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摘要: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农民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破解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难题,必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11.1(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然而中国的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总和的百分之一。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明确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2000年达到4”。200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7%,不仅没有达到4,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自2001年起,政府将4目标的实现时间推延到2005年。但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2.82非但没有逐年提高反而每况愈下。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而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近年仍徘徊在3%左右,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连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都不及。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村人口为9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但农村学校无论在财政投入的比例、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都远低于城市,农村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要比城市少60%至80%(2)农民受教育程度严重偏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和有关方面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目前,在我国农村4.8亿劳动力中,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4%,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农村中,1540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200万人,占22.5%;小学文化程度2.07亿人,占45.4%;初中1.13亿人,占24.76%;高中和中专0.33亿人,占0.73%;大专以上仅36万人,占0.08%。我国农村青年同龄人中仅有5%左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近90%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据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本行业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是农业部门的24倍。在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比为1:100,而我国为1:1200。在我国,每万亩耕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中仅有0.16个科技推广人员。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不足7年,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这充分说明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和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2(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相适应。面向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学、职业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1.4%。这些经费的绝大部分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用于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职业培训向城市倾斜,就业培训城乡不平等。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地市,缺乏贴近农村的县级培训机构,不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各地用于免费就业服务和培训的经费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其中培训任务较重的企业的提取比例可以达到2.5%。但据调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虽然大多数企业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高,用于农(2)专业设置失衡。人们都有这样一个观念,选一个好专业,毕业后好就业,或者分配到一个好单位。于是一些热门专业、新型前沿专业就成为“热门货”,而传统的老专业,特别是与“农”字有关的专业则门前冷落。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在专业的设置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平衡的措施,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增强新型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对热门专业、新型前沿专业不遗余力进行开发和包装,而对一些传统的老专业、与“农”字有关的专业大肆裁减,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水产、养殖、农作物的栽培、食品加工、园林园艺等专业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各学校在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上考虑过多,一哄而上,好的专业你有我也有,不俏的专业你不开我更不开,最终导致许多学校工科不是工科,文科不是文科,专业设置与其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大相径庭。职业教育的多样性2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就必须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从家庭式小农经济到规模经济、从传统农业到特色种植、从农产品粗加工到深加工、从零乱建设到有序规划、从剩余劳动力无序用工到有序转移就业等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专业技术和科技支持。任何一项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技能的普及都必须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只有农民的素质、知识、技能等达到一定的水平,其他困难都是可以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所以,在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众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是未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3倍。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否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农业发展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注重对农民整体的素质的提高,造就和培养农村具有“造血功能”的各行各业技术带头人、专业户。当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到新的较高的水平的时候,他们的观念、思维、技能也必将3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与新农3.1温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快职业教育,是为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引导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择业观、就业观,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也是走向事业成功的高速路,同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光明大道,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鼓励、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的劳动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是脱贫致富,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要通过大量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绿色证书制度”等落实,激发农村劳动者对技术教育的需3.2(1)要做好农村初级培训工作,发挥农村职校作用,对广大农民在养殖种植、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方面进行适用技能培训;(2)要办好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工作。优化整合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工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合理分流农村中学毕业生,培养农村一般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3)要办好地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服务农村一线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要通过三级职业教育网络,覆盖农村各类受教育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3.3改革办学形式,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转变“重工轻农”观念,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抓。(1)要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加深刻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2)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学校要积极与企业、用人单位联系,搞好联合办学,订单教育;走城乡联办,校企联办的办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3)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突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根据农村特点实行全日制、业余,函授相结合,逐步推行学分制。做到长短班结合,量体裁衣。取消职业教育的年龄限制,拓宽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人员的培训参与机会。(4)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工作,建立职教、成教和普教的立交桥,谋求高中阶段的整体发展。允许普通高中文化成绩滞后的学生转入职业高中学习,或升学深造,或上岗就业。(5)规范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实际调整好专业设置,确保所学专业能服务地方建设,确保参学人员能够学有所成,带动一片,示范一方,从而有效的推进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