统计,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将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只要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其潜力将无可限量。(二)高职教育的发展应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是满足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具有滞后性,而市场的变化却越来越快,有时候,当市场急需的人才大量培养出来之际,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已不能适合变化了的市场行情,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做“无用功”,造成人才与教育资源的浪费。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些高职院校宁愿选择“短、平、快”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短期内上岗能力的培养,片面迎合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而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更不要说考虑学生终身教育的需求了。早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时,国家就明确强调扩招的重点是高职教育。虽然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满足了更多人求学的需要,但是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却远不止学得一技之长和实现一次性就业,而是更多地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提升职业选择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这就使得高职教育面临另一个两难选择是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三)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还是应以企业为本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行业与企事业单位,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我国,许多办得好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大都较成功地实施了产学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地和设备,并派专人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员工,学校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理想。因为经费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缺少实训场地、仪器设备陈旧等问题并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国家在职业教育投资政策方面则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府财政预算内经费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将相关的行业与企业作为主要教育投资来源,在产学合作思想的引导下,积极与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联合办学,这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很多高职院校因为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往往在招生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未来的就业、升学等许下多种诱人的承诺,打出“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作为教育机构,高职院校本来就应该以学生为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是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正常办学。因为需要企业的投资,学校往往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以企业为本,而不顾学生的利益,如单方面增减学时、不兑现学生入学时的就业承诺等。这种以企业利益为导向的行为显然是高职院校的无奈之举,是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的。高职院校固然应该寻找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但不能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而舍本逐末。许多高职院校在功利观念的影响下,以企业为本,这绝非长久之策。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加以引导。在2005年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这无疑是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的措施。应对两难局面的积极对策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与两难选择,是高职教育发展中许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各方面长期的竭诚合作,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积极引导,需要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一)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保障首先,要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并不认可。政府应在政策上作出硬性规定,如取消高职与普通高校招生时的统一考试,或者调整高职院校的录取批次,以此改善高职院校的“末流”形象,从而扭转公众的思维定势;在高职教育中设置本科或更高的培养层次,加强其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作用,以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高职院校专注于职业教育,专注于社会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专注于自身发展中的就业导向。其次,要保证高职教育在教育界的地位。关键是要保证沟通各类教育的“立交桥”尽快建立。高职教育除了与中职教育衔接以外,还应衔接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层次,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技术运用与操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向更宽、更深层次延伸。同时,应加强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横向沟通和联系,使两者平行发展,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发挥两类教育各自的优势,形成真正的高职教育的“立交桥”。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人们在职业教育系列中追求终身教育的目标,使高职教育在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该明确学校的定位与人才的定位,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我国的高职教育定位应该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其次,要探索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以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路子。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要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建立起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培养人才。只有这样,高职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为企业所接受;企业才能更容易地得到急需的人才;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协调企业与学生的利益,从而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赢”。(三)对社会舆论应加强正确引导要改变我国公众长期以来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改变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两难境遇,强大的社会舆论保障必不可少。各种媒体与媒介应加强宣传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宣传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引导人们树立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从而转变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高职院校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国家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下,主动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学校的全面宣传。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不仅有利于顺利推行国家政策,提升高职教育的形象与影响力,更是一种强大的监督力量,可以使高职教育沿着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通过政府、学校、舆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带动其他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高职教育一定会彻底摆脱当前面临的两难处境,步入快速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