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试析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作者:谭贤楚刘伦文龙永红论文关键词: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对策研究论文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建设好新农村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可见,“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实现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自“新农村战略”提出以来,有关专家已从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思路、途径、机制及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竟应如何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农民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农民究竟应如何“运作”才可脱贫并持续致富呢?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笔者以为这需要从微观层面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结合调查和理性分析,笔者仅就“农民如何有效发展生产力来脱贫致富”作些思考。本文认为“引导农民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的有效现代转型,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那么,什么是规模范围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如何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其现实条件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一初步分析和讨论。规模范围经济的内涵规模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总称,在经济学中,它们原是工业经济的一个常用术语,与企业的扩展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不仅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且是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规模经济。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能使绝大多数产品的成本曲线呈现出U型,随着产出的增加,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单位产品上,这样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是下降的,当产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会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否则便是规模不经济。当然,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前者是企业集聚的效应,后者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经济是关于生产系统的规模,而不单是企业的规模,生产系统是指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过程和要素的有机组合体,可能只有一个企业,也可能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这里之所以把规模经济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是因为在现阶段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可能,对某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可实现部分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辣椒和魔芋的种植、生猪的饲养等)的适度规模化,从而实现其规模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企业”。范围经济。在工业经济活动中,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公司)活动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及多种服务等),通过固定成本的分摊来享受共同投入和多样化经营,以降低成本而获取的经济利润,它与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当然,不可否认,范围经济在以前的农村经济活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显得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农村范围经济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同一产品、同一工具用途的多样化和农业产品、人力的多样化经营,他们是通过技术的共享和不同的业务组合来实现的。这里还需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够把二者混同。前者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区域、用途”上的相关性而产生的“综合效应”。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一)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现实基础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现实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的时机已日渐成熟,其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引起了交易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备;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要求农村生产要适度“规模范围化”;党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相关惠农政策的支持;农村交通、信息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推进和完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全球化(经济、文化等)及时代背景的要求,等等。这些条件的日趋成熟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现“规模范围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二)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已具备了获取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那么究竟农民应怎样才可以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呢?其具体实现途径又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调查对此做简要分析。1.规模经济的实现形式。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主要有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品(经济农作物、粮食作物及畜牧等)的规模化生产等两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单位劳动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益,所能够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这种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合理协同的作用,有着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等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就当前情况来看,土地规模经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农产品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则是在土地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及其潜在趋势利用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优先发展部分农产品并使之规模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生产方式,如生猪饲养、魔芋种植、番茄等蔬菜的温棚耕作、乡镇企业的运作等等。当前,这种使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当然,农户在利用规模经济发展自己时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这就要求农户的当家人要视市场行情、消费心理及自身特征(家庭结构、成员文化素质、土地面积及经济状况等)作出正确的自我战略定位和规划,以便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的差异,要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形式。笔者经分析整理认为,现阶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规模经营独立经营的农户,主要有“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为主和家庭工业为主”等形式;联户合伙规模经营基于各户实行独立核算的合伙经营;双层规模经营合作经济与农户经济并存,有统有分;集体规模经营以机械农业化和乡镇企业为主;社区(包括群体)规模经营农户个体经营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搞农业规模经营是否成功,不是光看其规模大小,而是看其规模效应是否能够提高生产效益即是否实现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生产规模的“度”,农业的生产规模具有可分割性(即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只有生产规模“适度”,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2.范围经济的实现途径。范围经济主要是基于“区域和用途的相关性”通过农业产品(包括同一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及多种服务(人力、工具等)来实现的,是一种注重“区域差别、时空差异”利用多样化经营和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来获取综合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这里包括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不仅采用优良品种分季节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且因地制宜地种植了一些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这样便可视季节的差异和土质状况来实现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种植,从而获取范围经济。同时,同一农产品的多样化使用及其一体化、一条龙的加工服务,也可实现相应的范围经济。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农民已突破原有农业产品的束缚开发引进并培植了新的农业产品(如技术密集型的蔬菜、菌类作物的生产、野生动物家养、花果的工业化生产等),从而拓展了农产品多样化经营的范围。工具、人力的多样化服务,这里主要是指某些农用工具和人力的多种用途。农用工具一般都具有特定用途,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它还有其它功用,从而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相应的范围经济,例如干湿磨的基本功能是加工面粉,但人们发现还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制作豆腐等的相关程序;牛的基本功能是自家犁田耕地,但现在人们还利用牛给别家犁田耕地来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等等。至于人力的多种用途,这是基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某些农户出现了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一般由于都具有一些特殊技能,于是通过“经商、运输、加工、外出务工等”非农产业途径来实现范围经济。据调查,外出务工(长期或短期)已成为目前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里须进一步指出的是,“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既有来自农户本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市场的影响。因此,农户在具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正确把握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度”;要高度重视规模范围经济的适用范围;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要积极推行规模范围经济。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时,要有变革的勇气,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成熟时,就要大胆进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抓住时机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以脱贫致富。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不仅是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而且是农业自身的一场伟大革命。结合相关调查及分析,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而言,走规模范围经济的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甚至长期)内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必由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当然,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要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顺利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农民自身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外,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科学规划,有效引导科学规划是指当地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对“生产及其持续发展”进行规划,具体操作时要视“地理区位及其特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够“克隆”。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把“生产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政府虽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然是农民自身,这就要充分激发农民主体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通过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当然,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全球化时代,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概括为“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协同便构成了持续的发展能力,从而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流通网络较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和较完备的现代流通网络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和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这是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的基础,而流通网络的完备是农村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重要保障。可以这么说,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流通网络的落后。因此,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的基础上,以现代流通网络为依托,向农村产业化综合服务延伸,是形成助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农民不仅可以降低日常消费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规模范围经济来实现增收。(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这里的关键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先找准市场,后规划生产,再狠抓生产管理”,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基于市场需求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在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来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品种;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力发展“定单农业”和“委托农业”;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等等。当然,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优化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