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doc_第1页
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doc_第2页
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doc_第3页
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doc_第4页
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文化论文-论北美华文文学引言:喜中之忧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文学的洪流巨波到了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自然地发生了分流的现象,由本土伸向港台,继而延向海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关于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阵容,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台湾、香港、澳门海峡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欧洲等地的华文文学还只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阵容)在这里,北美的华文文坛越来越成为海外文学的重地,原因是变化快,作家层出不穷,又来自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创作的成就也就格外地引起读者关注。与此同时,神州本土文学的发展,虽然在丰厚的历史积淀下和文化反思中聚合成一股乡土沉重、都市缠绵的文学主流,但几乎所有的作家在精神出路的探寻中都表现出无可奈何的迷惘。而海峡对岸的岛国文学,半个世纪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坛上则是昙花一现、思潮迭换,物质的迅速丰富竟使得作家的笔端无法沉重而深入,再加上时空的局限更不能探索民族的精神苦难。当我们再把目光移向东方之珠时,香港的文坛却是大都市的情调配合着商业运作的快餐脚步。历史的发展常常有些奇妙,正当神州文坛苦求突破、港台文学茫然无归的时候,人们却突然发现:远在北美新陆的华文创作却展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盎然生机。这是一个怎样奇特的海外文坛,职业不同,身份各异,背景纷杂,贫富不均,执笔者却是一往情深。文学,真正是一种最奇特的生命,有灵魂的地方它就会发芽、生长、结果,尤其是在酷烈的文化交战的土壤,文学则更顽强地为历史与现实留下一丛丛鲜活迷人的奇葩。从加州海岸老侨作家血泪的记述,到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的苍凉,再到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的昂然崛起,整个北美文坛可谓风起云涌,各领风骚。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派创作景象,并没有逃脱掉研究者的视线,当代的中国文坛早已感受到这股文化冲击的热流,并努力在追寻者作家创作的脚步。如果从八十年代初北美大陆新移民文学的发端算起,历史已经翻过了二十个春秋。这样的历程不能说太短,掀开一部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过才三十年,而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切换更是以五年计,再看台湾六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滚动了十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呼唤着海外文学研究的成熟期的到来。可是,纵观当代文坛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1979年首刊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开始,二十多年来,世界华文文学虽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有关北美文坛重地的研究,却如同一个原地打转的陀螺,很多人都在抽打,却始终拘泥在早期港、台文学的研究格局之中,不仅研究的作家循还往复,研究的方式及关注的主题也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尽管每一届有关海外文学研究的国际研讨会打出的口号都是期望超越,可当我们看到一篇一篇、一本一本的研究文字时,却不能不扼腕叹息:一个越滚越大的陀螺仍在原地旋转。研究一种新的文学现象,首先需要的是大规模的广泛评介。也许是由于时空的相隔,国内文坛给人的感觉却是在盲人摸象,既达不到宏观的掌控,又容易造成局部的夸张。最早在国内介绍台港及海外作家作品的权威刊物台港文学选刊,数年来努力放眼华文世界,可谓功勋卓著,但评介的焦点依然多跟踪在台港的文学潮流之中,而一直未能进入海外创作的斑斓世界。阵地在北京的世界华文文学,目光虽搜索全球,但可惜在海外始终未能引起各路作家的普遍关注而未能形成应有的气候。国内其它的大小刊物就更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豹。在研究界,随着79年对海外作家的开放,国内关于海外文学的研究在80年代正式开始起步。当年在各大学兴起的港台文学课,所建立的作家框架,基本上就是以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作家为主,乡土作家为辅,这样的研究格局竟一直延伸之今,并主导着海外文坛的研究方向,这显然隐藏着极大的偏颇和误区。因为很多来自台湾的现代作家,在海外并无大的创作成就,即使有,其中不少人也已成昨日黄花,近十年来几乎就根本没有真正意义的作品问世,如白先勇、聂华苓、陈若曦等(於梨华等虽一直未歇笔,但已不在文坛主流),显然,他们已不能再作为当今海外文学的主要代表。然而,当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专业刊物,看到的几乎还是那几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尽管学术界一直在呼吁寻求突破,渴望从文化学的角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从性别作家的角度,渴望更新固有的研究观念、研究方法,但却仍在原地旋转不前,不断地翻炒冷饭,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资讯的缺乏和距离感的隔膜,例如象白雪红尘这样的优秀留学生作品竟在很长时间内国内的许多研究者根本就没有读到。世纪之初,由海内外联手合编的一部名家散文精选,开篇是说选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来美定居的华文作家的散文作品。打开目录,与国内出版界所出版的无数海外作品集一样,所收集的作家依旧是以白先勇、陈若曦、聂华苓、琦君、王鼎钧、於黎华、赵淑侠等为主,虽然间或也选录了一批像喻丽清、纪弦、简宛、非马、蓬丹、晓亚、吴玲瑶、程宝林、张攘、戴文彩等中生代作家的作品,但看得出,编选者基本上还是沿袭着多年来固有的台湾背景海外作家群的架构,而没有作出任何突破性的开拓。(而另外一本由中国作协编译中心鼎力编辑出版的美国华文作家作品百人集,编者对作家的选择虽试图横扫东西海岸、纵横南北,但仍是由于资讯的匮乏,表现在文章的摘选上给人以相当片面的遗憾。)在国内被誉为是最早开始海外华文学研究的华文文学,在2001年的新世纪之初,最新出版的云集百家的大型论文集期望超越中,研究的开篇主题依旧是陈年老话白先勇,外加故人张爱玲。倒是早先由顾圣皓、钱建军两位主编的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一书,可谓在资料性方面作得比较细致全面。该书第一次用历史性的眼光回顾北美文坛的发展线索,尤其是突出了地域性考察的纵横风貌,也特别注意到了新一代作家在北美文坛的涌现,给人略有耳目清新之感。只可惜此书未再能深入,研究的层面仍显单薄。另外,我们的研究者多年来只注重作家作品的个体研究,却没有宏观把握的恢宏气势,而更少能够从人类生态文化演进的角度来考察文学意义的演变,比如我们对网络作家的学术上的判断,还有如何从地域文化来把握文学的走向,从性别角度来分析文风继承的异同,更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挖掘作家内心真正的创作源泉等等,都是目前我们十分匮乏的留白。北美华文创作的总体成就当我们宏观地考察北美文坛的八面来风时,不禁想起作家於梨华女士说过: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伸,这已经成为海内外所有作家的一个共识。然而,究竟如何研究这一群身份模糊、笔墨不拘的创作群体,又不禁令人感到困惑。文坛这两个字的内涵和外延显然遇到了些许挑战。海外作家群首先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字,作家的身份特征在变化中极难辨认,多数笔耕者恍若流星般闪过,只有少数的才如七星北斗般固定在默默耕耘。这样的创作局面很容易让人想到五四时代的新文学初期,没有任何规范,有的是创作抒怀的激情。五四时代文学的激情主要是来自对旧文化的反叛和清算,而当今海外的作家的欲求则更多是直接面对中西文化冲击的思考。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整体海外作家创作的肯定首先是他们在文化精神上的突破。北美华文作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写作,无论表现离愁别绪还是荣辱沉浮,他们的精神层面都打印着痛苦挣扎的痕迹。他们的作品与中国本土以及台湾本土、香港本土、东南亚本土的作家有着截然的不同。在北美文坛,首先与读者作直接广泛交流的是各大中文报纸的副刊,几乎所有的中文报纸都在努力开辟自己独有的文学园地,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个培养作家的摇篮,并产生最快捷的现实影响,这应该说是一个有形的广泛被瞩目的文坛。与此同时,另一个无形的千军万马的文坛正在勃然生长,那就是如雨后春笋的网络文坛。当然,这些作家又都毫无例外地在自己的本土出版著作或发表文字,将海外自由的创作风气融汇在海峡两岸。如果再横向地考察北美作家队伍的建构,基本上有三大群体:一是六十年代由台湾赴美的留学生作家,他们的确曾一度创造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高潮,其特点是学贯中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深厚的依恋难舍之情。这一批留学生作家,后来大都演变成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文化研究者,从而以学者的形态取代了早期创作上的激情。美华文坛的第二大创作群体是老一代的华侨作家,他们出身各异,教育水准不同,但都历经世事苍变,倍尝人生艰辛,提笔创作或记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或寄情言志,作品有浓郁的生活底蕴。美华文坛的第三大创作群体就是正在日益壮大的大陆新移民作家群。他们的特点是年轻气旺,视野开阔,目光敏锐且出手快,表现出相当高的文化素质,多数作家在出国前即有笔耕的修炼。这一特定的作家群普遍被认为是北美文坛的后起之秀,创作前景不可限量。不错,早在五、六十年代,来自台湾的白先勇、聂华苓、於黎华、王鼎钧等,面对陌生的新大陆的疏离隔膜与无奈,遥望故国,表现自己那挥不去的的落寞孤绝与乡愁,以及对西方文明不弃不离的复杂情感。他们对生命深邃隽永的感知,对中西文化情愫的缠绵与放达,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辨,对岁月沧桑的叹息,无疑是旅美华文作家留给海外文坛的艺术瑰宝,也是一个时代在美华人族群的心态写照。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学子开始涌入美国,他们带着自己纷繁各异的自身经历,沧桑深厚的文化印痕扑入这个全新的国都,其感觉之敏锐可谓纷纭复杂、跌荡起伏,或许是时代的变化,或许是心智的成熟,比诸上一代作家,在汹涌而来的美国文化面前,他们显得更敏感更热情,同时又不失自我,更富思辨精神。他们减却了漫长的痛哭蜕变过程,增进了先天的适应力与平行感。他们浓缩了两种文化的隔膜期与对抗期,在东方文明的坚守中潇洒地融入了西方文明的健康因子,他们中很快就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建的作家和写作人。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闻到东西融合的气息,也能观览到地球人的视野与感觉。他们的创作,已与草根文学有了截然的不同,所表现的也全然不是早期来美华人的精神心态,这是发表在2001年小说界第三期作家张抗抗在纽约召开的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真知灼见。这篇题目为强心录中国当代文学中所描写的美国华族的发言,俨然是对北美华文文学的一次大扫瞄。在张抗抗看来,早期的新移民作家有来自上海的女作家王周生,她所写的长篇小说陪都夫人,表达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异土的尊严和作为女性的自尊。同样主题的作品还有:严歌苓的短篇栗色头发、拉斯维加斯的谜语、女房东,常罡的短篇诗人的白衬衫,高小刚的纹斯船长等。而在表现自强主题的作品则有:严力的小说血液的行为、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在表现追求新的自由理想主题方面的作品还有:于蒙的短篇名人老古和他的室友们,戴舫的中篇哥伦比亚河谷、查建英的中篇丛林下的冰河等,表现的都是对西方文化认同而又时感惶惑和困扰的心态。而在这之后,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又有钱宁的留学美国、陈燕妮的遭遇美国、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绿卡:北京姑娘在纽约等,虽说仍是相当地不全面,但其中对北美新移民文学的高度肯定却是令人敬佩。然而,判断整个北美华文学的成就,除了近距离的作家观照,更需要宏观格局的整体把握,如果没有这样的俯瞰,又如何能确定个体作家在文坛上的坐标?剖析发表的文字在整体格局中的意义?在这里,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层面,作北美文坛纵横发展脉络的宏观考察。副刊文学在海外文学的大园地中,最醒目的文学之岛应说就是副刊文学。因为报纸的副刊是最快捷接近读者的传媒载体,迅速又普及,相比起书店里流星闪烁、寥寥难寻的作家新作,这是一个被更多人所看见的文坛。而在众多的各类华文报刊中,又以北美世界日报的副刊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几乎生活在北美的笔耕者,都曾将目光投向这块峰峦叠嶂的绿岛。所以,研究北美的华文作家,不能不首先关注这片绿色茵茵的草地。所谓的副刊文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世界副刊的散文版,一部分是小说世界。我们多年来研究海外文学,只关心小说作家的成长,其实在海外的文坛,大多数的笔耕者是在散文的园地耕耘,海外天地的宽阔和情感的自由,抒写性灵的文字尤其精彩纷呈,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在散文创作的领域,作家们不仅仅只是拘泥在乡愁的怀恋和精神上的何去何从,而是在极其纵横深入的领域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在副刊文学中,有犀利精致的时事随笔(如加拿大著名专栏作家丁果先生发表在世副上的枫叶传真系列),有叙事抒情的小品(如女作家吴玲瑶的幽默小品),主题虽多样,但篇篇都有作者自己的写作特色和艺术追求。而在这些文字中,尤以报导文学的成就为最瞩目。所谓的报导文学,范畴非常广泛,既具有现实的真实价值,又能突现文采的魅力,而对于写作者来说,则更容易从身边下笔,因而便成为海外作家最擅长的创作体裁。在世界副刊上,读者常常会读到清新而感人的佳作,有写亲情的,里面充满了往事的追忆,时空的过滤加上故土故人的亲切给人以情感的震撼。有写旅行的故事,因为在海外,旅行的区域就极为广阔,风土人情的描绘更具有文化冲击的深度。如余光中先生所写的莫斯科之行以及中国的山东之旅。近年来还流行主题旅行文学,如咖啡馆之旅、博物馆之旅等,如作家张耀走访欧洲知名的咖啡馆,摄影并撰文介绍,写出了咖啡馆历史,也写出了文豪大家与咖啡馆的文化联系。另如作家成寒走访文豪故居,写出了推开文学家的门。此外,北美作家也常常致力于真实人物的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