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五1961年3月,吴江总结1958年公社化以来刮共产风的情况,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为了发展公社经济,过高地要求社有经济占社、大队、小队总收入的30左右,要求公社办工厂,连畜养场地也一定要养二千头大猪。因而,平调大队的土地、劳力、资金、工具、生猪,还拆用了大量民房等。桃源公社,原以万头羊驰名,但县里平调1300多只羊支援别的公社,公社又从社内大队平调400多只羊到繁殖场,大队又调小队的,以及拿社员的羊灰、羊草不给钱等,以致桃源公社到1960年底只有5000只羊,减了7000多只羊。还有的公社为了办蚕种场,逼一个自然村的二十户社员搬家,社员在迁走之前,把门窗全部卖掉,含泪而去。(二)水利上无偿平调器材和劳力,动辄组织大兵团作战,调用非受益单位的民工,有时仅付食费,不付工资,有时什么都不付,要社员自带饭来。又无偿抽调耕牛、农船以及青壮劳动力到菀坪公社低产大队安家落户。但这些2100个劳动力的年收入低于原有大队,还得由原大队补足等,更加增加了矛盾。又在大搞“丰产方”中大肆平调别地劳力、工具和肥料,并且不顾他人。群众讽刺说,“后进支援先进,标兵队变成调兵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群众劳动时磨洋工,还怕船只被调,将新船沉到河底“藏”起来,称为“潜水艇”,水车破坏更为严重,烧的烧,卖的卖,坏的坏了。(三)在上述严重情况下,经营管理更加混乱。特别是体制乱变,影响更大。如八都公社大队、小队的体制一年三变,东风大队由历史上不和、穷富悬殊的三个大队合并而成,水稻单产从639斤下降到302斤。又有小队食堂有300多人吃饭。大队、小队干部也随便调动。某大队十三个小队长都不是本地人。有个小队长被调了三次,群众叫他是“三上三下干部”。干部经常调动,抱有临时观点,不负责任,生产就搞不好。评工记分不合理。一般是干部多记,干部家属多记,社员少记,老实人少记,甚至有些干部不干活,也记工分。有些地区甚至不评工记分,搞什么“民主评议”、“思想分红”,根据所谓“思想好坏”来决定分配。在防止“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借口下,有些公社、大队,随便没收自留地。又在“共产主义”的借口下,随便侵犯社员的生活资料;任意平调社员的房子、桌子、门板、窗柜,以至锅、碗、筷等。有些干部还拿走社员的金首饰,被社员骂为“当官强盗”。还有在没有草烧时,搞“五无一光”,把无盖马桶、无底粪桶、无脚长凳、无把手锅盖、无柄脚桶全部烧光,连祖宗牌位等也一起烧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穷村的食堂搞得连买火柴的钱也没有。而旧账一直是只算不兑现。这时在有关材料里进一步讲老实话了。浮夸风主要表现在对1958年、1959年的粮食产量估计过高。1958年水稻原估单产897斤,实为527斤。1959年水稻原估单产970斤,实为594斤。部分社队卖了过头粮,不仅往返运粮浪费劳力、工具,而且分配不落实。1959年全县分配,有139个大队分空295万元,有29个大队向公社多交积累20万元,有96个大队欠社员485万元。普遍存在粮食卖过头,口粮吃过头,分配过头,社员用过头。某公社返回口粮300多万斤,分掉20万元公共积累。有的大队上欠公共积累,下欠社员工资,左欠供销部,右欠信用社,背了一身“冤枉债”。而且口粮接不上,夏熟口粮接不上双季稻,双季稻又接不上中稻,中稻又接不上晚稻,晚稻又接不上第二年的夏熟。有的干部的浮夸已经发展到有意识地欺骗领导,骗取荣誉。有的队将水稻单产598斤虚报为1042斤,还领取奖金1200元。有的公社积肥以水河泥当干河泥计算。有的虚报三麦迫肥数。有的为了应付参观,把生猪7千头虚报为1万3千头,甚至还有将水稻单产吹为1万多斤的高产卫星。1959年地委储书记来检查生产,公社书记叫某大队支书把劳力全部集中在公路两边突击,怕人看见,又说见小汽车来就散开。结果来检查生产的同志一打招呼,社员就散开,而且愈打招呼,愈散得快,出足了洋相。不仅农业,工业上也是如此。1960年吴江化工厂上报生产硫化钙3吨,香精8.6吨,产值27万5千元,实际上一斤化工产品没有,一分钱也没有。1961年在1960年实产基础上,吴江社员基本口粮全年平均380斤。粮食征购的办法是“多产多吃多购,少产少征购,减产少吃少购”。全年任务定到生产队,一次定死,不再变动,夏季预购,秋后结算。蚕桑也包到生产队,先奖励增产部分,超产一斤茧,奖一斤粮。如果还有结余,则60归生产队,40归大队统一分配。群众反映,“这个政策比高级社好,高级社时只有多劳多得钱,没有多劳多吃粮,现在多劳多得又多吃,真是从高级社的经验发展起来的。”又说,“任务一定死,心也定了,劲也足了,今年多吃粮食有希望了”,“任务包死,多收一斤就多吃一斤,再搞瞒产私分就没有意思了”。1961年6月的全县夏季分配中报告说,各地一般坚持原来的三包,认真地结算处理三包一奖。全县3702个生产队结算的结果,超产的有787个生产队,基本子产的有136个生产队,减产的有2779个生产队。又决定,由于减产面积大,数量多,使得社员分配减少。如果预赔后,社员拿不到粮草。因此经过群众讨论,社员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夏季结算记账,秋后结算统一处理。社员对此,一般是满意的。有些地方提出三项保证:“保证劳动不缺勤,保证劳动超定额,保证秋熟超包产。”1961年6月,县里又搞算账退赔工作总结。全县四级,县、公社、大队、生产队清理了平调账,兑现总金额72.9万元,占平调总数的98.63。但还遗留不少问题。例如,太浦河水利上调的四平车、轨道,拆迁的房屋,材料的损失。又有当时日工资低,仅0.19元,不足最低生活。如按每日0.5元计算,还须补发145万多元。这是县里的退赔。公社和生产队的退赔情况往往是推责任,甚至有账不认,连渔船等都有。还有的地方退赔不彻底,抵账过多,甚至假退赔,搞克扣,挪用和贪污。如开空头支票来往,打白条子。又如赔偿大炼钢铁时动员社员按废品计价的好锅子、好铜器,“手印倒盖了好几次,不见给钱”。时至1994年,太浦河的部分退赔问题还不能说完全解决。我已调查过一个邻近村子的情况。在初级合作社时,吴江社员的自留地划定了,到高级社时没有动。1956年全县共有社员自留地3017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平均每人6.6厘。但在1958年公社化以后,将社员自留地全部收归集体所有。1959年春天贯彻郑州会议精神时,又将大部分自留地退给社员。1959年全县自留地有19163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平均每人4.37厘,比1956年少。因为有些自留地搞了基本建设,有些地改种了水稻,就没有退回。但在1959年冬天至1960年春天,为了解决食堂的蔬菜基地和养猪的饲料地。又收回一部分自留地。因此,1960年春天,全县社员自留地下降为17467亩,占总耕地的1.71,平均每人3.88厘。到1960年冬天,整风整社,按规定将总耕地面积的4分给社员。不久在中央文件有新的规定后,又补足到自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1961年社员自留地增加到39811亩,占3.9,平均每人73厘。上述的具体过程,可称为自留地的“两放两收”。这种不稳定的情形,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情绪。有的社员说,“多种不如少种,少种不如不种”,“种得好,要平调,种得差留自己”。有些地方连自留田都不种足,有意减产歉收。过去有些地方自留地上的产品,不仅可供自己食用,还可上市,现在连自给也困难。群众说,“自留地让我们种菜多好,也不会荒成这个样子”。最后我们回到江村问题上来。费教授说,“在这段时期里,江村由于人多地少,所受的影响也较深。当时江村的人均耕地只有13亩,而平调土地、农具、资金的共产风以及不顾条件盲目扩种双季稻,改变耕作制度的生产瞎指挥又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1959年水稻亩产652斤,1960年为600斤,1961年降至494斤。可是实际产量的连年下降却被浮夸风、高指标掩盖起来得不到如实反映,因而国家征购粮食的任务不断加码。该村所在的庙港公社,自1957年到1960年,逐年的征购数为:495万斤、798万斤、802万斤、969万斤。产量降低、征购过重的结果是社员口粮紧缩。1961年江村的人均口粮只有262斤毛粮,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只吃6两大米。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人口的流亡现象。据统计,庙港公社的总人口1958年为22571人,1961年为2l315人,净减6,而当时外流觅食的人数则超过这一净减数。”据本地人说,外流觅食现象在吴江历史上是罕见的,不像外省有些地方似乎已成传统,男的在家看门,女的带孩子外出讨饭。江村人外流到浙江山区,那里山芋等杂食较多,可以充饥。因此,有的妇女就在那里与人同居,甚至生孩子的,造成家庭问题。真是可悲!_费孝通选集第254页。六1962年吴江调整基本核算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注意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批评了有些社员提出的分开单干和包产到户,引用了一些群众的话:“靠集体好比靠泰山,靠投机好比靠灰堆;靠泰山万万年,靠灰堆一息息。”又说,过去以为包工包产到户有三大好处,干活自由,用钱便当,省工省本;现在认为有三大害处,粮食减产,工分少做,口粮少吃。其次,落实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全县有73个生产队调整了规模,有222个生产队调整了土地,有些生产队还调整了农船、耕牛。对大队财务进行清理,将征购任务和机动粮数定死到生产队,一定三年不变。全县原有203个生产队,夏熟作物搞包产包工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3.8,已经纠正。全县有u110户侵占集体土地2239亩,已经退出工726亩。有人说,“大队搞坏了,才把一副烂摊子推给生产队”。这句话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情有可谅。基本核算单位从公社改为大队,又改为小队,是对的。因为过去那样是搞不下去了。但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马上搞单产,包产到户。无论如何从哪一方面来说,以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是有利于当时生产发展的,因此是对的。1961年中央注意到由于农副业问题被三年的大炼钢铁挤到后面去了,群众的吃穿问题日益恶化,生产积极性下降。又规定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以上,1961年当年减少l000万人。1961年开始有了退够了,再前进的认识,尽管现在看来还不够,但已属不易。因此在1961年到1962年,吴江不断地压缩城镇人口和精简职工。1962年11月,吴江精简办公室统计,从1961年到1962年10月为止,当时城镇人口73713人,比1957年减少5338人,其中精减全民所有制职工3388人。但当时全民所有制职工12802人,仍比1957年人数多2461人,主要是农村安置5759人,恢复了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业负担等。具体而言全县在1961年的基础上,继续精简企、事业单位多余人员,调整企业布局,整顿劳动组织,提高生产率,对家在农村的职工或者有条件参加生产的人员,尽量动员回乡生产或参加国营农场劳动。1961年内,压缩城镇人口2773人,占城镇人口77561人的5.57。1962年再精简城镇人口l113人,占当时城镇人口1.44,占1957年城镇人口1.41;减少吃商品粮人口l256人,占当时吃商品粮人口1.49,占1957年吃商品粮人口工50;精减职工2403人,占当时职工总数1605,占1957年职工人数23.01。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首先是精减对象,而1957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为老工人,不属此列。据有关材料,吴江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在这一段时间膨胀了20左右,也准备精简。县级机关原有56个单位,其中行政单位4工个,企事业单位工5个。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撤销9个单位,如财贸部、工业部、调研组、科委等。县级机关原有编制1171人,其中行政编制543人,今后保留332人。全县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人员编制,共698人,事业编制42人,比1961年底工094人(包括企事业人员、临时工和发工资的右派等)减少354人。但也有为了凑数字,把不应下放的人也下放农村,不仅没有支农,反而增加了农业负担,占了农民的自留地、口粮、工业品、钞票。如莘塔公社莘新大队二年来共接收下放人口67户,280人。全大队从340户增加到407户,人口从973人增加到l253人。这些下放人口的吃、穿、用,都要生产队解决,但真正能参加劳动的仅17人,占下放人口总数的6。这些下放人员大多数透支,影响生产队资金周转,又使原大队平均每人少得7.75尺布票、7.49斤超产粮等,产生了新矛盾。请注意当时的历史大背景,1962年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它认真总结了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各级领导包括毛主席都勇于承担责任,带头进行检讨。会议以后,又召开西楼会议,进一步分析国家经济底盘的困难问题。会议决定减少城市二千万人口,加强农村生产队的工作,同时对于部进行甄别平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又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包括坚决调整工业生产建设的高指标,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1962年12月,吴江县通知可以工业品换粮食,全县换购粮食指标450万斤,条件是完成全年征购任务,留足种子、饲料,还清国家借粮店的秋季分配口粮水平,每人平均在300斤以上的生产队才能换购。其他情况,如减产的生产队不准换购。当时标准是每出售100斤原粮,可以换购化肥65斤,或桐油10斤,或木材O.1立方米,或棉布20市尺,或香烟65包,或公粮16斤,或胶鞋3双。换购的粮食除山芋外,小麦、元麦、赤豆、绿豆都可以80斤换100斤稻谷原粮等。1962年吴江商业工作有一些问题。农民出售贸易粮、蚕茧、生猪等,换回奖售物资总额的比例不合理、不等价。据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