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湖南农民收入状况环境分析与建议随着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是“三农”问题的主体,而利益问题尤其是收入问题则是农民问题的核心。为此,本文试图就湖南农民收入问题作一个初步的回顾与展望,对今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状况变化的主要特征1、农民收入成倍增长,但收入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全国排位下降,与发达省市的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省农民收入的成倍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2.56元增长到1999年的2147.18元,按当年价格计算,21年累计增长了14.06倍;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增长2.44倍,年均增长率为6.06%。随着收入增加,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到1998年止,全省95%以上的农村人口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有29个县市区实现了小康目标,22.7%的农户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全省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26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21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56%下降到3.9%。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年均增长率为6.06%,但具体考察各年情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综合起来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6年,为收入高增长阶段,8年累计增长了1.56倍,年均增长率为12.46%。第二阶段是1987年至1993年,为收入徘徊阶段,7年中有3年为负增长,4年为低增长,7年累计起来,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由1987年的257.4下降到1993年的244.5。第三阶段是1994年至1997年,为收入高增长阶段,4年累计增长30.4%,年均递增速度为6.87%。第四阶段是1998年起至现在,呈现出低速增长特征。1998年和1999年农民实际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长27.79元和82.32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分别为1.4%和4%。我省农民收入水平纵向比较成倍增长,但横向比较呈现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与省内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差距扩大;二是与全国和先进省市农民收入比较,排名下降,差距拉大。1978年我省城乡民居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7,至1983年该比值缩小1.79,此后又持续扩大,1990年为2.40,1998年为2.63,1999年为2.7。据国家统计资料表明,198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9.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91.3元的114.8%,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7位;而到199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64.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162.0元的95.5%,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排位下降到第14位。和有关兄弟省市比较,部分过去收入水平低于我省的现已超过我省,部分过去收入水平高于我省的,差距则进一步扩大。如果以湖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1980年与有关兄弟省市的收入比分别为:福建0.78、山东0.88、江苏0.99、浙江1.00、广东1.25、天津1.26、北京1.32、上海1.81;1998年与上述兄弟省市的收入比则演变为:福建1.43、山东1.19、江苏1.64、浙江1.85、广东1.71、天津1.64、北京1.91、上海2.62。2、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根本转变,来自第一产业收入退出主体地位,其他收入比重显著上升,收入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但收入结构仍然欠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民生产经营结构相当单一,因而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也十分单一。1978年我省农民纯收入中,从事农业生产(含农林牧渔业,下同)的收入比重高达98.1%,人事非农产业收入和非生产性收入合计只占10.9%。20余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民就业领域的多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收入格局,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其他收入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我省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比重下降到46.8%,来自非农产业和非生产性的收入合计已达53.2%,其中,劳动者报酬收入为32.4%,家庭非农产业经营收入为17.2%,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3.6%。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关键是得益于农业生产以外各种收入的快速增长,其中最突出的又是劳动者报酬收入。以1991年至1999年为例,9年间,农民人均农业产收入增长了1.1倍(按当年阶段计算,下同),年均增长8.6%;劳动者报酬收入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26.3%;家庭非农产业经营收入增长了3.6倍,年均增长18.4%。我省农民收入结构与先进省市比,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主要是依靠农业收入的比重仍然过高,而先进省市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则高得多。1999年我省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比重为46.8%,而一些沿海先进省市早已低于这一比重。如1995年,广东的这一比重46.5%,福建为46.3%、浙江为36.3%、上海为31.9%,而当年湖南的这一比重为62.3%。发展情况还基本表明,除广东省外,越是农民收入高的地区,劳动者报酬收入的比重越高。如1998年上海农民均纯收入为5406.87元,劳动者年酬收入比重为71.6%;北京农民收入3952.32元,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为61.2%;浙江农民收入38.14.56元,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为41.6%;江苏农民收入3376.78元,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为43.4%;而当年湖南的这一比重为29.7%。广东省1998年农民收入3527.4元,劳动者报酬收入只占28.2%。之所以为此,主要是因为广东农民家庭非农经营收入比重较高。3、省内地区之间、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从地区情况看,如果以当年全省农民平均收入水平为1,将各地州市农民收入水平与之比较,计算收入比,取1987年和1998年两年的数据,结果如下表。湖南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娄底郴洲永州岳阳益阳常德怀化自治州张家界1987年1.141.111.180.910.870.880.900.981.031.161.140.940.761998年1.331.181.241.170.940.881.040.911.00.850.960.810.560.75从上表可以看出,1987年与1998年比较,我省各地农民收入状况呈现以下三个基本趋势:一是各地区之间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若将全省各地农民收入比减1,将其差全部看作正值并相加,然后除以地区个数得其商。这个商就可以综合反映出各地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情况,商越小说明差距越小,商越大,说明差距越大。以此计算,1987年该商为0.12,1998年该商为0.16。二是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1987年,农民最高收入地区为湘潭市,最低收入地区是自治州,两者之间的收入之比为2.381。三是从各地收入比的变化状况看,总体上湘东南各地区呈上升趋势,湘西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前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后者要快。从人均看,收入水平层次大幅度增加,围绕平均收入水平的集中度降低,高低收入差距显著扩大。198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9.1元,收入区间绝大部分集中在100元至600元之内,占总户数的99.4%,其中150元至300元之内(即收入差距在1倍以内)的占总户数的72.5%。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64.85元,近97%的农户的收入水平分布在600元至5000元之间,其中1500元至3000元之间(即收入差距在1倍以内)的只占总户数的55.33%。另外,还有1.28%的农户人均收入水平低于600元,1.85%的农户人均收入水平高于5000元。从高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看,过去的收入差距是以百元计,1980年99%的农户人均收入水平最多只差500元,按倍数算,高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低收入户的6倍;而现在的收入差距则是以千元计,1998年,除掉3%左右的特低(5000元/人)户外,在97%左右的农户中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差距可高达4400元,按倍数计算,高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低收入户的8.3倍。二、“十五”时期农民收入状况的环境分析及前景展望1、“十五”期间影响我省农民收入状况的主要有利因素。一是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发展农村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而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有利于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九五”期间,受宏观调控惯性作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企速度效益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增幅下降,通货紧缩的现象,农村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近二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果断措施,宏观经济状况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不少方面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虽然仍将处于转型期和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难以达到改革开放20年来年均增长9.8%的高速度,但仍将处于次高增长阶段。根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分析预测,“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左右的增长速度。从我省情况看,据我中心“十五”规划课题组的分析预测,“十五”期间我省GDP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8%左右。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中央对农民收入问题更加重视。长期以来,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以及农民收入问题始终都给予了重视和关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去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产量和产值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出现以及对农民收入问题认识的深化,中央适时地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摆到了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9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全局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际上是中央对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随着指导思想变化,必将逐步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从中长远看,这无疑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从1998年开始,中央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幅度增加包括水利,生态、农村电网和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我省在基础设施方面占有相应的比重。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增加发展机遇,减少灾害损失,降低费用成本;另一方面,在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