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澄清一些重要认识,正确处理好一系列相关问题。一、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对建设新农村中的重大任务之一的具体深化和落实。发展现代农业,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意义上,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关键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其本质内容是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系列彼此密切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问题。农业问题,是发展农业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农产品质量。农村问题,是农村区域所涉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农民问题,是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政治权利。其中,农民的收入决定了农民的吃穿用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消费水平;政治权利涉及农民是否受到平等公正的政治和社会待遇,也涉及农民的平等就业等。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全局性意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长远性、急迫性和全局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永远是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是个大国,必须立足国内实现食物基本自给。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20042006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仍然产不足需。展望未来,压力更大。由于人口增加、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将是刚性的、持续的、不可逆的。而在生产方面,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有更多的耕地被占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2)保障工业原料需求。棉花、羊毛、生皮等,是农业提供的最重要的传统性工业原料。近年来,中国棉花和羊毛均大量进口。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供应的紧张,生物质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3)保护消费者健康。农产品对消费者健康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药物的使用和残留问题,二是动植物疫病问题。两者涉及技术、经济和政策等诸多因素,中国农户数量巨大而经营规模极为狭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宏观管理体系不协调,都是重要原因。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加强和改善所有这些环节,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加大对消费者健康的保护。(4)促进农民增收。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从长远看,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出路只有两个: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扩大农民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5)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农产品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全面提高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将促进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其中,直接促进作用有: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促进土壤生态环境和结构改善,转基因作物促进节药,精准农业促进节肥和节水,沼气利用和观光农业促进农村环境改善,草场围栏促进草场可持续利用等;而间接的促进作用也很突出:更高的单产将导致更少的农业用地,进而可以拿出更多的土地面积用于生态保护。此外,通过建设现代畜牧业,可实现集约饲养,变放养为舍饲,避免牲畜放牧和过牧对植被的破坏;通过建设现代畜牧业,也可以实现人畜分离,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二、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与途径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现代农业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而不是其外在特征。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正确的大方向。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途径可以多种多样,而主要目标应是一致的。党和国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是由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所决定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传统农业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和优点。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其中,高产出是目标。高产出的内涵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也就是说,建设现代农业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一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二是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三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四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形态的判断,从根本上说,应当是基于这四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四大目标,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至于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四大目标,需要哪些条件,则是现代农业的外在特征。实现现代农业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国各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些共性特征,主要包括:设施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高效,服务体系完善。设施装备发达表现为农田基础设施好,排灌条件优越,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设施先进,农业投入品质优价低等。生产技术先进表现为有高产优质的良种、先进科学的生产方法等。组织经营高效是指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供、产、销、加等各个环节连接密切,组织方式科学合理,使得整个农产品生产营销系统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体系完善主要是指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备,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解决那些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事项,例如农业科研和推广、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市场信息提供、食品质量监控等。此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各种补贴,对于现代农业建设是有促进作用的。建设现代农业,按建设领域可分为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种植业包括大田种植和各种设施农业;现代养殖业包括各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现代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包括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零售等;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包括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观赏、采摘、渔钓、娱乐、度假、民俗等。纵观世界各国,每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外在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在总体目标方面,各国都是相同的,都是着眼于生产出数量充足和安全优良的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持生态环境。中国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仿效和追崇某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外在特征,而忽视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目标。不能把实现现代农业的手段当作目标本身去追求,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以及没有生命力的形象工程。三、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有发展水平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现代农业仅仅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事情。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还谈不上建设现代农业。这是一种误解。产生误解的原因可能是片面地理解了现代农业,例如,把现代农业等同于设施农业或者大规模农业。事实上,从发展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目标出发,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何,无论各地农业发展的现有水平如何,都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都需要积极并且可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中国各地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也很不同,这都决定在不同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是不同的。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东部三大平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山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等,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农业自然条件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农业结构的特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都大有可为。现代农业没有绝对标准。只要是在提高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就是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资源产出率包括土地单产、饲料转化率、水资源产出效率等。资源产出率高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自然资源投入,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使用较少的自然资源投入,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品。这样,在有限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业就可以提供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和工业原料需求。劳动生产率直接与农民收入有关。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民收入就无法提高。中国各地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农民收入水平也不同。无论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如何,都可以并且应该继续提高。所有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措施,都可以视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推动。中国各地无论现在的农业发展水平如何,都应当继续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直接与产品的可用性和人们的健康有关。质量和数量也有密切的关联性:质量有严重缺陷的产品,至少是等同于次品,等于减少了可用产品的数量;更严重者,还起到反作用。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也是全国各个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资源利用率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和农村的多功能性。一些本来荒废的资源例如荒山和水面,利用现代农业措施,可以转化为资源;一些农产品的副产品例如秸秆和牲畜粪便,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采取现代农业手段加以转化利用,就可能变废为宝;在偏远山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开发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这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措施,也是在所有地区都可以实施的。四、发展现代农业与土地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有人认为,现代农业需要扩大经营面积,而现在家庭承包经营的规模太小,不能实行现代农业经营。这也是一种误解。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这是坚持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要严格防止借现代化之名,违反中央政策,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不矛盾的。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也都是建立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的。一些国家例如北美和欧盟诸国,其农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大,但其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并不都是自己的,而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承租的。应当承认,中国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也应当看到,经营规模扩大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在农民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也可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例如,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跨区收割等农业服务体系等,都是适合中国小农户特点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有效实现方式。五、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人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尤其是受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这对发展现代农业不利。这种说法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也是表面化的和不准确的。从总体上和以长远的观点看,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包括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向城市转移,不仅不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障碍,而且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留在农业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的经营规模才有可能扩大。从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看,都有一个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的过程;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革命的不断进展、社会服务和政府服务的不断加强,都使得农业部门能够以越来越少的农业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农业劳动力的向外转移,是农民提高收入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由于恩格尔定律的作用,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家庭用于食品等农产品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将不断下降;这使得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如果农业劳动力不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向外转移,就会出现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高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情况。也就是说,较大份额的农业劳动力创造了较小份额的财富,从而其所能够分享到的财富的比例也较小,从而出现了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实际情况正是如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高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情况,从而存在着收入的城乡差距。因此,如果要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扩大乃至缩小,就必须加快降低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即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劳动力方面的主要障碍,不是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而是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不高。当然,从短期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业劳动力外流,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把外出务工的农民赶回土地上去,而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对留在农村中的农民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六、发展现代农业与政府职能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政府和农业生产者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任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最终都需要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实现。但是,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关键是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农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