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农村研究论文寻找农村进步的推动力2001年7月17日,我带领北京、天津五个高校的二十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江苏北部的丰县和集乡,对袁砦为首的几个村子进行了大约十天的支农和调研活动。我们给村民们放映各种农业技术的盘片,给贫困户发放我们带去的衣服等慰问品,给孩子们讲课、教歌、讲故事,帮助特困孩子上学,对农民进行法律、政策、技术宣传。期间,特别是围绕着当地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公共事务管理、农村进步推动力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比较详尽的调研。随后,又带领部分学生到广东河源市涧头镇新坝村、湖南耒阳上架乡、大义乡的几个村子进行了继续调研,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诸如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尤其是农村进步的推动力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农村的真正的问题农村公共管理责任的缺失一路上,无论是在湖南耒阳、广东河源,还是江苏丰县,给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的衰败。在耒阳,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水库,多因年久失修,不再可能起多大的作用。当地最大的黄土绅水库,也只储一点水,湖底竟然种上了庄稼。村民说,承包水库的人承包了水库以后,就养起了鱼,但因为担心水多不利于鱼的生长,所以放掉了多余的水。一旦遇大旱,就麻烦了QUOT;老乡说。沿途的高架引水渠,已经废弃,有的已经拦腰折断。我深感可惜,也深感担心。耒阳的几个乡的主要作物还只是水稻,几乎没有其它作物的迹象,更不要谈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农民明知道这种已经种了几千年的作物今天再种已经赔本,不能再种了,但却无力改变现实。农民不是不知道要换换样(调整结构),不是不知道一亩地一年只有300元的收入,还不及工钱(每天不到一元钱,谁不知道少)。但怎么调整,方向在哪,技术在哪,资金又在哪却无人回答。无论是耒阳还是丰县,无论是水稻、棉花、养鱼还是养长毛兔,农民们最缺的是技术、优良种子、真化肥农药,还有市场销路,但却没人能够回答他们。农技站的老爷们虽然也挨户收了科技咨询费,但却从不到地里来,顶多用药时用广播喇叭喊一声就算了。而从农技站买到的种子却经常是假货,坑了人不说,打官司也打不赢(农技站有政府背景)。而被垄断的化肥农药市场,更是假货占大半,农民已经习以为常了,通常处理方式就是,不好用就换一家吧。真不知政府垄断种子化肥农药市场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当初不是说为了避免假货害农么丰县和集乡的农技站推广的铁红辣椒,承诺亩产400斤干辣椒,几十户农民买了种子,结果全是假种子,但农民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