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证券其它相关论文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内部集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的融资顺序,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如美国、日本),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企业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直接筹资的一个渠道,更应是深化企改革的一种手段。在当前股票市场初具规模但股权约束机制弱化的问题普遍突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是适时之举。关键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额度审批信用评级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尽管目前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企业债券市场在规模、流动性和参与主体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企业债券尚未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当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债券融资额通常是股票融资额的3至5倍。而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平均筹资额不足股票筹资额的1/52001年末,美国公司债券余额占当年GDP的36,我国这一比例则不足1因此,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19841986)。从1984年开始,一些企业出现了自发向社会或内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方式的融资活动。据粗略估计,到1986年底,大致发行了100亿元此类债券。此期间,国家对其尚没有进行规范管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2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当年开始编制了初步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75亿元。从1989年到1992年,下达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分别为75亿元、20亿元、250亿元和350亿元;并安排了7个券种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内部债券。3整顿阶段(19931995)。1993年8月2日,国务院修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1993年年初,国家下达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490亿元,当年开始经济治理整顿工作,企业债券发行计划改为新增银行贷款解决(债转贷),实际发行了20亿元企业债券。从1994年开始,企业债券品种归纳为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两个品种,当年发行规模仅45亿元。1995年安排发行计划150亿元,实际下达130亿元。4规范发展阶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