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doc_第1页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doc_第2页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doc_第3页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doc_第4页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研究概述【关键词】内经养生理论概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较系统地阐述了养生防病的原则与方法,其中的养生理念,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就近1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关于内经养生思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内经养生理论的哲学渊源1.1周易哲学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刘霞1认为,内经参照和汲照周易阴阳对立统一学说,探讨人体和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认为人体是由许多阴阳对立的双方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把调理阴阳平衡作为养生的总原则。另外,周易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内经也可寻到踪迹。周易与内经的共同特征,都充分体现着唯物辨证法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1.2老庄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尹亚东等3比较道德经和内经的文字及意蕴,认为以“天人相应”为指导,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重视“养神”和“养气”的内经养生思想是老子道德经养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陈力4认为,顺应天道、无为不争、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是老子的基本哲学思想,而顺应四时阴阳、节制嗜欲、清虚养神是内经所述养生的基本原则。2内经养生原则2.1形神兼养,调神第一党炳林5认为,形指形体,神指精神情志。形统于神,神明则形安,养神以统形,神旺可通过清静宁神、积精养神、四气调神、修性怡神等达到。形神兼养,神为首务,神明则形安、神为生命的主宰,所以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2.2综合调摄,顺时为先虽然内经作者并没有直接提出整体观念,但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涵盖了其综合调摄的养生主旨。孙松辉6认为,顺时养生就是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的时间性、规律性变化,采用与之相应的养生方法。顺时养生既是原则又是方法,如内经中“服天气而通神明”、“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内经养生方法3.1法于阴阳,顺应四时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进行养生调摄,对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顺时养生”为养生方法之首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后世对此语理解多有发挥,但公认其为顺时摄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任占敏等8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根本思想是提示人们要顺应四时阴阳。阴阳四时不仅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的纲要,也是人类生命活动、养生防病的根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提出要适时避邪,既使正气充盛,对外界的致病因素亦是避之为妥。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种积极防御外邪的防病保健思想,对后世“预防为主,防法结合”的医疗方针有指导意义9。3.2调摄精神,和调情志内经养生理论强调精神的调摄,认为必须保持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达到“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天年”。这种神形统一的整体观,是精神养生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且已经被现代医学心理学所肯定10。顺时调神。内经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神志变化应与四时之气保持一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充分体现内经顺时调神的养生方法。恬谈虚无。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谈虚无”,是指思想安闲清静而无杂念的状态。清静神养生思想始于老庄,虽然思想消极,但就养生而言,却是大有益处。于睿等11认为主要是调和情绪,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调和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现象所做出的反映。过度的情志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多种疾病。3.3和于术数,勤于锻炼“和于术数”即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之法,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七损八益”,灵枢本神中“长生久视”之类。内经养生理论强调在重视精神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形体的锻炼,主张通过锻炼形体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2。导引按蹻。彭旭明13认为,内经虽没有记载导引的具体动作及呼吸吐纳的方法,但强调了一年四季有规律性的起居及调神、调志在导引养生中的重要性。呼吸吐纳。刘小华14提出,吐纳服气经历了由外丹到内丹的演变过程,内经提倡“采身心并练、内外兼修之长”,通过精气神之内练,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效,将人体生殖之精中的元阳与生命中枢中的元阴互相置换,返还媾胎之初的原始生命状态,从而使衰老机制得到逆转,生生之化不绝,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3.4食饮有节,谨和五味胡静15认为,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指出饮食“量”和“味”要适宜,不论是饮食保养,还是病后调养,饮食都要“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提倡平衡的膳食结构,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要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以食(味)养疾,如病后饮食调养等。3.5起居有常,不安作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过度安逸则易致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体质虚弱16。3.6男女有别,养血固精素问上古天真论提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而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所以在老年人的养生过程中,女子主要以养血为主,而男子则应该注意调理肝肾的功能,尽量避免肾精过早的枯竭17。【参考文献】1刘霞.内经养生理论与周易内在关系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562崔勿骄.从周易与内经看养生学思想渊源.内蒙古中医药,2002,6,363尹亚东,刘书红.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河南中医,2002,22(3):714陈力.略论老子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1):235党炳林.简论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陕西中医,2003,24(10):9486孙松辉.黄帝内经顺时养生观考释.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37周少林,林汉芳.从黄帝内经谈顺应四时养生.甘肃中医,2006,19(12):18任占敏,常淑华.黄帝内经养生、康复思想探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13(4):539陈静.黄帝内经养生学说浅析.黑龙江中医药,2000,6:510胡西美.浅谈中医学的养生观.甘肃中医,2003,16(3):1-311于睿,成泽东.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7712李海权,孙文罡.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识.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3313彭旭明.黄帝内经中按摩与导引探微.按摩与导引,2005,21(8):214刘小华,蔡艺.黄帝内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