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证券其它相关论文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摘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失衡,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七大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性方向。通过对我国融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的多渠道拓宽直接融资的思路。关键词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国资本市场今后发展指明的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对搞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做好今后资本市场各项工作,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国内融资市场的现状(一)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加剧了金融体系风险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均衡发展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降低金融体系风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合理配置资金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仅有10左右,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占90,这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优秀的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也不能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健全起来;另外,大企业、优质的企业到海外上市,使中国人不能从资本市场中分享中国的大型优秀企业的发展成果,制约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二副资渠道无法满足不同主体的投副资需求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股票融资增长较快,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配置全社会资金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但直接融资在企业总体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偏低。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直接融资比重仅为166%,而英美等发达市场超过80,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超过50。现有的直接融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中的份额还比较低。目前,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50%,资本市场如何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其发展壮大是急需解决的课题。同时,还有众多股份制公司希望通过适当的平台实现其股份的流动。随着现货市场的发展和扩大,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需求日益强烈。(三)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债券品种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基础,也是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已不能适应融资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债券市场的总量仍然偏小。2006年,我国市场发行的金融债(不含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企业短期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